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插花艺术基础是南京农业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及园林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具有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与综合思维能力。研究总结了该课程在过去数年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教学形式及内容进行了改革,归纳了教学改革后所取得的初步成果。目的是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把所得经验渗透在各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为今后指导其他通识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重点论述华中农业大学非英语本科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实践性探索。即采用"大学英语基础课+英语通识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将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与英语通识教育"无缝对接"、通识教育课程采用"拼盘式"方式授课、利用"任务型"加强学生的课内外实践环节、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考核方法,形成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最具特色的课程设置之一,是学生获得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通识教育的课程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本文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两门自然科学通识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实施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大学通识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五年制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微课辅助教学,弥补课程课时不足,缓解实验实习设备限制,满足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插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插花艺术课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插花艺术课教学改革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是在学习与借鉴英美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还处在通识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与英美通识教育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或者说缺失,即本应有的内容和特征还未形成和表现出来。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审视和分析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得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识教育的实施、通识教育的评价、通识教育的效果五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或缺失,最后从理念升华、制度创新、模式整合三方面构建开展通识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从孔子博大精深的教育管理思想视角出发,分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研究发现: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课堂创设、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课程教学管理方面都契合了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并在一些方面做出了新的阐释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插花艺术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园艺、园林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对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插花艺术课程建设就是从学生能力建设的视角出发,以"新、实、浅"为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插花艺术课程改革应从实践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入手.  相似文献   

9.
结合目前网络通识课教育的特点,分析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在网络通识课中引入了基于学习者在小组中的竞争、沟通、协作的合作学习模式,以期在完成对课程知识构建的同时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教育实践,表明合作学习模式学习效果高于平均水平,并得到了学习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但目前我国农林院校在通识课的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严重制约了通识教育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农林院校的通识课程应当兼顾"通"和"专",以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的办学特点,并符合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要求。目前在农林院校开设"农业法律和政策"这一通识课程不仅是依法治国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可以优化我国高校农业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机制,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农业法律和政策"通识课在农林院校的开设,应在课程方案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对课程性质、教学任务和要求、所占学分、教学具体内容和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等加以精心设计,从而有效实现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毛洪玉  刘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26-11927
为发挥插花艺术的课程特色,从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内容项目安排的角度分析如何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提出重塑观念、培养学生信心,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层面探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后,从考核体系改革评价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等农业院校引进网络通识课程能丰富通识课课程资源,优化通识课课程结构,有效解决通识课程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网络通识课带来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高等农业院校采取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推行网络通识课全过程管理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兰 《河南农业》2016,(32):47-48
在我国的大学生活中有许多高雅的文化艺术活动,插花是其中之一.花卉让人们的视觉在感受美的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普遍不高,插花艺术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本文就插花艺术课程和大学生艺术修养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五邑大学MOOC通识课"中华诗词之美"试点教学工作的总结,发现该MOOC通识课程尽管有"名校+名师+名课",自由的学习方式,反馈及时,实体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等教学优势,但也存在视频间逻辑联系不强且视频时间过长,考核方式单一和实体课堂授课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反思MOOC课程建设的问题与不足,认为文学类课程的MOOC化建设,必须以清晰的课程性质定位为前提。类似于"中华诗词之美"的文学类通识课、公选课,可以完全MOOC化,而文学类专业课,如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等专业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等课程,不能够进行纯粹的MOOC化模式教学。为此,提出文学类专业课程MOOC化途径,即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造传统文学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插花艺术》课程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对《插花艺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讨,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插花技能及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新农科建设的大背景,推动农林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已然成为培育和建设新农科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梳理其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可行性,重点依托于"课程设置、课程遴选、修读学分要求"等建构设计其实践方案逻辑。为此,通过正确树立农林特色通识教育观念,重塑组织保障机制,强化校院两级的经费投入,夯实教学体系等路径,进一步推动农林院校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实现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长效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弥补教育中的不足,学生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能够培养学生多种素质。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兴起,将国外教育资源有效的渗透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我国高校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中外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特点,以此论述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并提出中外合作办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时代,承载着育人与育才的双重任务。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以未来为导向,明晰新时代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文章结合通识教育发展理念,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基于学生视角对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大学生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总体是满意的,在今后的改革与实践中,应将整合性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挖掘农业院校自身特色,完善问题引导下的“实践+课堂”二元教学模式应是通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推动高等农业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于晶 《安徽农学通报》2014,(24):152-153
插花艺术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园林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在市场导向前提下设置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插花艺术课程既可以为市场提供专业的插花员,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但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想要适应现今社会的市场需求,在教学中还需要创新改革。该文针对在插花艺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进行思考分析,以利于以后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插花艺术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教学要求。本文探讨了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插花艺术与花艺设计内容的对比,讨论优化插花艺术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