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析逆温对玉米雌穗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运成  艾厚煜 《种子》1999,(1):70-73
本文应用了1994年高温干旱年和1995 ̄1996年连续二年低温寡照年份辽宁省凤城市栽培面积较大的7个玉米杂交种为试材,针对逆温而出现的雌穗分化异常现象,进行了跟踪调查、测定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与雌穗分化异常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原杂交种亲本之一的父本雄分枝数量与雌分化异常呈负相关。根据参试玉米品种对逆温反应的差异和程度,可把参试的7个玉米品种初步分为温敏感型,低温敏感型,逆温(  相似文献   

2.
CIMMYT玉米自交系与群体鉴定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IMMYT玉米自交系和群体在我国亚热带低海拔低纬度地区(南宁)和寒温带高纬度地区(公主岭)种植鉴定结果认为,首先是玉米光周期敏感性主要表现在雌、雄穗能否正常分化,其次是雌雄穗分化时间长短,表现在株高、穗位和空秆率,雌穗比雄穗对光照更敏感,穗位比株高更敏感.种质对光照敏感性热带>亚热带种质>热带高原种质。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是玉米生产上产生空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试验以对干旱胁迫具有不同耐性的玉米自交系D 88-34R、PB 08-5S和玉米杂交种丹玉39、D 06为试材,通过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不同耐旱品种雌穗幼穗分化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耐旱材料在干旱胁迫下雌穗发育均受到很大影响,但材料之间表现差异很大。杂交种对干旱胁迫的耐受程度较自交系高。干旱胁迫下的行粒数、总小花数、败育粒数反应比较敏感,是导致玉米干旱胁迫下产生高空秆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山东省邹城市夏玉米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空秆、秃顶、缺粒"等雌穗发育不良现象,导致发病地块减产。现将其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一、雌穗发育不良的原因1.高温、高湿等气候因素2017年夏季,鲁西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据邹城市气象局统计的气象资料显示:全市7月平均温度为28.9℃,较常年偏高1.5℃,其中32℃以上天数为22天;极端温度分别出现在7月10~14日、7月23~24日,温度最高达36℃。此时正值玉米雌穗分化期,玉米雌穗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2~26℃,35℃高温持续10  相似文献   

5.
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史新海  王广明 《作物学报》1996,22(6):750-756
通过对山东省1976 ̄1995年中熟玉米高产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株数和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提高了籽粒千粒重;1976 ̄1995年中熟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公顷株数、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呈上升趋势,穗长呈下降趋势,穗行数、穗粒数、株高、穗位高、大斑病、小斑病和生育期等性状则变化  相似文献   

6.
王树星 《种子世界》2010,(12):25-25
<正>2010年渭南市玉米出现异常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1香蕉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春播中晚熟区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即八叶期至十叶期严重干旱或虽有降雨过程,但每次降雨量少于5mm均为无效雨,抑制了雌穗分化进程,玉米在穗分化阶段,遇到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使雌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对玉米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昌继 《耕作与栽培》1996,(5):37-38,42
对二个品种在五个播期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播期越早,播种→出苗的天数越长,雄穗分化期天数越长,而雌穗分化期长短与播期的关系不太密切。全生育期的变化,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在不同的播期下,两品种的株高、穗位高有一定变化,以播期Ⅱ(5/4)最高,穗长、穗粒、千粒重也以播期Ⅱ最大,播期V(5/7)最低。在5个播期下,以播期Ⅱ产量最高,其他播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小麦穗分化过程中的光温组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米国华  李文雄 《作物学报》1998,24(4):470-474
在Conviron生长箱控制条件下,利用6个来自不同生态区的春小麦品种,研究了4种光温组合下(高温长日,高温短日,低温长日,低温短日)穗人化期持续天数与积温的反应,结果表明,日照对缩短各穗分化期起主要作用。(2)温度对光周期反应有强烈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长日照下。高温加快生育进程,短日照下,高温使短日抑制穗分化效应更为显著,常导致幼穗中途死亡,低温虽然延缓了小麦的生育进程,但却可以减轻短日对穗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态环境对玉米产量和穗粒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分析了河南省1977~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93个杂交种和辽宁省1980~1986年参加玉米区试的86个杂交种.结果表明:(1)两省参试的玉米杂交种的平均产量基本相同,但辽宁省参试玉米的穗长、穗粗、千粒重、穗行数和秃尖长等5个性状的平均值都高于河南参试玉米10%以上,出籽率低于河南1.55%.(2)河南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粗、穗行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的中穗型;辽宁省玉米高产杂交种的穗粒结构特征是果穗较长、穗行数较多、结实性好、出籽率高的大穗型.(3)两省玉米杂交种穗粒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象因素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正>1雌穗异常表现类型1.1空秆一是玉米株上根本没分化出雌穗,农民习惯称为"公棒子";二是虽分化出雌穗,但都是每穗结实少于20粒的果穗。有些雌穗外表长得挺大,但有的没有粒,有的仅有几粒。1.2雌穗缺粒雌穗籽粒少,呈散乱分布,即通常所说的"花穗"。一侧从基部到顶端数行没有籽粒,穗型多向缺粒一侧弯曲,即常说的"老娘脚"。秃尖,一般占穗长30%,严重者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几个玉米新品种保定市农研所玉米室经过多年的试验,培育出几个优良的玉米杂交种,现介绍如下:1保单94-9该杂交种于1992年育成,组合为53×472-3。该杂交种植株粗壮,叶片上冲,株高穗位适中,株高240cm,穗位92cm,穗长17.7cm,穗粗...  相似文献   

12.
形成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凤城市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涉及到的品种主要有辽原一号、东单60、良玉17号、海禾5号等。据了解,在辽宁省的沈阳、鞍山、本溪、朝阳等地区也有类似现象。由于这种异常现象,造成今年玉米大幅度减产。因此,从总结教训入手,有必要对这些异常现象,在调查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整理。本文试图就凤城市玉米雌穗分化过程中几种异常现象的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初步探讨。1异常现象的几种表现1.1多穗现象玉米的正常年景每株一般分化出一个结实的雌穗,有少量的双穗。但2002年在不少地块却突然出现了异常的多穗现象,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田间基础设施的投入、田间管理水平的提升、玉米产量大幅度提升,高水肥地区667m2平均产量达650kg左右;但是部分农户因管理措施不当,导致玉米半截穗、多穗、空秆等雌穗异常现象大面积发生,减产幅度高达30%~40%。现将玉米雌穗分化中的几种异常现象、成因与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华北夏玉米区域试验材料,应用回归系数和性状相关的方法,研究了玉米杂交种7个农艺性状对其籽粒产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农艺性状与杂交种稳产性呈负相关,以穗行数和千粒重的影响最大,穗位高、穗长、株高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在育种实践中,可加强对杂交种稳产性影响小而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的性状进行选择,适当降低穗位高,增加穗粒数,有利于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明确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下氮素对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效应,对合理施肥、缓解高温危害、实现玉米丰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热敏感品种先玉335(XY335)和耐热品种郑单958(ZD958)为材料,设高温处理(T)和对照(CK),研究不同施氮量(90,180,270 kg/hm2,分别记为N90、N180、N270)对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打破了玉米籽粒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使得2个玉米品种的N180和N270的籽粒脱落酸(ABA)含量、郑单958的N180和N270的生长素(IAA)含量降低;上部籽粒可溶性酸性蔗糖转化酶(SAI)活性降低,籽粒体积膨胀及干物质积累受阻,败育率增加,穗粒数减少,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热敏感品种先玉335受高温胁迫的影响程度高于耐热品种郑单958。随施氮量增加,高温对玉米籽粒发育的负面影响加剧。高温胁迫下,与低氮(N90)处理相比,中氮(N180)、高氮(N270)处理下,先玉335和郑单958籽粒ABA/GA3降低,IAA和ZR含量升高,籽粒体积和干物质减少更加严重,败育率分别显著增...  相似文献   

16.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雌穗分化异常现象的初步分析艾厚煜,安凤歧(辽宁省凤城市种子公司118100)(凤城市大堡良种场)1994年我市玉米在较大范围内发生了雌穗分化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涉及到的品种和组合主要有:本玉9号、丹白3号、6107×304、掖107×l02、丹玉1...  相似文献   

17.
玉米新杂交种豫玉20号豫玉20号(原名豫单15号)是由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1990年以自选系S22作母本,外引系47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竖叶大穗型杂交种。1996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为豫玉20号。该杂交种高产潜力大,稳...  相似文献   

18.
高产抗逆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成单18成单1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698-3与外引系齐205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广适应性的大穗型中熟玉米杂交种,是一个集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于一体的玉米新杂交种。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对变动低温忍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彬  胡振大 《种子》1995,(1):5-8
1992年和1993年系统观察了3个不同类型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在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表现,同时结合人工遮光试验,对光(温)敏核不育系在盛夏“高温──低温──高温”条件下变动低温的忍耐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低于起点温度的变动低温诱导下,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起点温度愈低,对低温敏感的幼穗分化时期愈早,育性波动时间愈迟,波动幅度愈小。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和生产制种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昆明小白谷和大理早籼杂交培育的孕穗期耐冷性重组近交系(RIL)为材料进行籼粳稻区水稻耐冷性研究。结果表明:(1)籼粳稻区株高、穗下节长、穗长和总粒数均呈数量性状的分布特征.(2)籼粳稻区一些性状间的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冷凉粳稻区株高与结实率等性状密切关性;相反高温粳稻区穗颈长与穗部4个性状达极显著或显著相关。(3)遗传研究表明对低温和高温均敏感的穗颈长和结实率受主效基因控制,多数弱耐冷单株的耐热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