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潘自宝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49-50,104
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选择引进台湾、广东以及福建等地9个具有抗性的木麻黄无性系,并以平潭2号为试验对照进行造林抗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台山、龙7-18和粤抗702等3个木麻黄无性系遭受星天牛等害虫的危害最轻,其死亡与折倒两项指标平均每个无性系仅为3%,被害率很低,抗虫效能特别突出;与其他7个木麻黄无性系在被蛀干害虫危害死亡、危害折倒、危害后仍生长以及树高、胸径等5个重要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因此,这3个木麻黄无性系完全可以在平潭综合试验区及福建省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建设中推广应用,而其他7个木麻黄无性系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木麻黄无性系在闽南山地造林的可能性,分别在闽南沙地和山地两种立地类型土壤开展了木麻黄无性系平潭2#和A13造林试验,并在山地以当地普遍造林的桉树速生无性系DH32-29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平潭2#和A13在沙地和山地造林,成活率都较高,达90%以上,木麻黄无性系在山地生长量低于沙地,也低于山地速生桉树无性系DH32-29,但木麻黄无性系在山地造林当年高生长量达1m以上,表现出速生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木麻黄无性系与实生苗容器苗造林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的木麻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麻黄无性系生长性状表现优异,6年生时,参试无性系的胸径较实生苗提高48%以上,树高提高80%以上,保存率高于实生苗14.8%~36.4%;最优的无性系是P10-33,其次是A13。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青枯病是威胁木麻黄林正常生长的主要病害。为解决该问题,此次研究选用3个无性系木麻黄抗青枯病品种A13、701和601作为研究对象,以阳江市本地种植木麻黄品种作为对照,所有品种均在1995年3月种植,分别于2005年3月、2008年5月对各品种主要生长指标及青枯病感染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长最快的是A13和701,生长最差的是本地对照品种;从抗病能力看,抗病能力最强的是A13和701,对照的本地品种抗病能力最差。因此,无性系木麻黄抗青枯病品种A13和701相对其他品种更适合阳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木麻黄速生抗性无性系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48个木麻黄无性系的生长和抗逆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初步选择出速生的无性系莆20、惠12、惠77、粤A1、粤杂交、粤A8-2、粤A13、惠65、湛江3和湛江2等10个;选择出对该地区适应性(保存率)高的无性系粤A14、东山2、惠58、惠78、惠98、粤杂交、粤701-2、惠83、惠95、粤南山7等10个;选择出抗虫的无性系粤A14、惠76、粤A8-2、平潭2、粤南山8、抗风、抗1、抗3、惠13、龙7-18等10个;选择出抗风的无性系惠58、惠98、粤A14、龙7-18、惠13、惠2、粤南山7、抗8、粤A1-3、龙4等10个。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胸径和抗风性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保存率和虫害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和抗风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虫害和风倒是影响无性系保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平潭自然与气候环境的基础上,总结提出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两年生大苗的培育技术,并与1年生木麻黄苗木的造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苗生长与防护效能大大优于1年生木麻黄小苗;全岛沙质海岸可以大力推广木麻黄优良无性系2年生大苗营建防护林。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11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更多适合在洞庭湖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对引进的11个杨树新无性系与南林-95和南林-895在洞庭湖区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对7年生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11个无性系中,有4-6、7-40、1-20、7-45、2-2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超过了南林-95和南林-895.其中无性系4-6最具生长...  相似文献   

8.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简便、准确、可靠的木麻黄(Casuarinaceae)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良抗病无性系。【方法】在木麻黄抗病品系筛选技术基础上,参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烟草Nicotiana及桉树Eucalyptus等植物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设计8种木麻黄青枯菌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结果】不同无性系利用盆栽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后的死亡率介于25.79%~83.06%,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无性系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16~69.48,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这2种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 5)。不同无性系在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中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有效区分抗、感无性系。绿梗小枝接种后症状变化小,不易分级,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青枯菌粗毒素接种存在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30、杂交、G1等12份高抗材料。【结论】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方法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较好方法,文中其他接种方法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木麻黄无性系对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和后沿造林研究,结果表明:以木麻黄粤501、粤601、粤701、惠1#等无性系为造林材料对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改造,其生长快、形质优良和防护功能强;木麻黄无性系混系造林其生长量随海岸距离增大而增大且生长快于本地实生苗。  相似文献   

10.
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上接种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苗株,观察苗根苗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生长和造林12个月后树高、胸径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都极显著地促进了木麻黄无性系小苗苗高的生长,最大的比对照苗高增加了68.5%,最小的也比对照增加了14.7%;造林12个月后。多数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的促生作用明显下降。只有2~3个苗根菌株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木麻黄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PR107为对照,对试种在海南中部山区乌石分公司橡胶优良品种热研7—33—97的生产系比的生长、产量及抗性等性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热研7—33—97生长较快,开割前、后茎围年均增长6.1和2.8cm;产量较高,开割第1和第4年干含平均为31%,开割当年年均株产和亩产分别为2.5kg/株和694.5kg/hm^2,抗寒性、死皮率及经济效益表现等均优于对照PR107,是对海南中部山区有良好适应性的优良品种,可在该区域逐步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2010~2016年在云南省德宏植胶区对‘热垦525’、‘热垦628’、‘热研8-79’、‘热研7-33-97’、‘湛试327-13’、‘IAN873’、‘云研77-4’7个橡胶树品种进行区域性栽培试验,调查比较其定植成活率、茎围生长量、抗寒性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橡胶品种,其定植成活率、茎围生长速度、抗寒性不同,‘湛试327-13’阳坡的成活率最高,为95.2%;阳坡生长由快慢顺序为‘热研7-33-97’‘热垦525’‘IAN873’‘热垦628’‘云研77-4’‘湛试327-13’‘热研8-79’;阳坡抗辐射型寒害能力强弱顺序为‘湛试327-13’‘云研77-4’‘热垦525’‘热研7-33-97’‘热研8-79’‘IAN873’‘热垦628’;从成活率、茎围生长量、抗寒性阳坡的数据来看,‘热研7-33-97’品种生长速度较快,‘湛试327-13‘品种成活率和抗寒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细枝木麻黄进行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方法]以耐寒性细枝木麻黄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农杆菌介导转化3种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对细枝木麻黄不定芽诱导分化适宜的激素组合为DCR+6-BA5.0mg/L+NAA0.5mg/L;转基因抗生素选择压力为潮霉素,共培养时间3d;以初步建立的转基因体系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94株转基因木麻黄,通过PCR检测,其中61株为PCR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为细枝木麻黄的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细枝木麻黄进行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方法]以耐寒性细枝木麻黄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转化受体选择压力、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在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方面对农杆菌介导转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对细枝木麻黄不定芽诱导分化适宜的激素组合为DCR+6-BA 5.0 mg/L+NAA 0.5 mg/L;转基因抗生素选择压力为潮霉素,共培养时间3 d;以初步建立的转基因体系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94株转基因木麻黄,通过PCR检测,其中61株为PCR阳性植株。[结论]该研究为细枝木麻黄的组织培养和转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下补植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文昌市沿海防护林现有低效、健康的木麻黄林分和临近海岸的树种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长适应性、抗逆性和景观价值3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果表明,筛选出该林分混交造林的10种适宜改造目标的树种,分别为降香黄檀、大叶相思、琼崖海棠、檀香紫檀、麻楝、非洲楝、山竹、母生、黄槿、伊朗紫硬胶。  相似文献   

16.
以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耐寒无性系ZS7和不耐寒无性系HN1幼苗为供试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在-2,-5,-8,-11 ℃共4个温度梯度胁迫2 h以及-5 ℃持续胁迫1,2,5,8,16,24,48,72 h后2种无性系幼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耐寒性差异,探讨短枝木麻黄适应低温环境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在低温梯度胁迫下,耐寒无性系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的增幅小于不耐寒无性系;叶绿素、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质量摩尔浓度的降幅均小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无性系的GSH/GSSG比值呈上升的趋势,而不耐寒无性系的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5 ℃持续胁迫下,2种无性系各生理指标呈现波动变化,增幅(降幅)与到达峰值时间不同。无论是在低温梯度胁迫还是在低温持续胁迫处理过程中,耐寒无性系的SOD,POD,CAT,APX和GR活性以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Pro质量分数、GSH质量摩尔浓度都显著高于不耐寒无性系。耐寒性不同的2种短枝木麻黄无性系耐寒的生理机制明显不同,耐寒性强的无性系通过在低温胁迫下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和Pro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非酶抗氧化剂水平,抑制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加剧,进而提高抗寒性来抵御低温。  相似文献   

17.
研究楸树无性系对梓属重要害虫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差异,筛选合理的评价指标,初步建立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抗性的评价体系。在楸蠹野螟为害期,以排粪孔、虫瘿和羽化孔为主要依据,调查13个1年生和11个2年生楸树无性系的楸蠹野螟为害情况,并测量1年生楸树的株高和胸径,计算楸树的被害率、虫口密度、被害指数、相对生长量影响率和活力系数,并以此为指标评价和分析不同楸树无性系对楸蠹野螟的抗虫性及耐虫性。结果表明,调查的楸树无性系均受楸蠹野螟的为害,属易感品系,且8月和10月被害较重,但不同无性系间的抗性仍存在一定的差异。1年生楸树无性系中,9-1、8-11、1-3和63的虫口密度和被害指数相对较低,抗虫性较强,反之,2-7、19-01、1-4、1-1和5-8抗虫性较差。楸蠹野螟为害对楸树株高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能刺激个别楸树无性系的胸径增长。63的相对生长量影响率最大,耐虫性最差,5-8、1-4和19-01次之;而6-7和2-7的相对胸径和相对株高生长量影响率最低(P<0.05)或较低,耐虫性最好,1-3、1-1和9-1次之。楸树的活力系数在不同无性系间虽有显著差异,但与被害程度无显著相关性。2年生楸树被楸蠹野螟为害较早,但抗虫性较1年生苗木有所提高,7月的被害率和被害指数最低,6月虫口密度最低,这3个指标的最高值多出现在8月和10月。5-8、128、63和4-1的被害水平处于最高或较高水平,对楸蠹野螟的易感性较强,抗虫性较差;反之9-1、2-8和19-27的抗虫性相对较强。8月和10月楸蠹野螟的为害较重,2年生楸树对楸蠹野螟的抗性较1年生有所提高,其中9-1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强,而5-8的抗虫性和耐虫性都较弱。6月和8月是抗虫性调查的关键时期,被害指数和相对胸径生长影响量可以作为楸树无性系抗虫性和耐虫性评价的主要依据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为期7a的圆冠偷引种栽培实验,研究了圆冠榆5个品种的树冠圆满度、枝条生长量、耐寒性和抗虫能力,选出了适于哈尔滨地区栽培的圆冠榆优良嫁接无性系类型。结果表明:5类无性系在冠幅所反映的树冠圆满度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枝条生长量方面差异显著。在树木冻害指数方面,无性系NO.1最低,NO.3和NO.2次之,NO.5和NO.4最高。圆冠榆5类无性系均能抵抗榆紫金花虫的取食,而对榆小蠹的取食,5类无性系之间差异显著。冠幅、枝条生长量、耐寒能力和抗虫能力的隶属函数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圆冠榆NO.1无性系好于其它4类无性系,圆冠榆NO.5无性系不宜在哈尔滨地区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杨树引种与速生抗逆性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明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07-2009
初选出46个杨树无性系,在豫南6个区试点进行了抗逆性、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速生性的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在抗逆性、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速生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最好的无性系是TZ-8、次是TZ-5和TZ-6,7年生平均材积分别为0.609 3、0.532 9、0.514 9 m3,与对照相比,增益分别为264%、231%和223%.选出了7个具有较强抗逆性和良好速生特性与观赏性的杨树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