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菏花11号为材料,设置不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高油酸花生植株发育、产量及机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密度为36. 0万株、42. 0万株时,菏花11号各植株性状发育适中,株型紧凑,主茎高40 cm左右,侧枝长45 cm左右,有效分枝比例91%,倒伏率略大于10%;单株荚果发育较好,且果柄长度小,结果集中,收获期主茎绿叶数适中。因此,菏花11号每公顷密度(36. 0~42. 0)万株时,既能保障丰产又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2.
在春播大田栽培条件下,对比研究了花生覆膜和露地种植方式的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变化动态和荚果的成熟饱满度。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覆膜栽培花生结荚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绿叶数和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同时覆膜栽培花生显著增加产量形成期整株和荚果的干物质积累,可促进荚果发育,快速积累期可提前1周左右,荚果干重与整株干重的快速增长期基本一致;覆膜栽培提高花生的单株结果数、百果重、收获指数、出仁率、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增产25.22%。研究认为,覆膜可协调花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主要通过增加百果重、荚果及籽仁成熟饱满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夏花生轻简高效的种植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麦套与夏直播的三种形式对夏花生株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浇灌浆水抢墒播种处理与正常播种膜下滴灌相比,出苗早2 d,成熟早4 d,成熟期绿叶数1.66;两处理主茎高、侧枝长长度适宜,荚果性状较好。因此,膜下滴灌技术与晚浇灌浆水抢墒播种均适于机械化收获,减少劳动力和水分的浪费,是一种夏花生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花生荚果碰撞模型中恢复系数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CFD-DEM仿真过程中花生荚果与收获机械重要工作部件间的碰撞模型参数缺失问题,利用运动学方程原理设计了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测定装置,对花生荚果的弹性特性参数进行试验测定与分析。花生品种选用四粒红和白沙,采用L_(16)(4~4×2~3)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下落高度、荚果质量、含水率、品种、材料厚度等因素对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花生荚果恢复系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荚果质量、含水率、下落高度、材料厚度和花生品种,碰撞材料、荚果质量及含水率较为显著。花生荚果恢复系数随Q235、铝合金、有机玻璃、橡胶等材料依次减小,并随着荚果质量和含水率的增加而递减。碰撞材料为Q235(厚1mm)、含水率为17.5%的白沙、下落高度为100cm、荚果质量为1.3g时恢复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426 7;在相同条件下选用质量为2.5g含水率为8.3%的荚果时恢复系数达到最大值0.390 9。该研究可为花生收获机械的参数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云南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收获指数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为云南花生资源应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云南68份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经田间种植获得相关农艺性状,应用DPS7.05软件进行相关、通径和聚类分析。【结果】云南花生品种及高世代材料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偏多,单株产量较高,但出仁率偏低,属小粒花生类型,平均荚果收获指数0.31,籽仁收获指数0.18;其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与单株荚果数、荚果产量、百果重和结果枝数密切相关,籽仁收获指数还与籽仁产量、出仁率、百仁重密切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将参试68份花生品种和高世代材料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和单株荚果多,生物产量、荚果产量、籽仁产量高,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较高;第2类群单株结果数较多,生物产量、荚果产量、籽仁产量较高,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高,荚果和籽仁收获指数高。【结论】云南花生通过适当控制单株生长、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花生各经济性状指标,进而获得较高的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有助于提高花生的收获指数。在育种策略上可以采用云南花生品种间杂交,也可通过云南花生与北方大花生种质材料杂交,实现优良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6.
花生荚果产量与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1个花生新品系的9个数量性状与荚果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结果枝数>饱果率>百果重>主茎高>侧枝长>叶斑病>单株结果数>生育期>市斤果数.说明花生荚果产量主要取决于花生的结果枝数、饱果率和百果重.为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花生杂种F_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了解花生杂种优势特点。[方法]选取以2个高产品种(系)粤油7号和ZK04为母本,新会小粒、六月雪、J11、Q02和洲仔小粒5个品种为父本配置的6个杂交组合F1真杂种为材料,分析了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3个株型性状及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3个荚果性状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结果]大部分组合的F1代在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性状上均有超亲或正向中亲优势;在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上,大部分组合的F1代都不存在超亲优势,只有少部分组合的F.代存在正向中亲优势。[结论]花生杂种优势随性状和材料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粟米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浙江省粟米地方种质资源20份,开展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粟米地方种质资源在穗型、粒色等质量性状和单株草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穗长等数量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依次为38.97%、33.71%、33.48%和20.79%,变异幅度依次为40.5~182.8 g、53.8~180.95 g、7.38~28.32 g和16.0~33.8 cm;其次,主茎直径、株高、主穗直径、主茎节数和穗节长度等农艺性状也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筛选出特异、优良的粟米地方种质资源5份。  相似文献   

9.
<正>一、高产长相与形态指标春花生幼苗期的高产长相是叶色较浓,茎粗节密,主根深扎,侧根盛发。据试验,其壮苗早发的生长指标为:主茎第1、第2对侧枝着生的茎基节间距≤1.5cm,主茎与侧枝日增长量分别为0.24~0.29cm和0.3~0.35cm,主茎高6.0~7.0cm,侧枝长7.5~8.8cm,株型指数(侧枝长/主茎高)1,主茎叶片7~8片。主根深扎60cm以上,第2对侧枝有1条分生。第1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提高花生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以收集的115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变异系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19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9个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4.21%~43.42%,主茎高、总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和单株生产力4个性状变异丰富,播种至开花天数、种子宽度、出仁率、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5个性状较稳定;19个性状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8~2.09,其中亚油酸含量多样性指数最小,种子宽度多样性指数最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单株生产力与单株荚果数、百果重、百仁重、荚果宽度和种子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9个性状归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7.142%,可综合概括19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115份花生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大果资源,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优质亲本加以利用。筛选出68份高粗脂肪含量、27份高蛋白质含量和6份高蔗糖含量的特异种质,可作为花生品质育种的优质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麦套花生的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大果花生的8个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饱果数与花生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相关系数最大,且达极显著水平;饱果率、百果重与单株荚果生产力呈正的相关系数。主茎高、结果枝数、总分枝数、侧枝长、出米率与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饱果数对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主茎高、结果枝数、百果重对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而饱果率、总分枝数、出米率、侧枝长对单株荚果生产力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福建省新育花生品种的丰产性、抗逆(病)性等性状,筛选出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花生品种以供生产利用。【方法】以福建省主栽品种泉花7号为对照(CK),在明溪、南安、惠安、翔安、莆田、福清、新罗等7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12个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抗性等性状鉴定。【结果】在12个参试新品种中,荚果产量比CK增产的有6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福花0739、龙花13、0910-63和福花0721,其中,泉花806平均荚果产量最高(3930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0.36%(P<0.01,下同);龙花128平均荚果产量(3771 kg/ha)比CK显著增产5.90%(P<0.05,下同)。籽仁产量比CK增产的有4个,分别是泉花806、龙花128、龙花13和福花0739,其中泉花806和龙花128分别比CK极显著增产14.27%和6.62%。各参试品种主茎高37.10~68.79 cm,侧枝长41.20~77.80 cm,分枝数5.28~6.86条/株,结果枝数4.44~5.88条/株,结果数11.21~17.56个/株,饱果数9.28~14.99个/株,饱果率为76.77%~89.30%,百果重为191.41~222.01 g,百仁重为72.74~82.01 g,出仁率为58.80%~70.37%。各品种生长势、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整体表现为中~强;叶斑病级数为1.7~2.9;锈病级数0.4~0.6;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0951-13表现为抗,泉花608、莆花31和0910-63表现为中抗,其他品种表现为中感。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含油量为48.58%~52.20%,蛋白质含量为25.62%~31.09%,油酸亚油酸比值为0.98~1.3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和千克果数与荚果产量呈负相关,其中侧枝长与荚果产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荚果产量均呈不显著正相关。结果数、饱果数、饱果率、双仁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和出仁率与籽仁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出仁率与籽仁产量显著正相关;其余性状与籽仁产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泉花806和龙花128的产量高、品质优,且抗逆(病)性表现突出,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花0739、龙花13和01913-63产量较高,但是否适合推广仍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3.
对山西省83个谷子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农艺性状(质量性状:幼苗叶色、分蘖性、叶鞘色、穗型、穗松紧度、刺毛长度、穗颈形状、粒色、米色;数量性状:主茎长度、主穗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主穗直径、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上述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谷子育种中高蛋白质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谷子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最低,为9.00%,单株粒质量变异系数最高,为30.75%,具体表现为单株粒质量>单株穗质量>主穗长度>主穗直径>主茎长度>主茎节数>主茎直径>蛋白质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主茎长度、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主茎直径、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和叶鞘色呈显著负相关,与刺毛长度和粒色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8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0.643%,可用于表述谷子蛋白质含量和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3个谷子品种可以分为4类,第Ⅰ类为育成品种,主要特征为主茎长度、主茎节数和刺毛长度最小,主茎直径最大,具有抗倒伏潜力;第Ⅱ类以地方品种为主,蛋白质含量最...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忻州地区种植的优良谷子品种,从河北、山西等地共引进19个谷子品种于2018、2019年连续2 a在忻定盆地进行试验、鉴定、筛选,结合忻定盆地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以及各品种在试验中的表现,对谷子的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穗长度、主穗直径等农艺性状及单株穗质量、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产量、粒型、粒色等经济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筛选出田间表现良好、产量稳定、适口性好的品种。结果显示,在19个谷子品种中,长生1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中,平均主茎长度为136.9 cm,抗倒性好;2 a平均产量为5 909.09 kg/hm~2,比对照晋谷21号增产29.3%,且产量稳定,适宜在忻定盆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TOPSIS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山西南部复播花生区12个花生品种(系)不同农艺、经济及品质21个性状的优劣表现规律。结果表明,单独农艺、经济、品质3类性状的TOPSIS分析结果与综合全部性状的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分枝和主茎高2个性状分别为农艺性状的最高和最低权重指标;而在经济和品质性状中最高和最低权重指标分别为百果质量、荚果产量和粗蛋白、亚油酸;结合晋南花生区育种目标和3类性状及综合性状的TOPSIS分析结果,将冀花13号、晋花6号、临花9号和晋花8号4个品种作为重点品种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89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将花生荚果拔出土壤后,荚果平铺在地面进行晾晒,次日凌晨-5 cm地面温度最低达1.3℃,持续40 min/h,待荚果晾干3 d后,对收获暴露空气中的荚果(向阳荚果)和完全接触地面的荚果(底部荚果)进行发芽率、芽长与种长的测定,结果表明,收获向阳花生的发芽率要好于接触地面的花生;通过不同晾晒荚果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向阳荚果和底部荚果与第一、第二侧枝夹角关联最大,而与荚果类型关联不大,经发芽率与芽长/种长相关分析,评价出耐冻资源1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州地区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下一步针对省内不同种植区设点试验,为新品种在省内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湛油75为对照种(CK),2020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钟落潭花生试验基地对汕油121、粤油905、福花0945等11个花生新品种开展初步试验,鉴定各花生品种在广州地区的产量、适应性及综合农艺性状,客观评价其特征特性及其应用价值。【结果】参试花生品种均具有中等以上的耐涝性、耐旱性及抗倒性,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在0.66%~51.75%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与分枝长,总分枝数与结果枝数、收获时主茎青叶数、单株总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与单产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收获时主茎青叶数与单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产量显著性分析表明,与CK相比,汕油121、粤油905、福花0945的干荚果产量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5.57%、1.70%、1.13%,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均有所降低,其中虔油粉色、琼花1104减幅分别为32.47%和38.92%,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产量稳定性分析表明,与CK相比,汕油121、粤油905、桂花66等7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对现有“兰娜”改良花生品系作了主要农艺性状与荚果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生产力>出米率>百仁重>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单株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侧枝长>主茎高>单株总分枝数。本项分析结果可为花生“兰娜”改良育种在农艺性状选择上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庞海  梁永军 《农技服务》2014,(12):74-75
我院引种了花育19号、花育21号、花育30号、花育33号、冀花9号、冀花10号和徐花13号7个花生新品种,分析了其出苗率、主茎高和侧枝长、产量、单株性状、荚果性状,并对7个品种作了评述,以产量来衡量,花育19号较适宜在当地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20.
引进13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泉花2109、泉花2108、龙花205和泉花2101综合性状好,尤其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宜在龙岩市新罗区推广种植.花生荚果产量与籽仁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主茎高、侧枝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百果重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出仁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