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香菇种植以椴木为主,但椴木成本高,周期长,产量低,而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文章介绍了袋料香菇的种植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 香菇是一种典型的好气性、变温结实的木腐食用、药用菌。它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人工栽培香菇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理想道路之一。为减轻原椴木栽培香菇对山场资源的过度掠夺,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将香菇袋栽的有关技术要领介绍给广大菇农。 1 把好菌种选择关 香菇菌种和其它农作物种一样,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因而选择好菌种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的首要前提。香菇菌种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好适合当地气候的袋栽香菇品种,二是选择好纯正无杂、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高质量菌种。选择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4.
香菇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以往多用椴木栽培,现在大多用木悄栽培。基于此,以庭院香菇的栽培技术为主,分析其在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即掌握时间、菌种选择、培养料的配制、播种方法及播种后管理。  相似文献   

5.
椴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  相似文献   

6.
正水培香菇是利用水的低温和保湿特性,改进覆土栽培的一种香菇出菇模式。水培香菇产品不带泥沙,折干率与覆土栽培相当,且品质优于后者。水培香菇不但在夏季有较大的优势,在其他季节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一、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1.品种选择。夏菇品种要求耐高温、抗逆性强、产量高,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高温品种有庆科06、武香1号、L26、931、汀选18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香菇栽培方式、菌种选择、栽培季节的确定、栽培工艺流程、配制培养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排袋、转色、出菇管理、采菇和间歇期管理等环节阐述香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从莲都区香菇大棚栽培的多年实践,从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香菇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主要是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菌种选择、场地环境、菇棚构造、菌种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出菇管理技术及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 香菇(Lentinue.edode)又名“香蕈”、冬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香菇属。它是世界著名食用菌之一,不仅味美鲜香,营养丰富,而且有抗癌、预防肝硬化,清除血毒,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我国栽培香菇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依靠天然的菇子接种繁殖栽培,这种方法成活率低,周期长、产量低,每50公斤木材仅生产0.3—0.5公斤干菇。我国从70年代初推广采用培养香菇纯菌丝体菌种接种方法,在浙江、福建、湖北、陕西已大面积推广应用,我省由于受技术条件制约,到目前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批量生产。1986年,我们从福建、湖北引进菌种进行段木栽培试验,连续四年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6年点种200架香菇,四年累计干菇产量达18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通过莲都区香菇大棚栽培的多年实践,从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香菇大棚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菌种选择、场地环境、菇棚构造、菌种生产与管理工艺规程、出菇管理技术及病虫防治。  相似文献   

11.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2.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农户在栽培香菇的过程中,出现产量降低甚至有不出菇现象,降低了农户的收入,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根据遵化地区这几年的情况分析栽培香菇产量降低甚至不出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菌种选择错误一是冬季栽培选用了中高温型品种,夏季选用了中低温型品种,二是使用了老化的菌种或杂菌污染的菌种。造成菌丝生长缓慢甚至杂菌污染及不发  相似文献   

14.
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有关菌种的制作、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技术。优质的菌种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是香菇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有利于菌丝快速健壮生长;控制好转色时间及方法,能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出菇后期菌袋经浸水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1菌种的选择及培养1.1选择适宜菌种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的食用菌类,按子实体发生的季节分为5种类型:①高温型;②中温型;③低温型;④中偏高温型;⑤中偏低温型。临沂市玉米套种香菇一般为春末、夏季和初秋出菇,应选择高温型品种,如武香1号、L26、50830等。1.2菌种培养香菇菌种  相似文献   

16.
<正> 1.栽培季节 白灵菇为中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以早秋播种,晚秋、冬及春季出菇,产、质量最佳。 2.菌种选择 根据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栽培应选用脱毒驯化菌种PL2号。该菌种,出菇快、菌龄短、菇形圆正、柄短、高产,栽培容易,易出菇,属早熟新品种。 3.培养料配方 以棉籽壳、玉米芯等为主料,单一或混合栽培,另加麸  相似文献   

17.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菜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一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  相似文献   

19.
香菇是重要的食用菌之一,原野生,在800多年前由我国最早开始人工栽培。代料栽培就是用木屑、桑枝粉、棉籽壳等人造菇木代替菇木栽培香菇。该方法资源广,产量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栽培。  相似文献   

20.
<正>春栽香菇,是指在春季接种,菌袋经越夏,于秋末冬初出菇的栽培方式。该模式因具有适栽期长,点种时气温较低,接种成品率高而稳;菌丝发菌期长,分解培养料彻底,产量高且菇形圆正;出菇正值低温干燥季节,花菇、厚菇比率高和品质优等诸多优点,而成为各香菇主产区占绝对优势的生产主栽模式。其栽培要点如下。一、生产季节选择接种宜在日平均气温达8℃以上后进行,中原地区一般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高海拔山区可适当延后,但也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