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诗一束     
茶诗一束品茶品诗其乐无穷甲戌菊月,江苏省盐城市《瓢城诗词》与《学苑诗词》编辑部的同仁,小聚于街心公园茶社,边品茶,边品诗,即席唱和,其乐无穷。现选寻数首于后:嗜茶犹爱咏茶诗徐治嗜茶犹爱咏茶诗,倡导茶风颂盛时。握管沉吟茶作伴,品茶琢句醉东篱。一盏清茶漫...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一首茶诗中的疑问湖北省大冶一中汪从元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宋。苏轼周诗纪苦蔡荼,茗饮出近世。初缘厌粱肉,假使雪昏滞。嗟我五亩园,桑麦若蒙翳。不令寸土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知免,已作大饱计。庶将通有无,农末不相戾。春来冻地裂,紫笋森已锐。牛羊烦...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几首茶诗浙江湖州罗家庆有篇文章说:“苏轼不爱饮茶,唯饭后以茶漱口而已。”这似乎是偏见。我认为苏轼爱茶,而且对茶有一定研究,有他的诗为证。移植野茶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茨荆尚未容,蒙翳争交构。天公所遗弃,百岁仍幼稚,紫芽虽不长,孤根乃独寿。移植...  相似文献   

4.
茶诗四首     
茶诗四首江西省蚕茶研究所吴英藩(一)春日洪都会,朝夕话茶趣;人去情犹在,何日再相聚。(二)绿丛遍山源,户户采茶忙;竹筐新芽满,夜有焙茶香。(三)绿荫掩山庄,处处闻茶香;人人换春衣,家家住新房。(四)夜来伴无娘,倍觉秋风凉;隔墙煮野味,疑是茶叶香。茶诗...  相似文献   

5.
文天祥咏茶诗江西省文天祥纪念馆周承忠文天祥诗文中提及酒的甚多,与许多骚人墨客一样,他嗜酒豪饮,诗情横溢。但翻遍《文山先生全集》,却见不到几处提到“茶”的。是否可以认为他不善茶事呢?似乎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文天祥有一首佚诗《饮中泠泉》,为各种版本的《文...  相似文献   

6.
朱熹现存茶诗十二首,可分为种茶诗、采茶诗、饮茶诗、遗迹诗、涉茶诗,这些茶诗体现了诗人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情愫,隐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307-308
清朝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是继宋徽宗赵佶以后的又一位嗜茶、爱茶、咏茶的皇帝 ,他写了 30 0多首茶诗 ,收集在《御制诗》初集———五集里 ,仅《中国茶文化经典》就收集了近2 0 0首。嘉庆元年 ( 1 796 ) ,弘历禅位给皇太子禺页琰 (仁宗 ) ,自称太上皇。他的禅位意愿在朝堂提出 ,有的老臣进谏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戏答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虽是随口戏言 ,足见他是一个真正的有茶癖的茶瘾君王。乾隆在位期间 ,曾七次下江南 ,写有《焙茶坞》诗和题唐伯虎《品茶图》、文征明《茶具图》等诗 ,对古代茶事无不涉及。到过杭州狮峰…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的咏茶诗江西省九江师范专科学校梅俊道由于宋代文化的发达,宋代士人的文化素质普遍很高,文人生活中有不少雅兴反映于诗,造成了宋诗中人文意象密集的现象,咏茶就是一个很突出的内容。在宋代诗人中,象黄庭坚这样爱茶,又写咏茶诗的并不多见。黄庭坚共有几十首咏...  相似文献   

9.
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鼻祖。他在中年时即有诗千余篇,曾自毁诗稿三分之二。去世前两年,再度陷入党祸,朝廷下诏销毁黄庭坚、秦观等诗文集。因而遗留下来的诗篇为一千八百多首。其中以茶为主题和叙及茶事者,约有百首之多。笔者拜读黄庭坚的茶诗,时而引起联想翩翩。在阅览其他书刊文章有关其茶诗情节及观点时,关注之念油然而生,日积月累,拾掇不止。现不拘一格提供出来,求教于茶文化的爱好者。一黄庭坚59岁的夏天,写了《和凉轩二首》。其一:“打荷着急雨,俗月任行云,夜半蚊雷起,西风为解纷。”有的论著认为这是黄庭坚以急雨打荷、行云吞月、蚊声如雷,而暗喻北宋后期党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茶诗五首     
茶诗五首江西省婺源县晓容乡王广彬乐元宵月挂中天映碧纱,一支玉笛一杯茶。银屏纵舞清平乐。皓首高吟蝶恋花。老荆献上咸瓜子,童孙捧出热元宵。日暖春融人共好,喜庆东风入万家。注:玉笛指玉笛牌香烟饮茶有益半杯婺绿润枯肠,强身有过六陈汤驱愁解闷安脾腑,沁心惬意达...  相似文献   

12.
茶诗话     
一、自古诗家多茶客记得两年前,正值溽暑难当的酷夏时节,从《天津日报》上读到了一羽先生的一组茶话,恰似清风徐来,直沁心脾。这组文章本身,就象是一杯清茶,恬淡中蕴涵诗意,平易中不乏真知,自“饮”过之后,我便也迷上了茶——不仅迷上喝茶,而且迷上了茶诗茶文,每每啜茗品诗,不禁口有茶香,心有茶韵,何乐如之。目下,又到了溽暑时节,我想这“茶香茶韵”似乎不能专而为私,于是,便想到了接续一羽先生“茶话”的余韵,不揣浅薄地写出一组“茶诗话”,一以供茶友们消暑解闷,二以就教于大方之家。茶与诗的“联姻”,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翻开中国诗人们的诗集、词集,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唐代以后几乎没有哪个诗家不曾写到过茶,更有一些大诗人简直到了嗜茶如命的地步。李白、杜甫都有绝妙的茶诗传世,白居易把茶引为终生“知己”,曾作过五十多首咏茶诗,其中有一首《琴茶》诗则公然点明  相似文献   

13.
茶诗十二首     
茶诗十二首王广彬访茶不果丙子壬辰,幕“龙须”名,偕友俩同登石耳山禾石洲市之,不果,怏怏而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春率先委托晓容乡副乡长汪进辉同志捷足先登,始购得两公斤,品之果不凡,能与大鄣山茶媲美。寻芳偕友涉高山,附葛攀枝步步难。流泉溅石挥银练,旭日...  相似文献   

14.
咏茶(诗七首)婺源县晓容乡王广彬咏茶(一)丽质天生绰约时,仙居僻壤乏人知。一朝邂逅神农遇,人间兀立飒英姿。(二)贱妾将身许九洲,经书一部陆为媒。终生无悔罹汤火,多情岂得诬风流。茶市伫立楼台望远山,淫雨天公故作难。隔岸莺啼春汛早,喧嚣茶市又昌繁。婺源茶...  相似文献   

15.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1,(2):200-208
在热爱茶与茶文化的中国历代皇帝中 ,乾隆皇帝以茶诗最多而著称。他一生写下的四万多首诗歌中 ,涉及茶字的 ,大略有一千多首 ;而专门的茶诗也有近三百首。可见 ,“君不可一日无茶”这句人人皆知的名言出自乾隆之口 ,决非戏言 ,它融入了乾隆的一种文化意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茶诗 ,最贴切于他的生命意识 ,从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心声” ,表征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儒、释、道理趣。明清时期的学者 ,多主儒、释、道三教合一 ,从而形成一种文化风气 ,这即便对乾隆也不无影响。他的人生哲学正是建基并构筑于对儒、释、道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刘德清 《农业考古》2007,(2):114-117
咏茶诗是中国诗坛的一朵奇葩,它题咏茶事,抒写茶趣茶兴,是茶文化与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朝素来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龙凤盛世”,反映文人幽情雅致的咏茶诗,勃然盛行于宋代诗坛。一代文宗欧阳修,生活在茶文化兴盛的北宋中期,在他的传世作品中,就有一些咏茶诗。  相似文献   

17.
陆游茶诗辑注(续)──唐宋茶诗汇辑之二江苏省苏州市经委会方健165.书喜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按〕:《陆游集·渭南文集》卷49《沁园春》(之三)有:“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唯我者,更有人贫。”与此诗意同。166.*杂兴(之三)暮年常苦睡...  相似文献   

18.
陆游茶诗辑注(续)──唐宋茶诗汇辑之二苏州市经济协作委员会方健87.自上灶过陶山蚕家忌客门门闭,茶户供官处处忙。[按]:陶山,陆佃号陶山,尝请以陶山泰宁寺为功德院,赐名证慈。"公号陶山,盖出于此"(《山阴陆氏族谱》)。并以此名集。88.题斋壁(之二)...  相似文献   

19.
茶联一束     
茶联一束江西省婺源县晓容乡王广彬案头诗书画,峡谷山岩水,赏春花秋月,诗吟新意境,傍水依山画,琴韵明心律,乐从书里得,心醉山水画,茶煮诗千首,惬意春花秋月,夜冷斋寒明月笑,青山绿水为知已,清波水泊诗千首,邀花月吟诗酌句,茶生妙趣吟天地,茶通意境生诗趣,...  相似文献   

20.
茶叶的芳香之气和秀美之质,不仅最受历代的医家的看重,而且也博得许多文人墨客的垂青,因此在诗章辞赋中,关于茶功绩的颂词屡见不鲜,绚丽多彩的诗篇,美不胜收。早在1700年前的西晋时,诗人张载就已经写下了第一首咏茶诗:“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古代的“荼”,也就是现代的茶。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诗的时代,唐代诗人几乎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唐诗人卢仝嗜茶如命,又擅长煮茶。他的名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花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