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仔猪生产是养猪业生产的基础,提高仔猪成活率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育不良、压死、冻死和发生仔猪黄白痢病等。针上述原因提出了从防冻保暖、吃初孔、补铁盐、补料、断奶、预防白痢、消毒、预防猪瘟等方面总结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期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
一、仔猪痢病的发生情况白痢是我省仔猪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仔猪白痢防治进行了研究,由于仔猪头数逐年增加,历年都有白痢病的发生,给教学和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我们根据校党委提出在本年内,控制牧场中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其中黄痢常发生于1周以内,特别是1—3日龄的仔猪;白痢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仔猪黄白痢发病、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近年来,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黄白痢,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摘在实际生产中,许多散养户因圈舍基础设施条件简陋、饲养管理粗放、不注意环境消毒,经常发生仔猪白痢的现象。笔者在南涧镇兽医站从事兽门诊工作多年,到门诊部请求诊治仔猪白痢的畜主绝大多数都是来自散养户,说明仔猪白痢是目前生猪散养户中最常见的疾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导致仔猪生长发育缓慢、成为僵猪,增加饲养成本,给畜主造成经济损失。散养户如何做好仔猪白痢的防治工作,笔者谈谈几点初浅的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对断奶前仔猪的危害很大,给生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综述了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且提出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是所有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当仔猪由于各种诱因使之消化障碍时,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致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仔猪发病。仔猪黄白痢发病急、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只有通过对母猪接种疫苗,加强对仔猪的细心照看和管理以及科学合理和适时的药品保健,才能对该病的防治取得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防止仔猪白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战成 《云南农业》2011,(11):39-39
仔猪白痢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通过实践总结出了防止仔猪白痢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郑建师 《农技服务》2010,27(11):1442-1442
仔猪黄白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方面介绍了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新生仔猪易感,由于其病程快,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试验对比各组患猪治疗前后的效果和生产性能,对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腹泻对照组和抗生素治疗组相比,复方蒲公英注射液治疗组能更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治愈率,且有助于仔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副嗜血杆菌病、仔猪腹泻等普通疾病逐年复杂且多变,给养猪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已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现有饲养管理水平下,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整个生长阶段死亡率的82%左右,而仔猪黄白痢则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发生于仔猪吮乳期不同日龄的一种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痢多发于产后4~10d,也称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白痢多发于产后11d,一般可通过粪便颜色加以判别.其中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常常造成断奶仔猪生长发育障碍,从而影响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如何有效防治本病的发生是养猪业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黄痢与仔猪白痢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无论对于散养户,还是对于规范化的养猪场,仔猪黄白痢都时有发生,而且其对生产影响较大。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时,最后造成大批发病甚至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仔猪黄白痢的发病情况1.1仔猪白痢仔猪白痢多在不足月的仔猪身上发病,尤其是十至二十日龄的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12.
增效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增效多硫酸黏菌素口服液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选用自然感染仔猪黄白痢患病仔猪为试验对象,以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的疗效为对照。结果显示,增效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分别为90.0%、83.3%、5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6%和76.6%;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对照组的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3.3%;试验药物高、中剂量组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与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增效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对仔猪黄白痢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硫酸多黏菌素口服液,建议推荐剂量为每次0.2mL/kg,每天2次,连用2d。  相似文献   

13.
浅谈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对断奶前仔猪的危害很大,给生猪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笔者就近二年来对我区的二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档案无害化处理死亡的生猪死因分析结果表明,在统计死亡的1272头生猪中,断奶前死亡的为847头,其中仔猪黄痢死亡328头,占死亡总数的25.8%,占断奶前仔猪死亡总数的38.7%;仔猪白痢死亡519头,占死亡总数的40.8%,占断奶前仔猪死亡总数的61.3%.为此笔者就结合多年来对仔猪黄白痢防治心得,对其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以及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治疗措施综述如下,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0,(9)
仔猪白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的一种多发病,给养猪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采取消、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可较好地控制仔猪白痢的发生,并有促生长,多增重,效益高的优点。1.消就是利用高效低毒,对细菌和病毒具有广谱、持久功能的消毒剂,如10%~20%石灰  相似文献   

15.
<正>提高仔猪成活率,关系到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是一个不容小视的问题。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因此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仔猪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母猪产前药物预防仔猪黄、白痢及自然感染黄、白痢仔猪治疗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预防仔猪黄、白痢可靠有效;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口服复合益生菌对仔猪黄、白痢治愈率分别为96.4%和91.7%,显著高于口服土霉素碱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刘长素 《农技服务》2014,31(8):165-165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哺乳仔猪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仔猪白痢的发病原因、诊断要点和临床症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仔猪白痢的预防措施和若干治疗方法,为仔猪白痢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岩理 《农民致富之友》2014,(16):254-25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是养猪业上常见多发的一种一类传染病。以初生仔猪排出黄白色稀粪或急性死亡为特征。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出生1周龄以内的仔猪,多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紧随10-30日龄的仔猪主要发生仔猪白痢,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显然,要搞好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必须弄清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本文通过对仔猪黄白痢的病源、病因、发病流行及危害等情况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中发现很多农村养殖户在对仔猪腹泻的认识及处理中有很多误区,只要见到仔猪腹泻就认为是仔猪黄白痢乱用抗生素,这样对生产造成很大浪费,还延误病情,增加经济负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相似文献   

20.
仔猪白痢病是一种由病原菌感染或环境阴冷潮湿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具有传染性,且传播迅速,严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仔猪白痢病已成为限制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之一。中草药使用安全、价格低、无残留,且容易吸收,在治疗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许多养殖户都会选择中草药来治疗仔猪白痢病。本文简单介绍用于治疗仔猪白痢病的中草药种类及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