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植物在植物造景中的作用越来越体现出特殊优势。按照彩色植物在各季节所表现色彩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同时对色彩应用及配置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彩色植物在植物造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陆永健 《花卉》2017,(16):58-59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植物文化,植物文化直接反映着一个地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关系。对于植物造景来说植物色彩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彩色植物在植物造景中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对其作了深入分析,根据彩色植物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色彩作了合理分类,同时阐述了植物造景的色彩搭配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1常彩色叶树种定义和观赏特点常彩色叶树种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鲜艳的叶色,丰富植物景观色彩,活跃园林景观氛围,提供多样的植物景观,是指叶片在整个生长季内,甚至常年呈现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异于绿色的色彩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是彩叶树种的一种类型。常彩色叶树种的观赏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绚丽的色彩、不同叶色带来的多重"性格美"、美妙的色感、较强的色彩层次感和空间结构、大体积色块的磅礴效果,这些都吸引着观赏者的目光。常彩色叶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植物的美表现在色彩的应用上。本文主要从无彩色、有彩色、光泽色3个方面分析了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以便为园林工作者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花卉》2018,(22)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不断增大,而在园林建设中应用彩色植物能够优化园林色彩搭配的效果,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气息,本文就彩色植物在园林景观构建中的使用原则和色彩搭配技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北方常见彩色叶植物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彩色叶植物是指叶片呈现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色彩而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因其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它们给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其中,彩叶植物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备受人们的青睐,即使不在花季,也具有绚丽的色彩,与绿叶植物搭配使用可以更加丰富景观色彩,是目前园林绿化美化的常用植物。本文主要介绍彩色植物在江南园林景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各个城市都特别重视环境,努力开展规模多样的园林景观建设。园林中植物不能单一,保护环境进行园林建设,要坚持绿色。现在园林建设中,大多加入了彩色叶子植物,这可丰富景观色彩,本文主要探讨有关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5,(13)
当前,在园林造景中,植物色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园林设计中,我国园林造景部门普遍应用了很多彩色类型的植物,应用多种类型的植物,既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也可以在城市中形成一座错落有致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植物资源丰富,常绿树种、落叶树种、彩色叶树种在昆明市均有栽培。据调查,彩色叶树种在昆明市道路植物的运用中仅占总数的25.9%,因此,彩色叶树种在昆明市道路中的运用却不尽如人意。而彩色叶树种因其炫丽的色彩、栽植简单、观赏周期长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意义上行道树色彩单一的不足,可考虑将彩色叶树种合理的运用在昆明市道路中,让昆明市街道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抽样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30道路,分析其对彩色叶树种的应用方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具有完整生命特性的元素之一,各种植物随四季季节更换,继而演绎出多彩的季相景观,这种植物效果在景观中起到了添彩的作用。每到秋高气爽之时,各种色彩绚丽的秋叶呈现在公园、道路、小区,街头绿地内,为市民展现大自然的色彩。随着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日渐关注,对环境生态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对彩色植物需求较多。通过对苏州阳澄湖畔仙樱湖公园及工业园区道路及其周边绿地的观察和调查,探索园林植物景观季相变化的表现形式。相信随着苗木市场对彩色新品种的研究及景观多样化的软景设计,彩色植物将必定更加受到欢迎,在苏州的园林绿化项目中,彩色植物的运用也会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2.
彩叶树种的选择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彩叶树种作为绿化苗木的一部分,因在生长季节内能呈现出鲜艳的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并且还具有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生长期内都呈现彩色叶色,而春色叶植物及秋色叶植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对环境绿化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植物景观多样性追求不断攀升。从色彩单一、过多地强调四季常青,到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合理搭配,乔、灌、草有机结合,植物品种的多样性使用,尤其彩色植物的合理应用,充分体现出我国对环境绿化的重视,也凸显出彩色植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那么彩色植物苗木市场的行情到底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正凡是生长季节叶片可以稳定呈现非绿色(排除生理、病虫害、栽培和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的植物,都可称为彩叶植物。它们是一类在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此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彩叶植物的种类彩叶植物的种类很多,依据呈现色彩的阶段性不同的特点,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大类。常色叶植物是指整个牛长期内都能呈现彩色叶,而春色叶和秋色叶植物只是在生长期某一段时间呈现彩色叶。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卫矛、臭椿等;常见的秋色叶植物有鸡爪槭、三角枫、元宝枫等,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金叶接骨木、紫叶小檗等。彩叶植物具有观花植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们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色彩,人们掌握其生物学特性,配置及应用得当,往往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彩叶植物和园林景观建设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诸多景观材料的组合和搭配,除了硬性的景观材料如建筑、山石、水体外,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软性景观材料,即园林植物,它直接反映着园林的自然属性。与硬性材料的"冷暖"外表相比,园林植物象征着牛命力和活力,而彩叶植物则起到了一个"先锋军"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四季更替的变化,营造了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人们置身其中也十分惬意和享受。色彩美是园林景观的最大魅力之一,彩色植物的色彩无疑起到了锦  相似文献   

15.
叶凯  金珊 《花卉》2021,(4):220-221
色彩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彩色植物凭借其成景快、易栽培、色彩艳丽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受到设计师的广泛青睐。生态环境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的两大建设工作,彩色森林的建设能够弥补一些地域生态功能较弱的缺点,具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应用到乡土植物,进而丰富彩色森林包含的植物,从广度上体现出彩色森林的生态环保功能。彩色森林的建设能够提升本土森林资源的价值,强化森林自身具有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促进当地社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彩色森林建设的基本原则入手,探讨了乡土植物在彩色森林的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行推进,老百姓对于工作以外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园林当中的各种彩色植物配置就是美化环境的一种手段,区别于传统的纯绿色园林设计风格,色彩丰富的彩色植物配置让人在工作之余更加放松精神和避免过度用眼疲劳,彩色植物配置让城市自然环境绿化提升了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17.
《现代园艺》2020,(3):64-65
彩色针叶树是彩色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春夏秋季节的景观,增加了北方地区冬春季植物景观色彩。金蜀桧是优良的彩色针叶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金蜀桧的生长特征和特性,分析了其在园林应用中的优势,探讨了金蜀桧的园林配置方式,并对其在园林中的发展前景和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杨光明 《现代园艺》2014,(8):133-134
我国北方受气候条件和养护管理的影响,可种植的植物种类较少,园林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更需要加大彩色树种的应用。如何利用有限的彩色树种资源强化北方园林绿化效果是园林绿化工作者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应用彩色叶植物来为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进行点缀,丰富园林景观颜色的同时促进其多样化发展,使其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深入分析了彩色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冀峰 《花木盆景》2023,(9):110-111
<正>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植物营造空间氛围,既要充分运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造景艺术手法,将植物与景观中的其他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要遵循统一与变化的设计原则,发挥植物本身的色彩、形态优势,实现整体景观效果的层次感、多样性。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适应等设计原则。比如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彩色植物,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避免植物因难以适应生长环境导致长势不良,甚至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