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下称早落病),在我场从1962年就已发现,随着造林面积的增加,病害发生面积也不断扩大。到1973年止,全场落叶松人工林早落病发生面积已达8.6万亩以上,占全场落叶松人工林总面积的21.6%,其中病害较严重的面积已达四万多亩,分布在各个分场。这种病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非常严重,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此,我场党委于1973年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场病情进行一次大普  相似文献   

2.
冰砬山国营林场他于西丰县东南部,距县城36km。东与吉林省东丰县接壤,南与清原县毗连,是我省东部林区的北部边缘。境内峰峦重叠、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适合红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各种润叶林木的生长。蓄积置729792m~3。全场职工150人,其中干部21人。下设3个工区,一个人参养殖场,一处果园,一个综合服务公司。机械设备有汽车6台,拖拉机5台,木旋机床14台。我场从1956年建场至1969年这个阶段是以造林为主,14年共营造人工林46000亩。基本上完成了荒山荒地的造林任务。到1985年累计造林面积50247亩,保存率达90%以上,营造的人工林以落叶松为主,落叶松占  相似文献   

3.
1 目的意义落叶松枯梢病Ghignarolia laricina(Sawada)Yamanoto et K. It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落叶松人工林中一种危险性真菌病害。据1978年普查,辽宁全省已发生26万亩,至1981年已扩展到50万亩左右。全省有落叶松林277万亩,发病面积占总面积的20%。林木患病后枝梢枯萎,严重者枯枝成丛,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全省每年因该病的危害,损失木材近15万m~3。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是新中国第一个森工局。1985年已营造104.9万亩人工林。百万亩人工林经过多年生产作业、天然演替及其他多种凶素,目前人工纯林总面积达81.6万亩,占全局有林地面积的32.7%。全局人工林蓄积量624.8万立方米,占全局有林地蓄积量的28.7%。人工林组成主要以落叶松、云杉、杨树纯林为主。  相似文献   

5.
森林鼠害在我省东部林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为害极大。害鼠冬季在雪下啃食树木的韧皮,部分啃度者为害较轻,除影响树木生长外,伤口长久不愈,树木易遭风折;环状啃皮者为害较重,可致导树木死亡。据1981年调查,桓仁县落叶松林鼠害发生面积已达3万余亩,占该树种全县总面积的10%。严重被害林分,被害率高达82%、死亡率达53%,平均15%,鼠害严重地威胁着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牙克石林区的人工更新从五十年代开始,三十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的方针,使大面积的采伐迹地和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一代新林茁壮成长。三十年来共完成更新造林面积654万亩,保存面积354万亩,保存率为54.1%。其中:已郁闭成林面积106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94%,可望抚育成林面积145万亩,占保存面积的40.96%;经补植可成林的103万亩,占保存面积的29.1%。人工林蓄积为900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顷蓄积37.8立方米,2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03立方米,年生长量5.8立方米;30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188.1立方米,年生长量6.3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直资县上高台林场地处阴山山脉,是一个以经营白桦次生林为主的林场.从六十年代开始引入针叶树,共营造针叶树人工林7.2万亩,保存面积6万多亩。其中华北落叶松5万多亩,已郁闭成林的有3.5万亩。为了促进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我场从1986年开始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抚育间伐利用,共抚育4256亩。为了摸清抚育间伐的作业效果,我场对厂汗脑包、巨宝庄等营林区进行了调查,选设了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河北北部一些林区的针阔叶林先后受到叶蜂的猖獗危害,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979—1980年丰宁平顶山林场50亩11—14年生青杆人工林受丰宁新松叶蜂为害致使40%林木枯死;草原林场300余亩12—14年生落叶松人工林受魏氏锉叶蜂为害,40%以上林木针叶被食光:1985—1987年围场,隆化及丰宁20多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连续发生高山偏叶蜂和落叶松叶蜂为害成灾,面积达4万余亩,  相似文献   

9.
五、落叶松落叶病落叶松落叶病,原名为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 (一) 分布及为害该病在1895—1896年发现于德国。1924年起,长期在日本流行,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在1945年最早发现于辽宁省草河口林场,至1958年已蔓延到辽宁省东部林区。我省于1953年在漫江林区发现该病,至1960年,在通化、吉林等东部林区开始流行。1964年时,东北三省落叶松人工林受害面积已达41.2%。现在,在东北三省,凡有落叶松人工林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分布。此外,在华北、西北的局部地区也有该病的发生。这种病害除为害人工林外,也为害天然林。感病的林分提早落叶约50天,春季放叶时间也  相似文献   

10.
我盟自六十年代初期引种华北落叶松成功之后,在全盟范围迅速发展。目前,全盟落叶松人工林保存而积42万多亩,其中国营林场落叶松面积达25万亩,占60%左右。引种最早的国营苏木山林场现有落叶松保存面积61,500亩,已郁闭成林的有18,900亩。根据标准地调查,现最大胸径17.5厘米,最高12米,平均胸径6.5厘米,平均高6.15米,每亩蓄积量4立方米左右。而且在上高台、保安、蛮汉山、南天门、五道沟等国营林场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为速生树种,又较为耐瘠簿,很受群众欢迎。我县长白落叶松保存面积为9,230公顷,占全县人工林面积的23%。年生长量为19,131立方米。其中21年生以上1,009公顷,20年生以下8,221公顷。就叶赫林场来说,落叶松人工林保存面积为2,866公顷,占全场人工林面积的76.6%。其中25年生以上471公顷,10—24年生,1,252公顷,10年生以下1,143公顷,基本上实现了荒山荒地绿化,为国家培育了后备森林资源。从一九七○年以来,定期进行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为了探讨生长在陡坡和铁、公路两侧的落叶松人工林适宜的(使林分相对稳定,保持生态平衡)更新方法,我所于1969年开始进行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试验。林下更新树种有红松、辽东冷杉和红皮云杉。目前,更新幼树生长良好,试验林分已成为复层针叶混交林。近几年,此更新方法已在本溪地区推广,到1983年,落叶松人工林伐前更新面积已达一万亩,成活率均在85%以上。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整理如下: 一、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东经125°55ˊ、北纬40°50ˊ。海拔200-600米。年降水量1,013.7毫米,年  相似文献   

13.
我局现有人工林已达100多万亩,其主要造林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目前,郁闭成林的面积已有40多万亩,林木最大胸径达28厘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森林资源。随着人工林逐年增加,采取哪些措施经营管理,是摆在营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就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包括施肥、修枝、病虫防治及抚育间伐等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本区营造林的主要树种。牙克石林区从50年代开始造林,到1985年已完成更新造林面积757万亩,经1985年普查核实为330万亩,保存率43.7%,其中已郁闭成林的面积123万亩,占核实面积的38%。人工林蓄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churica Flxovish)是落叶松主要潜叶害虫,近十年来在我省落叶松人工林内相继发生,猖獗为害,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由于该虫幼虫期生活隐蔽,大发生周期短,防治难度较大。1982年以来,作者在辽源市林业局与森防站协作下,在白泉镇炕家沟一带落叶松人工林内,对落叶松鞘蛾的分布和为害、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林区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现已大面积成林。目前,20年生以上的已达到150万亩。据调查,20~25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开始下降。一般,这种林分的平均胸径为12厘米,平均树高13米,已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用作建筑杆材和其它民用材。对这部份人工林的经营,根据森林采伐更新规程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一年,在进行江山娇实验林场Ⅱ级森林经理调查的同时,对全场的森林病虫进行了一次普查,为进一步研究松毛虫对林木生长的危害,分别于八二年、八三年又进行了连续观察。其具体作法是:在不同危害程度的落叶松、红松人工林分内按不同立地条件,选设一定数量的标准地,对林分各项因子、立地类型及虫口密度、被害率、危害程度进行了调查,业对有代表性的标准木,进行了伐倒解析。一、调查情况一九八一年,江山娇林场由于松毛虫的大发生,使8640亩的落叶松与15亩的红松人工林受  相似文献   

18.
太山林场约有刺槐人工林16000余亩,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20%左右。生长良好的林分占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已进入主伐令。自开始扶育间伐以采已提供了大量矿柱材、小农具材和薪炭材。 几年来,我们在太山林场结合生产对刺槐人工林的生长规律、抚育间伐技术做了一些调查与分析。现在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 落叶松是我局主要优良速生造林树种,30多年来造林保存面积41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9%,立木蓄积占80%。目前每年荒山造林和更新造林落叶松2万亩。几十年来,落叶松造林一直沿用裸根植苗沾泥浆的传统造林技术,这项技术需要经过起苗、苗根蘸泥浆、临时假植、草帘包装、苗木调运、造林地假植和植苗桶浸水蘸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陆续发现枯梢病,而且蔓延速度很快,危害也相当严重,轻者造成树木枯梢影响树木生长,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死亡。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一种危险性新病害。一、分布及危害据1978年调查,我省丹东、本溪、扶顺、辽阳、营口、旅大,铁岭等地落叶松林都不同程度的发生枯梢病。该病干1973年在东沟县孤山子和集贤林区首先发现,当时只是零星块状分布,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1978年在东沟县调查落叶松林4260亩,发病率为87.1%,感病指数56.4。而桓仁县调查7200亩,发病率为73.5%,感病指数58;2年生苗5亩,发病率30%。我省落叶松林总面积277万亩,约5万亩发病,而且正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发展,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