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现在食品工业中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越来越多,那么天然食用色素的来源和品种有哪些答人们传统上都是用天然色素来为食品调色的,但天然色素的着色性和稳定性受光、热、氧化和介质的pH值影响很大,而且提取困难,成本较高,限制了天然食用色素的开发和应用。1856年英国人发明出第一种合成色素苯胺紫之后,这种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高、价格又低的合成色素迅速取代了天然色素。20世纪60年代,科学研究发现,有些合成色素会形成致癌物质β-苯胺和α-氨基萘酚,人们开始高度重视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合成食品色素品种从最多时的100多种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天然食用色素是非常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它赋予食品以诱人的色泽,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增加食欲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是鉴别和评价食品质量的基础.天然食用色素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崇尚自然、崇尚安全的世界食品发展潮流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3.
核桃青果皮色素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利用天然色素,提取核桃青果皮色素: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超声萃取的方法提取色素,并用酸沉法使色素析出,干燥得到固体。对色素中的主要染色成分进行分析,并对色素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中单宁和黄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07%和4.86%;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碱性条件下溶液颜色加深;H2O2对其有一定影响而,Na2SO3对其没有影响;金属离子Na+、K+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Ca2+、Al3+、Cu2+、Fe3+与色素分子形成络合物。  相似文献   

4.
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提取纯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纯化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研究其稳定性。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得到棕色素粗品,利用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棕色素粗品,并且研究了pH、氧化剂、还原剂、温度、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对纯化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外果皮棕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为水,不溶于非极性溶剂,通过盐酸沉淀法和乙醇沉淀法纯化后分别制得色素Ⅰ和色素Ⅱ,色素Ⅰ提取率为6.2%;色素Ⅱ提取率为5.3%。色素Ⅰ和色素Ⅱ性质相近,最大吸收波长均为570 nm和670 nm,两种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均有沉淀产生,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双氧水使其褪色,而亚硫酸钠不影响其稳定性;色素Ⅰ耐高温,色素Ⅱ在80℃下较稳定;金属离子Na^+、Ca^2+、Cu^2+、Zn^2+、Mg^2+对色素色泽无明显影响,而Fe^3+、Al^3+、Pb^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柠檬酸、维生素C、山梨酸钾、氯化钠、苯甲酸钠对色素无不良影响,而蔗糖会影响两种色素的稳定性。首次提取纯化制得核桃外果皮棕色素,并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因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并可用于工业化生产,所以核桃外果皮棕色素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5.
问: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应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人工合成着色剂?答:食品与其他物质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色彩。评价食品外观质量的优劣就是通过色、香、味、形这4个基本要素来确定的。由于视觉是人接收信息的最重要来源,也是最直接的信息来源,因此,人们在判断一种食品的优劣时,往往首先观察其颜色,从而决定对某一种食品的取舍。天然食品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过程中,要受光、热、氧、温度、压力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变色和褪色。为了保持食品本身的颜色特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要对这些食品进行调色,以适应人们对…  相似文献   

6.
提取色素型甘薯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色素型甘薯是指肉色为紫红色、紫色、兰紫色、紫黑色等颜色较深的甘薯,颜色越深,色素含量越高。甘薯是自然界中难得的天然无公害色素植物,其紫色素稳定性高,主要成分是原花青素,在水、甲醇、乙醇、丙醇中溶解,遇酸变成鲜红色,可进行烹调,将紫薯蒸煮后切成所需形状,可用于色拉和加醋食品中。另外紫色的薯块色泽美丽,不仅是做羊羹、豆沙包等传统糕点的原料,而且开始作为冰淇淋和西式糕点的材料被使用。提取色素型甘薯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是其它甘薯、蔬菜无可比拟的,维生素P能增强细胞粘着性,提高微血管弹性,防止小血管出血,可做多种保…  相似文献   

7.
问 现在食品工业中使用的天然食用色素越来越多,那么天然食用色素的来源和品种有哪些 答 人们传统上都是用天然色素来为食品调色的,但天然色素的着色性和稳定性受光、热、氧化和介质的pH值影响很大,而且提取困难,成本较高,限制了天然食用色素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天然彩色棉是理想的绿色、环保、健康纺织原料。本研究以棕1-61、RT白絮、绿棉CC28为材料,采取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胚珠,在离体培养30 d后观察纤维显色状况,测量纤维长度并称取胚珠鲜重、纤维干重和胚珠干重。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水杨羟基肟酸和氟啶酮处理下,棕色棉和绿色棉纤维颜色均变淡,且浓度越高颜色越浅;添加低浓度尿素、氯霉素和芸薹素唑可以使棕色棉显色明显,但对绿色棉纤维色泽显现影响不大;添加氯化钴后,棕色棉纤维色泽变淡,而对绿色棉纤维色泽影响不大;另外氯化钴还抑制愈伤组织的生成;添加苯丙氨酸解氨酶抑制剂或4CL抑制剂后棕色棉和绿色棉纤维颜色变浅,浓度越高,颜色越淡;水杨羟基肟酸、芸薹素唑、氟啶酮、氯化钴、苯丙氨酸解氨酶抑制剂或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抑制剂的添加均导致纤维长度、胚珠鲜重、纤维干重和胚珠干重等降低。本文筛选出参与调控彩色棉纤维发育和色素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彩色棉纤维色泽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食品色泽是构成食品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保持或赋予食品良好的色泽,一直是食品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系统研究了食用合成色素胭脂红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四大类16种食品的胭脂红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采用HPLC法,测定食品的合成色素含量是一种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较高的检测方法,为食用合成色素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食品中,仍有违规使用或者超过使用人工色素的现象,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0.
食品腐败变质是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索绿色、快速的食品腐败变质检测和监测方法,提出以天然色素为新型气敏材料的气味可视化检测方法。以桃花、映山红、紫薯、黑米为原料,采用无毒无害方式提取其中的天然色素(桃花色素、映山红色素、紫薯色素和黑米色素),并研究了4种天然色素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显色特性;选取对pH值显色敏感的天然色素作为气体敏感材料,固定于基底材料制成可视化传感器;并用于检测猪肉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气味。结果表明,以天然色素为气敏材料的可视化传感器能够检测食品腐败变质产生的气味。该新型传感器与文献已报道的可视化传感器相比,具有不包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检测过程中不会污染检测样本等优点,但应用时应避光。  相似文献   

11.
黑粒小麦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粒小麦是中国近几年育成的一类新品种,其富含丰富的天然黑色素和营养价值。为了从黑粒小麦中提取天然色素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以黑粒小麦为材料,对它进行天然色素的提取及色素稳定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黑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溶剂,为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碱性条件下为绿色;黑粒小麦色素较耐热(<80℃);Ca2+、Ba2+、K+、Fe3+、Al3+、Cu2+、Mg2+这些金属离子对该色素都有一定的增色作用,但Ba2+、Al3+、Fe3+使其有沉淀出现;Vc、H2O2使色素色泽变浅,Na2HSO4对色素有较强的褪色作用;食盐、蔗糖、柠檬酸对黑粒小麦色素有增色的作用。由此得出,黑粒小麦色素的理化性质比较稳定,是较理想的天然色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亚硝酸盐是腌肉制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发色剂,但由于其具有毒性和产生的亚硝胺具有致癌性,研究人员开始寻找亚硝酸盐替代物。相对合成色素而言,天然色素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成为研究人员的首选,其中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红曲色素、高粱红色素这3种天然色素能赋予肉制品较好的色泽。  相似文献   

13.
色素万寿菊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提取色素,色素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天然营养物质,能促进人体健康,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产品可出口。在我市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现已大面积推广种植,结合几年来的生产实践,总结出色素万寿菊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华 《种子世界》2003,(5):44-45
干椒也叫红干椒,是消费者喜欢的调味品,市场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干椒中含有丰富的辣椒碱和辣椒红素,辣椒碱的辛辣味强,具有特殊的调味作用,辣椒红素色泽鲜红,可以提炼天然色素,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和化妆品.  相似文献   

15.
台湾祥龙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台湾祥龙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使用不同的提取剂对色素提取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乙醇提取火龙果果皮色素的pH值、液料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果皮红色素提取的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波长为536nm,溶液颜色为鲜红色;该色素是一种水溶性和醇溶性天然红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pH5.0、液料比6.4:1、浸提温度40℃和浸提时间60min。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各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大部分有毒化学合成色素已被淘汰。那些不仅具有染色功能,而且还有营养和保健功效,并能赋予食品许多新功能的天然色素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疆域辽阔,有着天然色素生产所需的丰富植物资源,目前已经开发出 80余种不同原料来源的食用天然色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食用色素的年产量约为 2.1万 t,主要品种有焦糖、辣椒油树脂及辣椒红、栀子蓝、高粱红、可可壳棕、甜菜红、虫胶红、叶绿素铜钠、姜黄色素、紫草红、红花黄、紫苏色素、萝卜红及紫甘蓝色素等。 随着…  相似文献   

17.
王玲  姬长英  陈兵林 《棉花学报》2007,19(2):119-123
为了客观地评价田间收获前棉花品级,依据我国子棉收购文字标准,运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棉花的尺寸和色泽特征进行了研究,其色泽特征包括6个常用颜色空间下棉花和带壳棉花的黄色区域、黄色深度、白度、色差等8个色泽特征.结果表明,RGB、NTSC、亨特、HSI颜色空间下的特征参数区分度较好;棉花尺寸与色泽特征的相关性表明棉花白度为无效特征.在各颜色空间下,基于有效图像特征对7个品级的棉花样本进行了K均值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说明,棉花品级的聚类结果独立于颜色空间;铃壳色泽对品级的贡献显著;由于其聚类品级与图像特征的相关性普遍较高、较均衡,且算法运行时间较短,HSI颜色空间可能是棉花品级聚类的最优颜色空间.与人工分级相比,机器视觉的区分度更好,因此机器视觉技术可用于提高收获前棉花分级精度.  相似文献   

18.
以A440 nm吸光度为指标,研究p H值、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及常用食品添加剂等对山茱萸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茱萸红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但随着酸性减弱,其颜色变浅;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0~90℃)对热比较稳定;不同光照条件对其具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作用;Na~+,Ca~(2+),Mg~(2+),Al~(3+),Zn~(~(2+)),K+,Cu~(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影响不大,但Fe~(3+)的存在会使色素变色而不稳定,而Ba~(2+)会使色素溶液产生部分沉淀而浑浊;氧化剂H_2O_2和还原剂Na_2SO_3可使色素褪色;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苯甲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柠檬酸和食盐对色素具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湖南烤烟外观质量指标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代表烟区烟叶外观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前3个因子对外观质量贡献率>96.202%统计,成熟度因子(光滑或微青、组织结构和成熟度)、颜色因子(色泽、色均匀度)和身份是影响烟叶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而且各主因子之间都表现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寻找一种天然、无公害的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人们的需求。红曲色素是中国传统的天然色素,具有营养、无毒等特性,是红曲霉次级代谢产物,并且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食品行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