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黧豆对动物繁殖的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在饲料中加入特定比例的山黧豆粉,饲喂动物并进行繁殖试验,检测其受孕率、活产率、出生存活率和哺育成活率,证明山黧豆毒素(BOAA)未侵害生殖系统,不影响动物的繁殖生育。  相似文献   

2.
山黧豆(Latnyrus Sativus L)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稳定,具有耐寒耐早、抗病虫害等优良栽培性状。籽实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在欧洲及亚洲均有大面积栽种。印度种植山黧豆达200万公顷,生产富含蛋白质的种子高于等量其他粮食作物。西班牙种植面积高达57万公顷。我国种植山黧豆的历史悠久,主要在西北、东北、华北及西南的干旱地区种植。据报道,分别从一些代表种山黧豆籽实内分离出神经毒素α-氨基-β-草酰氨丙氨  相似文献   

3.
山黧豆(Lathyrus Stativus L)为蝶形花科香豌豆属植物,籽实黄色微带青灰,大小似豌豆,外形有棱角,俗称山棱豆或马牙豆。山黧豆耐寒耐旱,栽培性状好,籽实中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可作为动物饲料和人的豆类食品原料。印度和北非干旱地区,常将山黧豆与小麦混播,雨水好的年景小麦长势超过山黧豆,主要收小麦,如遇干旱,小麦歉收,山黧豆则收获良好。加拿大学者认为,山黧豆是北美高原有希望的高蛋白豆类作物。我国主要在西北、东北、  相似文献   

4.
为开辟蛋白质饲料资源,我们进行了低毒山黧豆引种筛选的研究。本试验采用低毒山黧豆(BOAA含量为0.25%)长期饲喂仔猪,检测其血液变化、肝肾功能、临床症状,并作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仔猪长期饲喂低毒山黧豆对其生长发育、体重增长、造血器官及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无明显病理变化。因此,引种筛选的低毒山黧豆,可作为猪的豆类饲料。  相似文献   

5.
山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滢  周庆安 《饲料工业》2005,26(3):50-53
<正>山黧豆,豆科山黧豆属植物,学名LathyrusL.,英名又称etchling。本属约有200多种,原产欧洲和北美,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引种。我国栽培的主要是普通山黧豆(LathyrussativusL),又名马牙豆、牙齿豆,约有65种。分布在西北地区,为肥饲兼用作物。一年生草本,耐寒耐旱耐瘠性强,在年雨量350-400mm的黄土高原,产量稳定。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至粘土上均能生长,是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在我国西北地区曾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6.
山黧豆具有抗寒耐旱、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优良栽培性能,山黧豆籽实内富合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因此,在干旱地区种植山黧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山黧豆随品种不同,籽实内含有毒素β-草酰氨基丙氨酸(BOAA)或氨基丙腈(BAPN),人畜长期大量摄食,可发生山黧豆中毒。为探讨山黧豆毒性毒理学,提纯山黧豆中有毒成分BOAA,对小白鼠进行了急性中毒试验,观察了动物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病理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了BOAA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748.86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7.
西藏拉萨、曲水、乃东、米林、林芝、江孜、日喀则、萨迦、白朗等地广泛分布毛瓣棘豆,藏语称“饿嘎布”,是疯草中棘豆属主要有毒植物之一。近些年来,西藏南部经常发生家畜毛瓣棘豆中毒,导致大批家畜流产、死亡,使草场利用率下降,严重危害着西藏南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关于家畜毛瓣棘豆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还未见报道,为初步确定毛瓣棘豆的毒性作用,进行了毛瓣棘豆小鼠饲喂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植物材料毛瓣棘豆,2003年采于西藏曲水县江村,风干、粉碎备用。1.1.2试验动物6周龄昆明系小鼠,购自第四军医大学,共40只,雌雄各半,体…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特征 山黧豆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较浅,茎半直立或匍匐,草丛高70至90厘米左右,茎扁平,光滑呈四棱形,其中两棱延伸成翼状。山黧豆的分蘖力较强,侧枝生长往往超过主枝,株高1.2至1.8米。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至4对披针形或线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定山毛豆(Tephrosia candida DC.)作为肉兔蛋白饲料的安全性及营养价值,进行了山毛豆鲜叶饲喂新西兰肉兔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在肉兔的青料中添加0%、25%、50%、75%及100%的鲜草饲喂新西兰肉兔,对各组肉兔的采食、生长情况及脏器系数和血液学指标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试验期间,肉兔活动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都没有死亡;(2)试验组肉兔的各脏器无可见剖检病变,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3)试验组肉兔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位于正常值范围之内;(4)添加50%山毛豆鲜草适口性最好,肉兔日增重达到15.61±1.41g/只,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适合应用在实际生产中;(5)山毛豆可安全用作肉兔饲草.  相似文献   

10.
山毛豆对小白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山毛豆(Tephrosia canadida DC.)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进行了山毛豆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在饲粮中用山毛豆叶粉替代20%、40%和60%的基础日粮饲喂小白鼠,对各组小白鼠的采食、生长、脏器系数及组织切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①试验期间,小白鼠活动正常,对照组和试验组小白鼠都没有死亡;②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剖检病变;③试验组小白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40%和60%试验组小白鼠肝脏、肾脏的组织形态发生轻微变化,其他脏器均正常。研究结果表明,山毛豆草粉可安全用于动物饲料中。  相似文献   

11.
坦及尔山黧豆为分布较广的富含蛋白质饲料,本文通过物候期、生长速度与生长强度、产草量、产种量、鲜干比和茎叶比等的观察测定及营养成分分析,为其种植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育适合北方种植的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 L.)新品种,试验对从俄罗斯引进的14份山黧豆种质资源的物候期、株高、种子产量、小叶长宽、叶子颜色、种子形状及种皮颜色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从株高和种子产量综合比较分析可知,Z0575、Z0576、Z0580综合表现好于其他品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山黧豆毒素生物化学及去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山黧豆毒素的生物化学和去毒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毒素生物化学包括毒素的化学成分、生物合成以及外界环境对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去毒研究主要涉及毒素的遗传和低毒品种的选育、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及食用前种子去毒方面的近况.就毒素的可能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扼要讨论,对今后山黧豆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气候,宜于在我国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山黧豆低毒品种的筛选及栽培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引进的65个山黧豆品种,经3年观察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及β-草酰氨基丙酸(BOAA)、营养成分的分析,筛选出产量,蛋白质含量高,毒素含量低,经毒理学实验为安全饲用的黑龙江山黧豆-1,黑龙江山黧豆-2,西德山黧豆3个品种供生产中应用,还针对山黧豆作为饲草(料)推广应用中的播种量,磷肥施用量,压青及根茬肥效等栽培利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山黧豆(Lathyrus sativus)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重要饲料和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对于其内源毒素非蛋白氨基酸β-N-草酰-L-α,β-二氨基丙酸(β-N-oxalyl-L-α,β-diaminopropionicacid,β-ODAP)的过度强调导致山黧豆优良的农艺性状和在膳食平衡中的作用遭受无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山黧豆优良的综合抗逆性重新引起了科学家的正视。本文根据山黧豆作为传统有毒作物的定位,对其β-ODAP代谢与硫代谢以及抗旱性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含硫营养的改善是山黧豆育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林生山黧豆引种地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林生山黧豆的优良特性,从美国引进这种林牧草的种子,在北京选点进行了两年多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林生山黧豆生长快,产草量高,耐干旱,耐贫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水土保持植物和牧草。并且适应我国北方,宜于在我国北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采集俄罗斯的草原山黧豆(Lathyrus pratensis L.),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根蘖性、物生量、根部结瘤量等生长特性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对牧草的常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山黧豆在呼和浩特地区的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草产量高,在生长第4~5年鲜草产量可达26-32t/hm^2,单位面积分枝数3196-4600个/m^2,草层茂密,厚度可达15-27cm;有性生殖力弱,无性繁殖力强;叶量丰富,花期(鲜重)叶占66.99%,茎叶比为1:2.02;现蕾期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21.62%,粗脂肪为3.43%,茎叶柔嫩多汁。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慢性镉暴露对小鼠大脑皮质的毒性损伤作用,选取雌性BALB/c小鼠用0(对照组)、5和25 mg/L不同浓度氯化镉自由饮水染毒16个月建立慢性镉中毒模型,试验结束后剖检采集小鼠完整脑组织,测定脑系数;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镉处理组脑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镉处理组大脑皮质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线粒体嵴断裂、溶解,部分呈空泡变性;镉处理组大脑皮质中T-SOD活力极显著下降(P<0.01),CAT活力显著下降(P<0.05),MDA、G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5 mg/L氯化镉组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25 mg/L氯化镉组GSH-PX活力极显著升高(P<0.01)。提示:慢性镉暴露可影响小鼠脑发育,引起小鼠大脑皮质病理损伤、超微结构损伤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0.
五脉山黧豆开花动态及有性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现。五脉山黧豆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2 286.21,为兼性异交。得出其繁育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五脉山黧豆的传粉系统不完善和虫害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