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形成耕作制度的历程 ,也是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过程 ,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给大农业的耕作制度和耕作学说带来很大的冲击 ,如何完善发展耕作学说和耕作制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稻田耕作学是耕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建立合理稻田耕作制度理论与技术体系的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稻田耕作学具有理论性、应用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稻田耕作学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适应性理论、光能利用理论、生活因素理论、竞争互补理论、化感作用理论和生物多样性理论等。建立合理稻田耕作制度应遵循用养结合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并举原则,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四季”覆盖原则,节地、节水、节肥、节药和节能“五节”并重原则,以及良田、良制、良种、良法、良物和良境“六良”配套原则。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稻田耕作学在稻田作物布局、稻田种植模式、稻田养地方式、区域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以及国外稻田耕作制度研究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成效不断显现。当前,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总要求相比,稻田耕作学发展还存在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理论不全、技术不新,以及研究不深、影响不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采取应对策略与措施: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加深研究、加强交流和强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耕作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也是中等农校、各级农技训练班、农业管理干部学校经常进行技术培训的内容之一。近几年来,我们在开展对这门课程的电化教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对提高教学质量收到明显效果。 一、耕作学文字教材的局限性 耕作学是研究耕作制度的一门农业综合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作物的种植制度(复种、间套作、轮连作)、农田管理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制、农田排灌及杂草防除等)以及  相似文献   

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并可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有作物栽培、资源与耕作制度、农业区划、农业生态。本学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副教授12名,其中陕西省...  相似文献   

5.
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传统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耕作学课程是高等农业院校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一门农学专业的必修课。为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耕作学为例,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融合耕读教育和健全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耕作学课程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将“读”与“耕”教育的有效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特色应用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耕作学是农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耕作制度主线,对作物布局、种植体制、种植模式、土壤耕作、耕地培肥与保护等内容进行理论学习和综合实习。该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耕作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课堂课程思政环节、实习实践环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等措施,课堂教育和课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通过该课程建设,引领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为培养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发展我国的耕作学,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是调节和管理农业生态系统,促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措施。这已为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证实。  相似文献   

8.
耕作学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面向农业生产类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作为经典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传统的耕作学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教学方法等已经相对滞后,亟需拓展和更新。笔者针对目前耕作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旨在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我国高素质农业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肖祖荫(1941-),男(满族),辽宁省本溪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农学系,并留校任教。现为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农学会常务理事。肖祖荫教授任教30余年来,为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讲《耕作学》、《高级耕作学》等专业课和学位课,一直从事耕作制度和高效集约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其中"辽河流域高效集约可持续农业开发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1986~1990年任辽宁省建平县科技副县长,主持农业部下达的"建平县科技扶贫农业综合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0.
当代科学发展十分迅速,一些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各个学科间联系错综复杂,耕作学作为一门年青学科,在自身发展和吸收其它学科有益内容方面,业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那么,耕作学的性质是什么?它在农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很有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史俊通 ,男 ,汉族 ,1 959年 5月生 ,陕西武功人。 1 981年西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 ,获农学学士学位 ;1 984年获农学硕士学位 ;1 985年起在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任教 ;1 989~ 1 990年以地区专家身份赴叙利亚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从事合作研究 ;1 995年获农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农业大学教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兼任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陕西省杨陵区政协委员。史俊通教授治学严谨 ,注重教书育人。先后主讲大学本科的“耕作学”、“农业生态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系统工程”、“农学概论”及…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专业 博士专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植物学 硕士专业 植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植物遗传育种 蔬菜学 果树学 农业 昆虫与害虫防治 植物病理学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 作物学 园艺学植物保护学(种植业领域) 本科专业 农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  相似文献   

13.
湖南农业大学在80年代初期为加强实践课教学,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农学实践》课程的开设。《农学实践》课程包括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产学等课程的实验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专业课课...  相似文献   

14.
再论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刘慎邦1991年发表《试论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一文后,引起耕作学界的广泛重视和一些学者的好评。但作为农业科学领域中一门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学科──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重...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等院校《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耕作学在农业发展需求、农业人才知识创新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新形势的分析,从构建耕作学新课程教学体系、科研成果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实验和实践实习教学改革上,讨论了新形势下进行耕作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 耕作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下形成的,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它又是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相应发展的.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气候上的差别又大,各地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对耕作制度的合理安排,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解放以来,决定耕作制度的一些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耕作制度的形式和内容,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如何使耕作制度的改革与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获得高产? 如何使改革的耕作制度更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条件使之高产更高产? 这是农业生产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必须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人们对水稻地区的耕作制度有各式各样的看法.从安徽的长江两岸和淮南地区来说,把这些看法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如  相似文献   

17.
耕作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农林类学校农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为增强学习效果,加快耕作学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采用对分课堂模式,对耕作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结果表明:耕作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增加了学生课堂参与度、满意度;有效提高课堂出勤率;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论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刘慎邦,葛有兰(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信阳464000)我在本刊1991年第2期发表了《试论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1994年第6期发表了《再论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基础》在耕作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耕作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承载着旱区农业粮食高产栽培、农业生态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任务。在2006-2009年期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国8个主要高等农业院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研究方向、支撑条件、人才团队和学科建设方面的动向,综合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同8个国家重点学科的差距,剖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的不足,提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建设的重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站学科:农学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方向:①麦稻高产栽培生理 ②农业生态与耕作制度 ③计算机模拟与决策系统等博士导师:钱维朴教授 章熙谷教授 凌启鸿教授 高亮之研究员2.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方向:①应用数量遗传 ②植物细胞遗传与遗传工程 ③作物遗传资源和育种方法 ④育种试验统计 ⑤麦、稻、棉、大豆遗传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