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利用黄淮稻区主栽品种圣稻13、圣稻15、镇稻88为受体亲本,选择以籼稻明恢63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TT51(cry1Ab/1Ac)、T2A-1(cry2A)、T1C-19(cry1C)和以粳稻中花11为背景的转基因抗虫材料RJ-5(cry1C)为供体,分别进行杂交和多代回交。每一世代后代单株,通过涂抹Basta抗性筛选,结合PCR鉴定跟踪抗虫目的基因以及田间抗虫性鉴定、农艺性状选择,培育出来源于TT51带有cry1Ab/1Ac基因的抗虫稳定株系3个,来源于T2A-1带有cry2A基因的稳定株系2个,来源于T1C-19带有cry1C基因的稳定株系3个,来源于RJ-5带有cry1C基因的抗虫稳定株系2个。这些株系于田间均表现出很好的抗虫性状和优质丰产性状,为黄淮稻区抗虫转基因水稻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选用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灿稻IRBB21为抗源供体,抗稻瘟病感叶枯病的晚粳T91-50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和花培转能显性抗性基因Xa-21,结果表明,连续回交结合在B2F2中选择偏粳和抗病植株花培,是灿粳亚种间转育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快速,有效方法,并对连续回交转育显,隐性抗性基因的技术特点,速度和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通过10年来春小麦回交育种实践,成功地育成了几个春小麦新品系(种),该结果说明,应用回交法对于改良春小麦的主要性状的简便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6.
转bar基因小麦的回交转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交法,将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bar基因导入皖麦48和扬麦158中.经苗期抗性鉴定及GS酶活性、叶绿素含量、PAT酶活性测定,结果证实了抗除草剂bar基因已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且能够正常表达.回交后代与对照在主要农艺性状上无明显差异,表明通过回交将bar基因转育到其它品种,是获得新的抗除草剂小麦品种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8.
选用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籼稻IRBB21为抗源供体(Xa-21),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的晚粳T91-50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和花培转育显性抗性基因Xa-21.结果表明,连续回交结合在B2F2中选择偏粳的抗病植株花培,是籼粳亚种间转育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快速、有效方法,并对连续回交转育显、隐性抗性基因的技术特点、速度和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利用显性核不育水稻育种的方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对利用Ms-P型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了运用该水稻进行轮回选择(包括逐级轮回选择系统、阶梯式轮回选择系统)和将广亲和性基因S_5~n导入到具有较好配合力的材料中去的回交育种体系。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受单一显性不育基因(Ms-P)控制,显性不育性稳定,在轮回选择中,它是较为理想的工具材料,建议将Ms-P基因导入到一系列胞质及核质遗传背景中,构成Ms-P型水稻种质资源库。广泛地将它应用于水稻育种,对育成超高产品种,将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用6个粒型大小不同的籼稻品种配制杂交组合,分别用双亲回交4~5次(B_4F_1和B_5F_1)。以各世代的观察值作统计分析表明,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用大粒品种作轮回亲本的后代其百粒重会逐渐加大,但谷枉长、粒宽和粒厚并不按比例同时增大。回交的效应在小粒×大粒类型的组合中可以从B_1F_1持续到B_3F_1;中粒×大粒类型的组合回交至B_3F_1才有明显效应。回交各世代均存在超亲现象。用大粒品种回交,B_3F_1百粒重可以基本回复到轮回亲本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上农香糯已于1987年10月通过市级技术鉴定,是当前上海地区高产、优质的糯稻新品种之一。本文对上农香糯的米粒外观、碾米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取得了定量数值,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上农香糯的生物学特性既遵循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一般规律,又有自己的特点。上农香糯是一种中熟晚粳糯稻,但早播早熟、迟播迟熟现象比较明显。它具有良好的萌动发芽、幼苗生长习性,有利培育壮秧。它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着粒较密。其一生总叶龄数约为15~18张,随生育期变化而不同,平均出叶间隔时期正常,但后期各叶出生较快。叶面积和叶片宽度大致随叶龄而增大,以剑叶为最大;叶片长度则以倒三、四叶最长。伸长节间为5~6个,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幼穗分化与节间伸长也同时进行,分蘖与穗分化两者相互衔接。其株高适当、株型紧凑、基部节间短粗,这是该品种耐肥抗倒的内在原因。上农香糯幼穗分化过程及其与叶龄的对应关系与常规水稻大同小异。然而,从分化始期至抽穗不过30天,各阶段历期长短也有其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紫黑糯米特种营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紫黑糯稻是我国珍稀的稻种资源,其米粒及米饭呈紫红色,口味独特而受人们青睐。本研究表明,紫黑糯稻糙米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元素等含量更显著或成倍高于普通稻精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D汕B的成熟种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从再生植株后代分离出的核不育株中筛选出的温敏感核不育系,定名为T汕S。温度是诱导T汕S敏感期育性转换的主导因素,其日平均临界温度是26℃。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表现为不育;日平均温度低于24℃时,表现为可育;日平均温度在24—26℃之间时,表现为部分可育。 相似文献
16.
高效水稻细胞悬浮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花11号,中系8215,02428和早单2号为材料,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添加物和继代方法等因素对细胞悬浮系建立的影响。并获得了这4种基因型材料的细胞悬浮系,总结出建立一个高效水稻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模式系统,为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打下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分析7个组合包括64个早籼高世代品系稻米蒸煮品质的结果表明,选用具有中等直链淀粉的籼稻品种作亲本,比选用糯稻品种作亲本,后代出现重组高产特性的中等直链淀粉品系的机率大,中等糊化温度亦然,软胶稠度则相反,尚未出现直链淀粉,糊化温度、胶稠度均理想的,即符合“中—中—软”的组合类型,但复交组合中编号为“130”品系为“中—中—中”组合方式,且食味上乘,据此,在原有组合的高世代品系中,利用“剩余变异”按优质标准进行二次选择,可加速获得优质高产多抗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中国春”小麦21个单体系为遗传背景,经过7代连续回交,转育成1B/1R易位系的冬小麦73(36)9-1单体系,同时也对转育过程产生的缺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用“中国春”双端体核查结果,除2A单体有19″ 1t″ 1′核型外,其余20个单体系和19个缺体都是20″ t′核型。这表明,后者是正确的,而2A单体已发生“变迁”。3B缺体虽未核查,但依其减数分裂不能正常配对的特征,也可判断是正确的。本文对这20个单体系和相应的缺体植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1B染色体的异质性以及有关单体和缺体在形态特性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光敏核不育材料应用于寒冷稻作区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提出了轮回选择育种的基本程序,论述了粳稻轮回选择育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三年选育试验表明轮回选择育种方法选育的稳定株系具有株型好、穗粒多、米质好、抗瘟性和抗寒性强等优点,其综合农艺性状明显优于现有的生产品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