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口蹄疫自然感染动物与免疫动物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能引起巨大经济损失。国际兽医局将其列为 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除发达国家外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注射疫苗的办法来控制该病的流行。因此如何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是口蹄疫防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工艺可以将绝大部分的非结构蛋白除去 ,因而灭活疫苗免疫动物只能产生结构蛋白抗体 ,而感染动物能产生结构蛋白抗体 ,也能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 ,因此 ,检测非结构蛋白抗体为鉴别口蹄疫感染动物与免疫动物提供了美好前景。文章从鉴别诊断的原理 ,非结构蛋白的免疫特性 ,鉴别诊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应用非结构蛋白作为鉴别诊断抗原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防控牲畜口蹄疫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人曾因接触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误饮病畜的奶,或误食病畜的肉品等途径而感染,因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影响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急性传染病,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而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是要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随着对口蹄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技术的不断出现,口蹄疫诊断技术也得到了空前发展.笔者就口蹄疫诊断方法,从传统的诊断方法、ELISA诊断方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以及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本病以患病动物口腔黏膜、鼻镜、蹄冠、乳房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但很少感染人。人接触或  相似文献   

5.
今年年初.武汉市和上海市奉贤区相继发生了A型口蹄疫疫情,这是A型口蹄疫首次在中国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于2月13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市奉贤区口蹄疫疫情处置工作正在进行中,没有发生扩散蔓延。据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专家介绍.该病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动物。由于口蹄疫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对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作为一类动物疫病重点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简称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危害偶蹄动物的以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发病快、传播迅速。不仅能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还能以气溶物的形式通过空气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口腔、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烂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形物(如饲料、饮水、用具、运输工具等)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以口、蹄部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  相似文献   

9.
1口蹄疫的流行及危害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类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根据动物交叉保护和血清学试验,口蹄疫病毒可分为O、A、C、SAT1、SAT2、SAT3和亚洲I共7种血清型,血清型问无交叉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多呈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感染的烈性传染病。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主要发生于偶蹄兽(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目前已知可感染口蹄疫的动物有3O多种。人也能感染口蹄疫病毒。感染口蹄疫病毒后的主要表现为舌面、口腔及蹄部形成水疮、糜烂。口蹄疫有几大主要特点:1、宿主范围广,口蹄疫能侵害多种动物,而偶蹄兽最易感染。2、发病率高和幼畜死亡率高。新流行地区发病率高达90%~100%。3、传播迅速和传播范围广,其传播具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一般呈流行性,但可形成大流行。4、病毒血清型多且易发生变异。目前有7个血清主型。各流行地区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各型间无交叉免疫作用。在各主型下又可分若干亚型。各亚型的免疫属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迄今为止已发现65个亚型且仍可能在不同的地区出现新的变异株和新的亚型。因而给预防带来了不少困难。5、口蹄疫的危害大。虽然成年动物感染了多呈良性,若不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M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国际贸易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口蹄疫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之首.控制和消灭FMD策略包括疫苗免疫和屠宰可疑畜群.可疑畜群就是被FMDV感染动物和带毒动物.只有将感染动物和隐性带毒动物与疫苗免疫动物加以区分才能为FMD的控制和消灭提供科学的依据.3ABC-I-ELISA方法不但可以检测隐性感染动物而且可以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12.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1,28(10):38-3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传染几十种偶蹄兽,人也可偶然被感染。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猪口蹄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之首。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是发生在偶蹄动物中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可引起大范围的易感动物感染发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之列为A类疫病中第一位烈性传染病,我国农业部也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口蹄疫疫苗并正确使用,是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和鼻、蹄、乳头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为特征。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仅限于偶蹄动物,如黄牛、奶牛最易感,羊次之。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和鼻、蹄、乳头等皮肤形成水疱和烂斑为特征.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仅限于偶蹄动物,如黄牛、奶牛最易感,羊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08,(9):121-121
英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动物卫生实验室的研制出一种新的低成本的口蹄疫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使用非传染性病毒材料,可以区分口蹄疫病毒的所有7的毒株和区分感染动物与接种动物。该法使用重组抗体区分感染动物与接种动物,重组抗体可以以低成本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而著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之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FMDV属,完整病毒含有单股正链RNA,衣壳蛋白,无包膜)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0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1514年意大利首次发生口蹄疫。1898年,口蹄疫被确认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非常迅速。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27日,农业部通报我国内地部分地区发生口蹄疫疫情。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名单”中的首位。牛、羊、猪等为高易感动物,感染口蹄疫后发病率几乎为100%。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患口蹄疫的死亡率在5%-20%之间,幼畜的死亡率为50%-80%。动物患口蹄疫后一般采用宰杀并销毁尸体进行处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口蹄疫列为最重要的动物检疫对象,中国把它列为“进境动物检疫一类传染病”,它给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我们应从预防入手,做好口蹄疫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