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草果叶斑病和枫香干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姜叶点霉(Phyllostictazingiberi)引起的草果叶斑病和由茶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ribis)引起的枫香树干腐病。姜叶点霉寄生在草果上和茶子葡萄座腔菌寄生在枫香树上都为国内外首次报道。两种病害均有症状和病原物的描述和形态图。  相似文献   

2.
杨梅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杨梅根腐病多方面研究,综述了杨梅根腐病的危害性、发生情况、地下根系和地上树冠的发病症状、病原物分离鉴定、发生条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以便为此病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梅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果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选取21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生物学分类鉴定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50%多菌灵、400 g/L氟硅唑、40%菌核净、250 g/L吡唑醚菌酯、430 g/L戊唑醇和450 g/L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是5%香芹酚、80%代森锰锌、20%春雷霉素和1%苯醚甲环唑,23.40%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最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21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  相似文献   

5.
杨梅(Myricarubra)根腐病的症状和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梅根腐病发病时自细根开始变褐坏死,并逐渐向支根、侧根、根颈部和主干扩展,引起地上部树冠抽梢量减少,抽发时期延迟,盲芽增多,最后导致全树生长衰弱和急性青枯。解剖病根发现其维管束和形成层坏死。病原菌经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培养性状以及寄主范围的研究,鉴定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dothidea(Moug.etFr.)Ces。&deNot.,异名为茶子葡萄座腔菌B.ribisGross.&Dugg.无性阶段为小穴壳菌Dothiorellasp..病菌人工接种时还能侵染桃、梨的根和枝干.  相似文献   

6.
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是浙江省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叶斑病是该植物的重要病害。本研究以华顶杜鹃叶斑病病叶为材料,在病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表明,从病叶中分离到1株真菌,命名为HDDJ;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表明,该菌能引起叶斑病,病斑特征与野外发病情况一致;HDDJ的菌落起初为白色,后变为灰白色,最后呈黑色,气生菌丝絮状,这些特征与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吻合;利用PCR方法克隆HDDJ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基因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与葡萄座腔菌聚为一支。根据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结果,确定引起华顶杜鹃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华顶杜鹃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为将来开展该病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描述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基腐病的症状,遵循柯赫法则获得致病菌株,通过对致病菌株的形态学测定,将引起龙眼基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鉴定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rtorum(Cebert&Cohn)Schroter]。龙眼作为恶疫霉的寄主,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帚梗柱孢霉(Cylimdrocladium sp.)的致病力较弱,是龙眼基腐病的次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福建坛紫菜赤腐病的病程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1年10月-2012年2月,对福建省福鼎市、霞浦县、泉州市和晋江市等海区发生的坛紫菜腐烂病害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发病特征以及镜检,详细记录了该病害的侵染过程,并在发病组织中观察到双鞭毛游动孢子以及孢子囊、雄器和藏卵器等重要结构特征,病菌形态与条斑紫菜上的紫菜腐霉相似;利用半海水玉米琼脂培养基分离提纯该病菌,命名为FM1.经感染试验证实,FM1引起的发病症状与自然海区患病紫菜的症状一致,说明FM1为致病菌.通过扩增该菌核糖体DNA ITS序列,并构建基于ITS+5.8S序列的N-J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FM1菌株与紫菜腐霉的ITS区相似度很高,达到99%.综合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确定,紫菜腐霉是导致此次病烂的主要病原菌,该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称为"赤腐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离鉴定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菌,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为甘薯基腐病的预防和田间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进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用菌丝培养法测定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温度、pH、氮源和碳源等环境中的生长状态,确定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从甘薯基腐病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菌株,标记为RF-NH,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为甘薯基腐病致病菌。利用ITS、His3和Cal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菌株RF-NH DNA进行扩增,获得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579、480和537 bp;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RF-NH与Diaporthe batatas聚类在一起;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RF-NH鉴定为甘薯间座壳菌(D.batatas)。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RF-NH在15~35℃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2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4;最适培养基是SPDA培养基,最适碳源是糊精,最适氮源是硝酸钠。菌株RF-NH孢...  相似文献   

10.
草莓果腐病是烟台地区草莓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草莓果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查明烟台地区草莓果腐病病原菌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 rum)。  相似文献   

11.
枫香叶提取物对辣椒黑斑病菌防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香树叶水提取液纯化分级处理并进行分子量表征,采用培养皿滤纸抑菌圈法检验各级分对辣椒黑斑病病原Alternariaalternata抑菌能力效果,研究了野生枫香叶单宁不同级分抑菌能力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对辣椒黑斑病病原抑菌能力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萃余水级分。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分子量对抑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茄子菌核病、棒孢叶斑病、拟黑斑病、赤星病、煤斑病和褐色圆星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减轻病害危害,提高茄子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枫香的园林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阐述了枫香的资源概况、自然生态属性、利用价值,总结了枫香的文史内涵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枫香综合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草果产量寻求一种较好的方法。[方法]设置自花授粉、异化授粉和自然条件下未进行人工授粉,研究了人工授粉对草果结实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花期使用外源激素和施肥对草果结实率的影响。[结果]人工授粉比大田自然状态下的结实率明显提高,同一处理水平下异花传粉OND结实率高于OOU;自花传粉OOU结实率高于OND。当外源激素和磷肥水平均较高时,结实率达到最大。[结论]在花期进行人工授粉以及使用外源激素能大大提高草果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5.
谭莉  胡展育  刘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026-2028
从云南省文山州草果种植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文山州草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草果产业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枫香优良种源及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4个种源310个家系的枫香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6年生枫香林进行调查,选取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各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最佳种源为重庆丰都、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广西岑溪、福建建瓯、江西湖城、河南南阳、甘肃康县、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广西凭祥、江西铜鼓、河南商城、湖北松滋、湖北大悟等,其材积、胸径及树高生长量较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6%、9.76%、27.45%;不同枫香家系间的材积、胸径和树高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469 4和0.519 2,胸径(0.401 4)家系遗传力大于材积(0.385 7),但材积(0.390 9)单株遗传力高于胸径(0.377 8);通过初选和优选,共选出优良家系49个,入选率为15.81%,入选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55 cm、4.57 m和0.006 004 85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的25%、17%和69%,材积(0.060 7~0.624 4)的遗传增益明显大于胸径(0.036 6~0.185 8)和树高(0.031 4~0.145 3);选出优良单株38株,入选率为1.02%,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为7.65 cm,5.49 m和0.012 314 776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72.08%、41.25%和246.33%。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银杏叶点霉引起的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对贵州采集的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并采用形态和分子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银杏叶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 Phyllosticta captilensis 。  相似文献   

18.
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枫香与不同树种混交林的生长及生物量比较研究表明:枫香与不同树种形成的混交林间生长差异较大,不同林分蓄积大小排序为:枫香(1)×马褂木(1)>枫香(1)×杉木(1)>枫香(1)×杉木(3)>枫香(1)×杉木(2)>枫香(1)×马褂木(2)>枫香(1)×马尾松(2)>枫香(1)×马尾松(1)>枫香纯林>枫香(1)×马褂木(3)>枫香(1)×马尾松(3).不同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枫香(1)×马褂木(1)和枫香(1)×杉木(1)林分的生物量最大,表明枫香与马褂木及枫香与杉木混交林的林分结构比枫香纯林更有利于其光合产物的积累,枫香与马褂木、杉木混交是种间关系较为协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观赏用枫香选优标准,建立采穗圃、基因库,为选育观赏用枫香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枫香叶色亮丽度等8个因子进行分级评分的方法制定标准;釆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优树苗木,营建采穗圃和基因库。[结果]建立观赏用枫香选优标准,选出观赏用枫香优树50株,建立采穗圃0.33 hm~2、基因库0.33 hm~2。[结论]观赏用枫香选优标准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采穗圃和基因库的建立为开发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