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畜牧业》2013,(13):68-69
火灾是草原牧区主要灾害之一,在全国4亿公顷草原中,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对于保障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灾是草原牧区主要灾害之一,在全国4亿公顷草原中,火灾易发区占1/3,频发区占1/6.加强草原防火工作,对于保障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草原保护和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建设的重大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举措,草原保护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十年来,各级草原防火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制订和完善草原防火预案,不断加强防火演练培训,强化物资装备建设,严格火源管理,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得到稳步提高,全国发生草原火灾次数、受害面积、伤亡人数大幅度下降,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3.
《草业科学》2008,25(12)
2008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修订后的《草原防火条例》,条例自2009手1月1日起施行。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据统计,在4亿hm^2草原中,草原火灾易发区占1/3,顷发区占1/6。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草原火灾频发给牧区生境带来严重威胁,牧户生产生活行为对判断草原火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牧户微观尺度出发,以东乌珠穆沁旗57个嘎查牧户为研究对象,依据自然灾害指数法,牧户调研和GIS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对牧户尺度草原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获取东乌旗草原火灾风险等级分布图,并利用火点对风险区划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东乌旗草原火灾风险评价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危险性25.85%、暴露性28.86%、脆弱性19.17%、防灾减灾能力26.12%。2)东乌旗草原火灾风险性整体呈由西到东逐渐递增的趋势,研究区绝大多数地区属于中高火险区,占比86.07%。3)研究区2001-2018年火点沿边境线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增多,火烧迹地面积2338.25 km2,国境线火烧频次集中在2~3次,中高火险区火点占比79.99%,风险区划精度较高。研究结果可对苏木政府制定草原火灾具体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草原火灾的预防 (一)草原火发生的条件和规律 1.草原火发生的条件 草原燃烧是自然界燃烧的一种现象。草原中的任何可燃物在氧化时能放热和发光的化学反应,称为草原燃烧。草原燃烧包括草原火灾和草原经营用火。草原火灾是草原上破坏性的燃烧。  相似文献   

6.
要闻     
正2016年春季草原火灾防控形势平稳2016年春季草原防火期,各级草原防火部门紧紧围绕阻截好境外火,防控好境内火,控制住致灾损失的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了春季草原火灾防控各项任务,草原火灾受害率与重特大草原火灾发生率均控制在3‰与3%之内,为确保全年草原防火安全取得了良好开局。据统计,1~5月,全国共发生草原火灾45起,其中,一般草原火灾42起,较大草原火灾2起,特大草原火灾1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草原火灾灾情评价及等级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草原火灾的频繁发生,导致草地资源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草原火灾灾情进行研究。本研究利用灾害发生原理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CE)和GIS技术等,提出了草原火灾损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草原火灾损失评价模型,将草原火灾灾情等级划分为4级,并对我国北方草原火灾灾情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和甘肃省属于特大草原火灾区;吉林省属于重大草原火灾区;山西省和陕西省属于一般草原火灾区;河北省、青海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辽宁省属于草原火警区。其中特大草原火灾区和重大草原火灾区需要国家重点管理,一般草原火灾区需要以省级管理为主,国家管理为辅,草原火警区以市(县)管理为主,省级管理为辅。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草原火灾损失评估和赔偿提供客观依据,为各级政府和相应部门制定草原灾害管理对策、减灾规划,部署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和草原发展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草原火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之一,不同时期的草原防火政策可能会导致草原火灾发生概率及驱动因素发生变化。本研究基于内蒙古1981~2020年草原火灾数据,以新旧《草原防火条例》实施时间(旧《草原防火条例》1993年10月5日颁布并实施,新《草原防火条例》2008年11月19日颁布并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为界线,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4个时期(1981~2020年、1981~1993年、1994~2008年、2009~2020年)对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概率与驱动因素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绘制草原火灾风险等级区划图。结果表明:(1)4个时期建模的全样本AUC在0.930~0.940之间,精度优异。(2)在不同时期,气象因素(日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日较差等)始终是影响草原火灾的主导因素,海拔、距火点最近公路距离等因素也是内蒙古草原火灾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3)1981~1993年和1981~2020年草原火灾风险区基本相似,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和兴安盟北部,1994~2008年中、高、极高草原火灾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而2009~2020年中、高、...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更名为《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自2010年11月1日公布施行。《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效力更广,内容更加完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全国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的公布施行,更有利于规  相似文献   

10.
互助县是青海省海东地区农牧业生产大县,全县有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33.51万公顷,草场面积20.30万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0.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6.90万公顷,易发火灾的草原区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4。近年来,互助县畜牧局对草原防火工作的管理力度逐年加大,在组织管理、设施建设、规章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强,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早安排、早部署、早宣传、早预防,工作中做到思想、责任、宣传、检查、队伍、物资“六个到位”,针对近年来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互助县畜牧局组织草原防火工作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中央、省、地区草原防火精神,始终把草原防火工作作为大事来抓,不断提高草原防火的规范化水平和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1.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应用3S技术一体化与固定样地、路线调查相结合,对肃南县天然草原资源进行了调查,确定了肃南县草地类型、面积、分布及物种组成,并对草地盖度、高度和产草量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肃南县有天然草原1778729hm2,划分为9个类,18个亚类,24个组,29个型。2)肃南县没有一、二、三、四级草原;五级草原为高寒灌丛草甸1类,草原总面积424614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23.87%,每hm2鲜草产量达到3685kg;六级草原为高寒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原5类,草原总面积883145hm2,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49.65%,每hm2鲜草产量分别达到2577,2565,2508,1880和1820kg;七级草原为温性荒漠、温性荒漠化草原和低平地草甸3类,草原总面积470966hm2,只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26.47%,每hm2鲜草产量分别达到900,1167和1137kg;3)肃南县天然草原年总产鲜草426054.43万kg,折合干草146061.63万kg;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06.41万个羊单位,目前全县各类牲畜折合羊单位102万个,基本处于饱和;4)祁连山地具有丰富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通过对采集的986份749种植物标本的鉴定分析,菊科植物占16%,禾本科植物占14%,豆科植物占8%,莎草科植物占6%,毛莨科占6%,蔷薇科占5%,十字花科占3%,藜科植物占3%,百合科占3%,其他植物占36%;祁连山地有野生动物28目63科286种,其中,鱼纲1目2科4种,爬行纲2目3科5种,两栖纲1目2科2种,鸟纲17目39科206种,哺乳纲7目17科6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9种。  相似文献   

12.
甘肃草原火灾实时监测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贵霖 《草业科学》2006,23(5):87-91
运用遥感技术和“3S”手段,判识和分析草原火灾发生与火灾蔓延的变化规律,针对性地提出草原火灾扑救与控制措施、途径和方法,认为遥感技术是草原火灾控制与实时监测的主要方法。大量的“天地”资料对比研究表明,草原火灾是破坏草地生态平衡、危害草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甘肃草原火灾发生与气候、植物群落的盖度和地上可燃物量关系密切,火源以自燃和人为为主。通过对甘肃草原火灾遥感监测和火灾蔓延规律探析,实现了利用“3S”技术准确探测火灾热点的变化规律,对火灾等级估计精度超过了86%,与先进的通讯技术相结合的遥感监测准确率高于其他任何方式,传递信息的准确性高、速度最快,为决策部门及生产部门适时指导和控制草原火灾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与指挥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通过决策树分类、像元二分模型和二元回归模型,分别对古浪县草原资源、温性草原植被覆盖及其生产力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古浪县总草原面积22.41万hm~2,其中高寒草甸、山地草甸、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分别占1.68%、1.66%、32.55%、24.02%和40.08%;正常年景古浪县温性草原以20%FVC40%植被盖度为主,近10年温性草原FVC出现逐步改善的趋势;温性草原平均鲜草产量为1 042.70kg/hm~2,以500~1 000kg/hm~2产量草原所占面积较大,占温性草原总面积的50.01%,其次为1 000~500kg/hm~2草地,占41.87%,全县7.29万hm~2温性草原总鲜草产量7.61万t,可承载3.65万个羊单位。  相似文献   

14.
通过Citespace5.7R2软件对1995~2020年国内外草原火灾风险方面的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把评估草原火灾风险的方法分为定性风险分析、半定量风险分析以及定量风险分析进行综合论述,为我国草原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和制定全面的定量风险框架提供支持,为开发草原火灾预测模型和草原火灾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草原防火现状1.1基本概况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东径101°38'~102°27',北纬35°01'~35°47',东西宽75km,南北长85km,全县土地面积3 275km2,全县草地总面积31.8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0万hm2。占全县草地总面积的97%。近几年来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的全面实施,草原植被迅速恢复。从1993年至今,年平均发生草原火灾3.8次,受害草原面积14.33hm2,火灾受害率0.03%。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以来我国牧区共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起,受害草原面积2亿多hm2.1987年以后,我国加强了草原防火工作,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法规建设和机构建设,提高防扑火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推广配套的防扑火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自1991年以来,年均草原火灾受害面积小于150万hm2,较1949年以来年均减少250多万hm2,年均减少经济损失约8亿元人民币.但是,目前草原火灾损失仍然很大,制约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每年草原火灾受害面积仍是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大部分森林重大火灾是由于草原火灾引起的,邻国边境草原火灾的蔓延经常引起我国草原大火,草原防火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要闻     
正于康震:切实做好草原火灾应急处置工作8月23日,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在青海省海北州举办了全国草原防火实战演练。农业部副部长、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总指挥于康震强调,各级草原防火部门要不断完善和落实草原火灾应急预案,认真组织开展实战演练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应急队伍素质,切实提高扑火作战能力,扎实做好草原火灾应急处置工作。于康震强调,秋季草原防火期即将来临,要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切实做到隐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灾早处置。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条为保障草原火灾的科学预防、扑救指挥及灾后处置,规范草原火灾统计报告划分级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发生草原火灾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草原防火主管部门,应对受害草原面积、受灾畜禽种类和数量、受灾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人员伤亡、扑救支出、物资消耗及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统计,对草原火灾给城乡居民生活、工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草原火灾风险动态分布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牧区1991~2005年的草原火灾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牧区草原火灾风险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草原火灾的发生次数呈增长趋势,我国草原火灾风险正不断加大,草原火灾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递增;每年的4月份是我国草原火灾的高峰期,10月份产生一个小高峰期;内蒙古、新疆、甘肃是我国草原火灾经济损失最严重的3个省份.针对我国目前草原防火减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草原火灾都自有其客观的规律性,特别是草原火灾发生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草原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草原火灾的预防工作是防止草原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建立健全各级草原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