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刺槐优良无性系饲料特性区域化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了选育生物量大、营养含量高且适生性好的饲料型刺槐优良无性系,以初选的8 个刺槐优良无性系为试 材,在北京延庆、北京海淀、河南洛宁3 个试验点进行了区域化试验,并应用回归分析法和AMMI 模型等方法对2 年生试验林的生长和叶片营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生长及叶片营养的不同基因型与环境存在显著的互作 效应,但叶片营养的互作效应可能是由叶片成熟度不同造成的;仅从生长性状考虑,适合海淀、延庆和洛宁的无性 系分别为K2 和84023、H2 和8044、K4 和8048;综合考虑生长性状和营养含量的遗传适应性和稳定性,无性系 83002 和K2 均适合在这3 个试验点用于饲料林栽培。   相似文献   

2.
引种刺槐无性系形态及叶片营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便于研究推广引种刺槐,通过生长季节观察统计3年生林分的形态特征和采样分析叶片营养含量,并结合根插生根能力和田间生长的株高、地径调查数据,对国外引种刺槐初步筛选出的11个无性系(2个来源于匈牙利,9个来源于韩国)及国内2个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根插生根能力、生长性状和叶片营养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存在明显的形态和生长差异,但叶片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无性系B和G的株高和地径生长最快,而无性系H1最慢;无性系H2具有最大的叶面积,为其他无性系的3倍;而无性系K4由于叶厚最大,其百叶干质量也最大;这13个无性系根据小叶枚数大致可分为1~3枚、13~17枚、15~23枚和21~25枚4类;无性系间的托叶刺大小区别明显,具有最大的叶面积的无性系H2托叶刺最小;所有无性系均能生根,无性系2N、K5和B的不定根数多,而无性系K3、K4和H1的不定根数少;各无性系之间的叶片粗蛋白含量与叶长×叶宽显著正相关(P0.05),与小叶枚数、复叶柄长和刺长均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且均与刺基宽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3.
通过8年的刺槐优良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对各无性系的树高、胸径、主干材积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遗传力;对参试的27个无性系进行了多因子综合评价,评选出4个速生优良无性系,向全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系统了解山东大青山林场刺槐的无性系变异规律,并初步筛选饲用型刺槐优良无性系。【方法】对332个刺槐无性系的13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隶属函数、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性状进行各组间差异分析。【结果】13个性状的总变异系数为14.883%,其中,4个复叶和9个小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062%和14.360%。该刺槐资源的隶属函数值介于0.196~0.717之间,其中无性系SD328拥有最大值(0.717),其在复叶宽、小叶面积和小叶柄角3个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表型和遗传相关性表明,小叶对数与小叶数量有最大的正相关性系数,小叶长/宽与小叶圆度的负相关性系数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因子可以代表刺槐无性系86.447%的原始数据信息。当平方欧式距离为8时进行聚类分析,332份刺槐无性系被分为5类。【结论】通过系统分析刺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多样性,初步筛选出饲用性刺槐无性系72份,为山东大青山饲用刺槐的选育和种质保存等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10个刺槐无性系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测定10个刺槐无性系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各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个无性系共测出10条酶带,不同无性系间谱带具有明显的品种差异;采用相似系数矩阵和欧氏不相似系数平方矩阵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聚类分析把10个无性系分为4个类群,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了无性系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杉木无性系苗期叶片元素含量与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母质发育的黄棕壤为供试土壤,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杉木无性系苗期叶片元素含量与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杉木苗期叶片K的含量与苗高生长极显著正相关;Mg的含量与苗高生长极显著负相关.同一土壤上不同无性系间,元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叶片元素含量在无性系之间的差异远大于土壤之间的差异。据此,提出用叶片元素分析来鉴别杉木早期的速生性状。  相似文献   

7.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经扦插繁殖无性系化,对其1 a生苗木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长、脉左宽/叶宽、宽基距/叶长、叶片厚及叶尖角等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6个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4~24.3,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变异主要体现在叶长与叶宽性状,其次为叶最宽处在叶片的位置;基于欧氏距离聚类的结果将滇杨52株优树在1.5阈值处聚为4类,且优树无性系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构树不同无性系间叶片营养成分及叶形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无性系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其营养成分和叶片形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花皮构树(构树1号)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与红皮构树(构树2号)和白皮构树(构树3号)差异显著;粗纤维、粗灰分和钙的质量分数最低,钙、磷比也最低。3个构树无性系叶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花皮构树的氨基酸总量最大。构树不同无性系间叶片的面积、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无显著差异。粗蛋白质量分数、磷质量分数和氨基酸质量分数与叶面积、叶片长度呈正相关,而与叶柄长度呈负相关;粗纤维质量分数、钙质量分数和粗灰分质量分数与叶柄长度呈正相关。可见,花皮构树的叶片营养价值较好,其叶片更适合做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生长和离子吸收、运输、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一年生盆栽刺槐元性系苗BH327和BH5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生长、体内Na^+、K^+、Ca^2+、Mg^2+等矿质离子含量及地上部分各器官对K^+、Ca^2+、Mg^2+(相对于Na^+)选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元性系BH56组织中K^+、Ca^2+、Mg^2+水平增高,高盐胁迫下,苗木由根向茎和由茎向上部叶选择性运输Ca^2+、Mg^2+的能力增强;BH327与BH56的结论相反。本文从体内离子分配及选择性运输角度讨论了各无性系在盐胁迫下受伤害情况及耐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型类型;基于欧氏距离聚类可将52个无性系在10聚类水平上聚为4类,无性系叶片性状表型变异与其优树地理来源无关;3个叶片导出性状相互组合构成了滇杨丰富的叶片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四倍体刺槐根龄与生物量和叶片营养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分别测定了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的生物量及叶片的营养含量。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不同根龄中当年生植株的株高、地径、茎叶比、总重和叶重均随根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根当年茎的总重和叶重分别达1 138和637 g;不同树龄的株高、总重、叶重和茎叶比也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3年生树龄的总重为2 230 g,远高于3年根当年茎,但其叶重仅为603 g,稍低于3年根当年茎;当年生植株的叶片粗蛋白含量高达225.45 g/kg,极显著高于2年根当年茎、3年根当年茎、4年根3年茎和5年根4年茎(P0.01),而后4个根龄之间叶片粗蛋白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且叶片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78.75 g/kg;根龄对钙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钙含量有随着根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根龄对四倍体刺槐叶片的粗脂肪、粗灰分、磷和单宁含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从生物量和营养综合考虑,四倍体刺槐饲料林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刈割,进行矮林作业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物量和叶片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3种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5的生物量及叶片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与普通刺槐的生物量差异和每年刈割2次模式下3个四倍体刺槐无性系之间的生物量差异,获得了生物量和营养含量最佳结合点的刺槐饲料林适宜栽培模式,达到了充分开发其饲料价值的目的。结果表明:每年刈割2次模式的第2次叶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P0.05),且单株叶质量与其他2种栽培模式无显著差异;每年刈割1次模式下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性系K4和K5及普通刺槐(P0.05);每年刈割2次栽培模式下无性系K2的单株总质量和叶质量显著高于无性系K4(P0.05)。综合考虑叶片生物量和营养,四倍体刺槐无性系K2表现最好,且定植当年不刈割,第2年开始每年刈割2次(春天不平茬,6月初和8月底刈割)的栽培模式最佳。  相似文献   

13.
NaCl盐胁迫对两种刺槐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倍体刺槐为主要研究材料、二倍体刺槐为对照材料,观察二者在NaCl胁迫下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在盐胁迫处理前,二者的叶绿体均表现为结构完整。处理10d时,二倍体刺槐的叶绿体出现变形、膜模糊、基粒片层松散;处理20d时,叶绿体进一步肿胀、变形,膜系统全部解体。对四倍体刺槐进行同时期的观察发现:处理10和20d时,其叶绿体形态与二倍体刺槐的相比差异不大。2)盐胁迫处理前,二者叶片的线粒体形态饱满,结构完整。处理10d,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模糊,失去完整性,内部出现部分空洞,嵴结构模糊;盐胁迫20d时,二倍体刺槐的线粒体膜结构几乎全部失去完整性,与周围介质相融,无结构清晰的嵴,线粒体内部绝大部分出现空洞。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的线粒体在盐胁迫过程中与处理前相比变化不大。3)处理前,二者的叶肉细胞均表现为排列疏松,结构完整,叶绿体分布于细胞边缘。处理10d时,二倍体刺槐的部分叶绿体位于细胞中央;盐胁迫20d时,绝大部分叶绿体进入细胞内部,游离细胞壁,呈随机分布,且细胞膜部分破损,变得模糊。而四倍体刺槐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在盐胁迫过程中变化不大。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四倍体刺槐具有与耐盐性相适应的解剖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土壤干旱胁迫下刺槐无性系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4个刺槐Robina pseudoacacia无性系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持续干旱胁迫明显抑制了刺槐无性系的生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增加,叶片水势降低,同时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加.对4个刺槐无性系渗透调节能力进行比较,发现无性系间存在差异,L1和L78渗透调节能力较强,W1和L59较差,渗透调节能力的高低与刺槐无性系生长、细胞膜损伤没有必然的关系.图5表3参20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窄冠刺槐大批量育苗的方法,通过组织培养试验,探讨窄冠速生刺槐的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通过选用窄冠速生刺槐叶柄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最佳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2.5 mg/L+NAA 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2.0+IBA 0.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0.2...  相似文献   

16.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青贮饲料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进行单一青贮和混合青贮试验,从青贮饲料的色泽、气味、质地等感官品质,pH值、氨态氮/总氮比值等发酵品质,以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营养价值方面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地上、地下单一青贮的综合品质一般,两种青贮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综合品质良好,且混合1/3玉米秸秆处理的蛋白含量较高,纤维含量低.  相似文献   

17.
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3个刺槐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8对引物共检测出1230条谱带,其中有1218条为多态带,占总谱带的9902%;特异性条带有203条,其中缺失带为11条,通过特异性条带可鉴别83%的刺槐无性系;聚类分析将刺槐种质分成5组,来源相同的无性系并未严格聚在一起,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