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试验用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冷冻(-196℃)保存的鸡、火鸡、鹅、鸭精液的受精率。(2)输精试验结果,冷冻—解冻精液受精率分别为:鸭69%~90%,鹅81%~90%,火鸡80%~90%,鸡75%~85%。  相似文献   

2.
骡鸭是由栖鸭属的公番鸭和河间属的母家鸭进行的杂交而生产出来的,其不具有繁殖能力。属间杂交可分为正交(公番鸭♂×母家鸭♀)和反交(母番鸭♀×公家鸭♂),而在实际生产中多应用正交。骡鸭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皮脂少、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抗应激及免疫力强,因此骡鸭的生产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但由于公番鸭和母家鸭的体型差异悬殊,且种公番鸭行动笨拙,自然交配的受精率不高,需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其受精率。根据现有的研究和生产中的鸭人工授精技术,结合本人的人工授精试验实践,现针对鸭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属间杂交中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笼养肉用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近几年来越来越普及。但在高峰到来之前,即产蛋率在40%以下这段时期,由于产蛋率上升幅度大,受精率往往在60%~70%左右,由此降低了全批种鸡的受精率,也给养鸡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了开产鸡与未开产鸡分开饲养、分开管理、集中受精的办法,把此阶段受精率提高到90%以上,使全批种鸡受精率由93%~94%提高到了95.2%~95.4%。当肉用种鸡产蛋率达2%时,就开始搞人工授精。每天都全群翻肛,把所有开产鸡和能翻出肛的鸡都挑出来集中放到每排笼的前几架笼内。当天晚上…  相似文献   

4.
影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因素及应注意的问题一、影响人工授精受精率因素1.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的人工授精的效果较好,种蛋受粗率一般都在90%以上,反之,其种蛋的受精率往往在70%以下。2.种公鸡的饲养:过高的蛋白质能量水平使种公鸡过肥,以...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技术在骡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平均受精率为30%~40%。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按摩法采精,母家鸭以翻肛法输精。结果表明:公番鸭调教1周即可使用,每天采精1次,采精量可达0.8毫升/只;精子在输精后第4天活力最强,两次输精间隔以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应在30分钟用完;每只母家鸭每次输精0.05毫升,种蛋受精率平均达71.5%。  相似文献   

6.
(1)试验用二甲基乙酰胺)dimethy-lacetamide)冷冻(-196℃)保存的鸡、火鸡、鹅、鸭精液的受精率。(2)输精试验结果,冷冻一解冻精液受精率分析为:鸭69%-90%,鹅81%-90%,火鸡80%-90%,鸡75%-85%。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鸡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种鸡场的经济效益,而且直接反映出种鸡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提高种鸡的人工授精受精率问题是畜牧工作者需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现就影响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骡鸭是由栖鸭属的公番鸭和河间属的母家鸭进行的杂交而生产出来的,不具有繁殖能力。属间杂交可分为正交(公番鸭♂×母家鸭♀)和反交(母番鸭♀×公家鸭♂),而在实际生产中多应用正交。骡鸭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皮脂少、瘦肉多、饲料转化率高、抗应激及免疫力强,因此骡鸭的生产具有很大市场潜力。但由于公番鸭和母家鸭的体型差异悬殊,且种公番鸭行动笨拙,自然交配的受精率不高,需借助人工授精技术来提高其受精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输精时间对笼养种鸡受精率的影响谢良秋,刘宗政(广西南宁市种畜场)(广西农业大学南宁530005)在进行鸡的人工授精时,受精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笼养种鸡的受精率,我们在同一季节用不同的品种,采用同一公鸡精液进行不同输精时间对笼养种鸡受精率的...  相似文献   

10.
我区种鸡场在90年代初笼养种鸡开始人工授精,近几年来种鸡场普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蛋种鸡受精率一直保持在92%-97%左右,肉种鸡的受精率在92%-93%左右。影响人工授精的原因复杂,环节较多,以下就我区提高笼养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稀释液对种鸡受精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鸡的人工授精是目前养鸡生产者的一门新型科学。笔者自1992年以来为了寻找最佳人工授精方法,采取了不同稀释精液法对笼养种鸡进行人工授精,受精率均达90%以上,从而可以减少种公鸡饲养数的40%~60%,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十笼养本交,笼养本文和平养本交4种方式对提高中国黑凤鸡种蛋的受精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种方式所获得种蛋的受精率分别为90.59%±10.74%、98.18%±4.07%、78.33%±27.39%和88.74%±7.02%。其中,人工授精十笼养本交为最佳方式。当外界环境温度为21.23℃时,种蛋的受精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人工授精技术在珍珠鸡中的应用叶秀明古飞霞(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510225自然交配时,公珍珠鸡有择偶倾向,种蛋受精率低,通常只有30%~70%。为了提高珍珠鸡种蛋受精率,多年来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取得了成功,使种蛋的受精率由1991年的74.07...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笼养鸡发展很快,迫切需要鸡的人工授精。在鸡的人工授精中一般采用原精输精,稀释后的精液输精,受精率一般下降较多,尤其是稀释倍数加大,受精率下降更多。由于公鸡采精量较少,一般仅为0.2~0.5毫升,如只用原精输精,不易扩大输精母鸡数量。  相似文献   

15.
2.6 矮小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由于矮小型鸡体型小,单位面积饲养量可提高20%,即养正常鸡为100只,用同样面积可养矮小型鸡120只,若矮小型鸡采用笼养和人工授精,饲养密度又可比平养时提高一倍左右,且受精率可提高5~10%,即受精率可达90~95%。在管理上,由于矮小型鸡性情温驯,非常便于管养,其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与其他鸡种的要求基本相同;饮水槽、食槽离鸡的最大距离不要超过3.0米,其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驰,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农业大学种鸡场(102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  相似文献   

17.
提高人工受精率方法的研究袁建敏,宁中华,石榜弛,李吉祥,王忠,谢德润(北京衣业大学种鸡场10209)前言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鸡的繁殖,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减少饲养公鸡的成本,而且保证了种蛋的受精率自始至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不同的种鸡场采精和输精...  相似文献   

18.
种蛋的孵化率与其受精率、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苗鸡的质量也与种蛋的品质和孵化条件密切相关,因此选用合格种蛋对孵化工作尤其重要。1996年8月至11月间,我省鸡蛋价格暴涨,导致鸡荣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些孵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按标准过早地对母鸡进行人工授精,收集种蛋,或者延迟种鸡淘汰时间继续生产种蛋,驻里m现了种蛋孵件家和鸣笛质量的下降。某孵化户饲养130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150日龄开始人工授精,一周后收集种蛋并入孵,该批种蛋蛋重平均为52克,受精率仅为72%,弱精蛋偏多,孵化率仅为64%,并且雏鸡…  相似文献   

19.
<正> 推广鸡的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优良种公鸡利用率,加速育种工作,实行种鸡笼养的一一项关键性措施。目前国外对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较为普遍,并在蛋鸡育种场采用人工授精,实行种鸡笼养。为更好地使种鸡笼养化,在1984年7月份我场用星杂“579”鸡人工授精,对影响受精率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试验,其结果如下: 一、不同温度保存精液对受精率的影响人工授精的特点之一,是所用精液必须有一个短期保存,对精液保存期温度一般主张15℃左右,也有主张在常温下保存,而我场则在30—35℃之间保存并在半小时内输完  相似文献   

20.
2001年8月,某客户反映所养的AA父母代肉种鸡产蛋高峰时的受精率仅有80-84%,而同期死淘率却高达3-4%,要求我们给予技术支持。这个客户采用笼养,公母鸡均发育良好。相应的饲料,饲养管理方式也较合理。经解剖未发现有潜在疾病的征候,却意外的见到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泄殖腔、输卵管炎和卵黄性腹膜炎的变化,于是初步怀疑原因与人工授精的操作手法有关,经过了解,确认问题与下列因素直接相关:1.保定者不明确人工授精过程的原理和技术要点由于肉种鸡体重大,腿部粗,保定人员抓鸡时,没有将鸡的双腿并拢抓紧,抓直,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