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β-巯基乙醇(β-ME)、亚硫磺酸(HTAU)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孤雌激活胚胎体外发育(IVC)效果的影响,实验采集牛卵巢采用切割法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随机处于不同浓度EGF、β-ME培养液成熟培养24 h后孤雌激活,研究其在不同胚胎培养液中的后续发育,以期筛选出最好的牛卵母细胞IVM-IVC条件。结果表明:添加25、50、100 ng/mL EGF组的成熟率、卵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0 ng/mL EGF组的成熟率、卵裂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0、100、500μmol/L的β-ME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没有促进作用;50 ng/mL EGF与50、100μmol/Lβ-ME组合并无协同作用;胚胎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EGF对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无显著影响;而添加100μmol/Lβ-ME组的囊胚率、囊胚细胞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成熟液中添加50 ng/mL EGF和100μmol/Lβ-ME、胚胎培养液中添加0.5 mmol/L HTAU孤雌胚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2.
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体积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一定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与培养液体积比例条件下,不同体积的培养液对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按照COCs 1枚/4μL培养液的比例,采用5种不同体积的培养液,即50,100,250,500和1 000μL,对山羊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孤雌激活。结果:100μL和250μL两组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4 h后,其卵母细胞成熟率分别为78.10%和74.62%,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50μL组(P<0.05)、500μL组(P<0.05)和1 000μL组(P<0.01)组。100μL组孤雌激活胚胎的卵裂率(68.37%)、桑葚胚率(48.78%)和囊胚率(27.61%)都优于其他各组,其卵裂率和囊胚率与250μ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采用COCs 1枚/4μL培养液的比例条件下培养卵母细胞,宜选用100~250μL范围内的培养液体积进行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其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可以达到78.1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IVM/IVF/IVC生产的日本和牛胚胎的卵裂率和到 4~ 8细胞期胚胎发育率的作用 ,在IVM/IVF/IVC的过程中 ,分别在SOF成熟液、BO液以及SOF培养液中添加 0、0 .1、1、10ng/ml的VEGF。通过对5 33个胚胎的检测得出 ,添加VEGF对胚胎卵裂率和 4~ 8细胞期发育率有促进作用 ,其卵裂率分别从对照的 4 7.3%提高到 5 1.4 % (0 .1ng/ml,P >0 .0 5 )、72 .6 0 % (1ng/ml,P <0 .0 5 )和 6 8.5 % (10ng/ml,P <0 .0 5 ) ;4~ 8细胞期发育率则分别从32 .0 %提高到 36 .4 %、5 9.7% (P <0 .0 5 )、5 2 .9%。结果证明 :VEGF对IVM/IVF/IVC的日本和牛胚胎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胚胎的卵裂率和 4~ 8细胞期胚胎发育率 ,这与作者前期从荷斯坦牛上得到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从延边黄牛卵巢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结果表明 :1将卵子用 2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TCM199组的卵裂率 (5 6 .3% )极显著高于 D- PBS组(33.6 % ) (P<0 .0 1) ;TCM199组的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 (15 .1%、13.7% )虽高于 D- PBS组 (10 .5 %、8.7%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2以 TCM199作为基础培养液 ,分别用含激素培养液和不含激素培养液进行成熟培养和受精卵体外培养 ,添加激素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81.2 %、17.5 %、15 .3% )高于没有添加激素的对照组 (75 .8%、12 .1%、10 .5 % ) ,但 2个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3体外受精卵与单层颗粒细胞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囊胚发育率及囊胚孵化率 (78.0 %、11.5 %、9.9% )显著高于非共培养组 (6 8.1%、5 .4 %、3.6 % ) (P<0 .0 5 )。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体外成熟(IVM)液中添加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牦牛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基因表达影响。本试验将牦牛1 025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分为4组,分别在含不同浓度PAF(0、10~(-8)、10~(-7)和10~(-6)mol·L~(-1))的IVM液中成熟后,与奶牛精子体外受精(IVF)和体外培养(IVC),比较分析各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卵裂率和囊胚率以及COCs和胚胎中抗凋亡(BCL-2)、促凋亡(BAX)、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转录因子(OCT-4和NANOG)和c-fos等基因的表达量差异。结果表明,IVM液中PAF浓度为10~(-7)mol·L~(-1)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92.16±0.19)%)、卵裂率((77.20±0.85)%)和囊胚率((46.71±0.6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qPCR结果显示,在该组成熟的COCs中BCL-2、EGF、EGFR、c-fos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囊胚中EGF、EGFR、OCT-4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各组间2-、4-、8-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中BCL-2、BAX和NANOG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桑椹胚和囊胚中BCL-2表达量均明显下调,而BAX表达量均明显上调。综上所述,IVM液中适宜浓度PAF(10~(-7)mol·L~(-1))可以促进牦牛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调控细胞凋亡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体外成熟对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培养用水、卵泡液和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孤雌激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将卵母细胞分别于蒸馏水和Milli-Q超纯水配制的成熟培养液中培养22~24 h, 孤雌激活后, 卵裂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孤雌卵在超纯水配制的胚胎培养液中培养,囊胚发育率为22.3%, 明显高于在蒸馏水配制的培养液中的囊胚发育率14.1%(P<0.05).(2)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10%、20%卵泡液,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囊胚发育率(32.3%, 30.9%)明显高于添加5%和0%卵泡液组的囊胚发育率(21.8%, 22.7%,P<0.05).卵母细胞在添加20%卵泡液的培养液中成熟培养,孤雌激活后囊胚孵化率明显低于添加0、5%、10%卵泡液组的囊胚孵化率(P<0.05).(3)成熟28 h或30 h的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其囊胚发育率(30.5%或29.4%)明显高于成熟24 h或26 h组的囊胚发育率(20.5%或22.1%,P<0.05).  相似文献   

7.
输卵管和颗粒细胞单层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屠宰场牛卵巢为试验材料,研究输卵管细胞单层(OCM)和颗粒细胞单层(GCM)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体外培养(IVC)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1)从卵泡抽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并根据卵母细胞外面卵丘细胞的层数将其分为3类:1级(≥4层);2级(2~3层);3级(0~1层)。作分别在IVM和IVC培养液中添加GCM(1×106个/mL)与不添加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添加GCM对1级卵母细胞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无明显影响(P>0.05);但添加GCM的2级、3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分别高于未添加组(P<0.05)。(2)所有卵母细胞(包括COCs和裸卵)被随机分为3个组,在其IVM和IVC培养液中分别添加OCM、GCM或不添加体细胞(对照组)。结果显示:OCM和GCM组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共培养系统的体细胞类型和状态对猪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体外成熟、受精和培养获得猪胚胎 ,采用体细胞共培养研究了体细胞类型和状态对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取体外成熟的不同直径卵泡 (>5 m m,2~ 5 mm)卵母细胞的卵丘团 (颗粒细胞团 ) ,培养铺层后与猪受精卵共培养 ,组间受精卵的卵裂率和发育能力无显著差异 ;根据卵巢的状况对猪输卵管上皮细胞 (POECs)的状态进行分组 ,受精卵和卵巢表面布满卵泡的 POECs共培养 ,卵裂率显著低于卵巢表面有黄体和 /或红体的 POECs共培养组 (P<0 .0 5 ) ,虽然各组间 3~ 4-细胞的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但卵巢表面有红体和卵泡的 POECs共培养组的 >4-细胞的发育率显著高于卵巢表面布满卵泡的 POECs共培养组 (P<0 .0 5 ) ;受精卵在共培养系统和非共培养系统中的卵裂率无显著差异 ,受精卵非共培养系统中 3~ 4-细胞的发育能力显著低于颗粒细胞共培养组 (P<0 .0 5 ) ,极显著低于 POECs共培养组 (P<0 .0 1) ,无能力突破 4-细胞继续发育 ,与颗粒细胞单层、POECs单层共培养的受精卵 >4-细胞的发育率分别为 2 4.0 %、5 3.8% ,差异显著 (P<0 .0 5 )。结果表明 ,共培养系统对胚胎体外发育的作用 ,一方面与体细胞类型有关 ,另一方面也受输卵管上皮细胞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讨玻璃化冷冻-解冻对牦牛未成熟卵母细胞发育能力及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转录组的影响,为完善牦牛COCs冷冻保存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未经成熟培养的牦牛COCs进行玻璃化冷冻-解冻后分为2组,A组:COCs体外成熟(IVM)后用普通牛精子进行体外受精(IVF),获得的受精卵在G-1胚胎培养液中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B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120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48 h;以未进行冷冻处理的新鲜COCs作为对照组(C组):IVF后,受精卵在G-1培养液培养72 h后转入G-2培养液培养96 h。对牦牛新鲜COCs(n=3)和玻璃化冷冻-解冻的COCs(n=3)进行扩增、建库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结果发现,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高于A组(P0.05),但A组和B组的卵裂率、囊胚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以|log_2(fold change)|≥2,Q0.05为阈值,牦牛冻融COCs相对于新鲜COCs共筛选出85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846个,下调5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KEGG注释结果表明,DEGs富集到258条通路,其中16条通路显著富集(P0.05)。研究表明,IVF后在G-1培养液中培养120 h可以提高牦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后续发育能力;玻璃化冷冻影响牦牛COCs转录组,从而降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该发现为完善牦牛COCs玻璃化冷冻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液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核移植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牛卵母细胞成熟液中分别添加促卵泡素(FSH)10μg/L、胰岛素-转铁蛋白-硒(ITS)10μL/mL、表皮生长因子(EGF)10μg/L,配成3种不同体外成熟液对牛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结果FSH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4.2%显著高于ITS组75.9%和EGF组70.2%。卵母细胞成熟后构建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结果FSH、ITS组卵裂率分别为87.2%、81.9%,显著高于EGF组(73.6%),但三组间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在动物的异常行为中以刻板行为最为常见,而咽气癖又是马最常见的口部刻板行为之一。作者就咽气癖在生理方面和心智方面对马体产生的影响、行为基础、诱因的研究进展及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单安山 《猪业科学》2004,21(2):51-52
简介常见奶牛肢蹄病种类及其症状,从日粮营养、运动场地面结构、环境卫生、饲养管理、遗传育种、疾病管理等方面简析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我国主要的芒果生产基地。随着基地建设的发展,芒果病虫害已成为目前栽培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了介绍了当前芒果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归纳总结RFLP和PCR-RFLP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其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鸡养殖中禽霍乱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会导致鸡只出现急性败血症和机体炎症反应等,慢性型感染会导致鸡只出现皮下及机体内脏器官、关节等的化脓性炎症反应。禽霍乱疾病在鸡养殖全年均会出现,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期疾病爆发的可能性更高。禽霍乱疾病在急性爆发的情况下病死率相对较高,同时短期内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易导致鸡养殖户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对鸡禽霍乱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初步考证中文·汉语的“草坪”一词及相关文史资料。再次证明中国自古分布有天然草坪。文字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建元年间 (公元前 138年 )已大面积栽培草坪 ,于今至少有 2 139年历史。当时的草坪科学技术水平已有相当高度 ,发现并选用了结缕草 (Zoysiaspp .) [或狗牙根 (Cynodondactylon) ]和“戾莎 (Carexspp .)”等草坪草 ;发明了大面积整理地形、地貌及平整土地 ,针对不同生活型的草坪草采取“布”或“攒”等不同的建植草坪方式。嗣后 2 0 0 0年 ,处于移植天然草坪为“人工草坪” ,向人工草坪演化的过渡阶段。期间 ,于南齐·昏侯 (499~ 5 0 1)又发明了“满铺草坯”建植草坪等技术。所有的发现、发明不仅沿用至今 ,而且导致清道光朝 (182 1~ 185 1)诞生了中国式人工草坪。现代草坪缘鸦片战争 (184 0 )而传入。相伴近、现代草坪的普及 ,于清道光、咸丰年间 (184 0~ 186 1) ,市郊农村已有“草坪专业户”与“草坯专业户” ,至 2 0世纪 5 0~ 70年代 ,“草坪”一词先后被列入“词 (辞 )典”和“百科全书”等。  中文·汉语自古以来的草坪概念“平的草地” ,“长草若毛 ,‘剥’取似皮的草地表层”都清楚地规定了 :草坪是一类特殊的草地  相似文献   

20.
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与其他DNA分子标记相比较,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且均匀、多态性丰 富、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易于检测、分析快速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并在动植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绘制系统发生树、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疾病诊断及血缘关系鉴定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微卫星标记 及其在羊品种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