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油菜高产有重要影响。为确定油菜直播最优种植密度,提高油菜产量,促进油菜种植节本增效,于2021~2022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以“绵油328”为材料设油菜直播密度试验。共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1.0万株/667m2、1.5万株/667m2、2.0万株/667m2、2.5万株/667m2、3.0万株/667m2),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油菜相关性状均有影响,株高和有效分支高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株高最高和最低相差17.2cm,有效分支数最多为8.6个,最少为5.6个。主花序有效长度、有效分支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角果粒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主花序有效长度最长为59cm,最短为48.6cm;有效分支数最多为8.6个,最少为5.6个。油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直播油菜栽培密度为2.5万株/667m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177.2kg/667m2,较1.0万株/667m2增产9.32%。试验最合理...  相似文献   

2.
直播油菜密度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油菜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9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36万株/hm2)油菜分枝高度平均增加87.7%,主轴长、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平均分别减少21.8%、40.0%、52.9%、30.8%;油菜产量平均增加15.8%。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分枝高度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一级分枝数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直播油菜的高产潜力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来控制个体生长、压缩下位低效分枝实现。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旭 《农业与技术》2015,(1):55-56,58
本试验通过对重庆市开县地区直播油菜栽培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增大,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主序有效长度、主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都产生影响,密度为2.2万株/667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207.5kg/667m2。  相似文献   

4.
以国审油菜盐油杂3号为材料,设置15、20、25、30以及35万株·hm^-25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高低对株高、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指标均有明显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高密油菜群体株型结构整齐更能适合机械化收获;3)利用混合型产量-密度模型对密度和产量两个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最终推导出最优方程,利用最优方程计算出油菜直播最优密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直播油菜的最佳种植密度,在大田条件下,以国豪油8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直播密度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抗逆性、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抗菌核病、抗倒伏能力呈下降趋势。随着直播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部位升高,单株主花序长、有效分枝总数、有效角果总数以及群体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直播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获得最高产量3 433.50 kg/hm2。当直播密度为24万株/hm2和36万株/hm2时,处理间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的最佳直播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6.
7.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江西宜春,油菜品种赣油杂1号最适直播密度为27万株/hm^2,在此密度条件下,产量可达2216.1 kg/hm^2,其株型适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分别为7595.1万/hm^2、18.8粒,且抗性较强,发病率低于10%,病情指数低于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构建四川盆地直播油菜适宜机收的高产群体结构。【方法】于2013/2014、2014/2015年选用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区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104~60×104株/hm2)及行距配置(20 cm、30 cm、40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有重要影响,增密处理(30~60万株/hm2)可提高主序角果所占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加大(15~60万株/hm2),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密度在3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密度,籽粒产量则显著降低。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相同密度(30~36万株/hm2)下,不同行距配置(20 cm、30 cm、40 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较宽的行距配置(30 cm、40 cm)的主序角果数和产量均高于窄行距(20 cm),籽粒含油率则显著高于窄行距(20 cm)。【结论】在充足施肥条件下,直播油菜适宜机收和高产的种植密度为30~36万株/hm2,行距配置以等行距30~40 cm为宜,或采用宽窄行40 cm+20 cm。  相似文献   

9.
通过二裂式裂区设计,结果表明,在我省直播油菜的生育期推迟到10月底,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密度2-3万株/亩,产量无显著差异,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密度的增加,生育期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10.
11.
直播密度对杂交油菜两优586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适当晚播时,杂交油菜两优586以1.8-2.1万株/667m^2直播密度的产量最高。产量权成因中以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以产量的影响较大,千粒重和每角粒数的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重和每角粒数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直播油菜不同播期、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油菜单产急剧下降,而密度的调节能力十分有限,但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可适当增加油菜播种密度,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种植结构调整,油菜种植面积显著增长.为简化农艺,省工节本,增加效益,实现油菜生产轻型化、高效化,我所于2001~2002年度进行了直播油菜不同播期和密度的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和密度对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裂区试验设计对浙北地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104株/hm2的处理小区产量最高;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小区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但10月31日和11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中,小区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要产量性状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千粒重受密度影响不明显;株高、单株一次分枝数随着播期推迟、密度增加而减少,主花序长和主花序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5.
张敏 《农家顾问》2011,(3):27-27
通过试验设计对浙北地区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播种期和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月31日播种,密度37.5万株/公顷的处理小区产量最高;10月21日播种的处理中,小区产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为贵州直播油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油菜轻简化种植应用。采用裂区设计,对黔北地区3个主栽油菜品种直播条件下不同播种量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种量对油菜田间成株率影响显著,播种量为200~1 0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为1 000~1 200g/667m2,成株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黔北地区油菜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量为400~600g/667m2。品种和播种量单因素及品种与播种量互作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裂区试验设计,对4个不同栽培密度下的3个品种油菜直播试验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浙北地区直播油菜在10月31日播种,3个主栽品种均能在密度为30 万株·hm-2时取得高产,浙双72在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产量更高;株高、分枝节位和千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单株有效1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主花序长度和结荚特性与群体密度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杂交双低油菜中油杂1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密度和氮素水平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密度与氮素水平对油菜产量均达显著影响,其中播种期的影响最大.南县地区直播油菜应在10月15日前完成播种,且播种期越早越有利于高产.早播条件下增加施氮量及密度均可显著增加油菜生物量及产量,对应的适宜施氮量及密度分别为135~180 kg/hm2、45.0万~52.5万株/hm2(折合播种量为3.6~4.2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油菜品种秦优28为材料,在合理的田间种植环境下,研究秦优28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陕西汉中地区秦优28的轻简化直播适宜密度应该在每公顷36~40. 5万株之间。  相似文献   

20.
免耕直播油菜的密度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