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最近,中国农科院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调控羊脂肪组织的关键功能基因和新的mi RNAs,构建了其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不同脂肪沉积能力的羊脂肪组织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了调控羊脂肪沉积的关键功能基因和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采用RNASeq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了调控羊脂肪组织的关键功能基因和新的mi RNAs,构建了其基因表达调控网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上。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不同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3.
非编码RNAs(non-conding RNAs, ncRNAs)是一类没有编码蛋白质功能的RNAs,在基因转录、翻译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 IMF)对鸡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具有重要影响,其含量与肌肉品质呈正相关,直接影响家禽肉品质。近年来,利用微小RNAs (microRNAs, miRNAs)、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和环状RNAs (circular RNAs, circRNAs)研究鸡IMF沉积的调控机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表观遗传标记应用于动物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笔者介绍了IMF形成与沉积的生物学过程、ncRNAs的生物学特点及作用模式,着重阐述了miRNAs、lncRNAs和circRNAs调控鸡肉IMF沉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miRNAs、lncRNAs和circRNAs在家禽肉品质调控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了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GDF9、ESR、BMPR-I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说明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均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哈萨克羊多胎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开展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可为哈萨克羊品种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必将有力推动和加速哈萨克羊多胎品系的选育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Fec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表明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6.
以控制部分绵、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闽东山羊BMPR-IB,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发现:多胎品种闽东山羊及南江黄羊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的FecXI,FecXH,FecXB基因及GDF9的FecGH基因,因此排除了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闽东山羊高繁殖力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闽东山羊的BMPR-IB、BMP15、GDF9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3个基因对闽东山羊高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控制部分绵、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福清山羊BMPR-IB、BMP15和GDF9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胎品种福清山羊及南江黄羊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的FecXI、FecXH、FecXB基因及GDF9的FecGH基因,因此排除了这5个突变位点存在控制福清山羊高繁殖力主效基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奶牛性别鉴定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控制部分绵、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的BMPR 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方法分析闽东山羊BMPR IB,BMP15 和GDF9 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发现:多胎品种闽东山羊及南江黄羊在BMPR IB 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 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 的FecXI, FecXH , FecXB基因及GDF9的FecGH 基因,因此排除了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闽东山羊高繁殖力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闽东山羊的BMPR IB、BMP15、GDF9 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3个基因对闽东山羊高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s,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修饰等多个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生命活动。近年来有关lncRNAs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作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对lncRNAs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功能,以及国内外对于猪经济性状、繁殖性状、疾病相关lncRNA的高通量测序与鉴定、表达和功能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猪lncRNA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和SMAD家族蛋白4(SMAD family member 4,SMAD4)基因在公绵羊繁殖中的作用,以便深入研究公绵羊繁殖机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4和SMAD4基因在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公羊(n=3)和低繁殖力苏尼特公羊(n=3)大脑、小脑、下丘脑、垂体、输精管、肾上腺、睾丸和附睾8种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BMP4和SMAD4基因在小尾寒羊公羊和苏尼特羊公羊各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BMP4基因在睾丸中高表达,在输精管、肾上腺中中等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均呈痕量表达;SMAD4基因在睾丸、下丘脑、小脑、大脑中高表达,在其他组织中中等表达。BMP4基因在低繁殖力苏尼特羊公羊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公羊(P0.05);SMAD4基因在低繁殖力苏尼特公羊8种组织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公羊(P0.05)。说明BMP4和SMAD4基因在公绵羊繁殖中起到一定程度的负调控作用,这为公羊高繁殖性状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INHA基因在公绵羊繁殖中的作用,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NHA基因在高繁殖力小尾寒羊公羊和低繁殖力苏尼特羊公羊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等繁殖相关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INHA基因在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肾上腺、附睾,在其他组织中均呈痕量表达。INHA基因在苏尼特羊睾丸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在肾上腺的表达量高于小尾寒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INHA基因可能主要在睾丸中对公绵羊繁殖功能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选用多胎羊的后代留作种用 羊的繁殖力具有遗传性,一般母羊若在第1胎时生产双羔,这样的母羊则在以后胎次生产中,产双羔的重复率较高。另外,引入具有多胎性基因的绵羊,也可以提高绵羊的繁殖力。例如,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平均为270%,前苏联美利奴羊为140%,考力代羊为125%,经过杂交后,杂种的繁殖力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RBP4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RBP4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萨福克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这个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BP4基因扩增片段在4个绵羊品种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BB基因型只出现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中,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则没有BB基因型;AB基因型频率随着绵羊繁殖力的降低而升高;AA基因型只出现在小尾寒羊、多赛特羊中。BB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分别比AA和AB基因型多0.52只(Pd0.05)和0.67只(Pd0.05),AA和AB基因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检测的绵羊RBP4基因座位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 如何提高繁殖力,增加绵羊多胎多羔性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繁殖力高低和羊毛、羊肉生产效率以及育种进展直接有关,特别对早熟肉毛羊和羔皮用羊意义更大。我场采用育种方法提高绵羊繁殖力现已取得一定效果,一九七九年平均产羔率苏联美利奴羊初产为113.9%、经产133.9%,德国美利奴羊初产118.7%,经产147.9%,与一九七二年比较苏联美利奴羊提高10.3%和23.7%,德国美利奴羊提高6.2%和19.3%。现将采取措施及分析材料以苏联美利奴羊为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人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G1突变对部分绵羊品种的繁殖力有显著影响。文章采用PCR-RFLP方法在不同繁殖力的7个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洼地绵羊、陶赛特羊、特克塞尔羊、杜泊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4个山羊品种(济宁青山羊、贵州白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中检测GDF9基因G1突变,探究该突变与绵羊和山羊高繁殖力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内蒙古绒山羊没有G1突变,只检测到AA基因型;其余10个绵羊和山羊品种都有G1突变,均检测到AA和AB两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脂肪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与动物的瘦肉率等重要的经济性状密切相关。脂肪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受到多种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转录调节因子及表观遗传因子的共同调控。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200 nt的非编码RNAs,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修饰等多个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生命活动。近年来有关lncRNAs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作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有一些lncRNAs被证实在脂肪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棕色脂肪lncRNA 1(Blnc1)可以通过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促进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该复合物也能够与早期B细胞因子2(Ebf2)起作用以增强产热基因如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lnc-BATE1是棕色脂肪组织形成和结合异质核核糖核蛋白U(hnRNPU)以发挥产热作用所需的调控因子;lncRNA SRA能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结合并增强PPARγ活性及其他多种途径,促进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进一步调控脂肪的功能。作者对lncRNAs的基本特征、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等,以及国内外对于脂肪发育相关lncRNAs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ncRNAs对脂肪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I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A(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A,BMPR-IA)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AA、AB两种基因型,在湖羊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BB,而在低繁殖力的3个绵羊品种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AA。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4,B等位基因频率为0.036。测序结果表明:BB型与AA型相比有6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独立性检验表明:外尾寒羊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湖羊与小尾寒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01)。A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A基因型多0.15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BMPR-IA基因不是小尾寒羊和湖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18.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nt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多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它们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lncRNA在畜禽动物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lncRNA在动物生长发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本文对近十五年来畜禽动物如猪、鸡、羊和牛中lncRNA的高通量筛选与鉴定、表达、在不同物种中的进化以及功能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邓凤  荣威恒 《当代畜牧》2012,(10):34-36
以羊肌细胞生成素基因(MyoG)为研究对象,参考羊和猪MyoG基因的mRNA序列信息,选取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采用PCR方法,首次成功克隆出羊MyoG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GenBank登录号:DQ453548)。对羊MyoG基因的氨基酸和密码子进行了序列分析,并与其他物种进行了序列和氨基酸的比对,并做了生物进化树的分析,旨在为研究羊MyoG基因结构与调控以及该基因在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脂肪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与动物的瘦肉率等重要的经济性状密切相关。脂肪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受到多种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转录调节因子及表观遗传因子的共同调控。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200 nt的非编码RNAs,可以在转录、转录后及表观修饰等多个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生命活动。近年来有关lncRNAs的研究逐渐增多,其作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有一些lncRNAs被证实在脂肪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如棕色脂肪lncRNA 1(Blnc1)可以通过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促进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该复合物也能够与早期B细胞因子2(Ebf2)起作用以增强产热基因如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lnc-BATE1是棕色脂肪组织形成和结合异质核核糖核蛋白U (hnRNPU)以发挥产热作用所需的调控因子;lncRNA SRA能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结合并增强PPARγ活性及其他多种途径,促进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进一步调控脂肪的功能。作者对lncRNAs的基本特征、作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等,以及国内外对于脂肪发育相关lncRNAs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ncRNAs对脂肪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