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代养猪》2004,(1):35-37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丰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大肠杆菌、沙门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引起的疾病给养猪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外环境的变化、消化酶分泌不足、饲料营养及管理变化等均可引起猪腹泻,此病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已成为影响猪(尤其是仔猪)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4.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  相似文献   

5.
冬存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包括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彤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6.
引起仔猪腹泻的疫病主要有: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猪痢疾(由肠道猪密螺旋与肠道内厌氧菌相互作用发病)、猪轮状病毒(PVV)(以冬末春初季节多发)、仔猪白痢(气候骤变、阴雨潮湿,母猪乳汁不足或过稠)、仔猪黄痢(为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猪传染性胃肠炎(TGE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均易感染)、猪流行性腹泻(PEDV)(主发生于冬末春初).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乌鲁木齐市动物疾控中心门诊接诊的猪病病例中随机挑取了10份病料,根据畜主叙述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解变化,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病料样品进行了猪蓝耳病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猪瘟病毒(CSFV)与猪细小病毒(PPV)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PRRSV阳性率60%,PCV2阳性率80%,CSFV与PPV全为阴性,猪蓝耳病(PRRS)和猪Ⅱ型圆环病毒病(PCVD)混合感染率60%,本试验为乌鲁木齐市猪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健雄 《养猪》2007,(1):25-27
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也称猪喘气病(MPS),在猪群中可造成地方性流行。患猪主要特征是有明显的喘气症状,咳嗽,腹式呼吸,体温及食欲变化不大而生长发育迟缓,多在天气变化、饲养管理方式改变等应激因素的作用下诱发本病。近年来由于猪病呈复杂化趋势,猪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多为猪支原体肺炎继发猪巴氏杆菌病、猪圆环病毒(PCV)病、猪流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胸膜肺炎等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引起的混合感染。各地生猪屠宰场和肉联厂调查结果显示,30%~80%的猪肺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肺炎病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巴马香猪在新疆的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文章主要是对新疆呼图壁的张建辉农场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入的巴马香猪进行观察,了解巴马香猪在新疆气候环境下的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繁殖性能包括窝产仔数、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成活率、发情周期、妊娠期;血液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肌酐(CRE)、碱性磷酸酶(AKP)。结果显示新疆引入的巴马香猪与广西原种场相比平均产仔数降低2.36头,平均初生个体重增加0.078 kg,其余繁殖指标无明显变化;60日龄TP含量降低差异极显著(P <0.01),BUN含量增高差异极显著(P <0.01);90日龄BUN含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 <0.01),LDH活性降低差异显著(P <0.05),其余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饲养巴马香猪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营养物质、气体及废弃物交换的重要器官。妊娠过程中,猪胎盘功能是影响母猪产仔数、死胎数及断奶前死亡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者介绍了猪妊娠早期胎盘的建立过程及形态变化、妊娠中期胎盘褶皱的形成、妊娠后期胎盘的进一步发育,阐述了这3个妊娠阶段猪胎盘的形态变化与其对应的胎盘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目前所发现的调控猪胎盘建立和发育的相关基因,包括透明质酸酶(HYAL)、组织蛋白酶(CTSB和CTSL1)及乙酰肝素酶(HPSE)基因,为提高母猪胎盘效率、增加母猪繁殖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6,(5)
正自2007年加拿大发生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并认为与塞尼卡病毒A(Senecavirus A,SVA)有关,随后巴西和美国先后暴发该病,其特征是感染猪可出现水疱性变化和新生仔猪死亡[1]。该病与口蹄疫(FMD)、猪水疱病(SVD)、猪水疱疹(VES)及水疱性口炎(VS)极为相似,临床上很难区分[2]。在2016年国际猪病会议(IPVS)中成为讨论交流的热点疾病之一。本文简要综述了该病的研究现状,希望对同行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猪支原体肺炎(MPS)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hp)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国外常称为猪地方性流行性肺炎(SEP),而在我国常称为猪喘气病(或气喘病)。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对培养要求苛刻,易受其他支原体的污染,而且只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高灵敏度,病原数量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都在逐步下降,所以目前临床实践中对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的观察。我们观察了自然发病的MPS病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变化,可为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1材料与方法1.1病例及病料选择陕西省宝鸡、杨凌地区部…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冬春季节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4.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一种以引致猪群繁殖障碍、保育育肥猪呼吸系统疾病及死亡率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猪病毒性疾病,因部分发病保育猪身体末梢供氧不足,导致耳部末梢发绀,呈蓝色,故俗称:"猪蓝耳病"。目前除瑞典、挪威等少数国家外,PRRS在全球主要养猪国家均有流行,因PRRSV传播途径多,基因变异快,且疫苗保护效果不确实,控制难度大。而我国各种PRRSV MLV(减毒活疫苗)的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工感染猪伪狂犬病毒(PRV)后猪体内神经介素U(NMU)及其受体和一些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将56头24日龄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6小组(0 d组、1 d组、3 d组、6 d组、9 d组和12 d组)。试验组猪以滴鼻法感染猪伪狂犬病毒,对照组鼻腔接种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攻毒后对应天数处死各组的猪,采集其组织样品置于液氮中保存。采用RT-PCR研究了攻毒后不同时间点猪体内NMU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同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析了细胞因子IL-1β、IL-6和IL-4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人工感染PRV后,首先是下丘脑的NMU及受体发生变化,其次是扁桃体和淋巴结的NMU及NMUR1的变化,并引起扁桃体、胸腺、淋巴结、下丘脑的IL-1β分泌量显著增加。结果提示,猪感染病原体后,可能影响NMU及其受体的变化,并可能通过此途径影响细胞因子IL-1β的变化,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猪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的变化与猪的生长发育、采食及消化、体热调节等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小气候,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一、温度与猪的体热平衡 猪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营养物质的转化产生热量和物理化学方式散热实现的。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等热区)内变化时,猪体可借助  相似文献   

17.
旨在从精子代谢及蛋白磷酸化修饰水平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对猪精液17℃保存过程中精子活力的影响,从而为病原菌影响猪精子质量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活力分析仪(CASA)及试剂盒测定精子运动性能,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活性、环化腺苷一磷酸(cAMP)水平及ATP总量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别检测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变化及磷酸化修饰蛋白亚细胞定位。CASA结果显示,猪精液体外17℃保存过程中,10~3 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著降低精子运动性能(P0.05),培养3d后,随着葡萄球菌增加,猪精子运动性能降低趋势更显著(P0.01);与精子活力参数相类似,培养3d后,处理组细胞内GAPDH活性及ATP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处理组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磷酸化修饰水平变化与cAMP变化具有一致性,预示着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精子蛋白磷酸化修饰变化的影响可能遵循sAC-cAMP-PKA信号通路。综上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糖代谢GAPDH活性,从而降低ATP水平,同时可能遵循sAC-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头部核后区、赤道段及鞭毛区与精子活力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猪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18.
猪应激综合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应激综合症是猪受到许多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应激敏感综合征(poreinestresssyn-drome,简称PSS)。临床上可见应激敏感猪出现恶性高热(体温可达42~45℃),心跳加速,肌肉痉挛,以至僵硬,皮肤紫色,迅速死亡。猪肉表现为肌肉苍白、质地柔软及液体渗出等特征性变化(称为白猪肉或水猪肉),其肉质低劣,营养性及适口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猪应激综合征是猪受到有害因子(应激原)的刺激,而引起潜在性疾病的症候群(PSS)。该病多发于封闭饲养或运输后待宰的猪,表现为恶性高热(体温可达42℃以上),肌肉痉挛,以至僵硬,皮肤紫色,迅速死亡。屠宰后猪肉苍白,质地柔软及液体渗出等特征性变化,造成肉质低劣,营养性及适口性下降,给养猪业和屠宰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僵猪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和营养供应不足等方面)及其预防措施,以减少僵猪的形成,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