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戴诚  康慕谊  纪文瑶  江源 《草地学报》2012,20(2):268-274
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草原地下生物量与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以及验证功能平衡假说,沿水热变化梯度通过采样获取内蒙古中部草原的生物量,分析了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及其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采用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了地下生物量与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地下与地上生物量成显著正相关;地下生物量对年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为正响应,对年均温和土壤pH值则为负响应;其中,降水量是导致地下生物量差异的主要因子;土壤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全氮与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之间的显著正响应关系与功能平衡假说不符。综上所述表明,环境因子对地下地上生物量比产生的影响十分复杂,需要进一步结合植物生理和生态学特性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草牧场防护林对草地地上生产力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蒙古四子王旗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人工白榆草牧场防护林及其林下和周边草地的研究表明,草地优势种羊草和克氏针茅的地上生产力组成比例,背风面一侧(62.4±5.7%)>林内(36.1%)>迎风面一侧(28.0±7.4%).地上生产力平均值(林内生产力为林木与草地生产力之和),林内(3873kg/hm2)>背风面一侧(1769±177kg/hm2)>迎风面一侧(1588±47kg/hm2).回归分析表明,背风面一侧群落的地上生产力随离开防护林距离的增加而增加(R2=0.97,P<0.001);而迎风面一侧群落地上生产力与离开防护林的距离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对地下生物量的研究表明,草地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距离地表10cm土层中(约86%),随离开防护林距离的增加根系垂直分布有向地表聚集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 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 g/m2)>山地草原(358.12 g/m2)>高寒草原(301.33 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 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 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天山南坡高寒草地的土壤因子和地下生物量作了梯度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分别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负相关(r=0.941,r=-0.838),速效K与海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715).(2)地下生物量随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升高一降低的"∽"型分布趋势,并与海拔呈显著相关(r=0.763),与土壤含水量(r=0.803),pH值(r=-0.897)呈极显著相关,与速效N呈显著相关(r=0.751).(3)地下生物量主要集中在0~10cm深土层,这一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9.5%,其分布自上而下呈倒金字塔型.  相似文献   

5.
对河西走廊三盐渍化草地生物量进行定位研究的结果表明:1)海韭菜草地、小灯心草地和芦苇+赖草草地上生物量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上旬,其值分别为546、12g.DM/m^2,268.26g/m^2和140.99gDM/m^2三个草地当年地上部净生产力分别为559.04g/DM/m^2.a,226.86g.DM/m^2.a,83.74g.DM/m^2.a。2)海韭菜草地地下生物量呈连续  相似文献   

6.
对河西走廊三种盐渍化草地生物量进行定位研究的结果表明:1)海韭菜草地、小灯心草草地和芦苇+赖草草地上生物量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上旬,其值分别为546.12g·DM/m2,268.26g/m2和140.99g.DM/m2;三个草地当年地上部净生产力分别为559.04g.DM/m2.a,226.86g.DM/m2.a,83.74g.DM/m2.a.2)海韭菜草地地下生物量呈连续增长型,其最大值为7226g.DM/m2;灯心草草地和芦苇+赖草草地地下生物量最大值于6月和7月出现,分别为4539.0g.DM/m2和1123.0g.DM/m2,三个草地的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分别为3252.72g.DM/m2.a,2377.0g.DM/m2.a和370.9g,DM/m2.a.3)地上部现有量最大时,上述草地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值分别为12.00、16.87和7.4。根系发达,是这类草地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样带法研究藏北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和7个土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原到高寒荒漠植被,群落组成逐渐趋于简单化.土壤环境因子影响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0~1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有效氮、全磷和速效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cm土层的土壤总有机碳和全磷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20~30cm土层的土壤各环境因子与高寒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继周 《草业科学》2006,23(6):91-91
人们依据植物需水的多少,把它们分为旱生、中生、湿生和水生植物几个等级。各个级别之间的区别是多方面的,但它们地上与地下生物量的比值的差异是其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家畜践踏对环县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龙  侯扶江  李飞 《草地学报》2008,16(2):186-190
在甘肃环县典型草原6年的轮牧试验表明:不同践踏强度下各样地0~20 cm层地下生物量占0~30 cm层的90%以上,随着放牧践踏强度的增加,0~10 cm土层中的根量先增长后降低,其中以中度践踏(80次羊践踏/m2.期)最高,约为对照(0次羊践踏/m2.期)和轻度践踏(40次羊践踏/m2.期)的1.7倍,10~20 cm土层以轻度践踏(40次羊践踏/m2.期)最高,2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与践踏强度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仅为0.12;以地下生物量最大化为准则,对0~10 cm、10~2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与践踏强度的回归模型进行解析和寻优分析,确定出环县典型草原适宜的放牧强度是3.5~5羊单位/hm2。  相似文献   

11.
禁牧对巴林右旗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植被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不同草地类型测定了未禁牧、禁牧当年以及禁牧4年后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群落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明显提高天然草地的草地生产力;对天然草地的植被组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禁牧对巴林右旗天然草地生产力及植被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不同草地类型测定了未禁牧、禁牧当年以及禁牧4年后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群落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明显提高天然草地的草地生产力;对天然草地的植被组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伏兵哲  兰剑  李小伟 《草地学报》2012,20(3):407-412
气象因素是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解各气象因子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制约效应,利用主成分综合因子得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对宁夏天然草地气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与各气候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干旱地区13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3个等级,半干旱区6个市县天然草地的气象质量可以划分为2个等级。限制宁夏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气象因子是4-9月降水量,其次是年降水量、湿润度和年蒸发量;宁夏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最主要的限制气象因子是湿润度,其次是4-9月降水量、年降水量和无霜期。  相似文献   

14.
环境因子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布仁  红华 《家畜生态》2001,22(2):40-43
本文研究了春季蛋鸡舍空气环境因素对伊莎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各层笼温差较大 ,下层比中、上层低 1 .5~ 3.0℃ ;上、中层与下层的产蛋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1 )。而中、上层间差异不显著 (P>0 .0 5)。 1~ 3层昼夜光照强度差异大 ;白天光照强烈 ,且不均匀 ,南北两列差异极显著 (P<0 .0 1 )。南列平均值为 2 0 4 .8L x,北列仅为 2 1 .1 Lx,是南列出现啄癖多、死淘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湿度平均 66.7% ,在适宜范围之内。舍内平均风速小 ,仅 0 .0 4 8± 0 .0 1 9m/s;NH3为 2 7.9ppm、CO2 0 .1 8%超过卫生学标准。经相关回归分析 ,此浓度的氨对产蛋率已产生明显的负效应 (P<0 .0 1 )。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天然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蕾  上官周平 《草地学报》2012,20(5):825-835
草地生态系统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陕西省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57个调查样地的地上、地下和凋落物生物量资料,分析不同植被类型草地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揭示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7种草地类型(暖性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温性山地草甸类、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类和低地盐化草甸类)的各部分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38.3,293.6,157.0,350.5,156.9,99.9和144.6 g·m-2,地下生物量分别为:670.2,560.5,726.3,1072.5,719.5,1156.7和775.0 g·m-2,凋落物生物量分别为:332.2,294.0,328.5,271.4,107.4,97.2和155.7 g·m-2;但是其群落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分别为:1353.9,1240.8,1405.3,1501.0,983.8,1148.1和1075.3 g·m-2。地下生物量均大于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其分配比例介于38.8%~77.4%之间;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生物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极显著减少(P<0.01);地上生物量随生长期降雨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随年均温增加而减少(P>0.05);地下生物量对降雨和温度的响应均不显著。因此,降水是陕西省天然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且主要受生长期水分供给的制约,温度尚不是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09~2010年,对不同刈割次数的非洲狗尾草人工草地地上和地下植物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孕穗期刈割2次的非洲狗尾草人工草地地上、地下年净初级生产力最高,分别为3845.01g/m2DM和716.90g/m2DM;其次为孕穗期刈割1次的草地,分别为3386.12g/m2DM和674.23g/m2DM;最低的是全年不刈割的草地,分别是3260.97g/m2DM和653.63g/m2DM。草地之间地上年净初级生产力差异极显著(P〈0.01),地下年净初级生产力差异显著(P〈0.05)。全年不刈割的草地,以及孕穗期刈割1次、2次后的再生草草地,地上和地下植物量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地上植物量分别在9月上旬、9月中旬和9月底10月初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3260.97g/m2DM、2813.76g/m2DM、2007.17g/m2DM;而地下植物量的峰值则几乎都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分别为653.63g/m2DM、674.23g/m2DM、716.90g/m2DM,较地上植物量峰值出现的时间稍晚。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分布和生产力影响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牛建明 《草地学报》2001,9(4):277-282
本文在划分内蒙古草原生命地带的基础上,研究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对两种气候变化方案的响应。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内蒙古的草原植被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草原面积显著减少,南部界限大幅度北移,森林草原退出本区。另一方面,草原生产力明显下降,荒漠草原的减产最为突出。气候变化的作用在本区的东部和南部表现为草原空间分布的迁移,在西部干旱地区则导致生产力的迅速下降。总之,草原对温度的升高以及人为干扰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放牧率试验探讨放牧对内蒙古克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地下生物量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放牧率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10cm土壤层;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地上净初级生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中度放牧率使净初级生产量和家畜采食量均达到最佳水平,即1.75只羊/hm2是适宜的放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