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黄瓜为辅料,研制新型保健凝固型黄瓜酸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黄瓜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添加量黄瓜汁8%、蔗糖8%、奶粉12%,发酵剂接种量10%,在40℃条件下发酵培养3.5 h,所得酸奶色泽微绿,酸甜可口,爽滑细腻,兼有发酵酸奶的特有滋味和黄瓜特有的清香味。  相似文献   

3.
任文彬  张翠媚  刁艳莹  曾婷婷  谢玩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333-21334,21337
[目的]探讨制作西瓜、火龙果复合凝固型酸奶的最佳配方。[方法]以西瓜汁、火龙果浆和全脂奶粉为主要原料制备西瓜、火龙果复合凝固型酸奶,研究混合果浆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用量、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并评价该产品的感官指标。[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果浆添加量对感官评定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奶粉用量、蔗糖的添加量和接种量的影响。该酸奶的最佳配方为:西瓜汁与火龙果的比例为7∶1,混合果浆添加量为40%,蔗糖添加量为17%,奶粉用量为25%,接种量为16%,在43℃发酵4.5 h,所得酸奶品质最佳。[结论]该产品色泽均匀一致,呈浅红色,凝乳均匀细腻,无气泡,有发酵乳味与西瓜、火龙果混合果浆味,且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4.
利用蛹虫草培养残基制作发酵型含乳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蛹虫草培养残基、奶粉和带活菌酸奶为主要原料制作发酵型含乳饮料,其最佳配方为料水比1:12、每100 mL蔗糖添加量6g.与葡萄糖配比2:1、每100 mL奶粉添加量10g、每100 mL带活菌酸奶添加量为25 g;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8h,可制得具有虫草特有风味且酸甜适中口感好的新型发酵含乳饮料.  相似文献   

5.
以玉竹、沙参以及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牛乳经杀菌后接种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成凝固型酸奶,经过调配制成活性乳酸菌饮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出玉竹浆、沙参浆、蔗糖以及复合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玉竹浆添加量8%,沙参浆添加量7%,蔗糖添加量14%,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柚子酸奶的配方和发酵工艺,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成品的测评,确定最佳的发酵工艺为菌种添加量1%,蔗糖添加量8%,柚子皮提取物添加量5%,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7 h。该工艺发酵出的凝固型柚子酸奶色泽均匀,颜色微黄,无气泡,且口感柔滑、细腻、饱满,能闻到淡淡的柚子香味,品尝后口中留有余香。  相似文献   

7.
以香瓜(Cucumis melo)和牛奶为原料制作香瓜酸奶,以感官评定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香瓜酸奶最佳配方工艺参数为:发酵剂添加量4%,香瓜汁添加量30%,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3.5 h,添加0.4%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果胶复合稳定剂(比例为7∶3)。在此条件下,酸奶具有独特的香瓜风味。  相似文献   

8.
南瓜无蔗糖酸奶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鲜牛乳、南瓜浆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多菌株混合发酵,探索研究生产无蔗糖凝固型南瓜酸奶新工艺。结果表明,由阿斯巴甜与安赛蜜1∶1配合而成的复合甜味剂替代蔗糖时效果最佳,适宜添加量为0.025%;南瓜浆适宜添加量为20%;食用明胶、PGA、变性淀粉等稳定剂的使用均可提高酸奶的品质,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PGA0.2%,变性淀粉0.2%,明胶0.2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沙棘酸奶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凝固型沙棘酸奶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预试验,研究沙棘果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菌种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合理取值范围;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组合;固定蔗糖添加量为10;、菌种接种量为4;和发酵时间为4 h,研究不同沙棘果汁添加量对酸奶中VC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的沙棘酸奶风味突出、酸甜爽口、色泽诱人、组织状态良好,是制作凝固型沙棘酸奶最为理想的工艺配方组合;沙棘酸奶中VC含量是普通原味酸奶的2.3~4.8倍并与果汁添加量呈正相关关系,符合函数y=-59.048 x2+30.623 x+1.0074(R2=0.991);蛋白质含量与果汁添加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沙棘酸奶具有典型的沙棘果香风味,制作沙棘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果汁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10;、菌种接种量4;、发酵时间4 h,其VC含量为3.67 m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9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 《特产研究》2007,29(2):41-43
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后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然后再加入以杏鲍菇为原料提取的菌汁以及香精、蔗糖、稳定剂等经调制后制成的保健酸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1]。结果:菌汁添加量10%、蔗糖用量6%、接种量3.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CMC/PGA,为0.25/0.30%、发酵时间为5.5h、苹果香精加入量为0.01‰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色泽微黄,酸甜适中,口感细腻,并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苹果乳香味,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1.
发酵型山药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药、脱脂奶粉、蔗糖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型山药果冻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护色方案为:0.3% Vc,0.05% NaHSO3,0.5%柠檬酸,扩色时间15 min;山药发酵乳制作的最佳比例为:30%山药浆,10%脱脂奶粉,6%蔗糖,2%发酵剂;复合胶的最佳比例为:0.15%琼脂,0.3%魔芋胶,0.1%黄原胶、0.6%卡拉胶;发酵型山药果冻最佳配方为:1.25%复合胶,20%发酵乳,4%蔗糖,0.12%柠檬酸.由此制得的发酵型山药果冻质地均匀、光滑、乳白色、半透明,有淡淡的发酵乳特有的芳香,酸甜适口,弹性和韧性良好,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2.
在酸奶配方的基础上,用木糖醇和三氯蔗糖代替全部的蔗糖,采用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出无糖低脂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木糖醇添加量为2%,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1%,发酵时间为6h,菌种接种量为0.4%时,酸奶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赵侣  李红良  徐家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83-19084
[目的]寻求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方法]以芒果与椰浆为原料,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奶粉添加量、接种量、椰浆添加量等因素对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感官评价的影响,然后通过L9(3^4)正交试验,获得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最后对该产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正交试验表明,4因素对该产品感官评价的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芒果添加量〉蔗糖添加量;芒果椰浆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奶粉添加量14%,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椰浆添加量10%,芒果添加量10%,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结论]该产品乳白色,具有芒果和椰浆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且有芒果果粒,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14.
果味希腊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蔗糖添加量,淡奶油添加量,果酱添加量,奶粉添加量等对果味希腊酸奶感官评定的影响,而后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一步优化。以酸奶的色泽、乳清析出,爽滑度,粘稠度滋味和香气等作为感官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果味希腊酸奶最优工艺为菌种添加量0.2%,发酵时间10h,蔗糖添加量5%,奶粉添加量3%,淡奶油添加量15%,果酱添加量7%。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不同粘液质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粘液质粉添加量1.6%、蔗糖添加量7.1%、发酵剂接种量4.9%、发酵时间5.9 h,此时产品感官评分为91.53。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得出木糖醇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方法]以还原乳和木糖醇为主要材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发酵生产无糖酸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木糖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个因素,确定木糖醇酸奶发酵的最佳工艺。[结果]木糖醇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12%还原乳,木糖醇添加量5.5%,发酵剂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5 h。在该条件下发酵的酸奶色泽均匀,酸甜适中,柔和细腻,组织状态稳定。[结论]该产品的研制增加了酸奶的营养保健功能,丰富了酸奶市场,同时为市场开发木糖醇酸奶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以新鲜芦荟、山药为原料制得的芦荟汁和山药浆按一定比例添加到牛奶中生产芦荟山药酸奶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芦荟汁和山药浆的添加比例、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加糖量及乳酸菌接种量等对酸凝乳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荟用1.5%β-环糊精包络脱苦,山药用0.2%抗坏血酸和0.1%柠檬酸的护色;芦荟山药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80%的鲜牛奶、8%的白砂糖、6%的山药浆、6%的芦荟汁、3%的菌种(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嗜热链球菌=1∶1)、0.2%的果胶(或0.2%耐酸CMC和0.1%果胶),经55℃、18MPa条件下均质后发酵,制得的酸奶营养丰富、感官品质佳、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6,(8):1203-1205
草莓酸奶深受人们喜爱,但其生产工艺困扰着诸多厂家。试验以草莓、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对该条件下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发现,最佳生产工艺为:草莓果浆添加量7%,白砂糖添加量7%,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5 h;所得产品口感柔和爽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9.
以红茶、枸杞粉、酸奶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复合发酵剂,经发酵后研制出一种新型营养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红茶枸杞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红茶枸杞汁添加量为9%,复合发酵剂添加量为0.19%,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温度为42℃,以此条件制得的红茶枸杞酸奶色泽微红、口感细腻、均匀无气泡、酸甜适中。同时,对酸奶的品质方面进行了测定,包括理化指标,酸奶贮藏期内活菌数的测定。以期为红茶枸杞酸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蜂蜜搅拌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方法]通过研究蜂蜜添加量、蜂蜜添加时期、杀菌温度、均质压力及稳定性试验等对搅拌型酸奶感官质量的影响,确定了蜂蜜搅拌型酸奶的最佳配方和最佳生产工艺。[结果 ]试验得出,蜂蜜搅拌型酸奶的发酵温度不宜过高,发酵温度与普通酸奶相近;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酸奶会有异味产生。最佳配方和最佳生产工艺为:蜂蜜、蔗糖、发酵剂的添加量分别为3%;鲜牛奶二段均质压力为Ⅰ:70 MPa,Ⅱ:30 MPa,杀菌温度85℃、时间为10 min,并在42℃发酵,产品的最终酸度在0.70%~0.75%时停止发酵。[结论 ]研究可为蜂蜜搅拌型酸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