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绵羊和山羊内源性肺腺瘤病毒启动子甲基化修饰状况,参照绵羊、山羊内源性肺腺病毒gag基因上游非编码区序列CpG岛设计特异性甲基化引物,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了5只绵羊和5只山羊胎儿的肺脏、皮肤、血液基因组内源性病毒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表明:山羊和绵羊肺脏、皮肤、血液基因组中均存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内源性肺腺瘤病毒启动子.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特定杂交模式下产生全黑被毛绵羊TYR、MC1R及Agouti基因互作调控毛色的机制。随机选取黑色和白色被毛绵羊各4只,采集皮肤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测定MC1R、Agouti及TYR基因mRNA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MC1R、Agouti及TYR基因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均有表达,其中TYR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皮肤(P<0.01),MC1R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高于白色绵羊皮肤,但差异不显著,Agouti基因mRNA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白色绵羊皮肤(P<0.05)。综上,该杂交模式下产生的黑色绵羊可能是由于Agouti基因表达量低而使α-MSH诱导信号通路处于激活状态,上调了TYR基因表达量,导致真黑素含量上升,出现黑色毛色性状。  相似文献   

3.
1 发病情况 2002年10月2日,费县胡阳乡四九庄村李某绵羊群(共37只),5只绵羊精神沉郁,行动迟缓,驱赶困难,当天夜里死亡2只。3日又有7只绵羊发病死亡3只。2002年10月3日,胡阳村郭某绵羊群(共33只),上午向外赶羊群时发现4只绵羊不愿走动,随留在家中,下午死亡1只,4日又有5只发病死亡2只。两群羊主自行治疗不见好转随来我站就诊,诊断为羊巴氏杆菌病。2 临床症状 病羊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眼结膜潮红,头颈前伸,不愿站立、走动。体温41.3~41.5℃,呼吸急促,部分病羊咳嗽。多数病羊眼有脓性眼眵,部分病羊鼻流粘液性鼻涕。触诊头颈、胸下皮肤有…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下旬,秦安县叶堡乡武装村有一农户从外地购进小尾寒羊数只,与其它羊只混合,采取舍饲与放牧结合方式饲养,12月初,发现部分羊只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眼结膜潮红,鼻孔流出浆液或脓性分泌物,随后在皮肤无毛或少毛处出现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凸出皮肤表面,2只体弱羊死亡。数日后,本村另外2户农户家的绵羊也相继发病,3户农户共饲养绵羊97只,发病39只,发病率40.2%,死亡8只,死亡率20.5%。  相似文献   

5.
绵羊痘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1 997年 7月 ,我市暴发了绵羊痘病。由于及时诊断 ,采取有力的防制措施 ,现已基本控制。1 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迅猛 ,流行快 ,波及面广 ,一般绵羊都可感染。本病的发生是从外地购入绵羊混入羊群而引起发病。据调查 1 80 0只羊 ,其中发病 1 0 0 0余只 ,发病率达 5 6 %左右 ,有 2 0余只羔羊死亡。2 临床症状  痘疹多发生于皮肤的无毛部或被毛稀少的部位。母羊乳房和阴唇的粘膜上 ,痘疹最初呈圆形红斑状 ,经过一天左右痘疹迅速形成直径为 3~ 5mm的硬固红色结节 ,凸出于皮肤面 ,用手按压则…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染色质重塑因子BPTF、BRG1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的表达与定位。采集黑色和白色各3只绵羊的背部皮肤组织,用qRT-PCR检测不同毛色皮肤中BPTF和BRG1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技术定位分析,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研究BPTF和BRG1蛋白相对表达量。qRT-PCR结果表明,BPTF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5),BRG1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黑色绵羊的皮肤中BPT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5),BRG1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PTF蛋白和BRG1蛋白在绵羊皮肤中毛囊的毛根鞘及毛球部均有表达。综上表明,BPTF和BRG1基因可能参与绵羊毛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2002年5月28日至6月5日,裕民县兵团农九师161团养殖场饲养的4群1443只绵羊(其中山羊213只)陆续发生一种以头部、腹部、四肢皮肤形成紧密粘着的毛结和红棕色痂块性皮疹为特征的疫病,数日内连续死亡78只绵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检验,诊断为绵羊刚果嗜皮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miR-186-5p对绵羊黑色素细胞迁移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miR-186-5p的表达差异;运用细胞转染使miR-186-5p在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86-5p的表达,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转染细胞中黑色素含量,运用划痕试验判定黑色素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显示,miR-186-5p在绵羊不同毛色皮肤中均有表达,但白色皮肤表达高于黑色皮肤且差异显著(P0.05);在过表达miR-186-5p的绵羊黑色素细胞中,miR-186-5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5);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有所降低。综上表明,miR-186-5p与绵羊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有关,绵羊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miR-186-5p降低了黑色素的生成,同时也抑制了绵羊黑色素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相似文献   

9.
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检测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用廖党金改进的方法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的同时诊断及防治,随机抽样试验场56只绵羊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和计数,结果56只绵羊全部感染寄生虫病,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片形吸虫、鞭虫、细颈线虫、肺线虫及消化道其它线虫;有48只绵羊感染片形吸虫病,感染率85.7%,56只绵羊均感染线虫病,感染率100%。将该56只绵羊分组,42只绵羊治疗和14只绵羊对照,即A组试验10只(未成年羊),对照4只;B组试验13只(2~2.5岁),对照5只;C组试验19只(3岁以上),对照5只。用复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42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转阴,转阴率100%;对照14只绵羊的片形吸虫虫卵均未转阴;治疗绵羊中41只线虫虫卵转阴,即转阴率97.6%,对照14只绵羊的线虫虫卵均未转阴。表明用廖党金方法可以同时对绵羊的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病情程度作诊断,该复合药物对绵羊片形吸虫病和线虫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皮肤、黏膜特异性痘疹为特征:该病毒为羊痘病毒属的代表种,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绵羊,可致全身性疱疹,肺部常出现特征性干酪样结节。各种绵羊对绵羊痘病毒的易感性不同,死亡率从5%~50%不等。山羊和小羚羊实验感染时出现局部病灶,潜伏期为6~8d。  相似文献   

11.
绵羊痘是严重危害绵羊饲养的病毒性传染病,绵羊痘只发生于绵羊,不感染其他家畜。病羊、带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以皮肤、黏膜发生特异性痘疹为特征。羊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痘疮及其痂皮中,因此污染的草料及污染物经消化道和皮肤接触都可传染。该病传播快,所有品种、性别和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2.
<正>绵羊痘病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只感染绵羊。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口、唇、乳房、尾根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粘膜发生痘疹。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死亡率高,对养羊业危害较大。2015年10月新乡市某羊场发生一起绵羊痘病例。1流行病学调查该羊场共养殖有小尾寒羊130只,其中羔羊20只,起初只有羔羊发病,一周后成羊陆续感染,但是症状较轻微,只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绵羊接触性传染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发病、死亡以年幼体弱的为主。1发病情况2011年12月中旬,博湖县乔某饲养的180只绵羊,其中发病羔羊4只,死亡1只,死亡率为25%。  相似文献   

14.
绵羊疥癣病是由疥螨虫寄生于绵羊的体表所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该病以患部瘙痒、结痂、脱毛和皮肤增厚为特征。秋、冬季节是该病的高度感染期,严重危害绵羊业的发展。1发病情况滦县油榨镇某养羊专业户共有存栏绵羊35只。2000年8月29日我所检疫员前去该养殖户检疫绵羊,确诊有7只羊患有疥癣病,经治疗全部治愈。2临床症状患病绵羊瘙痒、不安、消瘦。症状轻者,嘴唇、鼻附近和耳根部皮肤可见丘疹、水包和脓泡,症状重者病变已遍及头部,患处表现脱毛,皮肤增厚并形成坚硬的灰白色橡皮样痂皮,即所谓“石灰头”。3诊断在绵羊…  相似文献   

15.
1 病况及症状 本县古北乡同结村一社苏某共养绵羊46只,2003年2月中旬开始陆续有8只羊发病。初期病羊下颌肿大,继之乳房和腹部皮肤形成直径约为5cm左右、单个或多个肿块,表面呈蓝紫色,挤压有淡黄色的液体渗出。  相似文献   

16.
1999年 5月在红旗马场 ,我们采用伊维菌素注射治疗绵羊螨病 ,收到很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药物采用由北京中农华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含 0 .1%伊维菌素的伊力佳注射液。治疗绵羊 ,选自然感染的个体羊群的绵羊 2 0只 ,临床症状非常严重 ,有掉毛现象。给药绵羊 (18只 )按 0 .3mL/kg .b .w(含伊维菌素 0 .3mg)剂量股内侧皮下注射。 15d后重复注射一次。对照组绵羊 (2只 )。2 治疗结果2 .1 临床变化 从第一次注射给药后 ,给药组的绵羊骚痒症状逐渐减轻 ,在第 5天时 ,严重的皮肤病变部位的痂皮开始松动脱落 ;第 10~ 2 0天时 ,所有…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9种绵羊精液稀释液对5只绵羊公羊的精液进行常温(12℃~15℃)稀释保存试验,从中筛选出对绵羊精液稀释保存效果较好的5种稀释液配方(A、B、C、D、E),稍加改进后继续在常温条件下处理稀释绵羊的精液,并将5种稀释保存的绵羊精液分别给5组(每组6只)体况膘情较好的发情母羊进行人工输精。经过1个发情期(18~21d)后观察,5种稀释保存精液输精的母羊分别有4只、5只、4只、5只、5只未返情,表明已经受孕,其未返情率分别为66.67%、83.33%、66.67%、83.33%、83.33%。经各组间未返情率的百分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各组间未返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春季,我县某乡有4个养羊户应用荞麦稿秆、叶壳给绵羊补饲,补饲1个多月后,发现异常反应,特点是白天太阳光线越强,反应越重,绵羊皮肤发生皮疹,眼睑、耳等发生肿胀,严重患病羊发生死亡。据统计,4个养羊户共饲养绵羊378只,发病率100%,死亡12只,死亡率达3.17%。畜主应用一些抗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现将具体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主要症状在绵羊皮肤上发生红斑性炎症,首先在眼睑、耳、鼻及咽部出现严重水肿而且吞咽困难,体温上升,发生角膜炎和黄疸,皮肤有黄色液体渗出,后形成硬结龟裂或溃疡坏死。病羊出现痉挛,个别羊出现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9.
绵羊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月下旬因嫩江洪水泛滥,二克浅镇良种场村二屯秦某等3个养羊户发现从放牧地转运回家的301只绵羊体质疲弱,其中有187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皮肤呈淡黄色,其中12只绵羊出现血尿,死亡8只。经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绵羊钩端螺旋体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由于连降暴雨,洪水泛滥,秦某等3个养羊户于1998年8月27日把在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饲养的301只绵羊从被洪水淹没的泻洪区草场上运回。第2天发现187只绵羊精神沉郁,少食或拒食,其中12只出现血尿,到8…  相似文献   

20.
我市个体养羊户王某饲养的130只绵羊,于2004年8月下旬,先有10多只开始发病,而后羊只陆续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棕色痂块及糜烂、溃疡等主要病变。先后发病68只,发病率为52.3%:死亡12只,死亡率为17.6%。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确诊为绵羊羊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