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沸醇溶剂法提取花生壳中木质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1,4-丁二醇为溶剂,在70%~90%的1,4-丁二醇水溶液中添加少量助剂,在180~220℃条件下蒸煮30~90min,从花生壳中制得木质素。采用高沸醇溶剂法提取的木质素(简称HBS木质素)不溶于水,可以通过加水沉淀的方法,与反应后的液体混合物中分离。HBS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通过进一步的改性,还有更多潜在的应用价值。高沸醇溶剂(简称HBS)通过回收处理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龙井茶中的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系列试验分别研究了甲醇浓度(体积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龙井茶黄酮类化合物浸出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 7.0软件和Box-Behnken设计原理设计响应面试验,并通过方差分析回归建立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龙井茶中黄酮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甲醇体积分数61.68%、提取温度61.54℃、提取时间82.79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化合物含量(占干茶)为4.876 mg/g。  相似文献   

3.
提取,纯化植物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赵姝华  林凤 《杂粮作物》1998,18(2):35-38
以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种子,叶片为材料,对DNA提取,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CTAB-I法,SDS-I法适于种子,叶片DNA的提取,CTAB-Ⅱ法适于叶片DNA的提取,所提DNA纯度较高,SDS-Ⅱ法提得的DNA质量较差,抽提次数增加对DNA质量改观不大。  相似文献   

4.
茶树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以福鼎大白茶,云南在叶种为材料,设计了六种茶树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方案,以纯品DNA的OD260/OD280比值1.8为标准,参考基因组DNA的制率及分子量大小,确定了茶树基因组DNA最佳提取纯化方法,实验表明,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饱和酚对提高茶树基因组DNA纯化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多糖提取方面,目前比较常用的多糖提取方法为热水浸提、仪器辅助提取及酶法提取;在分离纯化方面,实验室多采用柱层析方法纯化多糖,而应用到生产上,大批量高纯度纯化多糖的技术研究甚少;多糖生物功能方面,抗氧化、抗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效在实验室研究中已经证明,能否在人体表现出类似的功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重点就近年来国内对多糖提取、分离技术及多糖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多糖是从茶叶提取出来的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些年已发展成为茶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茶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豆皮中黄酮提取及粗提物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黑豆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PB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将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黄酮提取具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乙醇浓度(P=0.0207)、提取温度(P=0.0285)和料液比(P=0.0170).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6.2...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茶皂素的提取技术、纯化方法、表面活性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时间、温度、液固比对枇杷叶中熊果酸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建立二次项数学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对熊果酸粗品进行纯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温度85 ℃,时间2.8 h,液固比(mL ∶ g)15 ∶ 1。此条件下枇杷叶中熊果酸的提取率为95.4%。熊果酸粗品经纯化后,纯度可达54.6%。  相似文献   

10.
大豆皂苷的生理功能及其提取纯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大豆皂苷的化学组成、理化性质、生理功能、药用价值、提取纯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大豆皂苷是一种具有药疗食养双重效果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功能和良好药理作用.除用作药物外.大豆皂苷还可以作为高级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化学工业,揭示了大豆皂苷广阔的市场开发潜力和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快速高效提取花生叶片DNA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适用于高通量测序的高质量花生叶片DNA,本方法取第三对真叶为实验材料,设计烧制圆球状枪头和离心管装置代替研钵研磨,并在CTAB法的基础上在杂质沉淀前快速分离DNA等简化方法提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DNA条带清晰、完整性高。经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浓度范围在104~131ng/μL,OD260/OD280为1.7~2.0,OD260/OD230大于2.0,说明杂质少,可获得高纯度,高浓度的DNA。此方法与常用的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时间短、质量高的优点,可用于基因组重测序、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分子标记筛选等后续研究,可提高花生分子育种与筛选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黄琼  黄晓梅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6):1242-1250
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玫瑰茄总黄酮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次数5个单因素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建立了乙醇浓度、液固比和微波功率的三因素回归模型,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40%、液固比50∶1(mL/g)、微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量为40.2 mg/g。同时以维生素C作对照,研究了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玫瑰茄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浓度呈较明显的量效关系,但抗氧化能力较维生素C弱。  相似文献   

13.
花生不同部位对提取DNA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CTAB法和SDS法,分别从花生的根尖、下胚轴、种子、幼叶中提取基因组DNA,所提DNA片段长度都在21 kb以上;同种方法中部位之间的DNA纯度没有差异,产率差异极其显著,从种子、根尖、下胚轴到幼叶产率依次升高,CTAB法中产率从128.5~498.5ng/mg,SDS法中产率从225.O~542.6ng/mg;两种方法中,相同部位之间只有叶片在纯度上差异显著,产率上相同部位之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用CTAB法从叶片中提取DNA,采用RAPD方法,对19个花生品种的基因组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所提DNA满足分子分析的要求。RAPD可用于亲本和品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中的红衣色素是一种可食用的天然色素,除具有一定的药理保健作用外、其还以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色调自然等优点而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现代食品工业,因此研究花生红衣色素的提取有重要的意义遥本文对花生红衣在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次数等条件下分别进行色素的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花生红衣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HPLC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以C18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用50:50:1的甲醇:水:乙酸,检测波长254nm。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花生壳的HPLC图谱类似,木犀草素含量在0.25%~1.12%之间。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测定结果准确,为花生壳药材及其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方法,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宇 《人参研究》2009,21(4):33-35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开发应用前景的天然药物,文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各种提取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在黄酮化合物中的应用,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黄酮的酰基化结构可增强产物的稳定性和功效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茶树中酰基化黄酮苷成分不断被分离、纯化和鉴定,其生物活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茶树体中的酰基化黄酮种类、化学结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鹧鸪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在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基础上,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和还原力法评价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抑菌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浸提法提取鹧鸪茶多酚...  相似文献   

19.
There are two viable options to produce shrimp shells as by-product waste, either within the shrimp production phases or when the shrimp are peeled before cooking by the end user. This waste is considered a double-edged sword, as it is possible to be either a sourc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rough dumping and burning, or a promising source from which to produce chitosan as a biodegradable, biocompatible biopolymer which has a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hitosan is a deacetylated form of chitin that can be chemically recovered from shrimp shells through the three sequential stages of demineralization, deproteinization, and deacetylation. The main aim of this review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chemical extraction of chitosan from shrimp shells and to represent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hitosan extracted from shrimp shells in different articles, such as chitosan yield, moisture content, solubility, ash content, and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Another aim is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predictors of the chemical extraction stages (demineralization, deproteinization, and deacetylation) on the chitosan yield percentage by using a multilayer perceptr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deacetylation alkali concentration is the most crucial parameter, followed by the concentrations of acid and alkali of demineralization and deproteinization, respectively. The current review was conducted to be used in prospective studies for optimizing the chemical extraction of chitosan from shrimp wastes.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慈姑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石油醚、无水乙醇回流脱脂、热水浸提法提取慈姑中水溶性多糖,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 L9(34)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慈姑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 ℃,提取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 h,提取2次;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迅速,并能获得含量较高的多糖成分,在该工艺条件下慈姑多糖得率为12.9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