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土壤、气候和牧草的适应性差异较大。因此宜选用不同的种植模式进行优质牧草的种植:   1、水旱轮作地区:适宜秋播冷季型越年生牧草或牧草绿肥兼用品种,变稻——麦为稻——草,可选种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紫云英、苕子、箭舌豌豆等;也可采用饲料作物与牧草轮作,或牧草与牧草轮作,春播宜选用饲用玉米、杂交狼尾草、美洲狼尾草、苏丹草、苦买菜、籽粒苋等;秋播宜选用多花黑麦草、冬牧70黑麦、饲用包菜、胡萝卜、甘兰等;亦可种植多年生类牧草。   2、旱区轮作区:在黄淮海平原地区以及同纬度其它旱区轮作地区,可变小麦——玉米为小麦——牧草或牧草——玉米或牧草——牧草,亦可种植多年生类牧草。适宜品种主要有冬牧70黑麦、饲用玉米、美洲狼尾草、苦买菜、籽粒苋、毛苕子、草木樨、箭舌豌豆。沙质土壤和盐碱土壤宜选用根系发达,较耐盐碱的品种。偏碱土壤宜选用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偏酸土壤宜选用红三叶、白三叶,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宜推广俄罗斯饲料菜、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杂交狼尾草、串叶松香草、菊苣等。  相似文献   

3.
蓼白粉菌对草木樨营养成分影响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木樨是我国主要栽培优良牧草之一,亦是绿肥和保土轮作中的主要草种。在北起黑龙江省的黑河地区(北纬51°),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地区(北纬22.5°)的广大范围内均有分布。在包括我省在内的北方各地及南方苏、皖、川、湘、滇等省区均有较大面积栽培。全国种植面积约1千万亩。在草木樨利用及研究工作中,人们逐渐注意到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是该草的一种常见病害。笔  相似文献   

4.
邓艳芳  肖冰雪 《草学》2024,(1):52-56
草木樨(Melilotus spp.)是一年或两年生的优良豆科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全草入药,是具有耐旱、耐盐碱、耐贫瘠、粗蛋白含量高的优质饲用牧草,也可作为绿肥、蜜源、香料使用,是重要的轮作牧草,在高寒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草木樨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活性成分、遗传多样性、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高寒地区的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草木樨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高寒地区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饲料供应越来越紧张,而适时适地种植一些牧草,则可满足畜禽的不同需要。适宜山区种植的牧草主要有:草木樨、沙打旺、小冠花等耐旱耐瘠的牧草和紫花苜蓿等需水肥中等的牧草,其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6.
草木樨具有适应性强、改土培肥效果快、对后作增产显著、生长期间能减少坡面水土流失、种子与茎叶富含蛋白质营养、开花期长等特点,可用来保土轮作、沤压绿肥、饲喂家畜、养蜂酿蜜,还可用作燃料和提取化学药品,在我国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据全国草木樨学术讨论会资料估计,“六五”期间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  相似文献   

7.
草木樨喂猪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草木樨作为兼有绿肥、饲草、薪柴、蜜源等多用途特点的豆科牧草受到重视。但其对动物的毒害使之在家畜饲养中的使用受到影响。为此,我们进行了草木樨喂猪的毒性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草木樨粉中香豆素、双香豆素成分的定量分析,草粉样品采自各试验组及武威梧桐六队养猪场。香豆素和双香豆素检测用薄层层析光电比色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在农作物施用化肥不是很普遍的时候,草木樨在我省的一些坝区和山区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它作为绿肥以肥田沃地和作为家畜青饲料饲养牲畜,普遍受到农村群众的喜爱,同时也为养蜂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蜜源。现在,化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绿肥,使草木樨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随着我国对“生态农业”的定位和人们对绿色产品的不断追求,充分利用我省充裕的冬季轮闲地,大力推广草木樨种植,既能满足种植业和畜牧业需要,还能给养蜂生产提供丰富的蜜源。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蒲小朋  董世魁等 《中国草地》2001,23(3):17-21,25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碱化盐土上对草木樨等5种牧草进行开沟试种试验表明,这几种牧草都适宜采取开沟种植方法,其中一年生草木樨和二年生草木樨适宜性最佳,而且耐卤性也较强,一年生草木樨在10-30厘米(沟底)表层土壤含盐0.9%时,出苗率为65%,二年生草木樨在10-30cm(沟底)表层土壤含盐1.14%时,出苗率为60%,保苗率均在85%以上,种植时要进行洗碱排盐,种子处理和改进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豆科牧草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祝县金强河地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18份引种材料中草原绿色豌豆、7705豌豆和无叶豌豆等一年生豆科牧草出苗早、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是较为理想的引种材料;二年生豆科牧草黄花草木樨和白花草木樨第1年的经济性状与一年生豆科牧草相当,可以用其代替某些一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率极低,不适合该地种植,多年生抗寒豆科牧草的选育是该地的一项长期工作。  相似文献   

12.
鲁北滨海地区引种豆科牧草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在鲁北滨海地区对经一般观察后初步入选的14种豆科牧草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繁殖系数、折干率、叶量率、生长速度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豆科牧草是草木樨属牧草,其中白花草木樨尤为突出;其次为沙打旺和美国苜蓿,也是适于鲁北滨海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13.
草木樨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区各级领导和广大贫下中农把种牧草工作当做改变粮食低产面貌的重要措施来抓,草木樨、苜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近几年来每年种植都在百万亩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二年生草木樨。现就  相似文献   

14.
经长期试种和推广,我国不同气候带牧草种植生态地理区划为:中温带的草原及半农半牧区宜种植沙打旺、苜蓿、柠条、蒙古黄芪、中华羊茅等;中温带的华北平原及丘陵山区宜种植沙打旺、苜蓿为主;中温带的黄土高原大面种植苜蓿、沙打旺、草木樨、  相似文献   

15.
草木樨在准格尔旗,經几年的区域性試驗后大面积栽培証明,該草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无論产草或产籽均高于苜蓿等其他牧草)、适应性强、要求低、栽培簡易省管理等許多优良特性。在山区、沙区、盐碱地区以及干旱的土质貧瘠地区,利用休閑地、荒废土地大量种植草木樨,能迅速解决牲畜飼草問題,促进牧业发展;用于实行粮草輪作,改良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香豆素(Coumarin)在草木樨属植物中含量较高,约为0.43~0.58%。目前,在我国草地农业生态体系中,草木樨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草木樨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和绿肥作物,它又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其茎杆还可作燃料,在改善干旱、瘠薄、沙漠地区的农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草木樨是一种营养价值不亚于三叶草及禾本科类混合牧草的饲用作物。草木樨中存在芳香族化合物——香豆素,因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培育香豆素含量低的草木樨品种、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期、合理的青贮等,可以明显地降低草木樨中香豆素的含量。当用草木樨(干草、半干草、青贮等)作饲料而调制工艺不当时,就会为一些能将香豆素转变为双香豆素的真菌的发育创造条件。双香豆素是发生急性和慢性草木樨中毒的原因。发生慢性(潜伏性)草木樨中毒时,动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模式下豆科绿肥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豆科绿肥还田对土壤改良效果和作物生物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玉米(Zea mays)、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大麦(Hordeum vulgare)、燕麦(Avena sativa)为间混作/轮作对象,将花生(Arachis hypogaea)、鹰嘴豆(Cicer arietinum)、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作为主要豆科绿肥进行田间试验,利用土壤浅层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的变化及田间作物地上生物产量的表现,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豆科绿肥对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作物单作相比,豆科绿肥与玉米、油菜间混作以及轮作均可提高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质量分数,混作对土壤表层全钾质量分数影响较小,轮作还可提高土壤表层全磷、有效磷质量分数;另一方面,间混作群体结构在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2)与试验前土壤养分质量分数相比,白花草木樨+大麦混作并翻压还田模式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分别提高了40.43%、50.00%、10.00%、27.93%、76.75%、45.13%;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土壤养分改善效果次之。3)玉米、油菜和白花草木樨地上生物产量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3.19%、16.68%和27.31%。因此,采用豆科绿肥+禾本科牧草混作并翻压还田、玉米+花生间作的种植模式可有效改善乌尔禾地区农田的土壤质量,并兼顾其他农作物生产,可提高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茭草茎高6—7市尺,群众叫进化高粱,也有的叫饲用高梁的,是我县群众种植已久的饲料作物。解放后虽经政府大力引进饲料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等进行种植(前者较少,后者较多),但多半用于沤绿肥,群众叫做绿肥作物,很少用于做饲料。茭草的播种期、栽培方法和田间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