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TM/ETM影像数据、统计年鉴数据及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法研究近20a库尔勒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库尔勒城市化与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比例的二阶差分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市化是耕地、林地、居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比例变化Granger原因,其中城市化与耕地比例变化的Granger关系显著,城市化与园地、水利用地不存在Granger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法是验证城市化与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关系的有力方法,同时库尔勒城市化所带来一系列对土地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资源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西安市1991-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使用资源压力指数法对西安市城市资源压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资源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资源压力的最直接原因,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缓解城市资源压力之间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运用BP神经网络对延安市1988-2009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应用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延安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构建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定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延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就如何加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减小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使城市朝着健康有序、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渭南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渭南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渭南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引入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渭南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它们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9年渭南市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2)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综合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3)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回归方程为y=30.105+37.988x,在a=0.05信度水平通过检验,实现了对二者之间的定量描述,以期为渭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将城市视作生命有机体,引入城市新陈代谢理念,将城市新陈代谢分解为城市同化作用与城市异化作用,利用DEA模型评价2003、2005、2007、2009和2012年5个时间断面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新陈代谢同化效率、异化效率;构建城市新陈代谢指数,分析东北地区城市新陈代谢指数的时空特征,诊断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健康状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诊断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健康状态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城市同化效率与异化效率呈现逆向发展态势,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发展向优而其生态环境不断逼近容量阈值;2)东北地区城市健康状态大体呈现由健康向亚健康转变,城市健康水平"群"分布特征愈发显著;3)与城市新陈代谢指数的相关性分析中,社会城市化、能源资源保障的正相关性依次递减;生态本底条件、经济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负相关性依次递减;环境威胁、空间城市化与其显著性不强。  相似文献   

6.
淡水资源稀缺性城市供需水量与城市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是制约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沿海淡水资源稀缺性城市.本文以严重缺水的滨海城市--大连市为例,从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生活用水量的需求和城市供水不足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两方面入手,分析大连市城市供需水量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连市城市生活用水量随城市化的增长而增长.(2)大连市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速度由快变慢,主要是由淡水资源缺乏导致城市供水量不足引起的.(3)如果不解决大连市淡水资源的现有瓶颈,城市供水量不足对城市化的限制率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绿洲生态系统是支撑绿洲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要素.文中基于城市化与生态化两大子系统的作用机理,从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生活城市化、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抗逆水平六个层面构建干旱区绿洲型生态城市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典型绿洲型城市奎屯市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了其城市化与生态化动态耦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从城市化的内涵出发,利用城市化水平的人口测量指标,研究了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了1993~2002年间西安市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变动情况,以及西安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相关性。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引起西安市耕地资源减少的各种原因,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等各项措施才能够协调城市化加快与耕地资源减少的矛盾,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9.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空气污染问题成为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在城市规划阶段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北京市为例,城市规划从几个方面直接和间接影响了环境空气质量:一是定位问题,城市定位多次调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二是执行问题,规划执行不力使得城市绿化隔离带被蚕食殆尽;三是压力问题,中心区人口、资源过度集中造成巨大环境压力;四是能力问题,区县新建城区综合服务能力不足导致潮汐式交通;五是布局问题,区域空间布局设计对环境保护问题考虑不充分。因此需要从规划层面充分考虑各类环境要素的环保需求,从根本上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建议第一要提升环境规划的地位,实现"多规合一";第二找准城市发展定位,体现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第三加强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通过严格执法和监督充分保障规划的权威性;第四要疏解核心区非首都功能,做到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第五要提高外围区域建设水平,全面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第六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实现全面提升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多功能农地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北京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农地持续减少。单功能的农地利用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增长的多目标需求。北京已经开始了多功能的农地利用,但是农地的多功能利用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本文对北京市建国以来农地利用政策和农地利用效果进行了回顾,刻画了农地多功能利用演变的过程。并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多功能的农地利用是在资源约束下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依据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系统的模糊特点,采用模糊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十一个优秀宜居城市近十年来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实证评算。结果表明:所选的十一个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威海五城市的协调值随时间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状况在不断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连、青岛、杭州、天津、南京、贵阳随着时间的发展协调值整体下降明显,出现"协调走低"现象,有碍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本文分别对两种现象进行评价,并对"协调走低"进行深入剖析,以修复和促进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为此类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宝鸡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宝鸡市近30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法对宝鸡市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能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城市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城市生态环境变好的主要影响因子。结合宝鸡市生态环境仍处于不安全状态、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协调"加快城市化进程"和"良化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彩虹  任志远 《干旱区研究》2015,32(6):1240-1246
基于RS和GIS,采用土地资源承载指数、土地生态风险综合指数,分析陕西黄土高原台塬区的城市化、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对土地需求的博弈。结果表明,1985—2010年,研究区的建设用地增加25 888.8 hm2,25 a中扩张了32.37%,但普遍存在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扩张需求与低效的土地利用并存;耕地减少12 850.1hm2,土地资源承载指数由0.88增长为1.12,区域人—粮关系由"平衡有余"转为"临界超载";生态用地减少13 003.1 hm2,比1985年降低6.98%,土地生态风险综合指数由0.47增大为0.67,且高生态风险区域明显扩大。城市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起引擎作用,城市化、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对土地需求的矛盾更为突出,区域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乌鲁木齐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响应的耦合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在乌鲁木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中,空间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最为明显,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对小一些,而人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关联度仅为0.59,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来说人口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束缚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水、土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效应,资源能源、生态条件对于城市化的制约和限制作用最为明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城市化进程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态环境污染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的胁迫作用相对较小。最后得出结论: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目前正处于缓慢变化阶段,属于逐步磨合型。  相似文献   

15.
转型初期新疆绿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转型初期,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容易忽视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化是新疆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潜力之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城市发展过程又常常伴随着资源与环境间生态平衡破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水资源缺乏、大气和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绿地减少等等。文中通过分析绿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新疆城市化进程中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长建  杜宏茹  汪菲 《干旱区研究》2014,31(6):1163-1169
以系统分析法研究新疆能源消费、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并采用动态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其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①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能源消费分别与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② 能源消费与工业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城市化不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素。③ 新疆的工业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将增长0.565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仅提升0.209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将分别增长0.848个和0.571个百分点。当前新疆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有利条件仍是丰富的能源资源本底优势,如何保障本地能源消费的持续、有效、稳定供给以及能源的高效利用,将是关系到新疆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命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论证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且根据其耦合特征,构建了耦合理论体系。通过对西安市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的分析,表明:1988-2007年耦合度从0.25上升到0.58,系统经历了两个"S"型演化周期,跨越了低级耦合、颉颃阶段,2005年达到磨合阶段;耦合系统在1993-1995年、1999-2000年两个时间段分别受到环境与资源瓶颈的约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周期性与波动性的特点是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反馈综合作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历史资料和1985-2005年武威市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水资源总量变化、河道迁徙、空间分布、用水结构、水价等方面探讨了水资源对武威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武威市水资源和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武威市城镇形成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受水资源影响明显。1985-2005年武威市用水总量和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从相互抗拮到逐渐适应的磨合过程;用水总量与城市用地扩张关系复杂,但用地规模的扩张带来了一定的用水量减少;农业用水效益与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线性负相关关系,工业用水效益与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今后随着武威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作用将越加明显,通过优化用水结构、促进生产、生活节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价调控等途径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武威城市发展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文中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建立了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集对分析理论从同异反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事物的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的优势,建立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发展趋势模型。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焦作市为例,分析了该市1999~2010年间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焦作市的生态系统在1999~2007年间属于"较不安全"状态,2008~2010年属于"临界安全"状态。总体上看,该市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上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但是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集对分析法能够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信息,是一种有效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延安市为例,对1978~2004年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计量和协调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构建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回归模型,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大部分年份延安的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型,耕地资源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