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苎麻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苎麻杂种优势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研究了9个苎麻杂交组合F1代的经济性状、原麻产量及纤维支数的杂种优势,分析了各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苎麻杂种优势以原麻产量最为突出,所有组合都超过中亲值,其中亲优势幅度4.36%~31.52%,有7个组合超过了大值亲本,幅度为1.05%~23.20%,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麻茎的粗和增高,其他经济性状的作用甚微。纤维支数无优势,F1代产量及经济性状与中亲值、母本、大值亲本等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产量与中亲值相关最大,r=0.9357。F1代纤维支数不仅与中亲值高度相关,r=0.09376,而且其群体平均值接近中亲值,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的影响,回归方程y=-5.41 0.9698x,可据此作为选配组合预测后代纤维支数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统计分析13份苎麻地方品种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和遗传进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三季麻的遗传方差,环境方差及遗传力均有一定的差异,单蔸干麻重,鲜皮厚度,鲜皮出麻率是较重要的产量性状,由于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极为密切,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又各有差异,因此对各性状的选择要综合兼顾,同时在苎麻育种工作中,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应积极开展除常规育种法外的其它育种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苎麻纯系培育和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自交系、双胚苗和孤雌生殖3条途径,选择和培育苎麻纯系,并采用配合力方法,预测纯系间杂种优势。从91个苎麻栽培品种中,培育出自交材料204份,其中8~9代的材料有49份。从228份材料中筛选出双胚苗9份,其频率为0.25%~0.90%。若用人工处理方法可使双胚苗出现频率提高到2.02%~2.05%。人工加倍双胚苗小苗,从加倍得到的30份2n材料中,初步鉴定出纯系材料5份。用2.0%二甲基亚砜加0.1%秋水仙碱诱导出苎麻孤雌生殖材料12份,其中有纯合的二倍体材料3份。通过早代与晚代自交系配合力测定预测杂种优势,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C#-2和C#-1。细度一般配合力较高的有HP4和7510-5。并获得高产(比对照增产25.7%)优质(细度1900支以上)的强优势组合7510-5×HP4。  相似文献   

5.
旌德苎麻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顺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15-116,118
本文根据旌德的土壤、气候、苎麻品种资源、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苎麻优质高产的经验,制定了新麻园建设要求、麻园的常年管理、麻园更新、有害生物控制等4条苎麻优质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苎麻疫霉Mtr性状遗传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含甲霜灵10μg/mL的LBA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野生型菌株EC-3和JC-20两周左右获得抗甲霜灵(Mt^r)突变株,测定了Mt^r突变株对甲霜灵的抗性特点:在不接触甲霜灵的条件下,突变株对甲霜灵的抗性下降,大多数在1-2周丧失其抗性,开始表现为对甲霜灵敏感(Mt^s),其游动孢子后代绝大多数单孢株也失去对甲霜灵的抗性;在含甲霜灵的培养基上其抗性可以长期保持。研究还发现,供试的疫霉菌株一旦对甲霜灵产生抗性,其抗性可上升至相当高的水平,达野生型亲本的160倍以上。结果表明:抗性突变株对甲霜灵的抗性遗传不稳定,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抗性可能发生在细胞质线粒体DNA上。  相似文献   

7.
“B232”系由“赣苎1号”的优良单蔸与“家麻”杂交,从其F1代种子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77%,增产达极显著。大田生产示范推广,平均产量在2250kg/hm2以上,较对照“芦竹青”增产43.50%。单纤维支数高,3年省区试平均为2472.60支,达特优质指标。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和疫病。该品种以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风、易剥易刮和适应强为其优良特性问世。  相似文献   

8.
对 1 2 9份雄不育两系杂交组合杂种优势、遗传变异的研究表明 ,F1 的产量、株高、有效株率等均比双亲有明显的正向优势 ,鲜皮出麻率和纤维细度优势不显著 ,大多呈中间型 ,且与双亲 (特别是母本 )的关联较大。组合与亲本无性系的单蔸产量、纤维细度及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无显著差异。但可从中选到产量比本地主要品种增产 2 0 %以上 ,纤维细度在 1 80 0支以上且变异小的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9.
光周期钝感全雌性苎麻杂种优势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在我省丘陵山区种植苎麻,以选择土层厚度40cm以上,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旱土较好;品种以种植耐旱性强的湘苎3号表现适生高产;栽植密度深根型品种以亩栽3000-3500蔸,且每蔸只栽一株嫩扦插苗为宜;肥料用量全年亩施N25kg,P2O55kg,K2O20kg的增产效果最大,二麻收获期以7月22日至25日最佳,适时早收可争取三麻避旱夺高产。该项技术从1991-1995年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1.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近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a.不同品种的苎麻纤维支数有显著差异,高支数品种与低支数品种间相差可达1500支以上;b.苎麻不同生长期与纤维支数关系很大,最早一期收获与最迟一期收获二者纤维支数相差达1~1.5倍;c.苎麻解剖结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关系密切,单纤维细度和强力受纤维细胞直径和壁厚的共同作用表现为纤维细胞壁截面积大小的制约,优质高产苎麻品种的茎截面解剖特点是单个纤维细胞壁截面积较小,而茎内纤维细胞数目较多,类型I的苎麻品种C区酶带活性强,纤维支数高;d.不同海拔高度与苎麻单纤维支数成正相关,单纤维支数随着栽植密度而增加;e.土壤缓效钾与纤维支数,土壤速效钾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纤维支数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硼肥和螯合稀土能提高纤维支数;f.种子繁殖显著降低产量和纤维支数;g.提高苎麻纤维支数的措施是,采用无性繁殖、严禁种子繁殖,实行良种区域化,一地一种,以及经济施肥和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3.
苎麻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型及PMC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苎麻品种芦竹青为材料,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有丝分裂以嫩稍扦插诱导萌发幼根,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和Giemsa带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苎麻的核型公式为2n=28=8(L)st+18(S)st+2(S)SAT,全为不对称的染色体,N·F,值与其染色体的条数相等,每组染色体的臂指数均大于78%,染色体长度比大于2.1:1,属于4B类核型,Giemsa C-带带型单一,短臂为全带,长臂为着丝点带,减数分裂以2%醋酸洋红压片,发现同一株上幼蕾着生的部位不同,其发育进度不一致,以着生在茎的中,上部的幼蕾发育快,同一枝梗上以着生于下部的幼蕾发育早,而同一幼蕾的PMC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后期I,末期I以及后期I,四分体等阶段同步程度高,同时观察到存在一定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4.
苎麻新品种湘苎3号选育及光合作用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苎3号(原名C-20)系广西黑皮蔸经自由授粉的后代中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光合生产力强,干物质积累速度快,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在湖南省多点试验结果,增产15%-38%,全年纤维平均支数达2000支,高抗花叶病。湘苎3号#+(14)C同化物的运转速率和向麻皮的分配率均高于对照品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导性和水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而暗呼吸速率只略高于对照。湘苎3号的最大叶面积系数可达7左右,光合速率可达14mgCO#-2·dm#+(-2)h#+(-1)。可见,湘苎3号具有较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南林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与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协作,于1987~1988年对苎麻剥制后的剩余物——麻骨(含有纤维索),用于制造人造板,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中间试验,本文对苎麻骨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工艺试验包括:原料处理、热磨法制备粗浆、精浆处理、成型和热压试验,试验产品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根据工艺试验优化结果进行了中间试验。此外,还利用麻骨密度小的特点,直接将麻骨破碎,采用脲醛树脂作胶粘剂,试制密度为0.5~0.6g/cm~3的轻型人造板,选用刨切薄木或纸质塑料复面,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偏光、荧光等显微技术,进行苎麻解剖特征的研究,从中发现了斑毛,这种新发现的表皮毛,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一个特征;雌蕊的花柱由心皮一侧发育而成,柱头着生于花柱一侧,认为雌蕊的这种结构,在被子植物中应列为一个新类型I雄花借助花丝特殊结构和功能来实现传粉,亦是一种特例;同时还提出了苎麻纤维来源于中柱鞘,是一种复合型的纤维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优质高产苎麻的经济性状和指标,分析了各种养分状况,测算了原麻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养分量,同时还提出了获得优质高产苎麻应采取的合理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来自全国主要苎麻产区的基因资源光合作用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显著影响苎麻田间净光合强度(Pn)的因素,头、二、三麻依次减少;其中胞间CO_2浓度、叶室CO_2浓度、气孔阻力和气孔导度对三季麻Pn均有显著影响,而蒸腾强度对头、二麻Pn,叶温对二、三麻Pn有显著影响。(2)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各季麻Pn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这些方程对Pn的回归拟合结果,头、二、三麻平均误差率分别为3.35%,1.46%和3.30%。(3)季内各基因型问Pn差异显著,季间Pn则三麻>二麻>头麻;Pn与原麻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n与单纤维支数相关不显著。头、二、三麻Pn均较高的资源有:浏阳“鸡骨白”、邻水“牛皮麻”、邻水“红顶家麻”、“园青6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