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发病与症状 病牛发病初期患眼(一侧或两侧)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其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结膜和瞬膜红肿,在角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溃疡通常侵及角膜深层组织。在出现症状5~7天内,于角膜中央可见直径1厘米或更大的边缘不整突出的卵圆形溃疡。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也叫牛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水牛发病较多。引进病牛或带菌牛,是牛群暴发该病的一个常见原因。本病发病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性症状,眼结膜红肿外翻,胬肉增生眼之黑白睛上,而成外障。伴有大量流泪,之后发生角膜浑浊,浑浊物呈乳白色。本文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科学防治措施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 大家畜因眼睑神经麻痹、眼睑外伤或眼睑肌肉松弛症常导致眼睑下垂或睫毛内翻。这种症状的出现,必然并发睫毛刺激眼球角膜及其他组织,呈现流泪、发炎、视力障碍等症状,甚至因视力减退和眼部不适,影响  相似文献   

4.
LASEK术中去瓣与留瓣的临床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角膜上皮瓣的保留与否对术后视力恢复、疼痛、角膜愈复、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接受LASEK近视矫正手术患者263例,术中随机保留一眼角膜上皮瓣者为留瓣组,而去除一眼角膜上皮瓣者则为去瓣组。于术后第1、3、5、7d,2周、1、3个月和6个月复查,观察记录包括裸眼视力、眼痛、角膜上皮愈复、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等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去瓣组术后眼痛刺激症状好于留瓣组,角膜上皮平均愈复时间亦短于留瓣组(P〈0.05)。结论:LASEK中去除角膜上皮瓣不影响矫正视力,且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角膜翳是马牛役畜常发生的一种病,尤为马属动物较常见。介绍了导致角膜发炎生翳的病因和各种角膜翳的症状,总结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期为角膜翳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外出接诊机会比较多.掌握实际有效的治疗方法很重要.2013年春夏季羊角膜炎发病较多,下面结合一例病例介绍诊治方法。1症状山羊角膜炎主要是由外伤引起的.异物刺激,划伤等都可造成角膜炎,患畜初期角膜边缘出现蓝色或灰白色浸润,使角膜混浊。随着病情发展角膜逐渐发白,有时可看见伤痕。同时患畜视力逐渐减退。当角膜全部变为乳白色疤覆盖时,患畜失明,常离群独处造成饮食困难,精神抑郁。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下旬,黑龙江省萝北县养殖户蔡某家所饲养的80余只绒山羊中有10只出现发病症状,经笔者与同事诊治,愈后情况良好. 1.临床症状 患羊多单侧眼出现视觉障碍,表现为眼睑肿胀,角膜中央有少量或逐渐扩散的白色浑浊,怕光、流泪,个别严重的病羊,在眼闭合时会分泌出黏液性眼屎,眼下皮毛污秽黏结,触诊眼部有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8.
大家畜因眼睑神经麻痹、眼睑外伤或眼睑肌肉松弛症常导致眼睑下垂或睫毛内翻,这种症状的出现,必然进发睫毛刺激眼球角膜及其他组织,呈现眼流泪、发炎、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甚至因视力减退和眼部不适,影响正常使役及采食量减少。近二十年来,笔者在临诊工作中,曾遇到十二例患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日本沼虾孵化前后复眼发育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1)复眼内小眼折光系统包括角膜、角膜细胞及晶锥,晶锥周围有虹膜色素细胞分布。从产卵后第16 d到第Ⅰ期状幼体,小眼角膜厚度和晶锥直径逐渐增大,角膜细胞内细胞器数量逐渐增多;晶锥内电子致密颗粒区域由6块融合为4块,晶锥末端附近出现第8个小网膜细胞。(2)小眼感光系统由8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小网膜细胞伸出微绒毛组成“十足目型”感杆束,感杆束周围围绕一层较薄细胞质,胞质内外可见胞饮小泡及膜下储泡囊。随着胚胎发育,感杆束直径逐渐增大,小网膜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数量逐渐增多,并出现多囊体、板膜体、色素颗粒等结构。(3)胚胎发育过程中,小网膜细胞分化过程如下:产卵后第16 d,感杆束周围7个小网膜细胞间空隙较大,中间被第8个小网膜细胞4个分叶隔开,细胞内出现远端色素颗粒;第Ⅰ期状幼体,第8个小网膜细胞位置上升,其它7个小网膜细胞相互间排列紧密,细胞内出现大量近端色素颗粒。  相似文献   

10.
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进一步进行研究,以寻找更完善有效的方法防控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进一步促进山羊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各种原因导致的角膜炎症反应统称为角膜炎。野猪患角膜炎时伴有明显的视力减退和较强的刺激症状,眼科检查可见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溃疡形成、睫状肌充血。  相似文献   

12.
<正>1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症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危害牛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一般发生在炎热的夏秋季,每个品种的牛都有可能感染上这种病。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根据不同致病原因,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症为角膜混浊、溃疡和结膜炎,严重的情况会发生角膜穿孔造成永久性失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及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4(8.17±1.87)个月。结果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61±1.23)d;有6例术后再次复发,复发率为11.5%。无1例出现植片排斥、角膜溃疡、巩膜溃汤、睑球粘连及眼球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可促进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以及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CL)矫治继发性圆锥角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13年3月医院接诊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引起的继发性圆锥角膜的患者20例(40例患眼)进行研究。分析患者配戴RGPCL和框架眼镜的视力状况,并采用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对轻、中、重度继发性圆锥角膜患者在配戴前后的RGPCL前后角膜中央散光度、角膜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锥顶K值及锥顶偏心距离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分析,从而比较RGPCLCL配戴前后的视力变化情况及RGPCL的矫治效果。结果:研究发现,继发性圆锥角膜患者戴RGPCL的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框架眼镜,两组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69,P=0.0000)。配戴2年后,检查发现,轻度、中度、重度的继发性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中央散光度、角膜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锥顶K值及锥顶偏心距离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随访调查发现,除3例患者出现角膜上皮的轻度糜烂外,患者未出现其余的并发症。结论:RGPCL矫治继发性圆锥角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是羊感染嗜血杆菌而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羊传染性角膜结膜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嗜血杆菌主要侵害患病羊眼部,临床主要引发患病羊发生角膜浑浊,结膜角膜炎症,患病羊流眼泪,眼部发生炎症。各年龄段的羊均可感染嗜血杆菌,潜伏期一般为3~7d,病死率不高。本文对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阐述,希望给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本文主要从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在养殖生产中的综合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介绍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因及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名红眼病.是危害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水牛发病较多。其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性症状,眼结膜红肿外翻,胬肉增生眼之黑自睛上,而成外障。伴有大量流泪,之后发生角膜浑浊,浑浊物呈乳白色。本病为一种多病源的疾病,主要病源为牛摩氏杆菌(又名牛嗜血杆菌),但以此菌单独感染不能引起发病,只有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才产生典型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一、临床症状 当牛羊大量采食氨化麦秸而出现中毒时,表现精神兴奋不安、呕吐、流涎、下痢、呼吸心跳加快、颤栗出汗,鼻镜、唇、口腔粘膜脱落,甚至溃烂.肺部听诊有哕音,有些出现腹痛、便血、角弓反张,角膜混浊,狂跑乱奔,频频嘶叫,不听使唤,从头颈部向后全身性痉挛,严重者出现强直性痉挛,食欲减少或废绝,后期全身衰竭,走路摇摆,站立不稳,运动中突然倒地,昏迷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1.问:为什么说犬瘟热是犬的头号传染病? 答: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该病在幼犬期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愈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