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犁谷地盐渍土的类型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谷地是新疆盐渍土分布面积最小的地区,据新疆荒地考察队资料:该区有盐渍化土壤2.76万公顷,盐渍土1.79万公顷,仅占谷地平原区面积的2.28%和1.48%;而塔里木盆地北部和南部的盐渍化土壤、盐渍土分别占该平原区面积的11.39%、30.81%和38.00%、35.12%。 1.盐渍土的形成及主要特点伊犁谷地位处我国境内天山西段,东南北三面环山,地势东高西低,东窄西宽,形似楔形,使西来湿润气流长驱直入东部谷地,而来自准噶尔盆地的干冷气流和塔里木盆地的干热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盆地平原区盐渍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鲁番盆地处于我国西部的极端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盆地的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文章在采集783个易溶盐样品分析理化结果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软件对盐渍土的分布及类型、盐分特征、总碱度与盐离子含量的关系、盐离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1)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是亚硫酸型和氯型盐渍土,未出现碱土类型;(2)土壤的pH平均值为7.32,属弱碱性;(3)土壤的总碱度与重碳酸根离子线性相关显著;(4)表层土壤盐分中K+与Mg2+显著正相关,Na+与Cl-达极显著正相关,Mg2+与SO2-4、CO2-3显著正相关。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盆地内盐渍化主要受干旱的气候以及地下水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土壤盐渍化防治、水资源管理、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统计特征值、对应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研究新疆阿瓦提土壤含盐量、盐分化学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区内有50%的土地处于中强盐渍化和盐土状态,且主要为氯化物-硫酸盐型盐渍化;在灌区内土壤盐分随灌溉和排水而呈现季节性变化,但整体上处于脱盐状态。区内土壤盐渍化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节水灌溉、合理开发地下水、完善灌排系统等措施可有效地改良盐渍土。  相似文献   

4.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是新疆盐渍化耕地改良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土壤积盐严重,根据中巴地球资源卫星2005年遥感影像解译和实际调查,新疆现有耕地面积5.05×106 hm2,其中盐渍化耕地面积1.62×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07%,占新疆中低产田60%以上,土壤盐渍化是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盐渍化耕地大多分布在地下水较高的地区,如冲积扇扇缘地...  相似文献   

5.
焉耆盆地土壤盐渍化的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盐渍化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常见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加强对土壤的盐渍化遥感调查和监测有利于盐渍土壤的改良和利用。高光谱波段众多、光谱信息丰富,在识别和定量演算盐渍土壤盐分含量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为了推进高光谱遥感数据在土壤盐渍化监测中的应用,本文以焉耆盆地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以及实地测点,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测量研究区域内不同盐渍程度的土壤光谱,分析土壤光谱曲线与土壤盐渍程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今后的高光谱遥感的盐渍化监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MSAVI-SI特征空间的玛纳斯河流域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纳斯河灌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绿洲之一,其发展受土壤盐渍化制约,土壤盐渍化信息获取成为首要问题。以Landsat-OLI卫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和盐分指数(S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MSAVI-SI特征空间概念,进而构建了盐渍化遥感信息提取指数模型(MSI)。结果表明:1不同程度盐渍化类型MSI平均值差异特征明显,其差值在0.35~0.43,因此,MSI指数可以作为盐渍化信息快速提取的指标。2灌区土壤受盐渍化侵扰严重,尤其从下游农业生产区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过渡的生态脆弱区,受地下水影响明显的中段,土壤盐渍化仍是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对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和管理,以及区域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民勤县青土湖为研究区,用Landsat OLI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FVC)和改进盐渍化指数(MSI),在分级分析和探究两者相关性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度和发展变化特征对不同程度盐渍土的响应。结果表明:2015—2017年中高和高覆盖度植被占比较低,分别为4.3%和2.0%,极低覆盖度占比最大为50.0%,低覆盖度占比为44.3%。2015—2017年非盐渍土面积为25.9%,重度盐渍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4%。植被覆盖度和土壤盐渍化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1。高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植被分布于非盐渍土区域达90.0%以上,极低覆盖度植被分布于盐渍土区域面积为93.4%。青土湖浅水区植被覆盖度与改进盐渍化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32,P0.05)的面积为88.95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2.84%。且植被覆盖度发展和土壤盐渍化逆转区域在空间分布上相一致。因此,土壤盐渍化是影响青土湖区植被覆盖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伊犁河灌区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9年伊犁河灌区土壤临测和取样分析资料,运用半方差函数与克里格插值法,对伊犁河灌区灌溉期与非灌溉期土壤盐分含量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53.68%样地呈非盐渍化土壤,18.38%为轻度盐渍化,13.97%为中度盐渍化,8.82%为重度盐渍化,5.15%为盐士.土壤盐渍化类型主要为硫酸盐渍土为...  相似文献   

9.
玛纳斯河流域绿洲农田土壤盐分反演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盐分的准确监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气候变化、不合理灌溉等因素使土壤盐渍化问题逐渐显现.文中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采用多光谱遥感影像和野外实测土壤盐分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对土壤盐渍化影响较大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及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多光谱遥感指数与土壤盐分构建反演模型,探讨研究区内土壤盐渍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盐渍化土地治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和  刘虎俊 《干旱区研究》1999,16(1):67-70,F003
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达省,盐渍化土地面积75000hm^2,主要分布在山前溢出带,洼,地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周围,其中渠系周围和水浇地盐渍化面积占盐渍化土地面积的12%。盐渍化土壤治理的生物措施主要有种植高耗水作物,连续种植,种植耐盐牧草。减少积水,排放土壤亚表层贮水,打井为主要的工程改良盐渍土地措施,施用石膏和有机肥为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喀什葛尔河流域盐渍化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盐渍化是喀什葛尔河流域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相关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喀什葛尔河流域盐渍化土壤盐分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渍土为主,盐渍化程度为重度及中度盐渍化;土壤总盐与SO24-、K+、Na+呈显著正相关,揭示了土壤盐分大小与SO24-、K+、Na+有关;表层的总盐、各盐分离子含量均高于其余土层,即土壤盐分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盐分离子按质量分数大小在土壤剖面基本上呈自上而下的垂直分异特点;盐分组成中,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8月份表层、0~20cm、20~40cm、40~60cm、60~80cm、80~100cm总含盐量均高于2月份。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O24-、K+、Na+作为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灌溉对心底土积盐层的溶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心底土积盐层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不可忽略的原因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正常生长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综合目前的研究资料,人们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和防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心底土积盐层与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得较少,忽略了这个问题。正如罗赞诺夫指出:“人们往往忽略了土壤以及底土的原始含盐量在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中的作用,因此,我们愿意再一次强调指出,必须重视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壤的原生盐渍化在次生盐渍化中的重大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13.
对吐鲁番市的大河沿河、塔尔朗河、煤窑沟和黑沟上、中、下游灌区进行土样采集,测定吐鲁番市沿四条河流在非灌溉期内(3月、10月)土壤含盐量及主要离子含量,并分析土壤盐渍化类型、程度及土壤盐分与主要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部分出现盐渍化趋势,且土壤次生盐渍化趋势较高;吐鲁番市土壤含盐量高低与各离子(即CL-、CO3-、HCO3-、SO42-、K+、Na+、Ca2+、Mg2+)含量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土壤盐分剖面分布具有表聚型;四条河流灌溉区土壤盐渍化类型的主要成分为硫酸盐渍土。  相似文献   

14.
奇台县绿洲农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及逆向演替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奇台县绿洲中部平原区和绿洲沙漠交错带选择不同耕种时间的农田,分析其剖面土壤可溶性总盐、pH值含量随耕种时间的变化。探讨在地下水埋深不断下降的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农田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奇台县绿洲地下水埋深已低于影响地表盐渍化的地下水埋深临界值(5m),地下水矿化度低于3g/L,研究区整体处于有利于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的环境。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最为密切,地下水埋深在3-5m时,土壤脱盐速度最快,大于5m时,含盐量减少的速率明显降低。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具有时空特征。时间特征表现在,无论农田在绿洲的什么位置,耕种时间越长,土壤含盐量越低,盐渍化逆向发展的越好。当农田耕种时间和地下水埋深低于临界值的时间超过20年时,盐渍土基本可以自然恢复为非盐渍土。空间特征表现在,由绿洲下部向上部,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阶段逐渐向高级过渡。  相似文献   

15.
在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土壤类型主要是盐土,还有暗色草甸土,草甸土和草甸沼泽土。大部分盐渍化土壤在非灌溉条件下,主要用作冬季放牧场。放牧场载畜量达到2—3头牛羊/公顷。天然放牧场的过牧和长期使用,单位面积的载畜量逐渐增长,没有进行有目的改善土壤的农业生产性能的土壤改良工作,致使土壤表层板结和透水性能变坏。同时出现盐渍化过程的加强和地下水位的升高。接着植被发生变化,即牧草种类越来越少,植物量逐渐减少,植物饲用品质下降。在半荒漠气候条件下,降水量极少和灌溉用水缺乏,排除了土壤脱盐和吸引人们进行灌溉农业的可能性。业已查明,为了开垦干旱地的盐渍化土壤,可利用按季节周期性重复的有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渍化雷达反演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灌区土壤盐分雷达监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基于RADARSAT-2数据的盐渍化信息提取技术与方法。利用Radarsat-2四极化数据,配合DEM数据计算得到研究区域的后向散射系数(Sigma Nought)值。通过分析得出Sigma Nought值与土壤含盐量之间的反演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整幅影像进行决策树分类,以确定其盐渍化程度及分布。经实测数据检验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盐渍化监测的需要,优于传统盐渍土分类方法,可丰富盐渍化监测的理论与方法,促进微波遥感在土壤盐渍化监测中的开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盐渍土系统的熵污染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系统土壤学的角度,探讨了河西干旱地区耕地次生盐渍化的主要成因,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盐渍土系统的熵变过程,提出了熵污染机制。 作为盐渍土熵污染的定量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用。文中运用主导因素权重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法以及土壤盐类集与作物指标集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法,从不同层次上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根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干旱区盐渍土整治和优化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在新疆平原灌区土壤盐渍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新疆平原灌区土壤盐渍化形成、治理以及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灌区内部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原因和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干旱荒漠化气候和土壤历史积留盐分是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的主导因子,贡献率达69.3%;地下水水位过高是引起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贡献率11.1%;不完善的排水系统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因素。各个治理措施组合权重的分配格局相对均衡,其中建立现代化的排水系统和通过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治理土壤盐渍化的效益较高,组合权重达31%。层次分析法可为灌区土地资源的管理、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阜康绿洲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其与肥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电导、可溶性总盐含量和pH作为指标,将阜康绿洲的盐渍化类型划分为9种,其中以强盐渍土和盐土为主,在纬度梯度上从南至北,即从洪积扇下部到沙漠按照中盐渍土-强盐渍土-盐土-强盐渍土-盐土-非盐渍土的顺序依次分布。而土壤含水率却是从洪积下部至扇缘溢出带逐渐升高,在细土平原地区差异较大,在沙漠中又迅速降低。通过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N、P、K的分析,结果表明阜康荒漠自然状态下土壤肥力很低,各养分含量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在纬度梯度上逐渐升高又在沙漠中降低。通过水盐与土壤肥力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N、P和速P与含水率、电导、总盐均具有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而与pH成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由于盐生植物的多样性,在盐渍土和盐土土壤肥力并无显著降低,只是土壤溶液的高盐浓度限制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因此防止和治理土壤盐渍化是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盐渍化地区SPAC系统不同界面能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油料向日葵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对北方盐渍化地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不同界面的能态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基质势,叶水势,大气水势三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该研究为盐渍化地区农业生产和节水灌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