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塑料大棚早春西葫芦间作豆角——夏秋薄皮甜瓜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亭县是保护地瓜菜生产大县,保护地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大棚面积12.5万亩,占保护地总面积的50%,塑料大棚早春西葫芦间作豆角一夏秋薄皮甜瓜是乐亭县首创的栽培模式,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5万亩,上茬西葫芦一般亩产量4000kg以上,产值1万元;豆角一般亩产量2300kg以上,产值9000元;下茬薄皮甜瓜一般亩产量2000kg以上,亩产值8000元。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德昌县是种桑养蚕大县,有蚕桑5万多亩,可就从几年前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起了果桑.因为果桑的收益比养蚕还高.果桑蚕桑是两个品种,一亩蚕桑年收入三五千元,一亩果桑年收入可达1~1.5万元.现在种果叶兼用桑,养蚕收果两不误,不仅规避了单种一个品种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一亩收入可达1.2~1.8万元.  相似文献   

3.
大理蚕桑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2005,(9):7-8
一、蚕桑业现状大理州是云南省的老蚕区之一,2004年底,全州有桑园18.4l万亩,其中有14.87万亩是2002 ̄2004年发展的新桑园。2004年养蚕10.88万张,产鲜茧4648吨,鲜茧产值达6972万元。以折合成龄桑园10.72万亩计算,每亩桑产茧量43.4kg,每亩桑产值651元。现有桑园面积占全省的29.7%  相似文献   

4.
江苏沛县不断创新蔬菜生产经营机制,采取"市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无公害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成效显著. 2002年上半年,该县有 22个"沛公牌"蔬菜产品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近日,经农业部批准,这个县"沛公牌"番茄、黄瓜、辣椒等 11个蔬菜品种又喜获"绿色食品"称号,获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开辟了直销国外的通道.该县"绿色集团军"领跑全国,已成为拥有"绿色证书"最多的县 (市 ).目前全县建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60万亩、"绿色食品"蔬菜面积 25万亩,产量 12亿公斤,产值 10亿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种菜收入超过 1 000元.  相似文献   

5.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耕地面积50.8万亩左右,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2009年,孝义市农业总产值156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15元,全市长年粮食播种面积在46万亩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玉米播种面积在25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6.
张奇 《甘肃农业》2004,(3):58-58
张掖市是甘肃省油菜主产区之一 ,其中山丹、民乐两县被列入全省 6个油菜生产基地之内 ,成为我市的油菜主产区。 1 991年全市种植面积为2 9 .61万亩 ,之后几年稳定在 2 5万亩左右。 1 996年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迅猛 ,粮食面积逐年压缩 ,经济作物比重上升。 1 996年全市油菜种植总面积达到 33 .2万亩 ,总产量 51 69.43万公斤 ,单产 2 32 8.6kg/h ,商品率高达 84% ,仅山丹、民乐两县就种植 2 2 .8万亩 ,占全市总面积的68% ,总产量 2 958.1 1万公斤 ,占全市总产量的57% ,据调查 ,种植油菜纯收入一般可达 1 .92万元 /h ,其中山区正茬油…  相似文献   

7.
<正>楚雄州有投产桑园6666.67 hm2,随着春季摘心技术的推广,每年约有50万kg的幼嫩桑芽被作为有机肥堆捂在田间,白白浪费了宝贵资源。如果将幼嫩桑芽制成桑芽茶,售价可达500元/kg,以每亩采鲜桑芽14 kg、加工成2 kg干桑芽茶计算,亩可增产值1000元,全州可增加约1亿元,开发前景广阔。1加工工艺1.1鲜叶采摘1)采摘节令以清明前最好,即3月底至4月初。2)品种以湖桑、农桑14号较好,育七-11、农桑  相似文献   

8.
1 鄂桑1号(鄂育1号) 三倍体桑树品种,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桑001-2003。一般桑叶单产(每公顷产量,不同)30 000kg,比对照湖桑32号增产12%以上;万蚕收茧量、100kg桑产茧量、万蚕茧层量均比湖桑32号高。桑叶  相似文献   

9.
周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82万亩以上,年粮食总产28万吨;周至县同时是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县,猕猴桃面积达28.7万亩,总产20.5万吨,产值5.4亿元;周至县还是西北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种植总面积为4.6万亩,年产值1.03亿元;周至县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总产量14.4万吨,产值2.24亿元,是西安市主要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10.
遂宁市中区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也是四川省粮、棉、油、蚕、果、生猪商品基地县,常年植棉14万亩左右,总产1000万kg左右,棉花生产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棉花主产乡镇皮棉亩产90 kg左右,部分植棉户达到120 kg以上,近两年示范攻关田亩产超过150 kg,而次产棉乡镇的皮棉亩产仅在60 kg左右.1997年因受干旱影响,全区植棉13万亩,总产为841万kg(入库量),平均亩产仅为64.7 kg.增产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1.
沈勇  庞均喜 《北京农业》2012,(18):208-209
蚕桑产业是白河县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之一,由于受产业效益和蚕茧价格波动的影响,已成为弱势产业,为推进陕西省白河县蚕桑产业化经营,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桑园林下经济,提升蚕农年收入水平;以科技为支持,提升蚕农科技养蚕水平;推广"小蚕共育"养殖模式,提升养蚕劳日工值水平;促进桑园土地流转,提升养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优化惠农政策,提升蚕桑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户植桑养蚕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桑树新品种昂绿1号进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昂绿1号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80%,夏秋季提高8.08%,全年提高12.73%;叶质优,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和100kg桑茧层量4项鉴定成绩分别比湖桑32号高4.04%、1.96%、4.55%和2.58%;抗桑疫病能力强,发条力强,适合作条桑育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河北省蚕茧产量及桑树种植面积的年际变化折线趋势是一致的。桑树种植面积的变化靠蚕茧价格及蚕茧产量驱动,但桑树种植面积的变化滞后于蚕茧产量变化1~3年,养蚕的积极性来自于蚕茧及丝绸产品的出路。目前本省的蚕业发展,一是要把栽桑养蚕与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及京津周边生态环境建设紧紧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大蚕业产品开发力度,三是进一步提高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冬闲田土免耕种植黑麦草在黔东南的应用示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冬闲田土免耕种植黑麦草在黔东南的种植应用情况,介绍了黔东南种植1年生黑麦草的气候及土地资源条件及在冬闲田土的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利用方式及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效果;2004~2006年,黔东南州免耕有效种植黑麦草2.00万hm2,收获鲜草169914.70万kg,直接经济效益16991.47万元(0.10元/kg鲜草),纯收入10569.80万元(扣出每667m2种草成本214.29元),养畜19.98万个牛单位(1个牛单位/1000.50m2),纯收入12906.05万元(646.00元/1个牛单位),总利润23475.85万元,户均收入1752.52元(免耕种植12.33万户),人均纯收达437.00元。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日本长野县山区蚕桑生产的条件,为使蚕桑业稳步发展,改变桑叶浪费严重和蚕室、蚕具长时间闲置的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蚕农收入,经过反复实践提出了年间8次育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丝量家蚕品种9601×92的选育及其性状表现。[方法]在家蚕中导入野桑蚕的基因,育成了一对春用品种"9601×92",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和推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该品种万头收茧量提高7.49%;万头茧层量提高10.72%;万头产丝量提高8.50%;50 kg桑产茧增加4.18%;5龄蚕50 kg桑产丝量提高4.81%。经多点试养,该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稳定,丝质优良,尤其是净度好,生产试养中其张种比菁松×皓月增产4.8 kg,茧层率提高1个百分点,张种增值80多元。[结论]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体健、好养、易繁的特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可在山东省及北方蚕区等适宜地区饲养,是一对春、秋兼用的优质高产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桑叶饲蚕成绩。[方法]采用桑叶饲蚕鉴定法分析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饲蚕的大蚕期发病率、饲蚕产量和质量。[结果]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的4龄起蚕结茧率分别为98.99%、97.96%和97.94%;全茧量分别为2.25、2.17和2.10 g;茧层率分别为23.11%、23.96%和23.81%。万蚕收茧量分别为22.07、20.12和20.96 kg;万蚕茧层量分别为5.59、5.10和5.27 kg;壮蚕100 kg叶产茧量分别为6.32、5.75和6.10 kg。[结论]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远杂1号、远杂2号和远杂3号表现出比对照湖桑32号更优的茧质成绩和更高的产茧量,是优异的桑树品种选育材料。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栽桑养蚕兴起于明清时代,延续400多年来在一些山村已形成传统副业。建国后政府大力发展,但由于蚕茧价格偏低、政策多变,此项生产几起几落。实行市场经济茧价上涨,栽桑养蚕业呈发展趋势,如能因地制宜形成一定规模效益,栽桑养蚕必将成为农村致富的一个产业,并成为创汇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桑业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20年蚕桑产业发展数据,分析了四川省蚕桑产量变化、区域分布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蚕桑产业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桑园面积逐步稳定,蚕茧总量保持稳定增长,南充市、绵阳市、凉山州、宜宾市是蚕桑优势产区;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桑产业带已基本形成,蚕桑产业中心南移趋势明显;劳动力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影响蚕桑产业发展,桑园面积、养蚕户数、发种量、蚕桑比较效益对蚕茧产量分布表现为正向相关;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和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成为四川省未来蚕桑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