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图壁林场民俗食博园项目一期工程汉民居工程,已于近日动工建设。 “新疆民俗食博园”工程项目已经被呼图壁林场确定为后续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该项目的设计之初,林场通过对呼图壁县周边大中型城市的市场调研,发现作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呼图壁县,群众娱乐休闲、餐饮服务以及健身等服务场所建设却相对滞后,没有一个综合娱乐休闲基地。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底,阿山林业局召开后续产业发展研讨会。会议提出了阿山林业局在“十一五”期间争当全疆国土林区林业建设的先进单位和全面实现林业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两个目标。在后续产业发展上围绕“抓龙头、建基地、分层次、多领域、上规模、出效益”的总要求,以产业为依托,以基地建设为重点,面向市场需求,统筹规划,选准项目,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促进社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打造以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森林经营产业,以种植特色山野菜、养殖经济动物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以牛、羊为主的节粮草畜牧养殖产业和以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四大产业。全力培育局管产业,积极开拓壮大场级产业,巩固提高所站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3.
泰兴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泰兴市花卉业发展现状、总体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花卉产业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植龙头企业;搞好基地建设,培植特色产业;健全服务体系和建设信息网络体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产业》2007,(6):40-40
上海的林业发展,主要是数量扩张型、资金推动型,以林业建设、培育.养护为中心,促进茁本、木材、林果基地生产,引发林业设计与技本研究。带动林业专用肥料.农药、机械等产业发展,延伸林产品及其副产品的生产,形成与生产相关的供应服务体系、快速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以及技术服务和养护管理体系;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优势产业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农业部近日出台“十五”期间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措施,要点如下:1.组织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农业部将重点抓好北方天然草地资源保护区、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草地植被恢复区、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保护区和西南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区4种草地类型区的恢复和建设,力争5年内在西部地区治理和建设草地2.2亿亩。2.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农业部计划5年内在西部地区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的成都平原、河西走廊、新疆南部地区、陕西关中地区、宁夏河套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等区域,建设0.5亿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将过去集中在上述6个区域内国家投资建设的290个商品粮基地县进行巩固完善,在每个县建设15至20万亩稳产基地农田,实现粮食区域平衡。3.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计划在“十五”期间重点抓好8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是在新疆建设10个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县;在云南、广西、内蒙古和新疆建设15个高产高糖示范区;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优质果园1000万亩;在云南、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新疆建设20个蔬菜种苗育苗中心、5个工厂化育苗场,配套建设一批蔬菜产后加工项目;在云南、内蒙古和新疆建设鲜花和切花基地;在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6.
张雷 《云南林业》2001,22(6):9-10
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如何既能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又可结合我县的实际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做到环境建设和产业建设并重,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课题。 一、昌宁县“九五”林业工作回顾 昌宁县山区面积占97.1%,多数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林业的良好自然条件,曾经被列为国家、省级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和泡核桃生产基地县;也获得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先进单位”、“中国名特优经济林…  相似文献   

7.
被纳入科技兴农计划的2个林业项目分别是《库尔勒香梨、红枣、葡萄、杏子优质丰产技术园建设与推广》和《巴州特色林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前者将推动在全州范围内全面开展优质丰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广无公害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达到特级果率、产量、经济效益均大幅增长,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州20万亩林果基地生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业产业》2009,(7):80-80
进入酉阳县的涉林企业.将享受县政府规定的多种优惠政策: (一)基地建设1.补贴扶持:工业原料林建设每亩补助380元;特色经济林建设每亩补助300元。2.信贷扶持。对获得国家政策性贷款的工业原料林造林项目。纳入县信贷扶贫计划的,县财政按年利息额的50%进行贴息。  相似文献   

9.
吴有昌 《热带林业》2001,29(3):100-108
对海南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回顾:海南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已成规模.主要措施是:量力而行,求新、求快、求发展;加强同国内外林业合作和交流,实施拿来主义,引进先进技术和良种,为我所用;集资源优势,攻关协作,跨越发展.对关键的问题提出思考;今后的发展:将坚持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桉树的经营战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攀登林业科技新高峰,发展开放型的桉树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麻城市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麻城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分析了该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建议。基地发展上强调优良品种的推广、造林模式的创新、低改措施的实施、设施建设的配套以及林下经济的发展;市场培育方面,提出培育种植大户、发展合作组织、育强领军企业、开发技术产品、推动链式发展、完善市场体系、打造示范园区和加快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技术支撑上建议加快实用技术合作、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实用技术种植;文旅融合上提出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创教育,为探索麻城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围绕林木种苗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林木种苗已逐渐成为发展地方经济、致富农民的新兴产业。该文就连云港市林木种苗产业的再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提出要科学规划,促进苗木产业化进程;加强对林木种苗市场的监管;搞好苗木生产服务,确保苗木质量;加强苗木信息网络建设和林业基层队伍建设;注重林木种苗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提高苗木生产科技含量,支引导苗农生产多样化苗木等:  相似文献   

12.
杜菲 《绿色科技》2014,(7):70-71
从建设特殊林木培育基地、特色种苗花卉基地、森林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特色种养基地、森林生态旅游基地等方面论述了林业产业发展状况,指出了现代林业产业正向市场化、经济化发展,为增加林业收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丰宁满族自治县紧紧嗣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建设理念,依托重点林业工程,强力实施“一村一品”特色林业产业致富项目,努力建设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的林业产业示范村。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面积1.4万亩,占项目总任务的54%。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经济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深度,并从十一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经济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的编制方法:1)项目提要;2)项目背景和历史;3)项目地区条件;4)产品市场需求;5)产品产量规划;6)基地建设规划与布局;7)栽培技术措施;8)项目建设期与经营期;9)组织机构和管理;10)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11)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为经济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模式样式。  相似文献   

15.
一、丰宁杏扁产业发展过程及资源优势 杏扁资源是丰宁的一大优势,有着悠久的栽培生产历史。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全国杏仁生产会议上,丰宁的杏仁生产已经引起国家、省、市领导和专家的重视,在会上被确定为全国十五个重点杏仁生产基地县之一重点发展。1986年丰宁实施了首都周围绿化工程,杏扁生产被纳入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张林 《甘肃林业》2005,(4):45-46
张掖市抢抓国家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的历史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源头,强势支撑生态和产业建设项目,努力唱好“三步曲”。  相似文献   

17.
承德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繁荣农村经济为中心,以绿化美化环境为重点,以发展林果富民产业为突破口,以科技支撑、示范基地带动、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统筹协调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两大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在全市开展五大行动,全力推进广大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宣威市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宣威市现有林产企业107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年产值582.9万元,开发的产业包括种植经济林、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等,但总的来说林产业体系不健全,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①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花卉等产业发展滞后;②经济林品种低劣;③产业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④资金投入不足。今后发展建议:①建设用材林基地;②发展优良品种经济林;③积极开展森林旅游;④开发森林花卉;⑤开展野生动物驯养;⑥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管理,规范市场运作;⑦培育龙头企业;⑧多渠道筹集资金;⑨依靠科技。  相似文献   

19.
《国土绿化》2006,(1):6-10
中直机关:深入开展山区、庭院绿化工作;交通部:绿化基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水利部:开创水利绿化新局面;铁道部:建设绿色通道 确保行车安全;共青团中央:关注生态,保护母亲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商品林建设的区域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入不同,商品林建设主要依靠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吸引社会资金进行投入。辽宁省发展商品要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但受到自然条件,资金,技术和林业税费政策 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存在比较优势才能取得发展空间。在我省商品林结构性调整中,应集中资金,技术搞好四大商品林基地建设,即在辽东山区商品林基地重点发展红松,落叶松,珍贵阔叶树种商品林;在辽东半岛丘陵区重点发展经济林;在辽河平原重点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在辽西丘陵区发展以“两杏一枣”为代表的抗旱节水型经济林。为此我省应专门制定商品林建设发展规划,调整林业经济政策,降低林业税费,激活经营管理机制,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产业化动作模式由大型集团带动商品林基寻建设,通过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形成具有辽宁区域特色并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的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