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能够引起牛流产的几种病毒的病原性、流行情况、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方法。这些病毒包括常见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疱疹病毒-1型、牛疱疹病毒-4型、蓝舌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裂谷热病毒、赤羽病病毒、Aino病毒、疙瘩皮肤病病毒等。此外还介绍了与牛疱疹病毒-I型有亲缘关系的牛疱疹病毒-5型和能引起牛流产零星发生的牛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2.
牛I型疱疹病毒(BHV—1)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及牛传染性化脓性外阴阴道炎(IPV),有时还伴有流产、结膜炎、肠炎等症状。澳大利亚、阿根廷及匈牙利等国曾经陆续报道过由BHV—1引起的小牛致死性脑炎,发病的小牛通常都在一岁以内,此病流行不规则,难以预测。从病牛脑内分离的病毒经血清中和试验证实是属于BHV—1,因此,过去一直认为这种小牛脑炎是由BHV—1引起的一种偶发性疾病。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这种引起脑炎的分离株的DNA酶切图谱与引起IBR和IPV的BHV—1完全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初,以传染性鼻气管炎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最先见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育肥牛群,随后相继出现于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等地,并命名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简称IBR)。Madin等于1956年首次从患牛分离到病毒。随后,一些研究者相继从病牛的结膜(1961)、外阴(1959)、大脑(1962)和流产胎儿(1964)分离出了病毒。Huck于1964年确认牛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它具有典型的泛嗜性,能侵袭多种器官和组织,引起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如鼻气管炎、发热、结膜炎、产奶量减少、流产、脑炎和生殖道粘膜病变。迄今为止,各大洲都有发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病毒(peudorabies virus,PRV)是引起牛、羊、猪、兔、犬和猫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疱疹病毒.PRV在猪群中的发生较为普遍,兔通常作为人工感染的试验动物,但是PRV在兔场自然感染发病并造成种兔繁殖障碍的病例则未见报道.2011年山东省西部4家獭兔场在1月内连续发生以怀孕母兔流产、木乃伊胎、死胎为主的疫病.个别母兔和仔兔出现神经症状后死亡.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鉴定.从胎儿脑及内脏组织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对其中1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呼吸道粘膜炎症、水肿、出血、坏死和浅烂斑引起体温升高;流鼻液,咳嗽和呼吸困难。由于这种病毒也可引起化脓性阴道炎、结膜炎、脑膜脑炎、流产等其他病症。因此,是同一病因引起多病症的传染病。本病只发生于牛。1病原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或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引起,IBRV在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等,有时诱发小牛脑炎。该病最早于20世纪初发生于欧洲,后传至美国,并于1956年分离到病毒,现已遍布世界各地。我国1980年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牛中首次分离到该病毒~([1]),随后证实在国内牛群中普遍存在。目前,奥地利、丹麦、芬兰和瑞  相似文献   

7.
牛疱疹病毒(BHV-1)属于α疱疹病毒亚科的DNA病毒,可引起牛高热、上呼吸道感染和母牛流产。该病毒能在牛的感觉神经节内建立潜伏感染,因此,对于该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BHV-1除了引起初始感染外,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引起动物继发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研究发现,病毒入侵牛机体时,病毒囊膜糖蛋白在病毒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对牛疱疹病毒1型主要囊膜糖蛋白(包括gB、gD、gN)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征加以归纳总结,为该病毒的感染特性研究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牛布鲁氏菌(Brucella Bru-A)和牛疱疹病毒都是可引起牛流产,睾丸炎等疾病的病原。牛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内寄生,其感染的宿主范围极广。患病母畜在患病期间以及在流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可以通过乳汁排菌。布鲁氏菌对外界的理化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布鲁氏菌的奶制品是主要的公共卫生危害。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BHV)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1972年,该病毒在整个西欧国家引起了严重的牛呼  相似文献   

9.
已由患呼吸道疾病的牛、绵羊及山羊中检出副流感-3病毒(PI-3)。从流产牛胎儿也分离到此病毒,但其对牛流产的作用尚不清楚。对婴儿和儿童,PI-3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并常导致肺炎。猪和马PI-3病毒感染病例少见。在苏联,Yarsten等(1984)对1~5月龄猪进行检测,结果100头猪中有15%出现PI-3抗体。最近从一头表现兴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病毒(PrV)为疱疹病毒科成员,可引起猪群发病,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牛1型疱疹病毒、马1型疱疹病毒(马流产病毒)、猫1型疱疹病毒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血凝反应已见报道。笔者曾报道PrV可凝集鼠红细胞,而特异性抗血清可抑制凝集反应。我们研究发现改良HI试验较常规HI试验灵敏性高。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的一种主要的急性传染病。病原属疱疹病毒科A亚科猪疱疹病毒。伪狂犬病(简称PR)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疫病。其宿主广泛,猪是该病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来源。他引起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和新生仔猪大批死亡,耐过的猪也成为僵猪,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鼻肺炎(ER)是由马疱疹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由2个亲缘密切疱疹病毒,即马疱疹病毒l型(EHV-1)和马疱疹病毒4型(EHV-4)引起。EHV-1又称马流产病毒,EHV-4又称呼吸道感染病毒。 1 病原马病毒性流产的病原为马疱疹病毒1型(EHV-1),马呼吸道感染病毒(又称马鼻肺炎病毒)为马疱疹病毒4型(EHV-4),属疱疹病毒科甲疱疹病毒亚科的成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现状及防控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或称为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IPV),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多种病型,如上呼吸道黏膜炎症、结膜炎、乳房炎、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或龟头包皮炎、幼牛脑膜脑炎和流产等,可以认为是由同一种病原引起多种病症的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IBR列为B类动物疫病。IBR于195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首次被报道,其后引起了全球重视[1]。IBRV又称为牛疱疹病毒1型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感染、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为呼吸困难和发热,有鼻炎、鼻窦炎、喉炎和气管炎。1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HV-1),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成员。病毒在pH6.9~9.0时稳定,在pH4.5~5.0下可被灭活。病毒在4℃可保存1个月,37℃存活10天左右,多种消毒剂均可使病毒灭活,如0.5%氢氧化钠、0.01%氯化汞、1%漂白粉、1%酚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又称Aujeszky氏病,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猪疱疹病毒I型(Suid Hepervirus I,SHV-I)又称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所引起的猪、牛、羊等多种  相似文献   

16.
<正>牛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牛的全身皮肤结节性皮疹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016年笔者在乡村发现一头黄牛感染皮肤疱疹病毒的病例,经过治疗得到康复。可能是疱疹病毒引起牛全身皮肤感染的病例极少发生,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仅有"倪贵勤"的论文可参考。该病的病原已确定为疱疹病毒属,是从非洲病牛的皮肤肿块上发现的一种致细胞病变的病原,被鉴定为D群(Allerton)病毒。1958年美国  相似文献   

17.
牛龟头包皮炎是一种由1型牛疱疹病毒引起的生殖器官疾病。有报道这种病毒存世界许多地方引起过牛的多种疫病。在非洲,牛传染性龟头包皮炎(或者母牛传染性脓疱性外阴阴道炎)曾在南非、  相似文献   

18.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疫病。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尤以牛为主。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急性感染及持  相似文献   

19.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牛的一种重要疫病。该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在分类上与猪瘟病毒(CSFV)和边界病毒(BDV)在同一属,同源性较高,抗原性有交叉。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尤以牛为主。感染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肺炎、腹泻、流产、出血性综合征急性感染及持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Bovine Rhinotracheitis,简称IBR)是由疱疹病毒属IBR病毒引起牛的一种以上部呼吸道炎症为主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生鼻气管炎、眼结膜炎、高热、流产、传染性脓疱性阴户阴道炎,传染性龟头包皮炎以及乳房炎为特征,在犊牛则可引起脑膜脑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