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对血虚证大鼠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采用化学药物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血虚模型,通过血常规、生化指标分析,初步探讨当归不同剂量对大鼠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虚模型组和当归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并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检测,主要包括外周血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结果:随着给药天数的增加,模型组大鼠行动慢、眼睛无光。正常对照组和给药组大鼠活动大体相当。当归不同剂量组大鼠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性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红细胞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当归不同剂量组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和Ca~(2+)-Mg~(2+)-ATP酶活力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可以有效改善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造成的大鼠血虚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噻拉嗪对离体神经元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噻拉嗪麻醉机制,为临床麻醉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本试验分离培养胎鼠脑皮质神经元,在培养第8天加入浓度为15、25、35μg/mL和45μg/mL噻拉嗪,分别在加药后0、5、10、15、20、25、30、45、60、90 min和120 min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离体神经元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噻拉嗪作用于离体培养的神经元后可见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5 min时,15、25μg/mL和45μg/mL组Na~+-K~+-ATP酶活性与0 min比分别降低了63.72%,66.77%和64.63%(P<0.01),这3组酶活性的最高值较最低值分别升高了188.9%、208.4%和181.8%(P<0.01)。35μg/mL组在15 min时为最低值,下降了67.04%(P<0.01),且最高值较最低值上升了196.2%(P<0.01)。不同浓度组Ca~(2+)-Mg~(2+)-ATP酶活性均在25 min降至最低值,分别较0 min下降了42.81%、68.91%、87.67%和80.14%(P<0.01)。4个组的最高值较最低值分别上升了46.95%、104.2%、420%和170.8%(P<0.01)。结果表明,噻拉嗪通过显著降低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来发挥麻醉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神经元胞内外的离子平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观察古方剂八珍汤对疲劳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肝脏和肾脏ATP酶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抗疲劳的作用机制。将SPF级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八珍汤低剂量组、八珍汤中剂量组、八珍汤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采用力竭游泳制备疲劳模型,八珍汤给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相应八珍汤0.2 mL/(10 g·d)灌胃,15 d后各组小鼠检测血清乳酸(LD)、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氮(BUN)含量、肝脏ATP酶、肾脏ATP酶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八珍汤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P0.05);八珍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血尿素氮明显降低;八珍汤中剂量组小鼠肝脏中Ca~(2+)-Mg~(2+)-ATP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八珍汤中剂量组小鼠肝脏中Mg~(2+)-ATP酶、Ca~(2+)-Mg~(2+)-ATP酶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八珍汤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肾脏Mg~(2+)-ATP酶、Ca~(2+)-Mg~(2+)-ATP酶、Na~+-K~+-ATP酶含量均显著升高。说明八珍汤通过提高疲劳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肝脏ATP酶和肾脏ATP酶的水平而发挥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讨瞬时电位受体M2离子通道(TRPM2)在H9N2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导致线粒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在已建立TRPM2 shRNA PMVEC的基础上,采用5MOI H9N2猪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在病毒作用后24和48 h提取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进行蛋白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和ATP酶水平;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染色)及细胞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情况。结果表明:H9N2-SIV感染后TRPM2 shRNA PMVEC内SOD活性、GSH水平和Na~+-K~+-ATP、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活性显著高于对照shRNA PMVEC(P0.05或P0.01);mtNOS活性则极显著低于shRNA PMVEC(P0.01)。JC-1染色显示TRPM2-siRNA PMVEC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高于对照shRNA PMVEC,但是AnnexinV-FITC/PI染色显示细胞凋亡则低于H9N2感染对照shRNA PMVEC。结果提示:TRPM2基因沉默有效减缓H9N2感染导致NOS产生,显著降低SOD、GSH、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Ⅳ、Na~+-K~+-ATP的消耗以及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程度,进而有效缓解PMVEC线粒体损伤及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与玉米赤霉烯酮与(ZEA)联合暴露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分别以0.012 50μg/mL DON+0.006 25μg/mL ZEA、0.050μg/mL DON+0.025μg/mL ZEA、0.2μg/mL DON+0.1μg/mL ZEA、0.8μg/mL DON+0.4μg/mL ZEA对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进行联合暴露培养,48 h后测定细胞膜ATP酶(Ca~(2+)-ATP酶、Na~+/K~+-ATP酶)活性以及细胞内pH、Ca~(2+)水平和钙调蛋白(CaM)的mRNA表达水平。同时设不添加毒素的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间,细胞内Ca~(2+)水平、CaM mRNA表达水平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pH以及细胞膜Ca~(2+)-ATP酶与Na~+/K~+-ATP酶活性均随毒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添加毒素的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DON、ZEA联合暴露导致体外培养鸡脾脏淋巴细胞内酸化、离子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细胞内环境稳态失衡,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T-2毒素对猪肾细胞(PK15)的毒性作用及其氧化应激反应。用不同浓度的T-2毒素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评估T-2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评估不同剂量T-2毒素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rf2、Keap1、GPx-1、Nqo1及Hmox1 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2毒素对该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PK15细胞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LDH释放率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上调(P<0.05);随T-2毒素剂量升高,细胞间隙逐渐增加,细胞固缩,细胞数量也随之减少。细胞内ROS阳性细胞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且T-2毒素为100 nmol/L时,ROS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细胞内MDA含量与GPx活性呈毒素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GSH含量呈毒素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20、50及100 nmol/L的T-2毒素可显著上调Keap1、Gpx-1及Nqo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且50 nmol/L的相对表达量最高。T-2毒素对K15细胞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其氧化损伤,且该氧化应激过程受Nrf2-AER信号通路调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鹿复合麻醉剂麻醉与脑区突触体ATP酶相关性,试验选取纯种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和催醒组,利用比色法测定样本中ATP酶活性。结果表明:药物作用后大鼠麻醉全程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和Mg~(2+)-ATP酶活性诱导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组和催醒组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大脑皮质突触体Na~+-K~+-ATP和Mg~(2+)-ATP酶活性的抑制与鹿复合麻醉剂引起麻醉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以不同剂量(600,900,1 200,1 500 Gy)~(60)Co-γ辐射苜蓿种子为材料,以相同量未辐射的种子作为对照,对其幼苗进行10%NaCl胁迫处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的Na~+、K~+、Ca~(2+)、Mg~(2+)含量。结果表明: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K~+、Ca~(2+)、Mg~(2+)含量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N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辐射剂量为600 Gy时可抑制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片的Na~+含量,促进根、茎和叶片K~+、Mg~(2+)和Ca~(2+)含量的积累,1 500 Gy与600 Gy则相反。说明~(60)Co-γ辐射影响NaCl胁迫下苜蓿幼苗营养器官Na~+、K~+、Ca~(2+)和Mg~(2+)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CaCl_2对干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茎和叶离子含量的变化,试验采用水培方法测定了CaCl_2缓解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草原1号苜蓿幼苗不同营养器官中Na~+、K~+、Ca~(2+)、Mg~(2+)含量。结果表明:在20%PEG胁迫下,苜蓿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增加,K~+、Ca~(2+)、Mg~(2+)含量减少。随着CaCl_2浓度的升高,Na+含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K~+、Ca~(2+)(除根外)和Mg~(2+)含量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根、茎、叶中Na+含量在CaCl_2浓度为10 mmol/L时最低,K~+、Ca~(2+)(除根外)和Mg~(2+)含量均在CaCl_2浓度为10 mmol/L最高。说明Ca~(2+)可改善苜蓿幼苗体内的离子平衡,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CaCl_2浓度为10 mmol/L时表现出对PEG渗透胁迫的较好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咪达唑仑对山羊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中枢麻醉的作用机制。试验用15只健康山羊,3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为试验组,试验组山羊肌肉注射14 mg/kg体重咪达唑仑。分别在给药后诱导期、麻醉期、恢复Ⅰ期和恢复Ⅱ期4个时间点,每点剖杀3只山羊取脑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结果注射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山羊大脑、丘脑、小脑和脑干的Ca~(2+)-Mg~(2+)-ATP酶活性,这种变化趋势与山羊肌肉注射咪达唑仑麻醉后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在整个麻醉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表明咪达唑仑的麻醉作用可能与抑制山羊大脑、丘脑、小脑和脑干的Ca~(2+)-Mg~(2+)-ATP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右美托咪啶对异氟烷致PC1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本试验设立对照(Control)组、异氟烷(ISO)组、右美托咪啶(DEX)组和右美托咪啶加异氟烷(DEX+ISO)组,使用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色素C(Cyt-C)浓度,TUNEL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利用Fura-2 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PC12细胞ROS水平和MDA含量极显著上调(P<0.01),CAT、GPX和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而与ISO组相比,DEX+ISO组PC12细胞RO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和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GPX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敌百虫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理,本研究在建立体外培养新生24h内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0、5、20、80mg/L敌百虫染毒,在染毒后的不同时间测定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内[Ca2+]i、ROS含量和ATP酶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染毒12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②染毒12h,各染毒组线粒体膜电位逐渐降低,其中80mg/L组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③染毒0.5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染毒12h,各染毒组细胞内[Ca2+]i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④染毒12h和24h,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⑤染毒12h,细胞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逐渐降低,20、80mg/L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上述指标的变化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敌百虫暴露可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内ROS含量升高,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钙离子超载且ATPase活性降低,提示细胞凋亡在敌百虫所致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氟化物对家蚕幼虫中肠(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添食NaF抑制家蚕幼虫中肠(钙,镁)-三磷酸腺苷酶[(Ca~(2+),Mg~(2+))-ATPase]的活性。该抑制作用随添食NaF的浓度提高,或添食日数延长而增加,有累积效应。添食适量的CaCl_2或CaCl_2和Na_2ATP能降低NaF对(Ca~(2+),Mg~(2+))-ATPase活性的抑制。试验结果说明,应用Lee的(Ca~(2+),Mg~(2+))-ATPase动力学模型可获得满意的解释。氟化物抑制家蚕幼虫体内组织细胞膜上(Ca~(2+),Mg~(2+))-ATPasc活性,致使Ca~(2+)在蚕体内平衡失调,是家蚕氟中毒的一种重要的毒理学上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玻璃化冷冻会严重损伤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功能,进而极大地限制了其解冻后的发育能力。为此,本试验设置3个钌红(RR)处理组,即牛卵母细胞用含0.5、1、2μmol/L RR的玻璃化冷冻液进行冷冻,解冻后放入含0.5、1、2μmol/L RR的体外成熟液中继续培养0.5h,同时,新鲜卵母细胞一部分不进行冷冻,一部分用不含RR的冷冻液进行玻璃化冷冻,分别作为新鲜对照组和玻璃化冷冻对照组,然后共检测5组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ATP含量及孤雌激活后胚胎的发育能力,进而研究RR对玻璃化冷冻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1)玻璃化冷冻显著提高了牛卵母细胞中线粒体Ca~(2+)水平(P0.05),而2μmol/L RR处理组线粒体Ca~(2+)水平显著低于冷冻对照组(P0.05),但与新鲜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玻璃化冷冻显著降低了牛卵母细胞中ATP含量(P0.05),2μmol/L RR处理组卵母细胞中ATP含量显著高于冷冻对照组及0.5、1μmol/L RR处理组(P0.05);(3)玻璃化冷冻对照组卵裂率、囊胚率显著低于新鲜对照组(P0.05),1μmol/L处理组卵裂率、囊胚率与新鲜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RR处理能显著抑制解冻后牛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流入,保护线粒体功能,提高其发育能力。本试验结果为正向调控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线粒体Ca~(2+)水平,进而提高其发育能力,促进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体外培养鸽嗉囊组织形态学、酶活力及基因表达变化规律。取60周龄美国王鸽嗉囊组织于体外培养7 d,动态检测其形态学、代谢和凋亡相关酶活力以及角蛋白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形态学结果表明:鸽嗉囊组织于体外培养第2~4天结构清晰,上皮层细胞排列紧密,体外培养5 d后嗉囊结构显著退化,形态学受到破坏。酶活力和基因表达结果显示:Caspase-3酶活力于培养第1、5、6、7天显著高于培养第2~4天(P0.05);琥珀酸脱氢酶、Na~+-K~+-ATP酶、Ca~(2+)-Mg~(2+)-ATP酶和总ATP酶活力以及Bcl-2和角蛋白19基因表达均于培养第1、6、7天显著下调(P0.05),于培养第2~4天显著升高(P0.05);Bak1基因表达于培养第2~5天稳定,随后于培养第6天显著上调(P0.05)。综上所述,体外培养鸽嗉囊组织形态学、酶活力和基因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改变。本试验条件下,鸽嗉囊组织体外培养稳定时间为4 d,且开展后续药理、病理及生理学试验前的1 d预培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试验研究了ZEA对小鼠离体刀豆蛋白(Con A)活化T淋巴细胞内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高纯度小鼠T淋巴细胞后,以Con A(5μg/m L)作为T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剂,以不同浓度ZEA染毒处理细胞24 h后,设立细胞空白组(只有细胞)、Con A组(细胞+Con A)、20μmol/L ZEA组(细胞+Con A+20μmol/L ZEA)、40μmol/L ZEA组(细胞+Con A+40μmol/L ZEA),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小鼠T淋巴细胞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结果:细胞在活化培养24 h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空白组细胞的活性氧(ROS)水平很低,ZEA在40μmol/L时,与空白组相比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此外,细胞在活化培养24 h后,与空白组相比,ZEA在40μmol/L时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下降(P0.01)。研究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可以影响小鼠T淋巴细胞的正常氧化还原,进而影响T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CV304,采用不同浓度DSS诱导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周期;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显示,随着DSS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并导致细胞GOG1期阻滞,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减少,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结果表明,DSS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低温(4℃,0℃和-4℃)处理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研究低温胁迫引发的内源性ROS对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 PLD)活性的影响,以期揭示内源性ROS对高山离子芥叶中线粒体膜结合态PLD活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4℃,0℃和-4℃处理下,高山离子芥叶中H2O2的含量和PLD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在正常条件下,用不同浓度H2O2处理后,PLD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当添加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phenylene iodonium DPI)处理后,在3个温度胁迫下PLD活性低于对照组,在该条件下线粒体膜结合态Ca~(2+)含量高于对照组。当用DPI+CaCl2处理后,PLD活性较添加DPI处理组高,而添加Ca~(2+)的螯合剂EGTA处理后,PL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降低,表明低温胁迫下高山离子芥叶中Ca~(2+)参与内源性ROS对PLD活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呕吐毒素(DON)处理对伴刀豆球蛋白A(CoA)刺激脾脏淋巴细胞的体外影响。鸡脾脏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用12.5μg/mL CoA刺激,然后用不同浓度(0~50μg/mL)DON处理18小时,测定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pH值、钙调蛋白(CaM)mRNA水平和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结果显示,随着DON处理水平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CaM mRN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也相同程度提高了ATP酶活性,处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试验结果提示,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和酸化是DON对鸡淋巴细胞毒性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20.
谢弋  庄志雄 《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81-82,99
铬主要以Cr^3 和Cr^6 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其对人或动物的生物效应与其价态有关。本实验用荧光染料罗丹明123和二乙酰二氯氢化荧光素测定细胞内的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比较Cr^3 和Cr^6 对中国仓鼠肺细胞的毒性作用。发现Cr^3 未引起细胞活性氧生成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而Cr^6 可导致细胞活性氧生成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提示线粒体可能是Cr^6 所致氧化损伤的靶器官之一,而Cr^6 所致氧化损伤可能是由其诱导产生的ROS介导,而不是由Cr^3 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