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我国的西北部边陲,三条较大的山脉纵横其间,由于高山冰川的存在,使得新疆地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河流湖泊众多,特别是北疆地区,水域更为集中。加上新疆独特的气候特点,季节性温差变化,使得高山积雪短时间融化,形成融雪洪流,造成洪涝灾害。长期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北疆地区的主要灾害,年年都会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同时也进行了内陆河的防洪治理,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主要分析了防洪治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涵  金哲  刘军 《安徽农学通报》2017,23(24):78-80
该文在污染源现状调查、水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该支流的水质提升实施路径及水环境整治重点任务,从而持续改善河道水质,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动力,城市的血液。水之宝贵,在于其储量有限,更在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水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水的社会循环问题,水的社会循环的实施主体是水工业。它是以城市及工业为对象,从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并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求的水量、水质作为生产目标的特殊工业;其核心部分是给水与排水。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从城市规划层面对"长安八水"整体恢复和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并对从长期规划策略和逐步建设实施2个层面来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在恢复"长安八水"城市景观基底时,必须从构筑城市整体水环境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改变线性代谢模式,建设城市水系循环网络;结合现有城市水环境的状况,尝试就地解决城市雨、污水的自循环净化;整体考虑城市集水、存水、引水等工程的联系和贯通,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论]主动把握古城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机会,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系统,将有助于重塑古城水系,重建宜居城市环境;更有助于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生态和文脉特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跨越黄土、蒙新高原,境内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水系沟壑纵横,河流防洪体系薄弱,近年来接连发生了8.8舟曲泥石流灾害,5.10岷县冰雹洪水泥石流灾害等,均凸显出我省江河治理的问题和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杜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799-10800,10803
城市河流的水环境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类作用于城市河流更为频繁,也让河流环境受到的污染更为严重,居民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研究背景及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指标,以期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马良 《农业与技术》2014,(4):57+66-57,66
城市水环境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生活与生产、防洪排涝、生态和经管以及文化娱乐等功能,但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质恶化使城市水环境失去了其生态功能,制约着城市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城市水环境营造与修复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系统科学思想。为此,本文提出了节约用水、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控制外源水环境污染、生态修复城市水体等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含笑  杜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478-548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日益成为制约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阐明水环境容量的概念和简述我国水环境容量研究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城市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和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对未来城市水环境容量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是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尤其是体现在城市河流水环境的恶化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简述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含义、构成及功能,并通过对国外河流建设的介绍及对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西北干旱区域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论述西北干旱区域城市水环境基本情况和水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水环境承载力特点与研究思路,重点对干旱区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指出最为重要的进展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求解水环境承载力系统的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从城市规划层面对"长安八水"整体恢复和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并对从长期规划策略和逐步建设实施 2 个层面来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在恢复"长安八水"城市景观基底时,必须从构筑城市整体水环境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改变线性代谢模式,建设城市水系循环网络;结合现有城市水环境的状况,尝试就地解决城市雨、污水的自循环净化;整体考虑城市集水、存水、引水等工程的联系和贯通,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论]主动把握古城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机会,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系统,将有助于重塑古城水系,重建宜居城市环境;更有助于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生态和文脉特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与流域、水质与水量、地表水与地下水、河道与源头、海洋河与内陆河等几个方面问题,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为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工程建设中的几个理论和技术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是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为此,要注重植物配置结构的科学性,空间配置结构的合理性,景观配置结构的艺术性以及科学的经营,同时,还应突出城市个性化特征,建好市郊森林生态网络,开发野生绿化树种等等,以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因无序的市场竞争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造成生猪价格下降,整体效益下滑,一些规模化养殖场出现严重亏损,甚至倒闭,养猪业进入了一个市场调整阶段。虽然生猪市场价格下降对家庭养猪场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管理技术水平是其发展中更为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农村家庭养猪场必  相似文献   

15.
石建屏  李新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9):165-168,199
根据2008年涪江流域水质监测数据和绵阳市生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家标准要求,应用污染指数法对涪江6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涪江绵阳段各监测断面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按照Ⅱ类地表水指标要求尚有4个断面水质没有达标,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氨氮、粪大肠杆菌,主要污...  相似文献   

16.
以徽州水口园林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类方法,查阅大量文献,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机制和海绵城市雨洪管理方法,重点从水、植被、土壤等自然要素分析水口园林水环境的发展模式及其生态效益,借鉴徽州水口园林的雨水调控方法,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实际参考。传承并发扬本土景观优势,发挥水、植被、土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作用,从而更好地体现水口园林水环境运作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东辽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辽河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区,是吉林省19条主要江河之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较突出的河流。自1999年以来,由于连续干旱,水资源严重短缺,导致东辽河流域水环境恶化,生活用水紧张,生产用水短缺,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的局面。本文对东辽河流域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适时掌握其水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防治措施,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吉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能力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是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相统一和最优化 .为此 ,要注重植物配置结构的科学性 ,空间配置结构的合理性 ,景观配置结构的艺术性以及科学的经营 .同时 ,还应突出城市个性化特征 ,建好市郊森林生态网络 ,开发野生绿化树种等等 ,以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苏南农村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锦旗  王国祥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84-1584,1608
在对苏南农村水环境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的总体思路及水环境修复的总体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