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钴源剂量场物理设计及辐射防护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辐照中心新建钴源辐照装置的概况,着重说明辐射场分布的物理设计及具有特色的安全联锁装置,并结合运行实践,描述了辐射防护安全系统及其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华北平原夏玉米潜在产量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为探讨气候变化可能对该地区粮食产量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中国区域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为基础,对作物生长模型WOFOST(WOrld FOod STudy)进行面域化,模拟华北平原1979—2015年夏玉米的生长情况;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分解(EOF)分析了华北平原夏玉米潜在产量的时空变化,利用逐个栅格相关性分析、奇异值分解(SVD)分析了华北平原不同区域夏玉米潜在产量与全生育期、吐丝前和吐丝后平均温度及日均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夏玉米潜在产量大致呈现从南向北逐渐升高的特点,大部分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为7 000~9 000 kg?hm~(-2);研究区西北部夏玉米潜在产量波动较大,波动较小的地区在北京南部、天津以及河北中部一带,标准差在500 kg?hm~(-2)以下;研究区西北部及河北唐山北部以及山东半岛东部夏玉米潜在产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地区的夏玉米潜在产量上升幅度大部分在200~600 kg?hm~(-2)?(10a)~(-1);研究区的其余大部分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河北中南部、天津、鲁西北以及皖北的部分区域下降较明显,变化幅度在-250 kg?hm~(-2)?(10a)~(-1)左右。河北西部和东北部、北京西北部以及山东中部和东部等地区的夏玉米潜在产量与气温具有较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9以上,这些地区的夏玉米潜在产量在过去37年呈上升趋势,表明这些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的增加可能是由气温上升导致的。北京东部和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及秦皇岛唐山南部、山东、河南东部、皖北和苏北等地区的夏玉米潜在产量与太阳总辐射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8左右,其中,吐丝后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区域较吐丝前大,相关系数也较吐丝前大,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该区域太阳总辐射下降导致的,且总辐射的下降主要对夏玉米的生殖生长阶段构成影响。总的来说,研究区夏玉米潜在产量上升的区域与温度的上升有关,温度的变化是这些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区夏玉米潜在产量下降的区域与太阳总辐射的下降有关,太阳总辐射的变化是这些地区夏玉米潜在产量变化的主导因子。因此,气候变化背景下针对华北平原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合理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紫外辐射增加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综述了由于紫外线辐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生理活动及产量所产生的影响及农作物的反应,并就研究方法进行了探索,同时针对未来地表紫外线辐射量增加这一现象,提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对农作物危害的对策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陕南地区目前所存在的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低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采用替代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和补偿价值法,分别估算了每年因土壤侵蚀的养分损失,河道(水库)清淤费用,退耕还林补偿费以及工程性缺水对该地区发展可能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可能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水源地保护等加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实施居民避让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等解决陕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作物辐射诱变育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本文通过辐射诱变育种成果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 ,分析了影响新品种产生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 ,得出了科研投资、人力资本和辐照设施是决定辐射诱变方法所育成新品种产量水平及推广面积的最重要因素。并得出了并非所有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的单位必须有辐照设施 ,国家仅需加强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从事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单位的辐照设施投资 ,而将节省的经费用于诱变育种研究项目的投入 ,使更多的单位能够进行辐射诱变育种研究工作 ,增加选育出具有更优良变异材料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万州区紫色土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选择典型地段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实现了重庆市万州区紫色土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分级,并提出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分析了1990年和2005年两个不同时期SEPDI值,对该区紫色土的侵蚀潜在危险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水利部颁布的标准,该区紫色土的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为3级--无险型、轻险型和危险型;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指数SEPDI值从1990年到2005年没有显著的变化,1990年的SEPDI值为2.05,2005年为2.07.分析了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盖度、土层厚度、坡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其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出研究区造成土壤侵蚀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地理因素、大规模移民搬迁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1961-2010年新疆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新疆42个站日照、辐射、降水、云量、水汽压和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新疆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式,夏季最多,其次为春、秋与冬季.近50a新疆年及四季太阳总辐射均呈减少趋势,以冬季减少最明显,春季最弱.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极显著减少(P<0.01),减幅为23.4d/10a;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出现在1992和1993年,异常偏多出现在1967年,近一半站点有明显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季节上,春季略有增加,夏、秋、冬三季显著减少(P<0.05),减幅为4.5 ~ 13.31/10a,以冬季减少最明显也最多.日照时数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空间变化特征,年及四季日照时数在38°N以北呈大范围显著减少趋势(P<0.05),以南则普遍显著增加(P<0.05).在38°N以北大部地区日照时数减少主要与该区气候湿润化和平均风速的减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表明,处理前期(7~14d)UV-B辐射增强使“汕优63”水稻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活性分别增加165.74%、104.60%和89.60%,“南川”(NC)运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59.91%、41.30%和23.68%,新品系“IR_(65600-85)”在UV-B辐射胁迫下多胺脱羧酶活性表现与前2品种略不同,即ADC和ODC活性分别提高115.93%、14.45%,而SAMDC活性下降33.01%。处理后期(21~28d)随UV-B辐射累积量的增加,这3种酶活性均有所下降,其中ODC和SAMDC活性降幅大于ADC,其中“汕优63”ADC、和ODC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89.72%、3.71%,“南川”则分别增加73.95%、27.38%,“IR_(65600-85)”ADC活性增加94.41%,ODC、活性却下降13.57%。处理后期(21~28d)3类水稻“汕优63”、“南川”和“IR_(65600-85)”SAMDC分别下降40.06%、19.20%和38.21%。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趋势则相反,即处理前期(7~14d)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处理后期(21~28d)则呈极显著上升趋势,其结果引起多胺(PA)含量特别是腐胺(Put)含量明显上升。水稻对UV-B辐射增强的反应具有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9.
长期施氮肥对黄棕壤微生物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黄棕壤小麦-甘薯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探究不同施氮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潜在调控因子,为科学施氮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土壤生态功能提供依据。试验选取始于2011年4个施氮处理:不施肥(CK)、不施氮肥(PK)、施化学氮肥(NPK)和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NPKM),调查两季作物收获后土壤MBC和MBN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利用效率的变化,并通过冗余分析(RD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明确调控弱酸性黄棕壤中MBC和MBN变化的潜在因素。小麦和甘薯两季的结果表明:施氮肥降低了土壤MBC、MBN含量和蔗糖酶(SSC)、脲酶(SUE)活性,与NPK处理相比, NPKM处理增加了MBC、MBN含量和SSC、SUE活性。长期施用氮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和土壤养分[全氮(TN)和矿质态氮(MN)]含量,但施氮肥显著降低土壤p H以及微生物的碳氮利用效率。与小麦季相比,甘薯季土壤SOC和MN含量有所下降,而MBN含量和SSC活性有所升高。RDA和SEM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强化了MBC与MBN、SSC与MBC以及SUE与MBC之间的关联性;不同施氮处理下土壤p H、有机碳、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的碳氮利用效率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MBC、MBN含量和SSC、SUE活性,其中p H是调控土壤MBC变化的直接因素,而土壤SSC和SUE活性与MBC、MBN含量相互影响。长期施用氮肥降低了黄棕壤MBC、MBN含量和酶活性,化学氮肥配施有机肥有利于缓解生物性状的下降,土壤p H是影响MBC变化的主要因素,小麦-甘薯轮作中土壤微生物强烈的碳代谢过程利于增加MBN。 相似文献
10.
崇明东滩沉积物胞外酶活性与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的方法,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胞外酶活性和温室气体排放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沉积物脲酶活性为0.05~0.35μmol/g,蔗糖酶活性为0.47~1.34μmol/g,纤维素酶活性为0.02~0.03μmol/g,过氧化氢酶活性为477.9~659.8μmol/g,多酚氧化酶活性为86.7~457.8μmol/g,碱性磷酸酶活性为0.04~0.06μmol/g。酶活性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低潮滩沉积物脲酶最高,中潮滩沉积物蔗糖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最高,高潮滩沉积物过氧化氢酶最高。沉积物中脲酶活性与pH、含水量以及NO3-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盐度和Eh呈显著正相关,蔗糖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受NO2-、OC、TN和C/N比值的影响。沉积物中CO2排放潜力为(2.69×10-4)~(1.07×10-3)mg/g,CH4和N2O分别为(6.17×10-8)~(5.99×10-6)mg/g和(8.14×10-10)~(2.99×10-7)mg/g。从沉积物中温室气体排放潜力的影响因素来看,CH4排放潜力主要受pH、温度和NO3-的影响,CO2主要受C/N比值和砂粒影响,而NO3-和含水量影响着N2O的排放。CH4和N2O排放潜力与脲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河口湿地沉积物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而沉积物中胞外酶活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山西省潜在蒸发量,运用小波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为1 148.6 mm,存在以27 a为主周期和9 a,45 a左右为次周期的周期变化;(2)山西省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向南北两边递减,北部地区潜在蒸发量低于南部地区,地势低的地方潜在蒸发量较高;(3)山西省潜在蒸发量西北部和东南部呈现下降趋势,东北部及西南部呈增加趋势,东北部增加趋势尤为显著;(4)平均水气压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山西省潜在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潜在蒸发量与平均水气压、相对湿度和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温度、风速、日照时数及纬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乱砍滥伐护岸林加速土壤侵蚀,大大危害鱼类的生存。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北部10个湖滨区,由于过量采伐林木长达4~10a,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层只有未采区的60%。随着湖滨区地表覆盖物的减少,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大为下降。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发现裸地侵蚀量为有枯枝落叶覆盖地的2倍。由于林木的滥伐导致土壤侵蚀加剧,有关人士认为,安大略省应该恢复1985年前的政策:禁止在湖滨区采伐树木,为鱼类生存创造环境,确保渔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黄土高原旱塬区冬小麦地4种覆盖方式下(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全生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M1)、全生育期4 500kg/hm~2秸秆覆盖(M2)和夏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SM))土壤的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不同秸秆覆方式对冬小麦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以及各组分之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较CK(无覆盖对照)处理,M1(全生育期9 000kg/hm~2)、M2(全生育期4 500kg/hm~2)和SM(夏闲期9 000kg/hm~2)处理,均显著增加0—10cm和10—20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p0.05),而20—40cm土层差异不明显,其中M1(全生育期9 000kg/hm~2)处理效果最佳,SM(夏闲期9 000kg/hm~2)处理作用相对较弱。(2)不同覆盖方式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在总有机碳中的分配比例,土壤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和颗粒有机碳的相对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6%~3.31%,2.83%~3.78%,18.13%~37.25%。(3)各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都随着土层的逐渐深入而下降,且土层越深,变化越趋于缓慢。(4)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两两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颗粒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潜在矿化碳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47,0.700,0.614,可见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颗粒有机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土壤有机碳的贮存量。综上所述,秸秆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具有增加效应,全生育期9 000kg/hm~2秸秆覆盖方式实际运用价值较高。颗粒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更能反映土壤有机碳的早期变化,是土壤肥力变化更加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华北平原夏玉米种植区55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依据夏玉米生长季平均气温、太阳总辐射和降水量的异常度划分10个气候年型,分析气候年型及其潜在产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对不同气候年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5a来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少雨年型发生频次最多,平均为15.8次;多雨年型和寡照年型次之,暖湿年型和高温年型最少。河北中部和山东的中部地区容易出现少雨年型和多雨年型,暖干年型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北部地区,寡照年型空间差异性较小。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区正常年型和多雨年型发生的频率显著减少,暖年(暖干年型、暖湿年型和高温年型)和寡照年型显著增加(P<0.05)。降水和光照是限制华北平原夏玉米气候潜在产量的主要因子,与正常年型相比,降水偏少的年型(少雨年型、暖干年型和冷干年型)气候潜在产量减少超过15%,其中暖干年型对潜在产量影响最大;寡照年型下潜在产量减少了12.5%,且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了核桃一小麦间作系统的田间小气候,并以单作田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田,核麦间作系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的风速和温度,增大了小麦冠层的相对湿度,但核麦间作系统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顶部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核麦间作系统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系统(P〈0.05)。可见,虽然核麦间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由于核桃树对小麦遮荫作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较低,导致了间作小麦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因此,通过对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特点的探讨,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栽培调控措施,优化间作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18.
对涂层辐射固化技术的优越性,使用的涂料,电子束装置和它的应用等作了简要叙述,并介绍了几个工业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作农田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全氮及其组分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CK、氮磷配施NP、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M以及长期休闲地BL),测定了0—15,15—30,0—30cm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潜在矿化氮和颗粒有机氮含量。结果表明,长期持续施肥30a后,在0—30cm土层,NPM处理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潜在矿化氮分别较CK提高了35.0%,27.0%和48.9%(P0.05),且这种增加作用在15—30cm更明显,土壤全氮增幅达到41.3%(P0.05),但颗粒有机氮差异并不显著;此外,NPM处理微生物量氮、颗粒有机氮含量较NP处理分别提高了35.2%,307.5%(P0.05),而NP处理与CK仅潜在矿化氮差异显著。与种植作物相比,长期休闲降低了土壤全氮、微生物量氮、潜在矿化氮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差异分别为15.0%,1.8%,31.3%和33.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氮、潜在矿化氮、微生物量氮和颗粒有机氮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长期持续施入有机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旱作农田土壤全氮,同时增加其组分含量,有助于维持土壤健康,保持其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用咖啡因或咖啡因与γ射线复合处理大麦种子,研究咖啡因对大麦辐射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而找出辐射育种中正确应用咖啡因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咖啡因作辐照前处理或辐照后处理均可增加辐射损伤;前处理的辐射损伤此后处理更严重,均随咖啡因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γ射线和咖啡因的复合处理中,咖啡因溶液浓度在1.164mg/ml以下,作用机制是抑制辐射损伤的修复,当浓度达到1.164mg/ml时,咖啡因效应包括抑制辐射损伤修复和本身引起的诱变作用。在辐射育种工作中,咖啡因浓度以1mg/ml为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