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茎秆强度、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茎叶重、根重等是评价大豆倒伏的重要相关农艺性状,为综合分析这些性状,以便揭示大豆倒伏的遗传机理,本研究以地理远缘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材,在发生倒伏的3个主要时期,调查倒伏相关农艺性状和家系倒伏情况,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主要农艺性状与田间实际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RIL群体在R4期开始发生倒伏,不同发育时期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家系倒伏情况相关性不同,R4期至R8期影响倒伏的主要农艺性状经历了由茎重向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强度等性状的演变。本研究使用多个农艺性状设计了8个大豆倒伏评价指数综合分析RIL群体田间倒伏情况,各倒伏指数在各生育时期均与家系倒伏情况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均高于其它单一性状与实际倒伏情况的相关性。其中,倒伏指数[(节间长度×茎重)/茎杆强度]与实际倒伏情况相关性最高,且仅用最少农艺性状代替直观观察到的倒伏情况,可作为倒伏研究的一个复合评价指标用于对RIL群体进行抗倒伏QTL定位,为将来大豆抗倒伏优异等位基因的挖掘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采用44个远缘杂交大豆后代为材料,对植株的倒伏级别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分析了亲本配合力.通过分析大豆倒伏与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试图为抗倒伏大豆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4个F1代远缘杂交大豆株系中,植株倒伏性分离广泛,组合间有显著性差异.亲本中俄亥俄当代晶种以及辽宁当代品种中部分品种配合力较高,有利于抗倒伏晶种的选育.株高、茎粗、分枝数和植株重量平衡点是影响倒伏的主要闪素.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质的倒伏性调查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倒伏是大豆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以60份大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为材料,调查和分析了大豆倒伏性及其与茎秆性状和产量性状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倒伏的严重程度与茎秆性状有关.大豆品种的倒伏级别与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分枝数等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茎秆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百粒重呈负相关.不同倒伏级别组之间产量性状表现显著差异,2级倒伏组是具有轻度倒伏和高产潜力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豆在鼓粒期最易发生倒伏,且对产量损失影响很大,倒伏已经成为大豆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为探讨大豆的抗倒伏性与植株形态指标和茎秆力学特性的关系,选用了30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鼓粒期对大豆形态指标和茎秆基部挫折力等力学特性进行测定,研究了大豆株型差异和茎秆力学特性对大豆茎秆抗倒伏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鼓粒期,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株高、鲜重和茎粗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而与茎粗/株高呈显著正相关,茎粗/株高能更好的反映品种的抗倒伏性;随大豆株高的增加,大豆茎秆的挫折力、弯矩和重力矩均增加,并且重力矩对倒伏的影响更大,供试大豆品种中高秆品种的抗倒伏性比矮秆品种差;株高相近的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茎秆挫折力关系较大,而株高相差较大的大豆品种的抗倒伏性与株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国内对大豆的需求量很大。倒伏一直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倒伏时期和程度的不同可导致减产10%~50%不等,严重时达60%以上,甚至绝收。研究大豆倒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在大豆高产研究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中、晚熟品种,这类品种丰产性虽较好,但叶片较肥大,生育繁茂,遮光严重,常易发生徒长倒伏、花荚脱落。在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生育的情况下、也出现过高产,但很不稳定。在与玉米间、混种的条件下,贪青、倒伏、减产更加严重。 东北地区无霜期短,气候冷冻,常有冷害发生,中、晚熟大豆往往受害减产。为了解决大豆对地力与光能利用的矛盾,增加大豆产量,1970—1978年进行了早熟高产大豆品  相似文献   

7.
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谢甫绨  董钻 《大豆科学》1993,12(1):81-85
本文探讨了大豆倒伏对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指出了大豆倒伏临界冠/根比和倒伏临界期植株的干物质分配状况。经对倒伏和未倒伏植株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倒伏可以使株高明显增高,分枝减少,并使干物质分配在营养器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繁殖器官,最终导致荚重、粒重、百粒重、经济系数显著降低,产量约减少56%。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大豆根系相关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大豆根系相关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根系伤流量、根系干重、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4~R6期根系活力、根系伤流量和根系干重均处于较高水平.R1~R6期超高产大豆品种根系活力、根系伤流量、根系干重均极显著高于普通大豆品种.V3 ~ R4期施用适量或R6~ R8期施用高量的磷酸二铵对3个根系性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施肥对大豆产量和倒伏指数影响不显著.R1 ~ R6期根系活力、根系伤流量、根系干重三者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普通大豆品种相比,在R1~R6期超高产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优势明显,这可能是其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化;适量的磷酸二铵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其中超高产大豆品种根干重上升幅度更大;根系形态指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不同施肥处理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倒伏指数影响较小,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大豆生产发展历史、大豆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大豆主产区的分布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吉林省大豆产业生产发展的状况,详细探讨了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吉林省大豆产业发展的现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种质倒伏性遗传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70个南方夏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分析大豆倒伏性的遗传规律及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倒伏级别同时受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且以显性效应为主,其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分别是14.3%和90.3%。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倒伏级别与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产显著负相关,与百粒重和单株粒重极显著负相关。由于株高的遗传率较高,因此可以在早代对株高进行选择能间接改良大豆的倒伏性。利用与大豆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进行抗倒伏性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4类材料倒伏程度轻且具有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豆耐密性状及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以150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高密度与常规密度下各耐密性状的比值研究大豆耐密性状与产量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重心高度及倒伏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有效分枝数与重心高度及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倒伏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间接相关因子主要来源于重心高度及株高,有效分枝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间接相关因子主要来源于重心高度及倒伏率。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与大豆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为倒伏率、重心高度及有效分枝数。该研究结果能够为耐密植大豆品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及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与普通大豆品种相比较,扁茎大豆植株较矮,节间短;节数不多,但叶数多;叶片着生奇特;叶片较小,叶柄较短;顶端花序特长,开花结荚密集。但扁茎大豆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4.
田佩占  袁全 《大豆科学》1997,16(2):113-117
与普通大豆品种相比较,扁茎大豆植株较矮,节间短;节数不多,但叶数多;叶片着生奇特;叶片较小,叶柄较短;顶端花序特长,开花结荚密集。但扁茎大豆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5.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生长素运输抑制剂,具有抑制顶端生长的作用。为分析套作模式中,喷施TIBA对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幼苗期生长和倒伏的调控效应,本研究设置50,100,150,200和250 mg·kg^-1的TIBA浓度处理,以清水和无遮荫为对照处理,调查大豆形态、干物质和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与无荫蔽对照相比,荫蔽下大豆株高增加,茎粗、节数、分枝数、SPAD、干物质则显著降低,倒伏率显著增加。喷施TIBA后,大豆株高显著降低,茎粗、节数无改变,分枝数增加,叶面积下降,叶片SPAD无变化,干物质下降,大豆倒伏率显著降低。套作模式下大豆幼苗期TIBA喷施的适宜浓度为50~100 mg·kg^-1,且适宜浓度与品种自身耐荫能力有关,强耐荫品种南豆12适宜浓度为50 mg·kg^-1,而荫蔽敏感型大豆XBM为100 mg·kg^-1。浓度高于150 mg·kg^-1处理虽然更有利于降低株高、减少倒伏,但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偏低,不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6.
东北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东北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北至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南至辽宁省大连市都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发病面积约占播种面积的1/3左右,对大豆产量品质危害极大,推广种植抗大豆孢囊线虫大豆品种是抗御此病危害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鉴别东北各地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各地抗病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有重要意义。据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吉林省白城子农科所,辽宁省沈阳农大植保系等单位均采用Gollolen方法测定了东北三省63个土壤标样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黑龙江省大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大豆与玉米种植争地的矛盾日益加剧。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通过集约利用土地和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施肥技术不协同、病虫草防治技术缺乏、田间结构分布不合理、倒伏严重等瓶颈问题,难以高产稳产,不能融入现代农业。通过传承传统玉米大豆间套作生态可持续、集约利用资源的方式,创新解决低位大豆倒伏、光肥资源协同利用、间套作综合防控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下超高产和普通大豆品种的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尖数、产量及倒伏指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除大豆根系直径外,其他根系形态指标都呈单峰曲线变化;适量的磷酸二铵可显著提高大豆植株根系干重、根系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其中超高产大豆品种根干重上升幅度更大;根系形态指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根系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不同施肥处理对超高产大豆品种倒伏指数影响较小,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大豆。  相似文献   

19.
吉科豆7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经有性杂交新近育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0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月7日至9日,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承办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2013年度总结会"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会议室召开。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顾问专家组成员、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部分团队成员、吉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等共计115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技术合作处许宁同志,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科教处杨忠群副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吉林省农科院罗振锋副院长代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