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双酶水解大豆玉米分离蛋白以制备大豆玉米活性多肽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以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为主要原料,配制不同浓度的大豆玉米分离蛋白溶液,经预处理后,分别用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水解,通过测定水解度和酶活力,确定试验用酶。并将所选酶按一定比例两两混合,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双酶水解的最佳条件。[结果]最佳水解条件为大豆玉米分离蛋白溶液浓度2%,风味蛋白酶与复合蛋白酶的比例1∶1,pH 7.0,水解时间8 h;在该条件下,大豆玉米分离蛋白的水解度可达75.14%。[结论]该研究为大豆玉米活性多肽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玉米蛋白粉制备玉米肽脱脂及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碳酸钠对玉米蛋白粉进行预处理,以脱脂率为判断标准,确定玉米蛋白粉最佳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碳酸钠质量浓度为40 g/L,添加量为16 mL/g,40℃下浸泡10 min。以处理后的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比较不同水解度玉米肽抗氧化性强弱,确定每克玉米蛋白粉最佳水解条件为50℃,pH 8.0条件下以0.06 mL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4 h,可获得30%水解度的玉米肽液体产品。  相似文献   

3.
张博超  张学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23-20024
[目的]研究碱性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对螺旋藻蛋白进行水解的最适温度、酶与底物的比(E/S)、pH等反应条件;并且以蛋白质的水解度为指标,优化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酶与底物比为5%、pH为8.5、温度为5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度可达31.2%。[结论]该研究为螺旋藻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核桃蛋白中性蛋白酶水解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制备核桃蛋白水解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及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核桃蛋白为底物,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制备其中性蛋白酶水解物的工艺条件,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制备核桃蛋白酶水解物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40℃、底物浓度4%、酶浓度4 000 U/g、pH值8.0;核桃蛋白酶水解物的水解度与其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有关,其水解度为24.2%时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分别为17.0%和52.0%。[结论]采用Sephdex G-25凝胶柱层析对水解度为24.2%的酶水解物进行分离,得到了A、B、C和D 4种肽混合物,其中,肽混合物C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肽混合物D最小。  相似文献   

5.
周涌  张岚  李杰  汪龙奎  刘雅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64-8566,8615
[目的]以林蛙皮为原料,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制备活性肽。[方法]选取固液比、酶用量、pH、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活性肽的水解度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木瓜蛋白酶酶解林蛙皮制备活性肽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酶用量14 000 U/g,pH 7.0,水解温度55℃,水解时间4 h。[结论]该研究为林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制备乳酪蛋白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乳酪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确定碱性蛋白酶为乳酪蛋白的最佳水解酶.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pH、投酶量、酶解时间和底物浓度对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获得碱性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利用凝胶色谱法确定乳酪蛋白肽的分子量.[结果]试验得出制备乳酪蛋白肽的最佳工艺为:酶解温度60℃,pH 7.0,投酶量1.5%,酶解时间150 min.制备的乳酪蛋白肽分子量为2 kD.[结论]研究可为乳酪蛋白活性肽的产业化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中性蛋白酶将绿豆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通过优化酶解条件得到水解度较高的绿豆肽。[方法]选用中性蛋白酶对绿豆分离蛋白进行酶法水解以制备寡肽。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试验得出,最适的反应条件为温度50℃、pH值6.5、底物浓度7%、酶浓度6000 U/g、水解时间240 min。[结论]绿豆分离蛋白在此条件下酶解,水解度的平均值可达28.8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合酶来水解玉米蛋白粉制备多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以水解度(DH%)为指标,确定了复合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比例为2:1,底物浓度为10%,pH为7.5,温度为45℃,在此条件下酶解2h,玉米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5.36%.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废蚕丝制取具有降胆固醇的活性肽。[方法]考察不同水解度的丝素活性肽对胆固醇在胆汁胶束溶液中溶解度的抑制率,并以此作为碱性蛋白酶水解蚕丝蛋白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碱性蛋白酶的水解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其最佳工艺条件:产物浓度为20g/L,酶用最为0.4g/L,反应温度为40℃,pH为9.5。[结论]碱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的水解度为16.5%时,产物具有最佳活性。  相似文献   

10.
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1.61%,酸溶性肽得率为92.09%。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聚能式逆流脉冲超声预处理对玉米蛋白酶解性能的改善,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水解度和酶解产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设计优化试验,得到最优的超声预处理条件:超声工作频率40 kHz、液料初始温度30℃、超声处理时间15 min、单 位体积超声功率200 W/L、超声脉冲工作时间6 s和脉冲间歇时间3 s。玉米蛋白经最优超声工作条件预处理,其水解度和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分别达到24.22% 和70.97%,与未经超声预处理的玉米蛋白常规酶解相比较,分别提高了9.39%和11.08%。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玉米蛋白,不仅促进其酶解,而且对其酶解产物 ACE抑制活性同样有显著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01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探讨碳源、氮源、诱导物和pH值等条件对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50%,蛋白胨1.50%,橄榄油1.00%,K2HPO40.20%,MgSO40.05%。较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9.0,30℃培养60h,酶活达9.15U/ml,与初始相比酶活提高1.7倍。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8.5和所60℃,70℃保温2h酶活稳定,这些性质都有利于对动植物油脂的转酯化。[结论]该研究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107所产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复合酶降解玉米秸秆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张强  赵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36-9137,9139
[目的]为了寻找玉米秸秆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5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利用复合酶进行玉米秸秆的酶解,研究降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秸秆在降解过程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影响该复合酶降解玉米秸秆的因素为:pH值>底物浓度>反应时间>酶用量>反应温度。该复合酶降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20%,底物浓度5.0%,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50℃,pH值5.0。此时,降解率最高(达27.6%)。电镜观察表明:玉米秸秆经酶解作用后表面蜡质结构被降解,内部的致密结构变得松散,出现空洞。[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秸秆的生物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37-4638
[目的]寻求黑玉米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成熟度为60%~70%的黑玉米鲜穗为材料生产黑玉米饮料,研究不同酶解条件、糖化时间、糖化酶用量和稳定剂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a-2淀粉酶用量1%,90℃保温酶解5 min;糖化酶参考用量为:液化DE值17%,淀粉乳33%,酶制剂240 U/g淀粉,实际生产中,糖化酶加入比例1%,55~60℃保温糖化4~5 h;添加比例为0.20%的复合稳定剂(琼脂+黄原胶)的稳定效果最好;三聚磷酸钠、食盐、柠檬酸钠等对饮料电解质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结论]黑玉米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为:a-2淀粉酶(添加比例1%)90℃酶解5 min,糖化酶(添加比例1%)55~60℃糖化4~5 h,0.20%复合稳定剂(琼脂+黄原胶)。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海洋低值鱼肉制备抗氧化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碱性蛋白酶制备海洋低值鱼抗氧化肽的工艺。[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酶解温度、pH、加酶量、底物浓度等条件下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低值鱼肉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结果]在温度54℃、pH 8.8、底物浓度200 g/L、加酶量2 500 U/g的条件下酶解3 h,得到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理论值为62.66%,实际值为61.87%,相对误差为1.26%。[结论]该研究为低值鱼抗氧化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丽岩  张晓帆  王磊  李建伟  李良  刘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43-13144,13233
[目的]优化林蛙肉酶解工艺。[方法]以长白山雄性林蛙肉为原料,选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酶解条件。[结果]酶解效果最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其最适酶解条件为pH值6、加酶量7%、底物浓度55%,水解时间110min、温度50℃。在此工艺条件下,水解度达55.02%。[结论]该酶解工艺用酶少、分解快,适合长白山林蛙肉的酶解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鲤鱼鱼磷蛋白的酶解制备工艺,并分析所得的鱼磷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性能。[方法]以鲤鱼鱼鳞为原料,选用胰蛋白酶考察其加酶量、反应温度、酶解时间、pH、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鱼鳞蛋白水解程度的影响,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优选出鱼鳞蛋白酶解的最佳条件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试验得到鲤鱼鱼磷抗氧化肽酶法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4、酶解温度45℃、加酶量4000 U/g、酶解时间3 h、底物浓度15%,此条件下得到的鱼磷抗氧化肽水解度较佳(29.97%),抗氧化能力较好。[结论]胰蛋白酶有溶解鲤鱼鱼鳞蛋白的能力,并且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水解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花生蛋白酶解条件、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方法]采用酶解法,从花生饼粕粉中提取花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花生饼粕粉中蛋白质的提取情况,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最佳的蛋白质提取率的条件为花生饼粕粉在55℃水热处理6 h,固液比为1∶20,溶液pH为12,加酶量为0.5%,在此条件下花生蛋白的提取率为74.62%。[结论]酶解花生蛋白具有较高的提取率。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起泡性及保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