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选择适宜的发芽温度和发芽床,确定种子检验中蒙古黄芪种子发芽试验的适宜条件和首、末次计数时间.试验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存在较高的硬实休眠特性.在种子检验中,破除硬实休眠的适宜方法为精米机打磨4min.蒙古黄芪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恒温和15/25℃变温;适宜发芽床为纸上、纸间和海绵床;发芽试验的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d,末次计数时间为第12d.  相似文献   

2.
牧草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系通过一定浓度的四唑溶液对牧草种子进行染色,按胚的主要解剖构造的染色图形来判断种子活力的强弱,可准确和快速地反映出休眠种子是否具有潜在发芽力,便于企业急需调种和种子样品中休眠种子较多的情况下,采用种子生活力四唑测定方法迅速地确定种子批的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3.
牧草种子生活力测定可反映出休眠种子是否具有发芽潜力,本文主要是按胚的主要解剖构造的染色图形快速判断几种牧草种子的生活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藏年限新麦草种子活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室内培养皿发芽法和电导法,对贮藏1~7年新麦草种子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室温下贮藏1年种子的发芽率(势)很高,不存在休眠问题。随着贮藏年限延长,种子发芽率(势)、简化活力指数(GW)均显著降低。其中,贮藏4年以上种子的发芽率低于50%,不宜作为播种用;贮藏7年的种子基本上丧失了生活力。种子外渗电导率随贮藏年限延长而增加,它是种子细胞膜受害的表现并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条件下贮藏23年的牧草种子,使用常规发芽法进行萌发和休眠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20种豆科牧草种子,其中有11种具有生活力,南苜蓿、紫花苜蓿、多变小冠花、沙打旺发芽率仍然达57.0%~69.7%较高的水平。休眠率降至很低。黄花草木栖、白花草木栖、圭亚那柱花草、矮柱花草、二色胡枝子发芽率为14.3%~34.7%,休眠率较高为38.7%~77%,他们具有潜在的生活力,且更耐贮藏。小叶锦鸡儿和紫云英处于临界死亡。15种禾本科种子完全失去生活力。  相似文献   

6.
陈立强  白小明 《草地学报》2021,29(3):465-471
为了探索影响细齿草木樨(Melilotus dentatus Pers.)种子发芽力的主要因素,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本试验对不同成熟阶段细齿草木樨的种子结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细齿草木樨种子成熟,其栅栏细胞层厚度、骨状石细胞层厚度、硬实率、产量、千粒重和生活力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于完熟期达到最...  相似文献   

7.
4种禾草种子发芽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Scop)、止血马唐(Digitaria ischaemum(Schreib.)Schreib.)、细弱隐子草(Cleistogenes gracilis Keng)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芽率低的现象,使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KNO3溶液和预冷等处理对其进行打破休眠和促进萌发的研究,并对供试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唐种子不存在休眠问题,预冷和KNO3溶液对促进其萌发均没有显著效果;止血马唐种子存在休眠且生活力偏低,预冷能够打破休眠,KNO3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种子的生活力(P0.05);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发芽率低主要原因是种子生活力低,KNO3处理能够极显著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P0.01)。4种种子的最适发芽条件分别是:马唐种子用KNO3(0.2%)处理或不处理,在30℃恒温发芽;止血马唐、细弱隐子草和糙隐子草种子均为用KNO3(0.2%)处理并预冷(7d)后20~30℃变温发芽。  相似文献   

8.
有些种子已发育到该品种固有的大小、色泽和硬度,并具有生活力,但给予适宜的发芽条件时,它们并不发芽,这种现象叫做种子休眠。用休眠种子作种用,常因不出苗或出苗不齐而形成缺苗断垄现象,同时给草地管理、收获带来困难,最终造成减产。具有休眠的种子,在播种时由于不能确定种用价值,无法计算合理的播种量,因而不能保证其合理的密度,有些种子由于较长的休眠期,往往在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     
种子的生活力:指种子有生命现象及其能力而言。也就是说,在满足种子萌发条件后,能萌发并长出健壮的幼苗的能力。种子生活力的大小,通常用发芽率来表示,但有休眠现象的种子,种子不能正常萌发,萌发率难以确切地表示种子生活能力的人小,故通常采用其他方法来测定,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为四氮(石坐)速测法。稀树干草原生态系统型:(萨玉纳生态系统型)是地球表  相似文献   

10.
硬实种子的生活力及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硬实种子的生活力。比较了切破种皮后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结果表明,新鲜种子中的硬实几乎全部为有生活力的种子。但陈种子中的硬实并非全部有生活力。随贮藏年限增加,硬实种子的萌发力下降,且随种子种类不同而变化,并无一定规律可循。目前用固定系数将硬实率折算为萌发率的方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李青丰  易津 《内蒙古草业》1994,(3):41-44,63
本文研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硬实种子的生活力,比较了切破种皮后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在萌发检验中的记数问题。结果表明,新鲜种子中的硬实几乎全部为有生活力的种子,但陈种子中的硬实并非全部有生活力,随贮藏年限增加,硬实种子的萌发力下降,且随种子种类不同而变化,并无一定规律可循。目前用固定系数将硬实率折算为萌发率的方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得知,塔落岩黄芪种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发芽其结果有着明显的不同.变温刺激可以使种子发芽率比常规法高出30%左右,而土培法又比变温刺激法发芽率高出10%左右;沙床与纸床相比,沙床可减轻甚至消除种子霉烂现象,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生境下陇东苜蓿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玲  王彦荣 《草业学报》2003,12(6):79-85
对甘肃陇东(环县)、陇中(定西)、河西(张掖和酒泉)3地区种植的陇东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产量最高的是张掖和酒泉地区,平均产量942kg/hm2,其次是环县,产量最低的是定西,平均301kg/hm2。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荚果数/生殖枝>粒数/荚>千粒重。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和硬实率在地区间的变化趋于一致;在生活力均衡的情况下,定西新收获种子的硬实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与贮前相比生活力无显著变化,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率显著提高;张掖和酒泉种子的硬实下降率为45%~49%,种子最终发芽率达到63%~76%,不经破除硬实即可作为播种用种子,种用价值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进行硫酸浸种处理,设置0min、50min、60min、70min和80min 5个浸种时间,通过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研究硫酸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硫酸的处理对锦鸡儿硬实种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处理时间锦鸡儿硬实种子发芽率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硫酸处理时间为70min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0%和6.87。所以,70min硫酸处理为锦鸡儿硬实种子的最佳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15.
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条件及硬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萌发试验温度设恒温和变温共9个水平;光照设立光(光照时间分为:8h、24h)暗共三个水平;发芽床设立纸上,纸间、砂间和土中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的硬实率(最低硬实率为53.3%)高于灰色种皮种子(最低硬实率为24.0%);灰色种子以20℃恒温,光照,纸上或纸间条件下发芽为最佳。黑色种子以25℃恒温,纸上条件下发芽为最佳。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硬实率高和不适宜的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贮藏0~8个月的"川草1号"老芒麦种子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畸形率等参数,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老芒麦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贮藏时间对种子发芽特性有显著的影响;随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力、发芽指数显著增大,幼苗的畸形率逐渐下降,但种子的腐败率逐渐增加;生产中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期与播种量,以提高种子的种用价值。种子贮藏时,要注意贮藏条件的选择,避免种子腐败,保持种子具有较强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7.
以采集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黄花草木樨种子为材料,研究了98%浓硫酸处理下去皮与未去皮的草木樨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此确定黄花草木樨种子解除休眠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98%浓硫酸处理下,浸泡10、20、30和40 min均提高了草木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30 min处理下的去皮草木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约为未去皮草木樨种子的2倍。说明解除草木樨种子硬实率的最佳方法为对其进行去皮处理,并于98%浓硫酸浸泡30 min。  相似文献   

18.
王娟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1,31(2):41-43,48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机械法、98%浓硫酸处理法和不同浓度NAA引发处理法研究打破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标准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仅为37%,各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划破种皮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2%,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30 min,发芽...  相似文献   

19.
小冠花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本美  白原生 《草地学报》1996,4(2):134-140
小冠花种子中的硬实率达20-60%,破除硬实用浓硫酸浸泡20分钟。实验中将吸胀的咱子作为对照,将第五尚未吸胀的种子作为硬实。将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对对照同步发芽,测试其生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ATP含量和抗逆性均高于对照。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表明小冠花的硬实料是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20.
结缕草种子脱落酸含量及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缕草休眠种子与打破休眠种子在发芽处理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在每克休眠种子中,颖苞和籽粒中的脱落酸含量分别为4.533μg和2.403μg,但以籽粒中脱落酸的含量对休眠的诱导起主要作用;休眠的解除随脱落酸含量的下降而增强。通过对休眠种子和打破休眠种子的发芽处理过程中施用外源激素发现,虽然单独施用外源激素(GA)对休眠的解除有一定的效果,但打破结缕草种子的休眠,首先必须要解除颖苞的透性障碍,然后施用外源激素才可能使结缕草种子达到其潜在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