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犬睾丸支持细胞体外生长和生物学特征,试验采用组织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该细胞,并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AKP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均获得了成年犬睾丸支持细胞,细胞增殖活力旺盛;H.E.染色可见睾丸支持细胞呈长梭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有3~4个突起,胞质呈浅红色;油红O染色可见支持细胞的胞质中存在脂滴,被染成桔红色,而细胞核不着色。将支持细胞与生殖细胞共培养,精原干细胞可以贴附于支持细胞表面进行体外增殖,而难以直接贴于皿底生长。AKP染色可见精原干细胞呈AKP阳性,而支持细胞呈阴性。说明成年犬支持细胞可以在体外进行培养,具有其他物种支持细胞共有的一些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睾丸支持细胞在精子发生及睾丸免疫豁免中的生物学作用,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分步消化法和1/3浓度的Hank′s低渗液、50mmol/L Tris-HC(l pH7.1)液分别低渗处理及油红O脂质染色法对16~22d的幼鼠睾丸进行分离、纯化和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睾丸支持细胞损伤少、活率高、睾丸支持细胞占培养细胞总数的90%以上;根据形态学观察及油红O脂质染色法鉴定,睾丸支持细胞的生长状态良好,细胞突起很多,核仁清晰,胞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空泡状脂质小滴。  相似文献   

3.
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一种能快速、高效地分离、纯化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方法,试验采用颈部脱臼的方法处死3周龄的小白鼠,取其睾丸并去除附属组织(血管、白膜脂肪等)后剪碎,用Ⅳ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消化制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台盼蓝染色以鉴定细胞的活率;再对细胞悬液进行低渗溶液处理并利用支持细胞贴壁而其他细胞不贴壁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对支持细胞采用H.E.和油红O染色的方法进行鉴定,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离、纯化以及培养小白鼠睾丸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一种简单快速分离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并保证其活性的基本方法,本试验采集2岁蒙古马睾丸组织于低温环境下进行机械分离,将1~3 g睾丸组织剪碎,采用重力沉淀法去除游离的红细胞和间质细胞;使用0.1%胶原酶Ⅳ和0.25%胰蛋白酶+EDTA逐步进行组织消化,并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在接种后采用差异贴壁法分离纯化支持细胞,使用Tris-HCl低渗法去除杂质细胞,并采用碱性磷酸酶(AKP)染色、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支持细胞贴壁性能较强,培养24 h后大多数细胞开始贴壁,细胞形状呈椭圆形;培养48 h后胞质增多,折光性变强;培养3~4 d细胞胞质展开紧密连接,此时细胞呈三角形,有明显的核仁,培养6~7 d细胞生长状态进入稳定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TA4和GDNF基因在培养细胞中极显著表达(P<0.01),AKP染色支持细胞呈阴性表达,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确为支持细胞。本试验使用机械分离法与两步酶消化法处理组织,可快速高效地获得睾丸支持细胞,成功构建了蒙古马睾丸支持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精子生成过程,试验采用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了松辽黑猪睾丸支持细胞,利用油红O脂肪染色、RT-PCR和细胞生长曲线对分离的细胞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持细胞胞质两极或细胞核核膜周围可见圆而大的脂肪滴,可检测到支持细胞标志基因GATA4、Sox9和INHB在分离的细胞中表达,细胞生长曲线符合细胞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一种从成年公兔睾丸获得大量高纯度、高活率支持细胞的方法,本试验采用了胶原酶、胰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从成年公兔生精小管分离出支持细胞,通过Tris-HCl低渗处理和选择性贴壁培养对所得的支持细胞进行纯化,并采用形态学和HE染色鉴定。最终获得了大量较高纯度(78.3%)和高活率(90.7%)的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鸡肌腱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和鉴定方法,试验使用Ⅰ型胶原酶消化20日龄鸡胚肌腱组织,低密度接种得到鸡肌腱干细胞,用结晶紫染色细胞克隆团块,选择50,500,5 000个/cm~2密度接种7~10 d,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细胞计数仪测定细胞增殖能力,用分化诱导试剂对细胞进行成脂与成骨分化诱导,采用油红O和碱性磷酸酶进行染色鉴定。结果表明:原代细胞及传代细胞为长梭形,接种7~10 d后开始形成克隆团块,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500个/cm~2的细胞密度接种细胞克隆能力与增殖能力最强;将该密度接种细胞消化后,按1×10~4个/cm~2接种,分别对其进行成脂与成骨诱导,可发现成脂分化过程中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成骨分化过程中有钙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酯酶染色呈阳性。说明消化20日龄鸡胚肌腱组织可成功分离出鸡肌腱干细胞,克隆增殖能力强,且具有分化多种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一种简便高效的绵羊精原干细胞(SSCs)分离纯化方法,为后续研究SSCs奠定基础。本实验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对4月龄的绵羊睾丸进行消化处理,获得单细胞悬液。将睾丸细胞接种于0.2%的明胶预处理培养皿中,根据各细胞贴壁能力和速度的不同将SSCs纯化,并在纯化后用SSCs特异标记分子PLZF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表明,经免疫荧光染色得出存在PLZF阳性信号。这说明采用两步酶消化和差异贴壁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SSCs。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鸡胚盲肠上皮细胞传代培养条件及其特性,为E.tenella损伤机制及抗球虫药的研究提供体外模型。分别用胰酶-EDTA联合消化和分步消化2种方法分离纯化原代鸡胚盲肠上皮细胞,通过测定贴壁细胞覆盖率选择细胞传代的适宜消化方式;筛选了传代细胞培养液中L-GLN和胰岛素的最佳浓度,通过贴壁差进一步纯化盲肠上皮细胞,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通过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组织化学技术、糖原染色、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传代细胞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胰酶-EDTA联合消化、15min贴壁差纯化除去成纤维细胞,72.5mg.L-1 L-GLN、0.05mg.L-1胰岛素和5%FBS的传代细胞培养液更有利于盲肠上皮细胞的生长;经形态学和透射电镜观察,AKP、Vimentin及PAS染色,所培养的传代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征,在传代后24~72h盲肠上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贴壁细胞覆盖率达85%以上;细胞凋亡测定表明,细胞连传5代,活性较好,第6代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贴壁细胞覆盖率降低。本研究提示用该法传代可获得稳定、数量大、活性高、纯度高的鸡胚盲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0.
鸡X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与整胚培养比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鸡X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与整胚培养效果,对鸡X期胚盘细胞分别进行分散培养和整胚培养并进行传代,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鉴定计算阳性克隆率;结果,分散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整胚培养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差,培养过程中细胞易分化;传代后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AKP阳性克隆率差异显著(P<0.01).表明鸡X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鸡Ⅹ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与整胚培养效果,对鸡Ⅹ期胚盘细胞分别进行分散培养和整胚培养并进行传代,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碱性磷酸酶(AKP)染色鉴定计算阳性克隆率;结果,分散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整胚培养的细胞贴壁能力较差,培养过程中细胞易分化;传代后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AKP阳性克隆率差异显著(P0.01)。表明鸡Ⅹ期胚盘细胞分散培养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鸡胚来源的不同细胞为饲养层培养精原干细胞,比较3种不同的饲养层对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精原干细胞在鸡胚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和鸡睾丸支持细胞饲养层上存活时间较长、生长增殖状况良好。在鸡胚成纤维饲养层上传至四代,每代的AKP阳性克隆率分别为45%、40%、36%和21%。在以睾丸支持细胞为饲养层进行培养时传至三代,每代的AKP阳性克隆率分别是40%、32%、和22%。而以鸡肝细胞作为饲养层,精原干细胞未见有克隆形成,不能进行传代培养,表明鸡胚肝细胞饲养层不适合培养精原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成年兔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5月龄公兔为试验动物,去除睾丸被膜及血管,分离出完整的曲精细管后用0.5%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消化并进行低渗处理,将制成的细胞悬液植入25cm^2的培养瓶,于38.7℃、5%CO2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经1:3Hanks超纯水低渗处理后,离体支持细胞纯度和活率分别达到72.04%和84.5%,显著提高了离体支持细胞的获取量和活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5月龄公兔为试验动物,去除睾丸被膜及血管,分离出完整的曲精细管后 用0.5%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消化并进行低渗处理,将制成的细胞悬液植入25 cm2的培 养瓶,于38.7℃、5%CO2条件下培养,结果表明:经1:3Hanks超纯水低渗处理后,离体支持 细胞纯度和活率分别达到72.04%和84.5%,显著提高了离体支持细胞的获取量和活率。  相似文献   

15.
新生牛生精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步酶消化法制备新生牛生精上皮细胞悬液,分离纯化、鉴定精原干细胞和支持细胞,冷冻保存支持细胞。以支持细胞为饲养层探索不同培养条件下精原干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表明:10%DMSO与0.1mol/L的海藻糖组合作为冷冻保护剂,冷冻效果较好;血清浓度为2.5%、支持细胞密度为5×105个/mL时,新生牛精原干细胞较易形成集落;精原干细胞及其集落的AKP染色和C-kit免疫组化均呈阳性。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两步酶消化法对2月龄公羔睾丸进行处理,得到了总数为7.44×109的生精细胞悬液,经台盼蓝染色,细胞活率在90%以上;支持细胞的贴壁性极好,生精细胞附着在支持细胞上,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生精细胞、支持细胞逐渐退化,呈现“集合”的趋势,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经BrdU标记、H.E.染色,检测培养的生精细胞到分化到圆形精子细胞阶段,表明成功构建了山羊睾丸生精细胞共培养体系,可为后续深入研究山羊精子体外成熟培养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酶三步消化法处理鸡睾丸组织,获得的细胞悬液以Percoll作为介质并结合细胞选择性贴壁培养纯化精原细胞。结果发现:1mg/mL胶原酶 0.25%胰蛋白酶 0.25%胰蛋白酶处理鸡睾丸组织,获得的细胞总数多达5.8×10~6个;Percoll离心后精原细胞主要位于19%~35%梯度层中,纯度平均达到66.4%;贴壁纯化后精原细胞纯度则达到82%,比未经贴壁纯化的精原细胞纯度高15.6%。  相似文献   

18.
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形态法和标志分子检测对获得的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克隆,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stag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1,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本试验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并进行鉴定,试验采用胶原酶、透明质酸酶和胰蛋白酶分步消化法分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表明:在分离培养的细胞中,支持细胞占培养细胞的95%以上。说明试验成功分离和鉴定了小鼠睾丸支持细胞。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鸡胚肠上皮细胞中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的表达情况,本研究采用嗜热菌蛋白酶分离培养18日龄鸡胚的肠上皮细胞,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基础上,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其TLR表达谱,并对不同品种鸡胚肠上皮细胞TLR表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得到的鸡胚肠上皮细胞生长状况良好;采用低速离心和差速贴壁进行纯化,得到90%以上纯度的鸡胚肠上皮细胞;纯化后的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及细胞角蛋白单克隆抗体鉴定为阳性;10种TLR在鸡胚肠上皮细胞上均有mRNA表达,但其丰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鸡胚肠上皮细胞TLR表达谱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