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王丽娥 《乡村科技》2020,(6):100-10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玉米种植过程中频频发生小斑病现象,导致玉米产量急剧下滑,严重影响了粮食产业的正常发展,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针对玉米小斑病病症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玉米小斑病田间消长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玉米品种和气象等环境因子报道了玉米小斑病(Helminthosporiummaydis)田间消长流行规律。结果表明:病害流行分为始发期、普发期和盛发期,分别历时10天、15天和30天;病叶分布由下向上扩展;菌量最大的叶层为4~6叶,占总菌量21.5%以上,菌量主要集中于4~9片植株的中下叶层;环境温、湿、光、雨等因子适宜病害流行,病害中等偏重发生,病情指数大于30的持续时间为20天,最高病指为44.45。提出了防治病害的四条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3.
玉米小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玉米小斑病的症状、病原及发生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素芳 《农技服务》2012,29(2):169+172
总结了玉米小斑病的为害症状、病原物、侵染循环、发生因素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人们对甜玉米需求量不断的增加,种植甜玉米的效益日趋看好,我镇从2010年的1471亩,到今年的种植面积达6535亩,价格从原来的平均2.6元/㎏,到今年平均5元/㎏,价格几乎翻倍。但是,随着种植量的增加,玉米的病虫害尤其是玉米小班病,会随着种植量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病又称为玉米斑点病,多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长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它的危害较强,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6.
玉米小斑病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中国主产粮食之一,其高产、稳产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普遍发生的玉米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地影响了玉米的产量,文章就国内外关于玉米小斑病的致病机理、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各方面作简要综述,为以后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钟承茂 《农技服务》2008,25(2):83-84
介绍了玉米小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点、发生规律、发病因素,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玉米大,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永胜县玉米的主要病害,对当地玉米生产危害较大,其危害症状和防治技术如下:1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  相似文献   

10.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该文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介绍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斑病是云南省玉米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地制约着玉米产量.通过田间定点系统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证明云南省玉米灰斑病的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在玉米抽雄吐丝至成熟期的8月中旬至9月下旬迅速暴发流行.同一品种随着海拔增高病情加重,特别是在海拔1800 m以上,产量损失最大.海拔1500 ~ 1800 m区域次之,海拔1500 m以下区域发病较轻.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地表的病残体上越冬.抗病品种少,中抗以上品种仅15.78%.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提早播期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圆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玉米圆斑病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浓度为0.5%,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25℃,在不同培养基上分生孢子形态变化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ker)Boed.]是我国新近几年玉米上发生的重要病害。其危害性在一些地区已经超过大小斑病,成为主要玉米病害.国内外关于该病害的研究,在寄主方面主要侧重在抗病性、抗病性遗传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上。在我国,普遍缺少高度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抗病的品种和自交系的遗传背景和抗病基因也不清楚,目前主推的品种遗传基础过窄,是寻找多抗品种的主要障碍.在病原菌方面,我国以新月弯孢菌气生变种(Curvularialunata)危害玉米为主,该病菌致病性和产毒能力都很强,不同地区的病菌菌株存在致病力的差异,但其遗传背景和相互关系尚需深入研究。该病害蔓延快,危害重,应引起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波  张元元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6-616,625
[目的]为弯孢叶斑病的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人工喷雾对14个玉米杂交种接种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统计病情指数,鉴定抗病性。[结果]随着时间的增长,供试材料病情越来越严重,病株率、病叶率越来越大,发病程度逐渐加深,发病的部位由下而上逐渐上升。供试材料之间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系02-49×(齐318×A015①)的病情指数最小,为14.31%,然后是051024为15.55%,(齐319×A014①-2)×(B37941×A014)为26.44%,(B37941×A014)×(齐319×A014①-2)为32.63%,对照郑单958为37.09%;(A013×52106①)×系803的病情指数最大,为85.50%。[结论]14个玉米杂交种之间抗性差异较大,系02-49×(齐318×A015①)与051024的抗病性最强,(A013×52106①)×系803对弯孢叶斑病最感病。  相似文献   

15.
香蕉大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香蕉大灰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适合生长的培养基有PSA、PDA和OMA;菌落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pH 5~9;在碳源和氮源中,蔗糖、葡萄糖、尿素、磷酸氢二氨和硝酸钠有利于病菌生长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有严格的要求,RH≥8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随湿度增加萌发率增高;光照对菌丝体无显著影响,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似文献   

16.
郑宇鸣  李勃  张锡顺  林郁  刘振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11-19412,19415
玉米灰斑病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叶部病害,属世界性病害。文中详细阐述了玉米灰斑病在国内外及云南省的发生危害情况,总结归纳了玉米灰斑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介绍了玉米灰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及该病害的GPS监测。  相似文献   

17.
玉米尾孢菌叶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a Tehon&Daniels)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已成为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一个主要病害.为此,综述了玉米尾孢菌叶斑病的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病原菌特征,并对该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在我国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10个新月弯孢和2个画眉草弯孢分离株作为测试菌株,分别比较了在KNI、MMC和KPS3种诱变培养基和KPS培养基6个KClO3浓度梯度下产生Nit突变体的情况。结果表明:①Nit突变体的数量、产生率等指标在KPS培养基与KNI、MMC培养基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KPS培养基更适合于Nit突变体的诱导。②KClO3浓度为2.5%的KPS培养基最适合玉米弯孢叶斑病菌Nit突变体的诱导。  相似文献   

19.
关秀杰  刘亚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49-10750
[目的]从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级和病情指数的角度研究辽宁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为害损失及其经济阈值。[方法]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试材,设人工接种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5个梯度(5.0×104、1.0×105、2.5×105、5.0×105、1.0×106孢子/ml),另设对照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病菌接种后7d进行发病级数调查,其病情严重度按国家标准分6级调查。[结果]随着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级的增大,穗粒数、百粒重、产量都呈下降趋势,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级和病情指数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损失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若以病级为防治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经济阈值,则平均病级为0.45;若以病情指数为防治指标,则病情指数为14.10。[结论]该研究为辽宁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防治和经济阈值的科学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别利用Nit突变体技术和RAPD标记,对来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10个新月弯孢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利用Nit突变体技术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VCGs;利用RAPD标记,以0.5为阈值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遗传类型;来自同一个VCGs的菌株属于同一个遗传类型,表明Nit突变体技术可用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