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红壤种植芝麻高产技术官国科(江西省鹰潭市刘家站垦殖场)芝麻是我场主要旱作物之一,由于栽培水平低及品种差,单产一直徘徊在40kg左右,经济效益不高。为摸索芝麻增产途径,提高芝麻产量,我们进行了夏芝麻高产栽培试验,面积1.1亩,取得了平均亩产103.2k...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对不同芝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芝麻高产稳产新品种,探索芝麻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选用冀航芝1号、冀航芝2号和冀航芝3号芝麻新品种,设置露地种植和地膜覆盖2种栽培模式,研究地膜覆盖对不同芝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影响,比较不同芝麻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显著增加芝麻的株高和茎粗,同时降低始蒴高度,增加有效果轴长和单株果节数,促进根系生长,增加主根长度、侧根数量和分布范围。地膜覆盖栽培对芝麻病害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增强芝麻抗倒伏能力,冀航芝1号、冀航芝2号和冀航芝3号露地种植倒伏率分别是覆膜种植的3.5、2.8和3.0倍;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表明茎粗和株高对倒伏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品种与栽培模式对小区产量、单株生产力、千粒重和单株蒴数有极显著影响;二者的互作对单株生产力和单株蒴数有极显著影响,对小区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地膜覆盖大幅度提高各品种净收入和成本利润率,覆膜种植冀航芝2号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成本利润率达到126.57%。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栽培方式下芝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差异,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芝128为材料,进行了单垄先播种后覆膜(T1)、单垄先覆膜后播种(T2)、双垄先播种后覆膜(T3)、双垄先覆膜后播种(T4)、双垄不覆膜(T5)和平地播种种植(CK)6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采用GGE双标图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在不同栽...  相似文献   

4.
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芝麻属胡麻科,是一种珍贵的油料作物,油分含量达54%左右,蛋白质含量22%左右,其油味香、质优,营养丰富,是食用油和医药工业的主要原料。江西省常年种植芝麻6万hm2左右,以种植黑芝麻为主,也有部分白芝麻。芝麻是江西省外销的主要优质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种植芝麻是江西红壤丘陵、旱地极为重要的早春大豆茬口秋播作物,在耕作制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芝麻栽培过程中,因品种、栽培措施、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造成单产降低、效益下滑。为了更好地提高芝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上饶市农科所进行了芝麻试验,广丰县洋口镇和尚渡村进行生产示范。现将芝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花生与芝麻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配比和种植密度,明确不同种植配比和种植密度对花生、芝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花生与芝麻间作模式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以花生品种开农69和芝麻品种郑芝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13种不同种植配比和播种密度,结合当年花生与芝麻的产量和价格以及投入成本,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花生和芝麻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行高密度花生配比1行稀密度芝麻的间作方式净收益最高,为17 249.40元/hm2;3行高密度芝麻配比1行稀密度花生的净收益最低,为6 546.90元/hm2。  相似文献   

6.
<正>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因其生育期短,根系浅,耐涝性差,病害多,因而栽培方式有其突出特点,现就黄淮地区夏播芝麻栽培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生产实践,制定了包括产地要求、规格选地、选用优良品种、种子质量标准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内容的夏芝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以促进夏芝麻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芝麻营养品质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特征,选用8个白芝麻品种,在全国13个试验点种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8个芝麻品种在13个试验点的平均含油率、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分别为55.43%、38.88%、46.16%、8.63%、4.56 mg/g和2.70 mg/g。含油率随着纬度的升高先逐渐升高然后降低,在襄阳试验点的含油率最高,平均为57.50%,且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点;伊犁试验点芝麻素、芝麻林素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5.58 mg/g和3.60 mg/g,其他试验点的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先升高再降低。说明襄阳适宜种植高含油率芝麻,伊犁适宜种植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高的芝麻。  相似文献   

9.
<正>芝麻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伴随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户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芝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更好服务农业生产,为此洛阳市农业科研人员开展了芝麻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探索研究,通过选育良种、引种、试验示范,改进栽培管理方法,经过反复筛选比对,完善总结出一套科学、优质、高效的种植管理技术。1选择良种,种子处理春播或地膜覆盖芝麻应选择丰产潜力较大的晚熟品  相似文献   

10.
芝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省是芝麻生产大省,总产量占全国芝麻总产量的1/3。随着芝麻新品种的不断改良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芝麻产量在逐步提高,但仍是产量低而不稳。为此,我们对芝麻的高产生理规律、产量结构、产量形成等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1 高产稳产的主攻方向在摸清构成芝麻产量要素的蒴数、蒴粒数、千粒重的基础上,对高产典型资料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蒴数呈明显正相关,与蒴粒数和千粒重的相关性较低。芝麻具有无限生长连续开花的习性,在适宜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能延长开花结蒴时间。因此,应根…  相似文献   

11.
棉花/芝麻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间作是提高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的1种集约化种植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棉花/芝麻间作的优劣势,并寻找棉花/芝麻间作最佳种植模式。【方法】以等行距单作棉花(Tc_1)、大小行单作棉花(Tc_2)和单作芝麻(Ts)为对照,设计棉花、芝麻的间作方式分别为1-1式(棉花行距80 cm,棉花行间种植1行芝麻),2-1式(棉花大小行种植,宽行中间种植1行芝麻),2-2式(棉花大小行种植,宽行中间种植2行芝麻)3种间作模式,比较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芝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叶面积动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采用土地当量比(LER)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利用效率及间作优劣势。【结果】与单作棉花或单作芝麻相比,所有间作模式皆降低棉花或芝麻的产量,但2-1式间作中棉花籽棉产量与单作棉花Tc_1、Tc_2相比仅略降低,差异不明显;1-1式间作模式下2年平均籽棉产量、株高、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比Tc_1分别降低了17.3%、7.9%、19.7%和7.9%;2-2式间作的籽棉产量、株高、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比Tc_2分别降低16.4%、5.81%、14.8%和6.2%。间作系统中棉花与芝麻的混合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皆高于棉花和芝麻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提高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总量。2015年、2016年的LER分别为1~1.24和0.91~1.16。【结论】棉花/芝麻间作的LER大于1,间作的混合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高于棉花和芝麻单作,两者具有间作优势。2-1式间作既不影响棉花产量又增收一茬芝麻,且易于栽培管理,是可行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超 《种子世界》2014,(5):36-37
露地栽培下,以薄皮甜瓜绿皮品种齐甜1号、日本甜宝、芝麻酥为材料,比较不同薄皮甜瓜品种植株叶片生理特性。旨在研究不同品种叶片衰老特性,为实现高产高效栽培、选择生长势强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薄皮甜瓜植株叶片抗衰老能力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总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升高,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综合比较叶片抗衰老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齐甜1号、日本甜宝、芝麻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夏播芝麻对氮、磷、钾等9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规律及其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夏播芝麻在不同生育阶段各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分配状况不同。在全生育期内营养器官中的各元素含量前期高后期低,生殖器官中的元素含量则一直增加。磷、钙、锌和铜在花期-封顶吸收积累量最多,与芝麻干物质积累基本同步;而氮,钾、镁、锰和铁的吸收超前于干物质积累,在苗期-花期阶段积累达到高峰)。施肥影响各营养元素在体内的含量,积累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量一段时期内土壤温度的变化,对不同土壤温度条件下芝麻种子的出苗速度和出苗率进行分析,证明了土壤温度与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并探索了适宜播种的土壤温度。研究结果可在生产实践中为芝麻适期播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脱皮及脱皮方式对主要芝麻制品品质的影响,以未脱皮芝麻、碱法脱皮芝麻和酶法脱皮芝麻为原料,分别加工芝麻盐、芝麻酱、芝麻香油、冷榨芝麻油和芝麻蛋白5种主要芝麻制品,再通过感官评价或理化特性指标测定,对不同原料制成同一制品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芝麻香油的加工宜选用未脱皮芝麻,芝麻盐、芝麻酱、冷榨芝麻油和芝麻蛋白的加工宜选用脱皮芝麻,不同脱皮方式对芝麻制品的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昆虫授粉对芝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授粉效果,更好地利用昆虫为其授粉提高产量。本研究利用全封闭、半封闭、开放3个处理对芝麻花期访花昆虫数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蜜蜂是芝麻主要的传粉昆虫,占总访花昆虫数量的78.69%~88.78%。通过芝麻盛花期蜜蜂访花次数可看出,1d当中蜜蜂访花高峰主要集中在9∶00-10∶30和15∶00-16∶30两时段。昆虫授粉可显著增加半封闭区、开放区芝麻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与全封闭区(CK)相比分别提高了7.06%~17.58%、10.48%~16.83%、2.19%~5.13%、11.24%~20.86%、10.12%~20.85%。因此,在芝麻杂交制种和栽培生产过程中,人为增加传粉昆虫数量对提高制种效果和增加芝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测定芝麻茎点枯病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产生的纤维素降解酶的种类及活性大小,为进一步探讨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从不同地区采集7株芝麻茎点枯病菌,液体培养提取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40nm波长下测定离体条件下芝麻茎点枯病菌分泌的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7个菌株均能检测到滤纸酶、天然纤维素降解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酶活变化趋势表明不同采样时间酶活力大小不同,酶活变化趋势上都有峰值出现,但是不同菌株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酶活力综合活性大小差异极显著。说明芝麻茎点枯病菌能分泌一组胞外降解纤维素的酶系,并且该酶系能够降解芝麻秸秆纤维素,该结果为揭示芝麻茎点枯病菌对芝麻的致病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水平对芝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皖芝1号’和‘豫芝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芝麻干物质积累规律,指导芝麻生产实践。采用两因素(施肥、品种)随机区组设计,于芝麻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芝麻干物质积累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趋势,各器官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干物质积累趋势基本相同。苗期到初花期干物质分配中心以茎叶为主,后期分配中心转向蒴果和籽粒。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是施肥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芝麻获得高产。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施肥,促进干物质的快速积累与分配是芝麻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双茎栽培是在芝麻幼苗期摘除主茎顶尖,利用茎基部腋芽,促其长出两个类似原主茎的茎秆,使芝麻原来的1株1茎变为1株双茎。1株双茎不但大幅度增加有效荚数,而且根系发达,叶片数增加,叶面积系数加大,提高了光能利用  相似文献   

20.
江淮黄褐土壤芝麻肥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江淮黄褐土壤肥料利用率,实现芝麻增产增效的目的,通过"3414"肥料效应设计试验,对芝麻皖芝1号品种在江淮黄褐土壤上栽培种植,开展了氮磷钾肥料两年连续肥效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磷钾肥有利于芝麻农艺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高。肥料间互作效应大小顺序为NPK>NK>NP>PK。推荐施肥量为氮肥85~120kg/hm~2,磷肥20~30kg/hm~2,钾肥75~11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