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应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的浸出方法(GB5086.2-1997),对锰渣中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虽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但是锰渣浸出液中锰的含量远超过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量堆积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了不同改性方法制备锰渣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考察了搅拌时间、原水pH值、投加量等因素对锰渣除氟效果的影响,并运用I。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等温数据进行了拟合,对可能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达到锰渣鹰物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2.
砖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其氟含量很高,导致相当一部分饮用砖茶的人出现了氟中毒症状.本文对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饮用砖茶与摄氟量的情况、砖茶氟在释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体摄氟量的关系、降氟措施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砖茶氟饮用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浙江山区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摄入适量的氟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慢性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等.茶树(Camellia sinensis)对土壤和环境中氟具有较强富集作用,所以茶叶中氟含量状况以及饮茶是否会摄入过量氟等问题为社会所关注(孙殿军等,2005).  相似文献   

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云南省红河州4县生产的茶叶及茶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研究云南红河州茶叶中矿物元素以及不同冲泡次数茶汤中矿物元素浸出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云南红河州茶叶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矿物元素浸出率有较大差异,同种元素在不同茶叶中的浸出率略有差别。茶汤中矿物元素含量顺序为镁>锰>钠>钙>锌>铜>镍>铁。矿物元素浸出率以第一道茶汤最高,而后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氟离子浓度计测定桑叶氟化物含量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样本制备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浸提与高氯酸浸提处理的样品,二者的测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以酸碱浸提法结果偏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氟离子浓度计鲜叶直接测定法。实测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快捷、成本低,误差在统计分析允许范围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空气污染与地衣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一个氟源周围的地衣生态地植物学状况作了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依据地衣种类成分,分布高低,原植体大小以及繁殖器官的发育状况等因素来划分污染区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大气氟污染与植物叶片含氟量的关系,利用氟离子电极法,对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区域内的树特种叶片含氟量进行了2a的监测同步监测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氟污染状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证明:林学院区域内有严重的氟污染,不同树种叶片含氟量有明显区别,树森叶片积累氟含量与大气氟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叶氟量有明显区别、树木叶片积累氟含量与大气氟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叶氟量监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氟源外不同距离上移植了十种地衣,结果表明地衣受害死亡的面积与移植距离,暴露时间有密切相关,也与空气中的氟浓度密切相关,提供了研究方法和以指裂梅衣的死亡面积多少确定污染程度的标准。对十种地衣在自然环境下慢性氟中毒和二十一种地衣在人工薰蒸下急性氟中毒的症状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枫杨幼苗对氟离子的吸收积累规律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枫杨幼苗对氟污染的修复潜力。【方法】以枫杨当年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不同 pH氟离子胁迫下枫杨幼苗的根、茎、叶的氟含量、转移系数( Tf)、生物富集系数( BCF)的变化以及对枫杨幼苗的植物毒性效应。【结果】1)随着溶液氟离子浓度的升高,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逐渐升高,当溶液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枫杨幼苗根、茎、叶的氟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604.60,59.41,40.80 mg·kg -1。2)枫杨幼苗体内氟含量的分布存在2种情况:当培养液氟离子浓度为0.5~5 mmol·L -1时表现为根>叶>茎,在氟离子浓度为10 mmol·L -1时表现为根>茎>叶,转移系数( Tf)介于0.029~0.125之间,可能是过高的氟离子浓度使枫杨幼苗产生了严重的生理胁迫,影响了氟离子从茎向叶的运转。3)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各处理组枫杨幼苗的相对标准蒸腾量均呈下降趋势,溶液氟离子浓度为5,10 mmol·L -1时,对枫杨幼苗蒸腾量变化的影响显著(P<0.05),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很强。4)枫杨幼苗根、茎、叶氟积累量在酸性环境中最大,氟转移能力也最强,在中性环境中表现一般;植物在酸性、中性环境中受到的伤害较大,植物生命活力低,而在碱性条件下时,不仅对枫杨幼苗的伤害小,而且除氟效果较好、持续性强。5)为了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当废水中氟离子浓度≤2.5 mmol·L -1时,可以选择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枫杨来处理;当氟离子浓度为2.5~5 mmol·L -1时,可选择在碱性条件下处理废水。【结论】枫杨幼苗积累氟的能力很强,氟转移能力独特,具有很高的耐氟性,枫杨适合于水体氟污染严重区域的水体净化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竹屑、骨粉及膨润土三者混合,经炭化活化制得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研究原料配比、升温速率、活化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除氟吸附材料平衡吸附容量及除氟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炭陶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活化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增加,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的平衡吸附容量及除氟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炭陶除氟吸附材料在除氟过程中,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这种协同效应大大提高了其除氟性能。在相对较优的试验条件下,炭陶除氟吸附材料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214 mg.g-1,除氟率为88.56%。  相似文献   

11.
苦丁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提取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保持.与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相比,在相同提取和分析条件下,浙江本地产的大叶苦丁茶(大叶冬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萃取来提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使茶饮料更富有风味和饮用价值 ,结果表明 ,微波辐射萃取生产绿茶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 :萃取时间 30s ,温度 80~ 90℃ ,茶 /水比 1∶2 0 0。加入 0 0 4 %的β一CD可很好地保持茶液的风味 ,添加 50 0× 10 - 6Vc可抑制褐变 ,保持茶液的黄绿色 ,选用适当的过滤介质进行精密过滤 ,可减少白浊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就不同修剪时期和不同修剪深度对早市茶的品质影响作出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期对茶多酚和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对可溶性糖影响较显著,而对水浸出物和叶绿素影响极显著;其中,以10月份轻修剪茶叶品质成分含量最高,早春2月份次之。在不同修剪程度方面,除了对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外,对其它几种内质均极显著;茶叶主要内含成分的含量为未修剪>轻修剪>深修剪。从品质成分分析看,采摘茶园春茶前不修剪或10月份修剪有利于名优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乌龙茶(单枞、铁观音)为原料,探讨在速溶茶加工过程中浸提工序阶段,添加L-抗坏血酸对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可显著提高速溶乌龙茶(铁观音)产品中酯型儿茶素、EGCG的含量,但是降低了速溶乌龙茶(单枞)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方法很多,但是主要存在产率低、耗时长等不足。笔者探讨改进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一些途径和方法,采用了5种方法:水提法、醇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索氏抽提法和微波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探讨,认为微波法提取咖啡因产率较高、耗时较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茶褐素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从普洱茶中提取茶褐素的工艺,并对所得茶褐素进行了红外光谱和主要理化性质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茶褐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茶褐素产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影响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产率达16.86%。茶褐素的总酸性基团为4.91 mmol/g,其中酚羟基为4.33 mmol/g,羧基为0.58 mmol/g。红外光谱和理化性质分析表明,茶褐素主要是由酚类和羧酸类物质构成,并含有蛋白质、多糖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茶叶灰分和水分与品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茶叶灰分及其检验意义和世界茶叶标准中的灰分指标,分析了我国茶叶灰分检验现状和影响茶叶灰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控制茶叶灰分的4项措施;同时从营养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水分对茶叶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茶化反应、营养成分及风味物等方面的直接影响,低水分活度对茶叶品质起到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树脂静态吸附法生产茶多酚初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食用酒精为提取溶剂,AB-8树脂为吸附剂,用溶剂提取萃取法工业化生产茶多酚的装置对树脂静态吸附法工业化生产茶多酚进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用60%酒精提取干茶叶,回收酒精后的物料用硫酸调至pH为1.5,过滤,滤液用水稀释9倍并调pH为1.5,再用AB-8树脂静态吸附,吸附饱和的AB-8树脂用pH为3的5%酒精淋洗,再用70%的酒精解吸,解吸液回收酒精后,喷雾干燥得到茶多酚成品;成品中儿茶素总量达88.6%,产品得率达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