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旱地"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贵州省独特的喀嘶特地貌特征,多数地区灌溉条件差,以种植玉米-小麦(油菜)或冬季空土为主要耕作模式,此生产模式年产值1000~1400元/667m2,纯收入600~1000元/667m2.针对此类灌溉条件差的地区,近年来,通过试验探索出蜜本南瓜-大头菜高效栽培模式,已在贵阳地区推广应用6.67多hm2,平均年产值可达2000~3000元/667m2,纯收入1400~2000元,比传统的生产模式增收800~1000元/667m2.目前两种蔬菜市场前景较好,蜜本南瓜多数销往外省市场,尤其在四川及两广市场供不应求;大头菜主要用于腌制、酱制,是一种特产加工蔬菜,加工后的大头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3.
四川丘陵地区,传统的早地耕作模式:套种为玉米—红苕—小麦或玉米—红苕—小麦—青菜(作饲料用)3~4熟,净作为红苕—小麦2熟。二种常见耕作模式年收入不足2000元/667m~2。南充市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人均耕地仅467 m~2(0.7亩),其中田、土各半。在农业发展新时期,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市科技人员从2002年开始,在高坪区螺溪、小龙等地以旱地作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安顺旱地分带轮作制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玉米品种、密度,复合肥施用量和叶面肥喷施浓度4因素各具3水平的正交试验。经试验结果分析认为,安顺不同栽培玉米品种间实行育苗移栽产量差异显著,黔原3号,兴黄单89-2生产力较高;移栽密度是影响玉米群体产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玉米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旱地棉花混作栽培调控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旱地的关键问题是缺水,而解决水资源则相当艰难。因此,只能从提高降水利用率出发来增加作物产量。三伏期中大旱是旱源地区最易出现的问题,此期正值棉花生殖生长的高峰期。棉花品种的花铃期比较集中,单一的品种花铃期若与干旱期相吻合,对棉花产量影响甚大。为此,1991年笔者企图通过不同品种混作栽培,调控以上矛盾,使有限的自然降水生产力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路冠军 《种子科技》2022,(20):31-33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当下国内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过程当中的核心。在传统种植玉米的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保障玉米的品种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也存在经营管理不当的现象,使玉米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根据当下玉米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效解决在栽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文章深入探究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望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马铃薯在大连地区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高产高效地栽培马铃薯,我们在创新的基础上总结并详细阐述了目前大连地区马铃薯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和最优D饱和设计方法探讨了广东省春秋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实步研究认为,春玉米667m^2产达到500~600kg,种植密度为4400~4600株,纯N,P2O5,K2O分别为20~23,15~21,15~18kg/667m^2,秋玉米亩产达到450~500kg,种植密度为4000株以上,纯N,P2O5K2O为24~25,20~22,20~21kg/667m^2,同时表面秋  相似文献   

9.
紧凑型杂交玉米高效栽培密度与施肥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钾用量与紧凑型玉米产量、生产成本、产投比和纯收益的关系,建立了紧凑型杂交玉米生产成本(Ya)、产投比(Yb)和纯收益(Yc)与密度及其氮磷钾施用量间关系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作计算机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两套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交、高效栽培的密度与施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旱作农业增产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提高降水利用率,开发旱地覆盖节水型农业增产的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传统旱作农业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行生物覆盖并结合化学覆盖,巧妙地安排间作套种,条带种植和沟垄种植,建立相应的合理轮作换茬制度,尽可能地减少土壤蒸发、最大限度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有效水分的生产率,充分利用旱地  相似文献   

11.
旱作农业“降水在天,用水在人”。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可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地处海拔37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区,境内无1亩水浇地,全是山旱地。耕作制度除个别土层太薄的地块为一年一作外,多数地块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粮食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示范推广了马铃薯复种大葱栽培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分析山旱塬区富士苹果树不同覆盖措施对果园土壤水分的影响,来探究地表覆盖技术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以期提出改善旱地果园土壤水分状况的适宜技术,为实现该区域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于2014—2016年采用烘干法对旱地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监测,同时调查苹果单果重、产量。结果表明,全园覆盖能显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能够提高果实产量、优果率、商品果率。  相似文献   

14.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措施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88年在山西省屯留试点进行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谷子产量形成的密度、播期、氮、磷和农家肥五项关键农艺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初步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间的互作效应.优化方案经1988和1989年的示范对比和小面积推广,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蔬菜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通过探索水稻—青花菜轮作模式,完善包括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适合天门地区的高效栽培技术,达到菜稻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旱地甘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旱地甘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张跃彬,段昌坪,吴正昆,刘少春,唐永芬(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000)“七五”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甘蔗面积的不断扩大,云南的旱地甘蔗发展很快,1995年全省旱坡地甘蔗已达14万hm2,占植蔗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17.
18.
高迎春 《中国种业》2009,(Z1):104-104
山东省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性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年日照时数为2300~2900h,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的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山东省惠民县逐渐形成了春大棚西葫芦番茄连作的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王淑芬,高艮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农中心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临汾)贾炜珑,刘守渠,翁惠玉,高兰华,郭秀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隰县属晋西黄土高原残源沟壑区,是雨养农业,海拔11...  相似文献   

20.
小麦套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青兰 《种子科技》2017,(10):49-50
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是以小麦为前茬作物的套种技术,在朝天椒中间作玉米。以小麦、朝天椒和玉米3种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和经济表现等进行研究,通过调节时间差,科学利用农作物的发育季节和农作物的边际优势,还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和季节因素,发挥土地重复种植效率,提升农作物产量,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对小麦—朝天椒—玉米间套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高种植效率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