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食用菌的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母种是培养于试管斜面上,由于菌丝细弱,生活力弱,使用也不经济,应扩制成栽培种才能用于生产。母种的用量不大,一般买1~2支即可。买到母种后先扩制原种,再扩制栽培种。 (一) 原种的制作:买到母种后,要尽快将其进行第一次扩大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即制成原种。不同类型的食菌,制作原种的培养基不同,木腐菌可用  相似文献   

2.
通常情况下母种带杂菌,往往采取多次提取母种方法进行母种分离纯化。但在特殊情况下(只有一块组织或取野生菌种由于季节的原因时间上又不允许),需要在带菌情况下进行脱毒,笔者尝试在母种试管用小米母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其脱毒原理是细菌在小米母种培养基中生长.扩展速度很慢,而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试管底部的菌丝不带细菌,从试管底部取出的菌丝就是无杂菌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3.
平菇菌种由于转代次数多、保存时间长等原因,导致老化而影响产量。多年来,我们在菌种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几种防止菌种老化的分离、复壮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更换母种培养基 ①用加富PDA培养基转接: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蛋白胨5g、玉米粉10g、酵母膏5g、小麦煮水1000ml(麦粒制作原种),分装试管,灭菌后制成斜面,用常规法接入保存的母种和培养,挑选生长健壮者用于生产。②用麦粒培养基转接:小麦淘净,清水浸泡过夜,煮沸30分钟,捞出控水,拌入1%石膏粉,装入试管,装量为试管的2/3,灭菌后接入母种,室温培养,菌丝满管后按常规法挑取麦粒菌种接入PDA斜面上,每支试管接一颗麦粒母种,培养7天左右菌丝满管,可作为母种使用。  相似文献   

4.
探索不同封口材料培养的平菇母种接种原种料后对发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无棉盖体作为试管母种的封口材料,菌丝的生长快,与棉塞封口的菌丝生长速度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生产中,母种长满试管并常温保存15 d内,建议使用无棉盖体试管母种,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4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中配方菌丝生长势各项指标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0.284em/d,为元蘑母种生长的最佳配方。6种原种培养基中a3在生长势和生长速度两方面总体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生长速度为1.23cm/d,与其他配方相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为元蘑原种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6.
粗毛黄褐孔菌的人工驯化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粗毛黄褐孔菌在不同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及栽培料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不同配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粗毛黄褐孔菌菌丝在3种母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且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菌丝在3种原种培养基都能生长,但以在配方A:棉籽壳97%、石膏1%、石灰2%中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菌丝在各栽培料中都能生长且都能长出子实体,但以配方C:棉籽壳92%、麦麸5%、石膏1%、油渣1%、石灰1%,其生物转化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且在菌丝满袋后不覆土、强光刺激48h、室温(13~23℃)处理下实现出菇。  相似文献   

8.
黄伞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9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和11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研究了不同的菌种培养基对黄伞菌丝生长的影响;经过预备试验,观测黄伞菌丝的生长情况,以期筛选适合黄伞生长的母种和原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母种、原种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黄伞菌丝生长要求较低的氮浓度和较高的碳氮比.其中最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2和配方4,在生产上,配方2、4、1均可选用.适合黄伞菌丝生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1、5、6.其中,配方1为麦粒培养基,成本较高,其中的菌丝老化较快,在生产上急需菌种时可选用.最适合生产上推广的原种培养基为配方5,不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而且菌丝生长速度快,老化慢,较耐贮存.  相似文献   

9.
在平菇生产过程中,母种的扩制传统方法是采用试管培养。但试管容积小,操作不便,制作麻烦,获得菌丝量又少。为了寻找扩制母种的简便方法,有人使用罐头瓶、三角瓶、酒瓶等器皿来代替试管生产母种。笔者在多年微生物教学实验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将微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平板扩大培养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平菇母种的扩制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李红  苏君伟 《食用菌》2009,31(4):36-37
对宾王菇[Lyophyllum fumosurn(Pets.:Fr)Kurnmer]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d上宾王菇菌丝生长最好,培养基j、c次之,因此适于母种的生产;培养基m上菌丝生长整齐,但没有出菇和老化现象,适于母种的保存。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4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PDA、PSA、PDA+木屑和PDA+K++Mg2+)和4种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棉籽壳、棉籽壳+麦麸、木屑和木屑+麦麸)对野生灵芝菌种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4种母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均为白色,其中最佳母种培养基为PDA+木屑;在4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菌丝的粗度、疏密程度和生长势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菌丝的颜色也均为白色。根据菌丝的生长速度、粗度、疏密程度、颜色和生长势,原种和栽培种最佳培养基均为:棉籽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 ,河南省栽培代料香菇数量达几亿袋 ,在种植的 L2 6品种常常出现出菇迟 ,甚至不出菇的现象。为此 ,我们对 L 2 6品种的适温性做了一些试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来源 香菇 L2 6品种 ,其母种、原种均引自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1.2 试验材料  18mm× 180 m m试管 ;PDA培养基 ;栽培种培养基为木屑 78% ,麸皮 2 0 % ,石膏和糖各 1% ;恒温培养箱。1.3 试验方法  1把香菇 L 2 6母种接入 PDA培养基试管斜面 ,放入 2 0℃、2 4℃、2 8℃、3 2℃的恒温培养箱中 ,每个温度处理放 10支 ,观察记录菌丝萌发时间、生长…  相似文献   

13.
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枞菌是一类营养价值丰富、口味鲜美的食用菌,但人工驯化十分困难。试验研究了黑皮鸡枞菌的人工栽培技术条件,包括母种、原种、栽培种培育与出菇的条件。母种培养基中添加酵母浸膏2g/L、VB130mg/L、VB660mg/L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有机物、微量元素等物质对菌丝的生长影响不大;白蚁巢浸出液促进菌丝的生长速度,但是其影响并不显著。原种、栽培种培养基:30%木屑,45%棉子壳,22%麸皮,1.5%蔗糖,1%CaCO3,0.5%MgSO4,70%营养液(培养基D),代料湿度控制在70%,pH4.5。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05,(6)
榆黄蘑木屑母种的特点及接种技巧1特点①含量大:榆黄蘑木屑母种培养基,可装至试管容量的2/5~3/5,是斜母种含量的2倍多,经济实惠。②菌种吃料快:因为母种已在木屑培养基上作了适应性的驯化,所以用于扩繁原种时,以同样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均比斜面母种先吃料。③生长快:用于原种生产时,木屑母种可以钩碎后接入,增加了与原种培养基的接触面,同样的生产与培养条件,可比用斜面母种提前7d长好。④耐保藏:在1~4℃储存12个月,成活率仍为100%。⑤抗震动:在邮寄过程度,木屑母种即使出现菌管理破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另一端取菌接种,照样可以用。2接种…  相似文献   

15.
滑菇母种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陈平  孙军德 《食用菌》2005,27(2):21-22
对培养滑菇(Pholiota nameko)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表明,在培养基J上滑菇菌丝生长最好。因此,适于母种的生产,培养基D上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但其余各项指标均较好.适于母种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09,28(4):18-19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 cm,但足以布满18 mm×180 mm 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菌丝生长规律的观察,发现了食用菌母种再生千倍转接技术,使其扩展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为进一步改进食用菌生产程序、缩短生产时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猴头菇母种与原种培养基不同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猴头HT1菌株在5个母种培养基和6个原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和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母种配方③上菌丝生长情况优于其他配方,原种配方③和④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与其他供试配方相比较,差异显著,且污染率低,为猴头原种生长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食用菌》1990,9(4):3-4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种,应用于各种容器及木段栽培。Ⅰ.名词术语Ⅰ、1母种:系指用各种方法分离到的纯黑木耳试管菌种。Ⅰ、2原种:用母种直接扩接到木屑、颗粒等培养基上培养的菌丝体,称其为原种。Ⅰ、3栽培种:用原种扩大培殖的菌种,称其为栽培种。Ⅰ、4菌丝脱壁萎缩:系指菌种瓶内因老化脱水,把这种菌丝脱离瓶壁现象叫做菌丝脱壁萎缩。Ⅰ、5拮抗现象:不同菌种的菌丝相遇产生一种生长的对抗现象,生物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拮抗现  相似文献   

19.
在凤尾菇生产中,常碰到母种或原种在菌瓶内过早出现子实体,菌丝发生老化,影响生产效益。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延缓菌种老化,我们从改变菌种培养料配方入手,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是1982年10月从西安市农科所引入的试管种,经过瓶栽后,用菌盖进行组织分离得到母种。  相似文献   

20.
鸡腿蘑的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是食、药两用真菌。人们素有喜食的习惯。为了开发这一野生资源,我们于1989年10月开始进行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分离出母种,筛选出适于该菇生长的各种培养基,选育出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生产性能好、单株重的优良菌株。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菌种分离培养 (一)材料来源 1989年10月25日采于郑州北郊黄家庵村头田野。经鉴定确认它是伞菌科的毛头鬼伞,俗名鸡腿蘑。 (二)菌种分离 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种。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营养丰富的综合培养基上或煮麦粒水培养基上生长得更好。菌丝最初白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培养基的颜色也随之加深。菌丝在25±1℃条件下恒温培养13天长满试管斜面。 (三)母种培养 选用的培养基是在PDA培养基中添加0.1%磷酸二氢钾和维生素B_1片少许,或用煮麦粒水代替PDA培养基中的马铃薯。菌丝在这两种培养基上,于25±1℃下培养7~8天菌丝可长满试管斜面。 (四)原种培养 采用以棉子壳、杂木屑、稻草三种原料为主做成培养基和用纯麦粒做成培养基。试验证明,鸡腿蘑的菌丝在这几种培养基上均可正常生长,但以在麦粒培养基和棉子壳为主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