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云南省烟草上双生病毒的发生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报道云南省烟草曲叶病(Tobacco leaf curl disease, TLCD)由3种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的双生病毒引起。它们是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 TbLCYNV)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为了了解这3种病毒的分布, 2000~2005年, 从云南省4个市(州)采集了109个烟草曲叶病样品, 利用3种病毒的特异引物对采集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保山市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检测到3种病毒, 并且存在TbCSV+TbLCYNV、TbCSV+TYLCCNV和TbCSV+TbLYNV+TYLCCNV的复合侵染, 从大理州、文山州和红河州的烟草曲叶病样品中仅检测到TYLCCNV。对39个分离物部分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病毒分离物依据病毒种类和地理位置聚成几簇。对烟草曲叶病的流行和病害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对3种葫芦科作物病毒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西运城的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河南开封和孟津的西葫芦(Cucurbita pepo)上通过ELISA分别检测到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apaya ringspot virus-Watermelon type,PRSV.w),通过接种分离纯化获得其病毒毒原(CH99/211,CH99/113,CH99/69)。本研究克隆了这3个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应用DNAStar、Clustal X、Phylip等分析软件将这些序列同已报道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结果发现SqMV可以分为两个组,CH99/211分离物与美国的Arizona分离物接近,应属于z组;WMV分为两个组,CH99/69同国内黑龙江分离物(WMV-HLJ)和云南分离物(WMV-CHN)最接近,成一小簇;PRSV分成两个组。CH99/113属于Ⅱ组,与国内SP、MZ和BN分离物接近。序列分析表明PRSV和WMV在进化上具有地理相关性。SqMV和PRSV-W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属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12省市玉米矮花叶病病原鉴定及病毒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B5腹水和SCMV、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 mosaic virus,SrMV)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ohnsongrass mosaic virus,JGMV)的特异性引物对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12省市15个地点的176株玉米矮花叶病病样分别进行了间接ELISA和免疫捕获反转录PCR (IC-RT-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病样均含有SCMV,而无MDMV、SrMV或JGMV存在,表明上述12省市的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SCMV。进一步对甘肃(GS)、四川(SC)、云南(YN)3个SCMV分离物的近全长CP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并测定了浙江分离物(ZJ)和甘肃分离物(GS)在13个玉米品种上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5种病毒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从影响多重RT-PCR (mRT-PCR)扩增的引物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方面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ZYMV、WMV、TMV、SqMV和CMV的多重RT-PCR技术体系,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在一个体系中对上述5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西瓜材料进行多重RT-PCR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5条特异性条带,依次是542、485、410、354和293bp。该体系实现了对侵染西瓜的5种病毒的同时检测,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体现了多重RT-PCR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烟草丛顶病主要由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 ,TBTV)和烟草扭脉病毒(Tobacco vein distorting virus ,TVDV)复合侵染引起。其中,TVDV的CP蛋白可分别包装TBTV和TVDV形成病毒粒子;但也存在TVDV单独侵染不携带TBTV的病样。本文利用RT-PCR对自然状态下携带TBTV的TVDV(采自云南弥渡)和不携带TBTV的TVDV (采自云南保山)的cp基因进行序列克隆,发现TVDV弥渡分离物的cp基因为618个核苷酸,而TVDV保山分离物的cp基因为621个核苷酸,二者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90.02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89.81 %;而长度相同的TVDV cp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8.5 % ~ 100 %。表明这2个cp基因属于2种不同类型。系统发育树分析也表明这2个cp基因属于进化距离较远的2个群。利用SWISS-MODEL进行同源建模,发现2种类型的TVDV CP蛋白的主要空间结构域基本一致,存在细小的结构域及结构域之间无规则卷曲角度的差异,整体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推断TVDV保山分离物CP蛋白中关键氨基酸的序列突变是导致CP无法包装TBTV,从而在病害传播过程中丢失TBTV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用RT-PCR技术克隆了水稻瘤矮病毒(Rice gall dwarf virus,RGDV)广东分离物基因组的第10片段,并测定了全序列。结果表明,RGDV广东分离物S10(登录号EF532325)全长1198bp,含有一个ORF,编码一条由320氨基酸组成、推测分子量约36kDa的多肽。与泰国分离物相应组分相比,基因结构基本一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2%和98.8%;S10编码多肽与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s9编码蛋白及伤瘤病毒(Wound tumor virus,WTV)S11编码蛋白也分别具有29%和33%的相似性。本研究还将S10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上,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并利用His,Bind树脂纯化得到电泳纯级制品。本工作为进一步研究S10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2种单组份双生病毒与异源卫星DNA的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CSV) Y35分离物(Y35)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 Y10分离物(Y10)是从云南烟草上分离的2种单组份双生病毒,分别伴随卫星DNAβ(Y35β及Y10β)分子。将Y35和Y10分别伴随其同源或异源卫星(Y35β或Y10β)接种本氏烟和心叶烟,症状观察表明,无论Y10还是Y35伴随异源卫星DNAβ时引起的症状均与其伴随同源DNAβ引起的症状明显不同,且Y10β伴随Y35致病性最强。Southern印迹结果表明,Y10β及Y35β均可被异源辅助病毒稳定复制,但其复制水平明显低于伴随同源病毒时的水平,且植株中病毒和卫星的积累量并不完全与症状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简并引物, 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云南烟草病毒分离物YND的3'端约1.7 kb片段, 序列分析证明该分离物为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将TVBMVcp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 (+)上, 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出分子量为35.0 kD的融合蛋白。利用该融合蛋白制备了TVBMV的多克隆抗体,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为1/4 096。Western blotting和DIBA分析结果表明, 获得的抗血清和原核表达的病毒蛋白及植物病汁液中的病毒均有特异性反应, 可用于TVB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重RT-PCR技术检测草莓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报道侵染草莓的病毒有20多种,其中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 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 SMYEV)和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 SVBV)是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3种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0.
 从云南武定的滇重楼上得到一个病毒分离物Paris-YN,病毒粒体为弯曲线状。利用RT-PCR扩增获得一条1074bp的片段,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其与马铃薯X病毒属(Potexvirus)病毒3'末端的结构最为相似,且与属内的白三叶草花叶病毒等20个不同分离物3'末端有36.7%~58.9%的同源性;该病毒cp基因长639个核苷酸,编码212个氨基酸(22.8kDa),与20个Potexvirus病毒分离物的CP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Paris-YN与白三叶草花叶病毒的CP氨基酸同源性最高(60.1%)。证据表明,该分离物可能为Potexvirus的新成员,暂命名为重楼X病毒(Paris polyphylla virus X)。  相似文献   

11.
 油菜花叶病毒(Oils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武汉株系(Wh)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该株系基因组全长6301nt,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亚组Ⅲ病毒基因组结构相似,含4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ORF2与ORF3有77nt的重叠区。与该属其他病毒对应ORF的核苷酸及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ORMV-Wh与亚组Ⅲ的ORMV、车前草花叶病毒上海株系(Ribgrass mosaic virus,RMV-Sh)、车前草花叶病毒凤仙花株系(RMV-Imp)和烟草花叶病毒十字花科和大蒜株系(Tobacco mosaic virus,TMV-Cg)一致性最高,均超过95%。4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构建将Tobamovirus亚组Ⅲ株系分为3个群,ORMV-Wh归为ORMV代表的株系群。  相似文献   

12.
进境唐菖蒲种球南芥菜花叶病毒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南宁分离物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南宁田间表现曲叶症状的番木瓜植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G4,经三抗体夹心ELISA (TAS-ELISA)检测,G4与粉虱传双生病毒的抗体呈阳性反应。对G4 DNA-A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G4 DNA-A全长2 748个核苷酸,共编码6个ORFs。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G4 DNA-A与在亚洲发现的粉虱传双生病毒关系较近,其中与我国报道的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PaLCuCNV)同源性最高,达到98.0%。进一步比较发现,G4 DNA-A编码的AV1、AV2、AC1、AC2、AC3和AC4与PaLCuCNV相应ORFs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4%、95.7%、97.5%、97.8%、94.1%和94.6%,表明G4应属于PaLCuCNV的一个分离物。G4编码的ORFs与中国胜红蓟黄脉病毒(AYVCNV)、辣椒曲叶病毒(PepLCV)及烟草曲茎病毒(TbCSV)有较高的氨基酸同源性,可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利用DNA-B及卫星DNAβ的保守引物均未能从G4分离物中扩增出相应的组分。  相似文献   

14.
 YN80 was isolated from 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showing mosaic and crinkle symptoms in Songming, Yunnan province. Flexuous filamentous particles were found in diseased leave sap and pinwheel inclusion bodies were found in the leave tissue. YN80 had positive reaction to universal antibody of Potyvirus by DAS-ELISA. 3'-terminal sequence of YN80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 cp gene of YN80 consisted of 987 nt, encoded 328 aa (36.1 kDa).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YN80 shared the highest identity (97.0%)with CP amino acid sequence of Dasheen mosaic virus (DsMV).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YN80 was an isolate of DsMV. This is the first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A. rivieri Durieu isolate of DsMV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小麦丛矮病病原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4月,从河北邯郸、邢台、保定麦田采集表现小麦丛矮病症状的植株,经室内人工饲养的无毒灰飞虱饲食传毒,可致健康小麦表现叶脉间褪绿,矮化,分蘖增多,整株黄化等典型丛矮病症状。根据已报道的小麦丛矮病毒(Wheat rosette stunt virus,WRSV)各基因片段和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orthern cereal mosaic virus,NCMV)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PCR (RT-PCR)方法,在上述3个标样中均检测到了NCMV,而未检测到WRSV。用RT-PCR扩增到NCMV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3221nt,具有9个开放读框。核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3%的同源性;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报道的NCMV有99%同源性;但核酸和氨基酸序列与WRSV无明显同源性。上述结果表明,从河北省小麦丛矮病株中检测到的病原是NCMV,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检测到中国小麦上感染有NCMV。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江苏南京朱槿上出现一种新的病毒病害,病株表现明显的叶片上卷、叶脉肿大、叶背伴有耳突、植株矮缩等症状。根据其症状及介体发生状况,对其伴随的病毒种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采集的46份典型症状样品体内均可以检测到粉虱传双生病毒,对其基因组DNA-A组分克隆测序后发现其全长2 736 bp,编码6个ORF,BLAST分析显示该病毒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同源性最高(99.9%),是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病样中同时还检测到伴随DNAβ卫星分子,测序结果显示该卫星全长1 346 bp,编码1个ORF,BLAST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β卫星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β卫星同源性最高(99.7%),为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β卫星的一个分离物。这是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首次在长江流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病毒是一组植物单链DNA病毒,它的特点是病毒粒子形态为孪生颗粒状。双生病毒分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甜菜曲顶病毒属(Curtovirus)、玉米线条病毒属(Mastrevirus)和番茄伪曲顶病毒属(Topocuvirus)[1]。  相似文献   

18.
 从采集于海南儋州地区表现黄脉症状的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L2, DNA-A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全长2739个核苷酸(nt)(GenBank登录号:AY795900), 共编码6个ORF, 其中病毒链编码AV1(CP)、AV2, 互补链编码AC1、AC2、AC3、AC4。利用BLAST程序对DNA-A进行分析表明, 与L2 DNA-A有同源关系的病毒均为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黄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进一步比较发现, L2 DNA-A与我国广东报道的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ToLCGuV)(AY602165)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近, 仅为77.0%, 说明L2为Begomovirus中的一个新种, 命名为长蒴母草黄脉病毒(Lindernia anagallis yellow vein virus, LAYVV)。与L2的IR区及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有最高同源性的病毒均来源于亚洲。利用DNA-B特异引物和DNA-β的特异引物, 均未检测到DNA-B和卫星DNA-β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