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用残膜的主要成分被称为PE,是一种乙稀聚合成的热塑性树脂材料,这种成分难以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残存在土地里可高达30年之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美化和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对残膜的治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未开始示范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甜菜等多种作物。由于塑料残膜难以降解,若不得以及时有效回收,就会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带来“白色污染”。从农膜生产、投入使用到清理回收和再生利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地残膜污染治理回收技术研究,并提出加快发展残膜治理回收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4.
5.
残膜对耕地的污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会造成作物烂种、枯萎、死苗、化肥利用率低,粮食减产等不利因素。治理好残膜污染皂保护耕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7.
实施残膜回收既是落实党中央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农业部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9.
宁夏中南部地区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旱作农业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宁夏农膜年残留量高达2.19万t,农用残膜“白色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制定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壮大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回收网络和带动农户参与,逐步建立“宣传保捡拾率,清理农田残膜;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交售;企业保加工率,享受政策扶持”的“3保”工作机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3有、3无”,“3个双约束”作为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必将加快宁夏残膜污染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0.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成为时下热门的手段,应用该项技术不仅能增加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可以保证粮食安全。覆膜技术的不断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农田残膜污染威胁到了周边环境和居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环境保护。文章深入研究当前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找出优势和缺点,提出几点见解,同时也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国内残膜回收机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残膜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残膜回收问题亟待解决。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残膜回收方法,总结分析我国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农田残膜的特点,提出我国残膜回收机械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究治理残膜污染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14.
采用机械的方法清除地表土壤中的残膜在新疆垦区已处在尝试之中,各类试验性田间残膜清除机相继出现。为此,针对当前田间残膜清除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种以勾拉工作方式来改进当前型号田间残膜清除机性能的机械设计方案,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效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棉花地膜覆盖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定量分析近30 a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增产效应,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地膜覆盖对棉花的产量效应及影响因素。具体过程包括:异质性检验、综合效应量计算、发表偏倚检验、敏感性分析、累积Meta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倚和极端值,分析结果可信度较高。与不覆盖相比,覆盖地膜的棉花产量平均提高17.2%。自1986年以来,覆盖地膜的棉花累积平均增产率为1.2%~18.0%。在平作、年均气温小于12℃或年降水量小于500 mm的地区及采用厚度0.008 mm地膜覆盖时,地膜覆盖条件下棉花的增产率较高,分别为17.8%、21.5%、19.1%和17.3%;3个区域的覆膜增产率由大到小表现为:西北棉区(24.5%)、黄河流域棉区(16.5%)、长江流域棉区(10.5%);近年来,覆盖地膜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产量,但其增产率已呈下降趋势,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杆齿式残膜回收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残膜回收机具存在拾膜、卸膜机构复杂且可靠性低的问题,设计了杆齿式残膜回收机。介绍了杆齿式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分析,确定了拾膜机构、卸膜机构及起膜装置的关键设计参数。以机具行进速度、拾膜杆齿线速度与机具行进速度比、拾膜杆齿入土深度为影响因素,利用土槽台架试验系统,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并通过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拾膜率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机具行进速度为1.2m/s、速比为1.0、杆齿入土深度为55mm时,拾膜率和卸膜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7.
针对随动式残膜回收机在捡拾地膜过程中存在的杂质壅堵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起膜捡拾机构。通过分析机构起膜过程,确定了起膜轮轮刺高度、起膜轮排列间距等主要结构参数,通过分析机构拾膜过程,确定了机具行进速度和起膜轮转速等工作参数。以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和起膜轮间距为试验因素,以起膜率、排杂率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各因素对起膜率和排杂率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均为: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起膜轮间距,并分别建立了起膜率、排杂率与起膜轮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起膜轮间距的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采用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起膜轮转速为26.2r/min、机具行进速度为1.23m/s、起膜轮间距为139.95mm时,起膜率理论值为91.49%,排杂率理论值为92.92%。在起膜捡拾机构参数最优组合下的田间试验表明,起膜率均值为90.45%,排杂率均值为91.30%。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吸附方法分级去除机采棉中残地膜的方法,以新疆阿拉尔地区种植的新陆早26号机采棉为研究对象,根据机采棉中残地膜曲直形态与荷电极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图像处理提取机采棉中各种残地膜杂质特征并进行聚类算法分级,将残地膜分成Ⅰ、Ⅱ、Ⅲ等级。搭建静电吸附分离平台,对掺有不同等级残地膜的机采棉进行不同荷电时间、飞入速度、极板电压下的试验,以除杂率为测定指标,找出对应级别残地膜的最佳参数组合,以期达到残地膜杂质与机采棉的分离最大化。试验表明,对除杂率影响显著的因素由大到小为:飞入速度、荷电时间、极板电压。掺有Ⅰ级残地膜的机采棉除杂最佳荷电时间为24 s,飞入速度为4. 7 m/s,极板电压为39 k V,分离率为96. 2%;Ⅱ级最佳荷电时间为29. 8 s,飞入速度为5. 8 m/s,极板电压为37. 6 k V,分离率为98. 1%;Ⅲ级最佳荷电时间为30. 1 s,飞入速度为3. 5 m/s,极板电压为46. 2 k V,分离率为97. 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静电吸附分级去除残地膜的方法可行,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