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沼液、化肥配施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沼液、化肥配施对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化肥配施降低了基质的容重,pH、EC有所降低,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与化肥处理相比,70%沼液配施30%化肥处理的产量、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分别增加了50.8%、9.9%、6.6%、4.4%、12.1%;硝酸盐含量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蓬勃发展,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监测体系,水利部、流域机构、各省(区、市)均设立了监测机构,配备了监测管理人员,建立了覆盖全国各类型区的监测站点,获得了大批监测数据,为政府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取得了显著成效。基于全国监测统计数据和对河北省、河南省、重庆市监测体系及站点布设的调查,从监测网络、监测机构和人员、经费落实、管理模式、制度建设、站点布设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站点布设基本情况,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和站点布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康市茶叶坳小流域和赣县枧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夯实了发展基础、培育了产业基地、催生了机制创新、造就了新型农民,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显现出现代农业的雏形,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提出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渭源县是渭河的发源地,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农业基础脆弱,经济发展滞后。2010—2012年,渭源县组织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白马峡梯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设中坚持梯田、造林、种草、田间道路合理配套,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产条件,调整了经济结构,助推了农民增收。总结了项目实施的成效与做法,提出了今后生态建设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化县采石场的调查,阐述了采石场高、陡、缺土、缺水、生境恶劣等特点,提出了采石场点、线、面治理的三大类方法,并对各方法的技术要点、养护管理、适用范围作了论述,同时提出了配套的给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6.
安定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历了起步探索、稳步发展、创新提升三个创业阶段。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在梯田建设、流域治理、预防监督、水保产业、科研技术等方面成效显著,创新了治理模式,建立了工作机制,做到了规划先行,强化了预防保护。介绍了水保生态建设的成效和具体做法,展望了今后水保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江津区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通过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了地方优势产业,发展了替代能源,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主要做法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全民动员宣传、实施参与式设计、产业结合、强化管理、培养典型、互通信息、深化交流等,探索出了一条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治理与开发结合、生态与经济协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黄瓜自动分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该文回顾了农产品分级的机器视觉技术,提出了黄瓜分级的标准。开发了机器视觉系统,包括照明、彩色CCD像机、抓取架、微机、图像监视器、挑选机器人和传送带。设计了分级系统的软硬件设备。  相似文献   

9.
完善沙棘标准化体系 推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棘的大规模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的事,期间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多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种子、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开发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食品数字身份证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该文首先分析了食品数字身份证的具体需求,提出了通信安全性、系统的可用性、数据真实性、信息隐私性、信息权威性、可追溯性6个要求;然后对非对称加密算法NTRU(number theory research unit)和NTRU Sign数字签名算法进行了介绍,设计了安全认证协议,依据食品数字身份证的安全要求分析了安全性,建立了食品数字身份证.最后用食品数字身份证设计了电子酒类流通随附单,引入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认证中心4个角色,设立了认证注册、生产商信息写入、销售商信息写入和消费者验证4个过程,建立了系统应用原型,并分析了安全性,从根本上提高了电子酒类流通随附单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文章建立了食品数字身份证和酒类流通随附单,该工作对建立可靠、安全食品监管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9月,慈利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贯彻实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大检查。检查组先后对县发改局、财政局、建设局、国土局、交通局、林业局、农业局、水务局、规划局、城管局、房管局等水保委成员单位及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单位进行了检查,听取了被查单位贯彻实施情况汇报,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意见,探讨  相似文献   

12.
磷灰石等改良剂对重金属铜镉污染土壤的田间修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崔红标  周静  杜志敏  范玉超  司友斌 《土壤》2010,42(4):611-6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磷灰石、石灰、木炭、猪粪、铁粉5种改良剂对Cu、Cd复合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石灰、磷灰石、木炭、猪粪降低了土壤溶液中重金属Cu、Cd的含量,提高了土壤溶液的pH,但改良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磷灰石、石灰、木炭的加入显著降低了有效态Cu含量,但对有效态Cd含量影响较小。与猪粪相比,磷灰石、石灰、木炭显著增加了黑麦草生物量,提高了对重金属Cu、Cd的吸收能力,对该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对菠萝植株生长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为材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对秋冬干旱、低温季节菠萝植株生长、根系活力,以及土壤水分、温度、微生物数量和相关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促进菠萝植株的生长,增加菠萝的株高、叶片数、根系条数、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提高菠萝根系的活力。同时地膜覆盖影响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使菠萝根际土壤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含水量,减缓了秋季土壤温度的剧烈上升,提高了冬季土壤温度,减少秋冬季节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有效N、P、K水平;地膜覆盖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了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降低了土壤蛋白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武山县张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山县张家沟小流域按照循序渐进、连续治理、规模治理、逐步完善各项治理措施的思路,坚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形成从山顶到山脚,从坡面到沟道的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林草覆盖率提高了8.36百分点,治理度提高了44.24百分点。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了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保证区域的经济、粮食和生态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兴隆县清水河项目区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思路,坚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精心施工,形成了从山顶到山脚,从坡面到沟道的全方位、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京河流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45百分点,治理度提高了42.5百分点。通过综合治理,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生产条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农村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有力地支撑了兴隆"林果立县"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果园土壤酸化及铝毒矫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信玲  肖祥希  谢一青  林剑榕 《土壤》2005,37(5):541-544
模拟酸雨使得土壤pH下降,土壤酸化加重,土壤pH值分别比CK下降了0.23、0.54、1.22、1.79,活性Al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0.22%、14.33%、41.41%、66.38%,交换性K含量下降了0.01~0.08cmol/kg,交换性Na含量下降了0~0.08cmol/kg、交换性Ca含量下降了0.14~0.31cmol/kg、交换性Mg含量下降了0~0.10cmol/kg,盐基总量下降了6.1%~23.1%。MgSO4、CaCl2、KH2PO4、柠檬酸处理减少了土壤活性Al的溶出和盐基离子的流失,也明显抑制了龙眼幼苗对Al的吸收,当Al胁迫浓度为0.185mmol/L时,2mmol/L.Mg2 、Ca2 、PO43-和柠檬酸根处理下,根、茎、叶的含Al量下降了13.9%~39.2%、16.9%~39.7%、30.1%~41.0%;当Al胁迫浓度为1.850mmol/L时,根、茎、叶的含Al量下降了29.3%~51.3%、15.3%~39.7%、16.5%~42.5%。  相似文献   

17.
宁夏西海固地区积极扎实、富有成效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既有效推进了迁出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又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了黄河河套平原自流灌区周边沙荒地资源,实现了沙退人进,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山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移民群众的脱贫致富空间,较好地实现了移民"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致富"的战略目标,为西部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多赢目标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介绍了该区做好生态移民工作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8.
1辽宁省城市水文站的测验现状 辽宁省流经城市、区(镇)的主要大、中河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海城河、大凌河、小凌河等.随着城市大规模扩建,人文景观的修建,美化了市区环境,满足了市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但有些地段的建筑,只顾景观设计,而忽略了城市水文站的测验条件,改变了城区河流的流径,破坏了城市水文站的测验河段,改变了原有断面水文要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水土保持与国家改革发展同呼吸、共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解决山丘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发展山区经济作出了贡献;开创了以户承包治理的新机制,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创新出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新做法,为水土流失治理增添了动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拓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领域,减轻了人为水土流失危害;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生态建设,强化了规划、标准等基础工作,规范了项目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工程效益;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全面提升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土壤缓冲性概念的演变,提出从缓冲性角度研究土壤污染的思路及体系。通过几种土壤对Cu、Pb、Cd、F缓冲性测定,分析了影响因素;由土壤pH值、粘粒、碳酸钙、有机质、腐殖酸、外源镉等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与缓冲性量变规律;通过等温吸附、络合特性、溶解性、形态分布,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缓冲机制;还进行了各因素综合影响试验及通径分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为土壤污染的防治、调控、预测预报提出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