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阿尔冈金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Algonguin)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建立其细胞融合原生质体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及酶液渗透压对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KM8P培养基上的分裂情况。结果表明:继代12d的愈伤组织游离性最好,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1%半纤维素酶、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最佳酶液渗透压为0.55mol/L;最适宜培养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培养基为KM8P+2.0mg/L2,4-D+1.0mg/LNAA。 相似文献
2.
百脉根原生质体的分离和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百脉根里奥(Lotus corniculatus L.cv.Leon)无菌苗子叶及由下胚轴和子叶形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供体材料,进行原生质体游离,研究不同酶解条件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属间体细胞杂交及培育新品种奠定研究基础。结果表明:子叶和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最适的酶液组合均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以及0.55 mol·L-1甘露醇,产量及活力分别可达4.13×106个·g-1,65%和3.8×106个·g-1,67.4%;最佳酶解时间分别为6 h和12 h。预培养8~10 d,CPW-10溶液中预质壁分离1 h或预暗培养1 d等预处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产量及活力(P<0.01)。 相似文献
3.
对俄罗斯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其原生质体融合的体细胞杂交体系.以下胚轴诱导所碍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原生质体游离,研究酶液组合、渗透压调节物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愈伤组织继代时间及预处理措施对原生质体游离效果的影响,以及激素浓度与培养密度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最佳渗透压为0.55mol/L,最佳酶解时间为12h,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至14d的游离性最佳;固—液综合培养条件下最适激素组合为1.5mg/L 2,4-D+1.0mg/L 6-BA,最适原生质体培养密度为3×10 5个/mL. 相似文献
4.
不同荧光染料对苜蓿原生质体染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4号(Madicago sativa L.‘Gannong No.4’)愈伤组织酶解的原生质体为材料,采用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吖啶橙和DAPI共5种荧光染料对原生质体进行染色效果比较,以期为原生质体活力测定、细胞核计数及原生质体融合过程的观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FDA、罗丹明B、罗丹明6G和吖啶橙均可使紫花苜蓿原生质体清晰染色,可用于细胞融合时亲本原生质体的标识.FDA是检测原生质体活力的理想染料;吖啶橙和DAPI可对细胞核进行特异性染色,可用于融合时细胞核的观察和计数,前者还可用于检测融合细胞的活力.通过对异源融合体的鉴别及其活力的测定,为摸索融合条件和融合细胞的 相似文献
5.
为改良培育苜蓿(Medicago)新品种,拟建立苜蓿原生质体融合体系.通过电融合方法,使俄罗斯杂花苜蓿(M.varia)原生质体和甘农4号紫花苜蓿(M.sativa‘Gannong No.4’)原生质体进行非对称融合,获得了杂交细胞,研究不同失活处理条件、电场条件、原生质体密度对苜蓿原生质体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紫外灯辐射5min的俄罗斯杂花苜蓿原生质体和6 mmol· L-1 IOA处理的甘农4号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密度调至3×105~5×105个·mL-1,以交流电场强度15~20 V·cm-1、交流频率2000~2500 kHz,直流脉冲场强200~250 V·cm-1、脉冲宽幅40 μs、脉冲个数为3的条件为最适电融合条件,此时一对一有效融合率最高可达13.8%. 相似文献
6.
桑树原生质体产量与酶解时间和纤维素酶用量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近十多年来,在生物科学方面,逐渐建立起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新技术,它是生物科学新成就之一。植物原生质体可以再生植株,可以吸收外源遗传物质,异源原生质体可融合并长成杂种植株,它将成为育种的新途径。原生质体也是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很好的实验材料,因而开展原生质体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前景。桑原生质体的研究,在日本始于80年代初,我国近年来也开始研究。笔者对提取桑叶原生质体的酶解时间、纤维素酶的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简报如后。 相似文献
7.
原生质体融合是现代细胞工程中常用的技术,经过融合,不同原生质体的遗传物质会整合到一起,从而得到所需的具有特定遗传特性的细胞。获得原生质体是进行融合的关键步骤。本试验研究了酶解法制备酵母原生质体过程中酵母细胞破壁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用STC重悬OD_(600)=2的酵母菌量取得较好去膜效果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37℃,酶量为40μg/mL。 相似文献
8.
扁蓿豆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扁蓿豆(Melilotoides ruthenica(L.)Sojak)下胚轴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渗透压、继代培养时间及预处理措施对其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影响,以期确定能够酶解出高数量且高活力的原生质体的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获得有活力原生质体的最佳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2 h、酶液渗透压即甘露醇浓度为0.55 mol·L-1,愈伤培养天数为10~12 d、预处理措施为黑暗24 h。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苜蓿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8个对白粉病有不同抗性的苜蓿品种(Medicgo sativa L.)为材料,研究人工接菌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未接菌的品种间PAL活性差异不显著,而POD活性则差异显著(P<0.05);感病品种POD活显著高于抗病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供试品种间叶片PAL活性和POD活性均升高,其中抗病品种间PAL活性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感病品种,其变化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POD活性的变化则相反;POD活性和PAL活性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清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Qingshui))和甘农4号紫花苜蓿(M.sativacv.Gan-nong No.4)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为材料,研究了碘乙酰胺(IOA)和罗丹明6G(R-6G)在5个不同浓度梯度处理下对原生质体细胞质失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10mmol/L的IOA和4 070μg/mL的R-6G分别处理10min,可使2个品种原生质体的活力及植板率明显下降,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浓度与活力和植板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培养第7d,所有处理均可见再生的小细胞团,培养30~40d,所有高于最低失活浓度的处理原生质体均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原生质体游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选育的XN-1型紫花苜蓿种子发育5~7d的子叶、下胚轴及其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分化的无菌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种类及组合、酶液浓度、酶解时间以及离心转速和时间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及第2次继代的愈伤组织为最好的游离材料;最佳酶液组合和酶解时间分别为纤维素酶2% 果胶酶0.5%和8h;最佳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分别为500r/min和6min. 相似文献
12.
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秘鲁、关中、甘农3号)及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 Martyn)(甘农1号、甘农2号)组培再生体系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紫花、杂花苜蓿的组培再生能力差异较大,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在愈伤组织诱导中,子叶节是最佳的外植体材料;2,4-D浓度增加对紫花苜蓿出愈率影响不明显,但杂花苜蓿的出愈率随着2,4-D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紫花苜蓿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2.0mg/L+蔗糖30g/L,诱导率均在95%以上;杂花苜蓿为MS+2,4-D 4.0mg/L+蔗糖30 g/L,两个品种诱导率分别为65.6%、73.3%;5个品种的最适分化培养基均为MS+KT 1.0 mg/L+NAA 0.5mg/L+蔗糖20 g/L或MS+BA4.0 mg/L,分化率也各有差异,紫花苜蓿不定芽的分化率可达到70%左右,而杂花苜蓿在30%左右;最佳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本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高频再生组织培养体系,为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遗传转化奠定基础;通过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的再生体系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为杂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杂交苜蓿是野苜蓿 (M .falcata)和紫苜蓿 (M .sativaL .)的杂交后代 ,兼具亲本的许多优良性状 ,适于广泛栽培。对其在根系特性上所表现出的优势进行研究发现 :根颈处的劈裂将植株分为母株与子株 ,实现营养繁殖 ;位于茎基部的当年芽数量明显大于亲本 ,是地上生物量增长的基础 ;明显的缩根现象有利于茎基部和根颈顶部芽的产生和越冬 ;明显优于亲本的侧根与不定根 ,为根劈裂分株繁殖的植株提高地上生物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是一种重要的热区豆科牧草,为利用原生质体瞬时表达体系开展柱花草基因功能研究,以20 d龄期‘热研5号’柱花草子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及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5%纤维素酶、1.25%离析酶、0.5 mol·L-1甘露醇和4 mmol·L-1MES酶解液组合,酶解时间为16 h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和活性均达到最佳,分别为(4.567×106)个·g-1和92.271%;原生质体浓度为(6×105)个·mL-1、质粒浓度为0.6μg·μL-1,PEG-4000浓度为50%、转化时间为5 min时,转化效率最高,可达52.524%。构建了目标蛋白SgRKL1表达载体pA7-BIUTNT::SgRKL1-GFP,利用PEG介导法将其转入柱花草原生质体,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SgRKL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说明所建立的柱花草叶肉原生质体瞬时表... 相似文献
15.
苜蓿、无芒雀麦单播与混播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建立试验小区,研究科尔沁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的甘农1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Martin. cv.Gannong No.1)、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单播与混播草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动态,旨在为该地区人工草地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牧草生长年限延长,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呈递增趋势,速效氮含量仅在0~10cm土层呈增长趋势,而在10~30cm土层呈下降趋势;草地类型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积累有明显影响;无芒雀麦单播草地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平均含量最高,速效氮平均含量最低,混播草地则更有利于土壤速效氮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离获取高产量、高活力的桑树原生质体,分别以桑树的组培苗细切叶片、胚性悬浮培养细胞、粗切愈伤组织和细切愈伤组织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桑树原生质体酶解分离条件中的分离酶液组合、渗透压调节剂、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最佳分离酶液组合为100 U/mL纤维素酶R-10+150 U/mL果胶酶Y-23+6 U/mL离析酶R-10+细胞-原生质体洗液(1 480 mg/L CaCl2.2H2O,27.2 mg/L KH2PO4),以0.6 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调节剂,在28℃酶解温度条件下酶解6 h,用桑树胚性悬浮培养细胞作分离材料可获得7.8×106个/g的原生质体产量,且原生质体活力达91.4%。研究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分离材料以及酶解分离条件是高效获取高活力桑树原生质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